学术投稿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关键词:喹唑啉类, 药物疗法, 肺肿瘤, 腺癌
摘要: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老年泪道阻塞的疗效

    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插管是单纯性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硅胶泪道引流管由于采用环形泪道置管方法,具有柔软光滑、固定方便、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长、插管无眼外暴露、方便术后护理等优点,方便应用于老年泪道阻塞患者[1].本文就相关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郝倩;王丹;刘海乐;胡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为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不良而引发的心力衰竭.心室舒张功能不良可以是松弛功能不全使心室充盈变慢或不完全,或由于心室顺应性不良、膨胀受限导致心室充盈障碍.为了增加心室的充盈,需要增加静脉回流的压力,从而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所以从病理生理学来看,DHF是左室必须用提高左室充盈压的办法来获得正常的心室充盈和心搏量的一种代偿状态.其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是左室容积减少和舒张末压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轻度减低.本文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DHF的效果,对比分析联合用药和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疗效差别,为临床有效治疗DHF提供用药依据.

    作者:武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骶尾旁入路治疗复发性骶前囊肿1例

    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之间的间隙内的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其中骶前囊肿为常见,约占骶前肿瘤的74%.成人骶前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位置深、周围毗邻关系复杂,不易早期发现,手术难度大.骶前囊肿局部癌变率为8%,感染率为30%.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1例复发性骶前囊肿,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洋;李博;李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听觉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1,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听觉损害有着密切的关系[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听觉损害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拟为预防或者减轻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林碧;陈君;蔡沁;陈雄;陈建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复视临床病因分析

    复视是两眼将外界同一物体视为两个物体的现象[1],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临床上以双眼复视多见,其中老年患者居多.本文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就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复视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60~76[平均(65.4±5.1)]岁.

    作者:贾莹莹;杨隆艳;王霁雪;徐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Mayo评分与Child分级评估分析

    Child-Pugh分级是目前广泛应用判定终末期重症肝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分级标准之一.然而,随着医学的进展,此系统逐渐暴露出临床局限性,故此寻求新的与之互补的评分系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Mayo评分系统即为一种新的评分体系,具有客观、连续、相对精确等优势.本文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住院患者分别予以Child-Pugh分级与Mayo评分,再根据两种评估结果分析PBC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并发严重并发症(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Mayo评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程度,以寻找两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弥补彼此不足,为今后PBC患者病情评估、疗效及预后判定提供指导.

    作者:邵文革;赵彩彦;王亚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化疗同时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直到疾病缓解时停药,同时选择性配合营养支持疗法、降低颅内压、抗骨转移治疗和止痛等治疗.观察症状变化、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CR 3例(11.11%),PR 16例(59.26%),SD 5例(18.52%),PD 3例(11.11%).有效率(RR)为70.4%,疾病控制率(DCR)88.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1.3个月.疗效以不吸烟者为好(P<0.05);性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生存时间>24个月,5例>12个月,1年生存率29.6%,8例>8个月,8例>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Ⅱ~Ⅲ度、胸面部丘疹、色素沉着等.结论 中晚期肺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及顺从性好.

    作者:李沛;王彦荣;李宏宇;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益母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多组织器官NO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LHI)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肾、心肌、肺等组织器官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LHI组、休克组大鼠(均n=6)经颈总动脉放血至40 mmHg,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低血压60 min后,LHI组缓慢输注LHI(5 g/ml,5 g/kg),再输入放出的全血及等量生理盐水;休克组输入与LHI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再输入放出全血及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n=6)大鼠不放血、不输液,仅手术.液体复苏结束后60 min,制备肝、肾、心肌、肺等器官组织匀浆用于检测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NOS活性(化学显色法).结果 休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LHI组肝、肾组织匀浆NOS活性高于假手术组,其他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且LHI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的NO含量与心肌、肺组织匀浆的NOS活性均低于休克组.结论 LHI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肾、心、肺等组织器官NO的产生与释放.

