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立;李晓东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末梢气道疾病.COPD位居常见病死亡原因第四位,WHO报导203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1].COPD发病机制复杂,与多个基因变异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2].吸烟是COPD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然而重度吸烟者仅10% ~ 20%发病,且少数终生不吸烟者患COPD[3],故COPD具有内在遗传易感性.
作者:虢毅;邓昊;罗自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红豆果等,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 spp.)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果树,呈灌木.在栽培学上,蓝莓属小浆果类果树.蓝莓共有450多种不同的品种,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兔眼蓝莓、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分布于亚寒带、温带及亚热带.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山区有野生蓝莓,近年已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源生于北美洲者泛称美国蓝莓,约百年前已开始人工栽培.
作者:冷吉燕;张婧;邵明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1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91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56例,发生率为53.6%,脑卒中后症状、肥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差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与肥胖、ADL差、脑卒中症状有关.
作者:杨萍;邢凤梅;张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粗隆部骨折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尤以粉碎性骨折居多,由于老年人因增龄易患骨质疏松[1],传统内固定术大多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近年来有文献报道[3],人工股骨头置换用于老年粗隆部骨折治疗的效果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少.本文就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用于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熊健斌;孙宏志;彭伟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188例,利用Cox回归生存分析法处理直肠癌的发病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淋巴转移与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无显著相关(p>0.05);远处转移、复发、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和分化程度与直肠癌死亡显著相关(P<0.05);远处有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无转移的2.09倍;复发患者死亡风险是未复发的3.09倍;术前CEA >5 μg/L的患者死亡风险是CEA≤5μg/L的2.56倍;中分化程度患者死亡风险是高度分化的2.04倍,低分化患者死亡风险是中分化的2.36倍.结论 远处转移、复发、术前CEA水平和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景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醛固酮(AL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培养于含5% FC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 -10、10-9、10-8 mol/L)刺激HK-2细胞48 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PAI-1和FN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结果 ALD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HK-2细胞中PAI-1和FN的基因表达,并增加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P<0.05).结论 ALD通过促进HK-2细胞PAI-1的基因表达,并促进其合成分泌FN,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孙东立;李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断增多,而营养状态又是影响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应用α-酮酸片(开同)和百令胶囊,观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化,旨在为提高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琳;刘强强;郭晓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M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既往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患者意向给予多奈哌齐(5mg/d)或石杉碱甲(300 μg,/d)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词语延迟回忆、本顿视觉保持、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连线A、言语流畅性、画钟等测验评价用药3个月、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1年随访时两组患者进展为痴呆的病例数.结果 治疗组的词语延迟回忆测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测验、连线A测验以及MMSE得分持续改善,1年后进展为痴呆的病例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延迟痴呆的发生.
作者:陈念东;张雪玲;杨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的发病率较其他人群更高,老年人长期失眠可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记忆力和机体机能衰老加速,引发或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其他老年人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更多关注[1,2].由于老年人代谢功能的减退及原有的多种基础疾病,使得常用治疗失眠药物的效果减弱和副反应增多,研究具有理想安眠效果的中药新药已成为必然.因此,进行中医药防治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42例,pavlvo比值均<0.75.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螺钉固定术20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人工梯形骨块固定22例.按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复查颈椎CT比较测量两组椎管矢状径情况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7 - 15个月,平均10个月,术前两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颈椎CT上测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单开门组大于双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病率单开门组高于双开门组(P<0.01).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双开门组稍优于单开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单双开门手术均有效,但双开门手术组在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单开门手术组.
作者:刘金望;白云深;邵国喜;叶啸;高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0岁以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7例,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指数(PSQL)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月收入小于1 000元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1 000元(P<0.05);疼痛部位累及两支及以上神经和VAS评分≥8的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指数均分别明显高于疼痛部位累及单支和VAS评分小于8分的患者(P<0.05);抑郁评分在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中构成不完全相同(P<0.05),其中初、高组轻度抑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疼痛部位累及两支及以上神经和VAS评分≥8的患者轻、中度焦虑和抑郁、睡眠指数大于7分的患者构成比较高,组内构成不同(P<0.05);焦虑、抑郁和疼痛部位均为睡眠指数的危险因素,影响程度以抑郁大(OR=15.04),其次为疼痛部位(OR=8.70),焦虑影响小(OR=5.22).结论 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和疼痛部位对其睡眠质量有影响.
