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

付德才;张炜婷;樊丽萍;孙钰玮

关键词:甲珠, 肝纤维化, α-SMA, α-SMAmRNA
摘要: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甲珠不同剂量干预,测定肝组织α-SMA表达及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表达及α-SMA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P<0.05).结论 甲珠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1]是超声医学领域内新近高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通过运算重建心肌组织的实时运动和变形,能定性及定量地显示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以及心脏整体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该技术为研究心脏整体和局部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有望在科研和临床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艳兵;吕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Maspin蛋白和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Maspin蛋白、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转移浸润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和C-erbB-2蛋白表达.结果 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33%,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5.00%)比较差异显著(P <0.05);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67%,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00%)相比差异显著(P<0.05);Maspin蛋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C-erbB-2蛋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Maspin蛋白阳性表达与C-erbB-2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728 5,P<0.01).结论 Maspin蛋白、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异常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

    作者:朱丹;潘颖;柴新燕;李妞妞;王铁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中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氧化樟脑组及对照组,观察抢救60 min内及24h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及指尖血氧饱和度、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等的变化.结果 氧化樟脑组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氧化樟脑后60分钟内,呼吸振幅增加,呼吸频度在30次/min以上者明显减少,心率在120次/min以上者注射后心率明显减少.收缩压在小于100 mmHg者,注射后收缩压明显增加.指尖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而在24h后,氧化樟脑组心脏泵功能改善明显,且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糖、肌酐、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影响.结论 氧化樟脑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并对肝肾血液系统无急性损伤.

    作者:吴金义;郭功亮;孙立群;张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胰腺癌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胰腺癌血清Periostin( P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PN水平,并进行自制ELISA试剂盒的指标评价.结果 ELISA法检测PN的小检出限为4.903 ng/ml,标准曲线方程式曲线拟合度R2 =0.96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7.6%,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3.15%,回收率为82% ~ 92%.健康对照者31例的血清PN含量为(22.0±6.8) ng/ml,18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清PN含量为(37.9±20.9) ng/ml,18例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的血清PN含量为(45.6±25.8) ng/ml.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18例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和18例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ELISA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PN与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且PN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用于判断胰腺癌和作为诊断胰腺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作者:刘宇;刘保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α-酮酸片联合百令胶囊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断增多,而营养状态又是影响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应用α-酮酸片(开同)和百令胶囊,观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化,旨在为提高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琳;刘强强;郭晓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胰激肽原酶联合肝素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导致尿毒症的主要疾病,既往认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很少见.随着肾活检、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技术进展,目前认为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非少见.蛋白尿的多少是决定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至慢性肾衰竭快慢的主要因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减少蛋白尿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老年人激素的副作用较大,如引起骨质疏松、继发高血糖及高血压等,故寻找降低老年人蛋白尿的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肝素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马爽;崔明姬;赵颖;王红月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联合注射用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于老年人,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疾病,多为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以滑膜炎症为基础的关节病变.由于RA病因未明,至今尚无特异疗法.目前临床多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造成病情迁延反复,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来我院采用中药联合注射用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老年RA,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裴翔;郑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19+ CD23+B淋巴细胞检测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RA患者50例(RA组)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CD19+ CD23+B淋巴细胞水平,分析其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3+及CD23 +/CD19+细胞百分率均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19+表达率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RF、PLT、DAS28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ESR、C-反应蛋白无明显相关(均P>0.05).CD23+及CD23 +/CD19+表达率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PLT、DAS2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外周血中CD19+、CD23+及CD23+/CD19+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在RA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作者:林威;陈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甲珠不同剂量干预,测定肝组织α-SMA表达及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表达及α-SMA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P<0.05).结论 甲珠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付德才;张炜婷;樊丽萍;孙钰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456例老年体检人群尿酸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及医护资源更加丰富,及时发现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我国,高尿酸血症常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合并存在,尤其是老年人.有报道称高尿酸血症可称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本组试验收集我市长寿地区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尿酸、血糖及血脂等水平,并讨论其与临床相应疾病的关系,以便给临床上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与护理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作者:李泉;曾建涛;刘钉宾;朱小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医源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形成原因及防治

    医源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1,2],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医源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作者:刘强;罗海平;李志杰;杨兴龙;赵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 ESRD)及长期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ESRD患者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组66例,ESRD患者无透析组42例,应用连续多普勒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速度,并由峰速推算出收缩期三尖瓣口的跨瓣压差,进而推算出右室收缩压及肺动脉压力.透析组患者在完成透析后1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ESRD长期血液透析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平均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两组间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无刨评价ESRD患者及经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压力,早期诊断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并改善预后.

