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自控微泵皮下镇痛治疗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刘炜;杨晓琳;梁靖;张兴会

关键词:MS16自控微泵, 皮下镇痛, 重度癌痛
摘要:目的 评价应用MS16自控微泵皮下镇痛治疗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重度癌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肌肉注射镇痛药物哌替啶或吗啡及自控微泵皮下注入吗啡+甲氧氯普胺+生理盐水镇痛止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镇痛校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 晚期重度癌痛治疗中皮下自控镇痛给药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简单、易行,提高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口服、肌注吗啡或外用芬太尼贴剂镇痛无效时的二线治疗手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 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纳入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其中治疗组37例,采取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8例,采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 w、2w和4w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有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退出研究,其余35例均完成治疗和随访.对照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前和治疗lw后两组之间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2周和第4周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配合抗病毒药物对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升;曾常爱;王政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456例老年体检人群尿酸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及医护资源更加丰富,及时发现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我国,高尿酸血症常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合并存在,尤其是老年人.有报道称高尿酸血症可称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本组试验收集我市长寿地区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尿酸、血糖及血脂等水平,并讨论其与临床相应疾病的关系,以便给临床上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与护理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作者:李泉;曾建涛;刘钉宾;朱小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胆道外科急诊的特点和处理

    当前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高龄人群比例不断增加.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老龄化,尤其对于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的处理,对当今医疗理念、诊治水平和卫生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对近8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就诊并入院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胆道外科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亚民;刘东斌;王悦华;刘家峰;李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 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 应用MTr法检测不同浓度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均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且联合用药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8 h及72 h联合指数(CI)分别为0.693、0.596、0.481;(2)药物作用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检测10 nmol/L蟾蜍灵及10 μg/ml奥沙利铂凋亡率分别为2.9%及4.3%,联合用药组为14.13%,与单药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3)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蟾蜍灵、奥沙利铂单用于胃癌细胞24h后,Bax及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而联合组Bax蛋白表达上调到对照组145.94%,Bcl-2蛋白下调到对照组57.14%.结论 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协同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且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有关.

    作者:朱志图;王锴;郁云龙;李恩泽;刘阳阳;哈敏文;刘云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锁定钢板和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应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间住院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0例分为锁定钢板治疗组56例和传统内固定治疗组54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影响锁定钢板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总体优良率达83.93%,术后无并发症产生,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骨折类型和是否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如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为主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肠癌是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总称,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大肠癌确诊时往往有25%~35%属于晚期[1],50%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或转移.化疗在治疗晚期大肠癌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期大肠预后差,复发转移和化疗不理想,5-氟尿嘧啶(5-Fu)是治疗大肠癌首选药,联合亚叶酸钙(CF)被认为是治疗大肠癌标准方案.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它对大肠癌细胞及顺铂耐药细胞株等多种肿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与顺铂之间无交叉耐药性[2].

    作者:郑卫红;李旭;陈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低热烧伤38例治疗分析

    老年糖尿病(DM)病人往往反应迟钝,行走不便,再加上多存在神经病变,当出现创伤时局部不能做出准确反应.由于DM出现微血管病变,局部血流量缓慢.低热烧伤后出现局部肿胀,加重供血不足,导致局部皮肤温度低,愈合缓慢,局部血管容易受阻,导致局部缺血性坏死加重.临床治疗的难度很大,一旦治疗不当,会出现创面感染,严重者会造成肢体坏死.本文拟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低热烧伤的临床资料,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p16、ki-67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宫颈癌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共同参与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经历宫颈上皮增生鳞化、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宫颈浸润癌等不同阶段.p16、ki-67作为癌基因,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参与细胞增殖与分裂,促进肿瘤生成.本文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p16、ki-67在宫颈鳞癌及CIN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田琦;盂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本文将近年来COPD稳定期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俊文;张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中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氧化樟脑组及对照组,观察抢救60 min内及24h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及指尖血氧饱和度、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等的变化.结果 氧化樟脑组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氧化樟脑后60分钟内,呼吸振幅增加,呼吸频度在30次/min以上者明显减少,心率在120次/min以上者注射后心率明显减少.收缩压在小于100 mmHg者,注射后收缩压明显增加.指尖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而在24h后,氧化樟脑组心脏泵功能改善明显,且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糖、肌酐、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影响.结论 氧化樟脑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并对肝肾血液系统无急性损伤.