    作者:韩瑞;刘正泉;张玉平;杜舒婷;雷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胃镜诊治临床分析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发病急、病因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1].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该病的常规疗法,但因治疗的盲目性常发生再出血等不良预后[2].近年应用胃镜检查能准确判断发病原因,经胃镜检查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案[3].本文选择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与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ACI)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治指南指出:国内外多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提示依达拉奉能改善ACI的功能结局.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大量文献报道依达拉奉和纳洛酮能逆转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自由基释放和脂肪过氧化物的大量产生及抑制细胞钙内流超载,改善细胞的代谢,减轻脑水肿,从而保护脑细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依达拉奉和纳洛酮联用治疗ACI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守嫔;彭晓兰;严雯;赵静;杨永娜;李瑞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兔的心功能改善和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大白兔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5只,于手术前1 h对阿托伐他汀组用阿托伐他汀10 mg/kg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开放1 h来制作兔I/R模型;用导管法测定心功能指标,用伊文蓝+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重染色法分离坏死区于缺血区心肌.结果 假手术组灌注前后LVSP、LVEDP、±dp/dtmax无显著差异(P>0.05),I/R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阿托伐他汀组LVEDP明显升高(P<0.05),LVSP和±dp/dtmax明显下降(P<0.05);I/R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LVSP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而LVEDP升高、±dp/dtmax下降和心肌梗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兔心肌I/R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逄丽红;林志国;李鹏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60~69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1.3%,而≥80岁为7.5%[1].血栓栓塞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降低血栓栓塞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

    作者:郑立文;刘晨;文应峰;杨宗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内蒙古地区老年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1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70例对照者和32例OP患者的VDR基因Fok1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两组人群Fok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对照组人群Fok1多态性FF、Ff、f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8.57%、50%、11.43%.OP组分别为21.88%、43.75%、34.37%.两组人群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8.211,P<0.05).结论 老年女性VDR基因Fok1多态性与OP相关.

    作者:邢少姬;张利芳;韩丽红;程子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其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14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8-iso-PGF2α的水平.采集患者年龄、吸烟等病史,记录发病后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同时计算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C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年龄>45岁、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ACI患者血浆中含量有差异(P<0.05).ACI患者血压越高者血浆内8-iso-PGF2α水平越高.在吸烟与不吸烟ACI患者中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梗死灶体积AC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其在血浆内水平越高;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ACI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血浆内该成分水平越高.结论 ACI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氧化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赵明明;徐忠信;王宇;马明;王海燕;李新颖;赵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目的 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蛋白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关系.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糖尿病1个月组(M1)、3个月组(M3)、5个月组(M5).在不同时间点取视网膜,在视网膜切片上行VEGF免疫组化,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超微结构,并检测动脉血清中AGEs水平.结果 视网膜VEGF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3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33.3%,M5组为88.9%;VEGF免疫组化阳性组的AGEs水平(91.31±17.28)高于阴性组(68.60±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0,P=0.029 4).M1组与M组相比AGEs水平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3、M5组与M组相比AGEs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透射电镜观察:M 组未见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改变,从M1组开始出现异常改变,以M5组明显,表现为基底膜节段性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变形,周细胞核异染色质浓集居边,线粒体肿胀变性,甚至呈空泡状.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AGEs水平升高与VEGF表达增强一致.

    作者:董宇;崔治华;宋鄂;李朝晖;梁玲玲;刘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番茄食疗对老年前列腺增生3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在19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因以番茄为主要食物,很少患前列腺肥大症.目前番茄红素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然而直接利用新鲜番茄加工制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笔者应用番茄食疗治疗老年BPH患者,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进行了观察.

    作者:李希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开苦降合法及单法(辛开法、苦降法、甘调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从而提示该法及相关方剂(半夏泻心汤)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醋酸直肠刺激法复制大鼠UC模型,检测合方组及拆方组对大鼠UC模型胃肠激素P物质(SP)、舒血管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SP、VI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性;合方组与拆方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辛开组与苦降组无差异(P>0.05);而与合方组比较,各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 辛开、苦降、甘调同时应用能够增强其对UC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营;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Wingspan支架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Wingspan支架是具有弹性、自膨、微导管输送的镍金属支架,是第一个专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ICAD)设计的自膨支架.本文将本科收治的12例Wingspan支架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

    作者:朱吉祥;胡采霞;陈发军;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石尧;马朝晖;张佛明;朱文燕;古振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切除术术式对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术式对于二次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1~2010年6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29例(42.6%)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39例(57.4%)患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术后并发症,其中%的患者是一过性低血钙.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术式没有必然联系.4例(13.8%)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患者和21例(53.8%)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甲状腺手术术式没有明显相关,但是,接受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者全切术和/或合并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高.对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应该作为标准的手术治疗术式.

    作者:丁巍;蒋燕;张鹏;张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