    作者:徐晶;徐卉;初国新;张艳丽;王小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 C803凋亡及对凋亡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 应用MTr法检测不同浓度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蟾蜍灵及奥沙利铂单药均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且联合用药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8 h及72 h联合指数(CI)分别为0.693、0.596、0.481;(2)药物作用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检测10 nmol/L蟾蜍灵及10 μg/ml奥沙利铂凋亡率分别为2.9%及4.3%,联合用药组为14.13%,与单药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3)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蟾蜍灵、奥沙利铂单用于胃癌细胞24h后,Bax及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而联合组Bax蛋白表达上调到对照组145.94%,Bcl-2蛋白下调到对照组57.14%.结论 蟾蜍灵联合奥沙利铂协同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且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有关.

    作者:朱志图;王锴;郁云龙;李恩泽;刘阳阳;哈敏文;刘云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42例,pavlvo比值均<0.75.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螺钉固定术20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人工梯形骨块固定22例.按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复查颈椎CT比较测量两组椎管矢状径情况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7 - 15个月,平均10个月,术前两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颈椎CT上测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单开门组大于双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病率单开门组高于双开门组(P<0.01).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双开门组稍优于单开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单双开门手术均有效,但双开门手术组在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单开门手术组.

    作者:刘金望;白云深;邵国喜;叶啸;高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锁定钢板和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应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间住院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0例分为锁定钢板治疗组56例和传统内固定治疗组54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影响锁定钢板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总体优良率达83.93%,术后无并发症产生,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骨折类型和是否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如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处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随之而来的老年人胆囊手术所占比例也呈逐年增加趋势.胆囊良性疾病已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高龄患者术前往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风险高,死亡率高,并且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自2005年至今,我院成功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90例,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195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丽秀;陶有茂;李丽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醛固酮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醛固酮(AL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培养于含5% FC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 -10、10-9、10-8 mol/L)刺激HK-2细胞48 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PAI-1和FN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结果 ALD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HK-2细胞中PAI-1和FN的基因表达,并增加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P<0.05).结论 ALD通过促进HK-2细胞PAI-1的基因表达,并促进其合成分泌FN,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孙东立;李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血脂水平及预后分析

    据WHO预测,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25年可达3亿[1,2].由于T2DM患者多为老年人,其中较大部分可发生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脑血管病变加重,据新数据统计,约1/3患者因脑血管病导致死亡.脑梗死是T2DM患者常见的、为重要的一种脑血管病变,T2DM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高出非DM患者的1~3倍,死亡率较高[3].本文拟探讨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临床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丁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小檗碱对泼尼松性大鼠脑损害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超生理剂量醋酸泼尼松致大鼠脑损害的特点,并探讨小檗碱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 5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泼尼松与不同剂量小檗碱12w,观察大鼠脑匀浆与神经活动有关的酶含量变化,并对脑组织的形态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长期超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脑匀浆中单胺氧化酶(MAO)含量明显增高(P<0.01);海马CA2区神经元排列无序、分散,有较多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有效预防泼尼松所致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改变,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造成的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应用泼尼松可对大鼠造成脑损害,小檗碱对其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文双;张新乐;徐道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丹参酮ⅡA抑制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ishinone,TSN)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CFb为研究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三个剂量药物组,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CFb,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Fb中不同时间(24 h,36 h,48 h,60 h)NO水平;比色法测定CFb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TSN能够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降低Hyp含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升高不同时间点NO水平、提高SOD、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TSN抑制CFb增殖的作用与升高NO水平、提高SOD、降低MDA含量,以及拮抗AngⅡ的生物效应有关.

    作者:于静;孙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