作者:潘丽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某社区45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IMT的测量;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测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是否有认知功能异常分组,比较两组IMT厚度的差异及IMT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功能异常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明显大于对照组,且随着IMT分级增加,MMSE得分降低.以文化程度分为文盲组、小学组和中学以上组,各组颈动脉IMT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呈正相关(r=0.45,P<0.05;r =0.47,P<0.05;r =0.49,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可以作为反映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敏感指标,对老年患者,应定期复查IMT以及早发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刘巧玲;祖菲娅·吐尔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检测各组心肌凋亡及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①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凋亡指数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33.15±4.36)%vs(41.72±3.47)%],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凋亡指数与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41.69±5.79)%vs( 52.73±6.71)%]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ax蛋白灰度值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70.17±7.35)vs(157.50±8.12)],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ax蛋白灰度值与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41.17±6.77) vs (134.0±4.73)]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cl-2蛋白灰度值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58.67±7.69) vs (171.83±8.66)],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cl-2蛋白灰度值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66.0±10.53)vs(183.33±9.15)]相比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对正常及糖尿病大鼠均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对正常大鼠保护作用更强,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谷莉娜;郑杨;王爽骥;谷铁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老人主食大米和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其与长寿的可能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老人正在食用的主食大米样品23份和玉米样品25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大米和玉米中Al、Ca、Cd、Co、Cr、Cu、Fe、Mg、K、Mn、Na、P、Pb、Zn的含量.结果 与非长寿区域相比,巴马长寿区域种植的玉米及大米中有害有毒重金属物质Al、Cd、Pb的含量均较低,而Ca、Cu、Fe、Mg、K、Mn、P、Zn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玉米中Al、Pb、Mn、P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米中所有元素,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老人的主食中大米和玉米的微量元素的组成不同,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高峰;肖德强;覃健;农清清;何敏;鲁力;张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老年糖尿病(DM)病人往往反应迟钝,行走不便,再加上多存在神经病变,当出现创伤时局部不能做出准确反应.由于DM出现微血管病变,局部血流量缓慢.低热烧伤后出现局部肿胀,加重供血不足,导致局部皮肤温度低,愈合缓慢,局部血管容易受阻,导致局部缺血性坏死加重.临床治疗的难度很大,一旦治疗不当,会出现创面感染,严重者会造成肢体坏死.本文拟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低热烧伤的临床资料,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列第2位.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大约40%的患者确诊时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则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几年来,胃癌的化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0个月左右,如何延长化疗的缓解期,是临床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本院从2007年7月开始采用顺铂(DDP)联合表阿霉素(EPI)、氟尿嘧啶(5-FU)(E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个周期后,对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口服华蟾素片维持治疗,并与安慰剂组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高立超;张中冕;李平;李燕;李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 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 应用MTr法检测不同浓度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均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且联合用药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8 h及72 h联合指数(CI)分别为0.693、0.596、0.481;(2)药物作用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检测10 nmol/L蟾蜍灵及10 μg/ml奥沙利铂凋亡率分别为2.9%及4.3%,联合用药组为14.13%,与单药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3)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蟾蜍灵、奥沙利铂单用于胃癌细胞24h后,Bax及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而联合组Bax蛋白表达上调到对照组145.94%,Bcl-2蛋白下调到对照组57.14%.结论 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协同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且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有关.
作者:朱志图;王锴;郁云龙;李恩泽;刘阳阳;哈敏文;刘云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生活高危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生活高危因素量表对214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生活高危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结果 高年龄组AD发病率高于低年龄组(P<0.05);文盲组患AD风险高于小学组,小学组高于初中及以上组(P<0.05);农民组患AD风险高于工人组,工人组高于管理人员组(P<0.05);农村居民患AD风险高于城市居民(P<0.05);高喝茶频率组AD发病率高于低喝茶频率组(P<0.05).运动影响AD发病,不运动组患AD风险高于运动组(P<0.05),高运动频率组AD发病率低于低运动频组(P<0.05).业余爱好影响AD发病,无业余爱好组患AD风险高于有业余爱好组(P<0.05).性别、吸烟、饮酒等不同的老年人其AD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午休及不同午休频率和不同每晚睡眠时间的老年人其AD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运动及业余爱好等因素与老年AD发病有关.
作者:郭宗君;于焕清;邢昂;马宏伟;章政;贾秀娟;李卉;毛拥军;杨乃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帕金森病(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在许多与细胞周期性增殖和凋亡相关的蛋白质的降解中起重要作用.UPS可清除真核细胞内突变、损伤及异常折叠的蛋白质,起到调控蛋白质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在一些家族性PD中发现α-synuclein、parkin和UCH-L1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后的三种蛋白质与UPS的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尸检研究表明在散发PD患者的黑质中也存在UPS功能的降低.这提示UPS功能受损可能是不同病因作用的共同途径.本文就UPS与PD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颖;高鹏;许颖;金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分析8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麻醉围术期处理,探讨麻醉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94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析ICU和总的住院时间,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手术及麻醉类型的高龄患者年龄和ICU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冠心病、高血压和合并两种或以上(P<0.05),普外科和肛肠外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其他手术(P<0.05);骨外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普外科和肛肠外科手术(P<0.05),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局部麻醉(P<0.05);全身麻醉患者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P<0.05).结论 高龄患者中严重心律失常、心衰、骨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住院总时间较长,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曹磊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