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预处理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谷莉娜;郑杨;王爽骥;谷铁军

关键词:高压氧, 预处理, 心肌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检测各组心肌凋亡及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①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凋亡指数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33.15±4.36)%vs(41.72±3.47)%],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凋亡指数与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41.69±5.79)%vs( 52.73±6.71)%]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ax蛋白灰度值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70.17±7.35)vs(157.50±8.12)],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ax蛋白灰度值与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41.17±6.77) vs (134.0±4.73)]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正常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cl-2蛋白灰度值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58.67±7.69) vs (171.83±8.66)],糖尿病大鼠高压氧预处理组Bcl-2蛋白灰度值与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166.0±10.53)vs(183.33±9.15)]相比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对正常及糖尿病大鼠均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对正常大鼠保护作用更强,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某社区45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IMT的测量;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测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是否有认知功能异常分组,比较两组IMT厚度的差异及IMT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功能异常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明显大于对照组,且随着IMT分级增加,MMSE得分降低.以文化程度分为文盲组、小学组和中学以上组,各组颈动脉IMT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呈正相关(r=0.45,P<0.05;r =0.47,P<0.05;r =0.49,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可以作为反映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敏感指标,对老年患者,应定期复查IMT以及早发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刘巧玲;祖菲娅·吐尔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188例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188例,利用Cox回归生存分析法处理直肠癌的发病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淋巴转移与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无显著相关(p>0.05);远处转移、复发、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和分化程度与直肠癌死亡显著相关(P<0.05);远处有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无转移的2.09倍;复发患者死亡风险是未复发的3.09倍;术前CEA >5 μg/L的患者死亡风险是CEA≤5μg/L的2.56倍;中分化程度患者死亡风险是高度分化的2.04倍,低分化患者死亡风险是中分化的2.36倍.结论 远处转移、复发、术前CEA水平和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景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锁定钢板和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应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间住院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0例分为锁定钢板治疗组56例和传统内固定治疗组54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影响锁定钢板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总体优良率达83.93%,术后无并发症产生,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骨折类型和是否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如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处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随之而来的老年人胆囊手术所占比例也呈逐年增加趋势.胆囊良性疾病已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高龄患者术前往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风险高,死亡率高,并且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自2005年至今,我院成功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90例,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195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丽秀;陶有茂;李丽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术后应用益气养阴托毒汤临床疗效观察

    2007年以来,对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常规根治术后加服自拟益气养阴托毒汤治疗共47例,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32例,女15例;年龄26 ~70(50±19)岁;病程3~8d.肛周皮下脓肿23例,黏膜下脓肿6例,坐骨直肠脓肿5例,直肠后深间隙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47例入院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18例,入院后检查后确诊者29例.

    作者:武春丽;杜文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中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氧化樟脑组及对照组,观察抢救60 min内及24h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及指尖血氧饱和度、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等的变化.结果 氧化樟脑组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氧化樟脑后60分钟内,呼吸振幅增加,呼吸频度在30次/min以上者明显减少,心率在120次/min以上者注射后心率明显减少.收缩压在小于100 mmHg者,注射后收缩压明显增加.指尖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而在24h后,氧化樟脑组心脏泵功能改善明显,且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糖、肌酐、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影响.结论 氧化樟脑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并对肝肾血液系统无急性损伤.

    作者:吴金义;郭功亮;孙立群;张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为主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肠癌是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总称,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大肠癌确诊时往往有25%~35%属于晚期[1],50%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或转移.化疗在治疗晚期大肠癌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期大肠预后差,复发转移和化疗不理想,5-氟尿嘧啶(5-Fu)是治疗大肠癌首选药,联合亚叶酸钙(CF)被认为是治疗大肠癌标准方案.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它对大肠癌细胞及顺铂耐药细胞株等多种肿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与顺铂之间无交叉耐药性[2].

    作者:郑卫红;李旭;陈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自控微泵皮下镇痛治疗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MS16自控微泵皮下镇痛治疗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重度癌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肌肉注射镇痛药物哌替啶或吗啡及自控微泵皮下注入吗啡+甲氧氯普胺+生理盐水镇痛止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镇痛校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 晚期重度癌痛治疗中皮下自控镇痛给药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简单、易行,提高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口服、肌注吗啡或外用芬太尼贴剂镇痛无效时的二线治疗手段.

