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桔梗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栾海艳;欧芹;赵晓莲;王景涛;贾琳琳;齐淑芳;杨利敏;王伟群;王显钢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肝脏并发症, 桔梗总皂苷, TGF-β1, Smad-4, RT-PCR
摘要:目的 观察桔梗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 T2DM)大鼠肝脏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发、建立T2DM肝脏并发症模型,通过桔梗总皂苷干预治疗,观察血糖、肝功、肝脏指数及TGF-β1、Smad-4 mRN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桔梗总皂苷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能明显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谷草转氨酶、肝脏指数和TGF-β1 mRNA的表达(P<0.01);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和Smad-4 mRNA的表达(P<0.05).②TGF-β1与Smad-4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81,P<0.01).结论 ①桔梗总皂苷对糖尿病肝脏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有效降低T2DM肝病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肝脏指数.②桔梗总皂苷能下调TGF-β1、Smad-4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肝脏功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田七益智颗粒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AChE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田七益智颗粒(CTG)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CTG对Aβ25~35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测定CTG对痴呆大鼠海马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大鼠水迷宫实验中观察到CTG高剂量组(14g·kg-1·d-1)、中剂量组(7g· kg-1·d-1)、低剂量组(3.5 g·kg-1·d-1)大鼠逃避潜伏期、成功找到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测定大鼠海马AChE活性实验中观察到CTG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AChE活性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G对Aβ25-35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CTG可降低痴呆大鼠海马AChE活性,这可能是其改善学习记忆的药理机制之一.

    作者:杜正彩;邓家刚;兰太进;芦晓燕;黎剑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炎的疗效

    目的 评价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对老年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将60例牙周炎患者共120个牙周袋分成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试验组和对照组全部进行牙周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试验组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牙周袋内上药,1次/w,共4次.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中显效率为4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能较长时间保持局部较高浓度,发挥其抑菌作用,可作为治疗老年中、重度牙周炎的一种有效局部辅助用药.

    作者:刘敏;曲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19+ CD23+B淋巴细胞检测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RA患者50例(RA组)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CD19+ CD23+B淋巴细胞水平,分析其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3+及CD23 +/CD19+细胞百分率均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19+表达率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RF、PLT、DAS28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ESR、C-反应蛋白无明显相关(均P>0.05).CD23+及CD23 +/CD19+表达率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PLT、DAS2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外周血中CD19+、CD23+及CD23+/CD19+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在RA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作者:林威;陈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低血糖生成指数控制饮食对老年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血糖生成指数控制饮食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2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未用任何降脂降糖药物,在营养治疗中给予低血糖生成指数控制饮食,比较患者控制饮食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的变化.结果 经过6 w的低血糖生成指数控制饮食,FPG由(7.92±1.21) mmol/L降至(6.23±0.66) mmoL/L(P <0.01),2hPG由(13.73±3.35)mmol/L降至(8.54±0.85) mmol/L(P<0.01),TG由(1.82±0.64) mmol/L降至(1.13±0.43) mmol/L (P< 0.01),TC由(5.44±0.29) mmol/L降至(5.05±0.77) mmol/L(P<0.01),LDL-C由(3.72±0.48)mmol/L降至(3.21±0.67) mmol/L(P<0.0l),HDL-C由(1.41±0.25) mmol/L升至(1.61±0.29) mmol/L(P <0.0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血糖生成指数控制饮食可以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黎艺;陈开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氯沙坦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46例,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为30 ml/min以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8 w.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肝功能、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等.结果 治疗8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ua显著下降、24h尿蛋白定量、尿 β2-MG显著减少(P<0.05,P<0.01),血压和eGFR无显著改变.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常规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用氯沙坦能够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蛋白尿,保护残余肾功能,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玉姝;王红月;刘立群;崔明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胆道外科急诊的特点和处理

    当前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高龄人群比例不断增加.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老龄化,尤其对于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的处理,对当今医疗理念、诊治水平和卫生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对近8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就诊并入院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胆道外科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亚民;刘东斌;王悦华;刘家峰;李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美洛培南为对照药物,共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57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28例,美洛培南组29例.结果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临床治愈率为87.1%(24/28),有效率为92.9%( 26/28),细菌清除率为91.2% (21/23).而对照组分别为86.2% (25/29),93.1% (27/29)和91.7% (22/2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和6.3%.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美洛培南相似,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抗菌药.

    作者:刘君;赵凤芹;赵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 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纳入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其中治疗组37例,采取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8例,采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 w、2w和4w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有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退出研究,其余35例均完成治疗和随访.对照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前和治疗lw后两组之间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2周和第4周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配合抗病毒药物对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升;曾常爱;王政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 ESRD)及长期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ESRD患者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组66例,ESRD患者无透析组42例,应用连续多普勒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速度,并由峰速推算出收缩期三尖瓣口的跨瓣压差,进而推算出右室收缩压及肺动脉压力.透析组患者在完成透析后1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ESRD长期血液透析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平均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两组间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无刨评价ESRD患者及经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压力,早期诊断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并改善预后.

