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陈雨
目的 探讨短期血糖变化后糖尿病(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内脂肪素(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大鼠予小剂量STZ+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M大鼠,予胰岛素分别控制血糖在<10 mmol/L( DM血糖严格控制组)、10~14 mmol/L( DM血糖非 严格控制组)和> 16.7 mmol/L( DM血糖未控制组)3个不同水平,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及内脏脂肪组织visfa tin mRNA的表达,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DM大鼠血清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 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三组DM大鼠内脏脂肪的visfatin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但血糖严格控制组及非严格控制组均较DM血糖未控 制组显著减低( 36.39±22.57,96.47±16.53 vs272.85 +48.2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ng/ml)显著增高,但DM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 177.57±77.30,192.84±130.26,202.68±100.67 vs 90.05±36.83).DM大鼠中血糖严格控制组血清FFA (mmol/L)、TG (mmol/L)水平较其他糖尿病组均显著减低(分别为0.52+0.15 vs 0.72 +0.19;1.14±0.78 vs 2.33±2.11,均P<0.05);血糖严格控制组及未严格 控制组大鼠血清TC水平较血糖未控制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短期的血糖变化不能显著影响糖尿病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但能降低其内 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visfatin可能不是一个随机体血糖变化而急剧变化的激素.
作者:廖鑫;黄琦;高琳;陈玲;阳琰;吴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留置导尿是神经外科术前必做的侵入性操作,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恢复排尿功能、减少或杜绝额叶皮层损伤术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是神经外科医生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探讨颅脑术后应用中频电刺激恢复排尿功能的疗效.
作者:赵航;赵丛海;李桂杰;庞灵;陈卓;佟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放、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又进一步影响[1~3],因此在老年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规治疗后,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快疾病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更为重要.20(R)-人参皂甙Rg3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4],且有调节免疫的作用[5,6],可增强放、化疗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本文以放、化疗后中晚期老年肿瘤患者为对象,检测了应用20(R)-人参皂甙Rg3前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Karnofsky评分(KPS)状态.
作者:侯俊杰;宋艳秋;康丽花;赵玲玲;单既英;韩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系统评价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接受可降解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对照原则;试验组为接受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接受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结果 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6 776人,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RR1.02,95%CI0.74~1.40,P=0.91]、心肌梗死[RR 1.17,95% CI0.92~1.49,P=0.19]或死亡(RR 0.91,95% CI 0.69 ~1.19,P=0.47)事件发生率,不增加靶病变血运重建(RR0.91,95% CI0.74~1.10,P=0.32)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RR0.97,95% CI0.63~1.49,P =0.87).结论 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有效,可能成为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替代品.
作者:马宝新;许颖;刘现亮;吴绥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测定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膳食营养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探寻广西巴马县境内老人长寿与其膳食营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巴马县长寿率高的3个乡:甲篆、西山、平洞(长寿区域)以及长寿率低的两个乡:那设、局桑(非长寿区域)作为研究现场,以年龄分层随机选取两区域85~109岁健康且长期居住本地、食用本地自产主粮、蔬菜的农村老年人家庭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从其家中采集各种自产大米、粗粮、豆类、食用油、酒类等样品共17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检测样品中微量元素Al,Ca,Cd,Cu,Fe,Pb,Zn,Co,Mo,K,Mg,Mn,Na,P的含量.结果 与非长寿区组比较,长寿区组老人日常膳食食品中Ca、Cu、Fe、Mg、K、Mn、P、Zn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A1、Cd、Co、Na、Pb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Al、Cd、Co、K、Mn、P、Pb、Zn等8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老人的膳食营养中的微量元素组成不同,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高峰;肖德强;覃健;农清清;何敏;鲁力;张志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老年人受伤的主要原因,几乎95%的老年人髋部骨折都是由跌倒造成的,其严重后果是骨折发生的前3个月中的高死亡率,后期的功能活动能力减退和独立生活能力丧失.在我国,目前有老年人1.3亿,至少每年2 000万老年人发生跌倒2500万人次,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人民币[1],社会费用高达(600~800)亿人民币[2].