    作者:刘炜;杨晓琳;梁靖;张兴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南京市老年人健康自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00人进行调查,通过Ordinal 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92.2%的老年人自评健康为“一般”以上,其中慢性病患病情况、社会功能、家庭和睦程度、日常锻炼情况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 老年人自评健康主要受患慢性病状况、社会功能、家庭和睦程度、日常锻炼的影响,说明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社会关系和适当的锻炼对老年人的健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田林;巢健茜;谢文媛;江莉莉;徐辉;丁雪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广西巴马地区大米和玉米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老人主食大米和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其与长寿的可能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老人正在食用的主食大米样品23份和玉米样品25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大米和玉米中Al、Ca、Cd、Co、Cr、Cu、Fe、Mg、K、Mn、Na、P、Pb、Zn的含量.结果 与非长寿区域相比,巴马长寿区域种植的玉米及大米中有害有毒重金属物质Al、Cd、Pb的含量均较低,而Ca、Cu、Fe、Mg、K、Mn、P、Zn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玉米中Al、Pb、Mn、P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米中所有元素,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老人的主食中大米和玉米的微量元素的组成不同,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高峰;肖德强;覃健;农清清;何敏;鲁力;张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好发于老年人,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肾脏受累进展迅速,可造成不可逆性终末期肾衰竭,死亡率高[1],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且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为增强对老年AASV肾损害病变特点的深入认识,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大限度地改善预后[2],本文就老年AASV肾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香玲;王炎强;赵学兰;王晓东;林琳;濮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术前1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镇痛组关腹时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两组均在手术结束时安装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术后1、4、8、12、24h的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术后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PCA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术后镇痛组(P<0.05),镇静效果明显优于术后镇痛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杜奕鹏;姜凤鸣;宋雪松;李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本文将近年来COPD稳定期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俊文;张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伴门脉主干瘤栓的原发性肝癌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上首选根治手术。但对多数患者而言,确认时多系中晚期,无手术适应证。其中,门静脉瘤栓是主要原因之一。Fukuda等[1]报告其发生率为62.6%~90.2%.

    作者:张国胜;王晓东;朱博弛;王铁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 ESRD)及长期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ESRD患者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组66例,ESRD患者无透析组42例,应用连续多普勒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速度,并由峰速推算出收缩期三尖瓣口的跨瓣压差,进而推算出右室收缩压及肺动脉压力.透析组患者在完成透析后1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ESRD长期血液透析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平均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两组间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无刨评价ESRD患者及经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压力,早期诊断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并改善预后.

    作者:徐晶;徐卉;初国新;张艳丽;王小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42例,pavlvo比值均<0.75.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螺钉固定术20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人工梯形骨块固定22例.按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复查颈椎CT比较测量两组椎管矢状径情况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7 - 15个月,平均10个月,术前两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颈椎CT上测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单开门组大于双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病率单开门组高于双开门组(P<0.01).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双开门组稍优于单开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单双开门手术均有效,但双开门手术组在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单开门手术组.

    作者:刘金望;白云深;邵国喜;叶啸;高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甲珠不同剂量干预,测定肝组织α-SMA表达及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表达及α-SMA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P<0.05).结论 甲珠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付德才;张炜婷;樊丽萍;孙钰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胆道外科急诊的特点和处理

    当前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高龄人群比例不断增加.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老龄化,尤其对于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的处理,对当今医疗理念、诊治水平和卫生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对近8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就诊并入院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胆道外科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亚民;刘东斌;王悦华;刘家峰;李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胰腺癌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胰腺癌血清Periostin( P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PN水平,并进行自制ELISA试剂盒的指标评价.结果 ELISA法检测PN的小检出限为4.903 ng/ml,标准曲线方程式曲线拟合度R2 =0.96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7.6%,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3.15%,回收率为82% ~ 92%.健康对照者31例的血清PN含量为(22.0±6.8) ng/ml,18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清PN含量为(37.9±20.9) ng/ml,18例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的血清PN含量为(45.6±25.8) ng/ml.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18例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和18例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ELISA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PN与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且PN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用于判断胰腺癌和作为诊断胰腺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作者:刘宇;刘保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血脂水平及预后分析

    据WHO预测,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25年可达3亿[1,2].由于T2DM患者多为老年人,其中较大部分可发生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脑血管病变加重,据新数据统计,约1/3患者因脑血管病导致死亡.脑梗死是T2DM患者常见的、为重要的一种脑血管病变,T2DM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高出非DM患者的1~3倍,死亡率较高[3].本文拟探讨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临床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丁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