    作者:徐晶;徐卉;初国新;张艳丽;王小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小檗碱对泼尼松性大鼠脑损害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超生理剂量醋酸泼尼松致大鼠脑损害的特点,并探讨小檗碱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 5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泼尼松与不同剂量小檗碱12w,观察大鼠脑匀浆与神经活动有关的酶含量变化,并对脑组织的形态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长期超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脑匀浆中单胺氧化酶(MAO)含量明显增高(P<0.01);海马CA2区神经元排列无序、分散,有较多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有效预防泼尼松所致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改变,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造成的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应用泼尼松可对大鼠造成脑损害,小檗碱对其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文双;张新乐;徐道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稳定表达水通道蛋白-4细胞株的建立及应用价值

    目的 构建水通道蛋白-4 (AQP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AQP4的HEK293细胞株,并将其应用价值与现有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比较,为视神经脊髓炎(NMO)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用RT-PCR法从小鼠小脑皮质中克隆AQP4基因,将其连入质粒pcDNA3.1,构建AQP4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AQP4;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QP4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稳定细胞株为底物用IFA法检测81例患者血清抗AQP4抗体,并与ELISA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琼脂糖电泳显示RT-PCR扩增出993 bp的条带;与载体连接后得到酶切正确的重组质粒;RT-PCR扩增出一条与目的基因一致的条带;IFA法检测转基因HEK293细胞,呈抗AQP4阳性.IF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AQP4抗体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7.4%,正确指数为90.7%,与ELISA法一致性为96.3%.结论 成功克隆并构建小鼠AQP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成功建立稳定表达AQP4的HEK293细胞株,该细胞株对NMO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有望在NMO的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卫华;高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醛固酮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醛固酮(AL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培养于含5% FC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 -10、10-9、10-8 mol/L)刺激HK-2细胞48 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PAI-1和FN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结果 ALD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HK-2细胞中PAI-1和FN的基因表达,并增加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P<0.05).结论 ALD通过促进HK-2细胞PAI-1的基因表达,并促进其合成分泌FN,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孙东立;李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自动动脉硬化测试仪(VP-1000)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按ABI和baPWV分两组:ABI低值组和ABI正常组,baPWV增高组和baPWV正常组.结果 ABI低值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IVS明显大于ABI正常组(P<0.05).与ABI正常组比较,ABI低值组EF、E/A均明显减低(P<0.05).baPWV增高组收缩压、脉压明显大于baPWV正常组(P<0.05).与baPWV正常组比较,baPWV增高组LAD、LVPW、IVS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增高组EF小于baPWV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ABI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呈正相关,baPWV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呈正相关,可为临床医生进行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信息.

    作者:黄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中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氧化樟脑组及对照组,观察抢救60 min内及24h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及指尖血氧饱和度、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等的变化.结果 氧化樟脑组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氧化樟脑后60分钟内,呼吸振幅增加,呼吸频度在30次/min以上者明显减少,心率在120次/min以上者注射后心率明显减少.收缩压在小于100 mmHg者,注射后收缩压明显增加.指尖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而在24h后,氧化樟脑组心脏泵功能改善明显,且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糖、肌酐、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影响.结论 氧化樟脑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并对肝肾血液系统无急性损伤.

    作者:吴金义;郭功亮;孙立群;张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戊乙奎醚对老年口腔手术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

    老年人口腔手术病人术前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选用一种合理的术前用药,减轻患者麻醉、手术操作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和有效对抗全麻药的副作用十分必要[1].本文观察了戊乙奎醚作为术前用药对老年人腺体分泌和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并与传统阿托品比较,以期为口腔手术的老年病人寻求合适的术前用药.

    作者:孙黎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两种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42例,pavlvo比值均<0.75.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螺钉固定术20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人工梯形骨块固定22例.按JOA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复查颈椎CT比较测量两组椎管矢状径情况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7 - 15个月,平均10个月,术前两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颈椎CT上测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单开门组大于双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病率单开门组高于双开门组(P<0.01).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双开门组稍优于单开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单双开门手术均有效,但双开门手术组在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单开门手术组.

    作者:刘金望;白云深;邵国喜;叶啸;高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胰腺癌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胰腺癌血清Periostin( P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PN水平,并进行自制ELISA试剂盒的指标评价.结果 ELISA法检测PN的小检出限为4.903 ng/ml,标准曲线方程式曲线拟合度R2 =0.96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7.6%,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3.15%,回收率为82% ~ 92%.健康对照者31例的血清PN含量为(22.0±6.8) ng/ml,18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清PN含量为(37.9±20.9) ng/ml,18例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的血清PN含量为(45.6±25.8) ng/ml.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18例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和18例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ELISA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PN与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且PN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用于判断胰腺癌和作为诊断胰腺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作者:刘宇;刘保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456例老年体检人群尿酸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及医护资源更加丰富,及时发现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我国,高尿酸血症常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合并存在,尤其是老年人.有报道称高尿酸血症可称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本组试验收集我市长寿地区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尿酸、血糖及血脂等水平,并讨论其与临床相应疾病的关系,以便给临床上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与护理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作者:李泉;曾建涛;刘钉宾;朱小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

    目的 通过分析8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麻醉围术期处理,探讨麻醉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94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析ICU和总的住院时间,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手术及麻醉类型的高龄患者年龄和ICU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冠心病、高血压和合并两种或以上(P<0.05),普外科和肛肠外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其他手术(P<0.05);骨外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普外科和肛肠外科手术(P<0.05),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局部麻醉(P<0.05);全身麻醉患者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P<0.05).结论 高龄患者中严重心律失常、心衰、骨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住院总时间较长,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曹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医源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形成原因及防治

    医源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1,2],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医源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作者:刘强;罗海平;李志杰;杨兴龙;赵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