    作者:吴金义;郭功亮;孙立群;张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藻蓝蛋白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藻蓝蛋白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应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藻蓝蛋白灌胃治疗,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胰岛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NF-κB抑制蛋白(I-κB)的表达.结果 大鼠造模成功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经藻蓝蛋白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NF-κB表达明显增强,I-κB表达明显下降.经藻蓝蛋白治疗后,大鼠胰岛细胞NF-κB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I-κB表达较显著增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藻蓝蛋白可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中I-κB/NF-κB通路的活性,对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继发;王世金;郭恒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1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91名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56例,发生率为53.6%,脑卒中后症状、肥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差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与肥胖、ADL差、脑卒中症状有关.

    作者:杨萍;邢凤梅;张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TopoⅡ蛋白表达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华蟾素维持治疗生存期的影响

    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列第2位.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大约40%的患者确诊时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则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几年来,胃癌的化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0个月左右,如何延长化疗的缓解期,是临床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本院从2007年7月开始采用顺铂(DDP)联合表阿霉素(EPI)、氟尿嘧啶(5-FU)(E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个周期后,对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口服华蟾素片维持治疗,并与安慰剂组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高立超;张中冕;李平;李燕;李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改良后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术(BAL),是在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和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肺部疾病诊疗技术,较支气管镜下肺活检( TBLB)检查更加微创、更易耐受,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及肺泡液分子生物学研究.而通过对该技术改进,提高对阳性肺泡灌洗液的收集,有希望提高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效果.

    作者:高金莹;徐大海;李晓辕;徐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广西巴马地区大米和玉米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老人主食大米和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其与长寿的可能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老人正在食用的主食大米样品23份和玉米样品25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大米和玉米中Al、Ca、Cd、Co、Cr、Cu、Fe、Mg、K、Mn、Na、P、Pb、Zn的含量.结果 与非长寿区域相比,巴马长寿区域种植的玉米及大米中有害有毒重金属物质Al、Cd、Pb的含量均较低,而Ca、Cu、Fe、Mg、K、Mn、P、Zn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玉米中Al、Pb、Mn、P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米中所有元素,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老人的主食中大米和玉米的微量元素的组成不同,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高峰;肖德强;覃健;农清清;何敏;鲁力;张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甲珠不同剂量干预,测定肝组织α-SMA表达及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表达及α-SMA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P<0.05).结论 甲珠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付德才;张炜婷;樊丽萍;孙钰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自控微泵皮下镇痛治疗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MS16自控微泵皮下镇痛治疗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重度癌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肌肉注射镇痛药物哌替啶或吗啡及自控微泵皮下注入吗啡+甲氧氯普胺+生理盐水镇痛止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镇痛校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 晚期重度癌痛治疗中皮下自控镇痛给药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简单、易行,提高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口服、肌注吗啡或外用芬太尼贴剂镇痛无效时的二线治疗手段.

    作者:刘炜;杨晓琳;梁靖;张兴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氯沙坦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46例,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为30 ml/min以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8 w.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肝功能、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等.结果 治疗8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ua显著下降、24h尿蛋白定量、尿 β2-MG显著减少(P<0.05,P<0.01),血压和eGFR无显著改变.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常规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用氯沙坦能够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蛋白尿,保护残余肾功能,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玉姝;王红月;刘立群;崔明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A组),颈动脉硬化组(B组),B组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B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B2).记录三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管腔内径(CCA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和类型、P选择素水平.B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6个月,记录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B组TC、TG、LDL、P选择素均明显高于A组,且B2组明显高于B1组;B组患者分组治疗后: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P选择素、IMT明显降低,CCAD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较颈动脉正常的患者有更严重的血小板活化状态,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

    作者:吴茂红;吴晓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为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的老年和非老年患者5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总患病率为11.68%,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16.07%vs 5.78%,P<0.01),老年男性低于老年女性(15.52%vs 17.38%,P<0.05);老年男女性患病率分别高于非老年男女性(15.52% vs 5.18%,17.38%vs 6.90%,P均<0.05);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位居老年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前三位;老年组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比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监测血糖.

    作者:曾晓丽;汤旭磊;刘晓菊;黄瑾;包海荣;张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