作者:段子才;庄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HE)的预后因素,为HE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69例肝硬化合并HE的住院病例进行研究,以确诊HE的日期为时间基线,选择32个可能对HE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5个HE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是判断HE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雄健;刘洪荣;毛忠懿;谢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熟地含药血清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MSCs至第3代,并鉴定;熟地水煎剂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SD大鼠灌胃,10d后取大鼠血清加入培养至第三代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诱导其分化,每组分别诱导24h,诱导后的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三种蛋白.结果 原代培养鉴定为MSCs;熟地含药血清能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后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3个剂量组细胞NSE,Nestin的表达率都较高(P<0.05),且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FAP表达极低.表明所分化的细胞为神经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β-巯基乙醇对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强而促细胞增殖能力弱.结论 经典的培养方法,可分离出相对较多、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良好的MSCs细胞;熟地含药血清能够促进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作者:黄勇;吴建军;刘凯;刘永琦;陈丽;孙少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PICC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以PICC置管途径输注10例为试验组,四肢浅静脉输注1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有效8例,对照组有效6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静脉炎,对照组发生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PICC输注两性霉察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双;袁晓明;孙淑华;滑立伟;庞桂芬;王竹君;龚翠平;董晓悦;郝长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编制中文简易躯体表演测试(PPT)并分析其信度.方法 中文简易PPT以Wilkins等简易PPT为基础并进行修订,包括7个动作条目,经过培训的人员对178名老年人进行测试,1 w后随机抽取40人由同一和不同测试者进行再次测量.结果 中文简易PPT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8,重测和评定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6(0.91 ~0.98)和0.99(0.98 ~ 1.00),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文简易PPT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作为评估和监测我国老年人躯体功能的可靠、简洁的临床工具.
作者:陈大伟;陈晋文;杜文津;刘玮;李华军;徐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全面了解海南岛≥55岁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现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人口学、健康史、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哈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I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问卷和量表进行筛查.结果 海南岛55岁及人群AD的患病率为1.45%(中国发达地区平均发病率2.0%),西部、中部及南部地区的患病率分别较北部和东部地区高(P<0.05);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P<0.05);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单身、听力障碍是AD的危险因素(OR>1),而脑力劳动、富含鱼饮食则是保护因素(OR<1).结论 海南岛AD患病率较国内发达地区低,患病率有一定地区差异,高患病率与女性、高龄、单身及存在障碍损伤有密切关系.
作者:劳梅丽;张海英;易西南;黄奕弟;吴志虹;罗刚;张显芳;赵久红;赵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也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各种急性脑血管病的75%左右,急性期病死率为5%~15%[1].脑卒中后血压偏高或波动幅度较大也是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2].控制脑卒中后患者血压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以对比观察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作者:宋元英;杨彦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头面部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常因累及头皮、额颞部、眼睑、鼻、唇等重要器官,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也给整形外科医生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中老年各种头面部巨大NF16例,多为单侧面部NF,选择性采用多种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切除后的创面,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刘海鹏;邵丽洁;纪莉;王保志;张舵;黄元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损伤愈合实验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迁移的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及明胶酶图等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山柰酚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损伤愈合实验结果 显示,山柰酚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入损伤区.用山柰酚处理PC-3细胞24h,迁移相关蛋白MMP-2的表达被显著下调.山柰酚刺激PC-3细胞后,p38 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山柰酚抑制PC-3细胞迁移,该作用可能与山柰酚降低MMP-2的表达及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仇炜;雷宇华;张宁;李冬军;苏明;沈永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高血压已被证实是冠心病(CHD)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能促进脂质于血管内膜沉积,形成硬化斑块.本文探讨高血压 与CHD血管病变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入选老年患者176例,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临床检测舒张压(DBP)≥90 mmHg和(或)收缩压(SBP)≥140 mmHg[2].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
作者:王可;董平栓;杨旭明;李志娟;张辉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研究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三种营养评估方法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2例,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分别应用SGA、MQSGA和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并在两组间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分别将两组SGA、MQSGA和MIS评分值与上述客观营养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老龄组MAC、MAMC、SCr、BUN、Alb、PA、TIBC及SGA评分值均低于非老龄组,hs-CRP及MQSGA、MIS评分值均高于非老龄组(P<0.05);Pearson相关显示,SGA、MQSGA和MIS评分分别与两组各客观营养指标相关(P<0.05),但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在非老龄组,SGA、MQSGA、MIS三种整体营养不良评估方法与客观营养指标的复相关系数相近(P<0.05),而在老龄组仅MIS与客观营养指标的多元回归有意义(r=0.862,P<0.05),SGA、MQSGA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龄组与非老龄组相比,营养不良程度更重,有更高的炎症水平,故与SGA、MQSGA两种营养评估方法相比,MIS作为一种定量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陈万欣;张志民;万凌云;刘会玲;朱菊平;胡桂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在超重和肥胖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7例正常体重者、21例超重和24肥胖患者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胰岛素、IL-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脂联素、抵抗素以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结果 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人群中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正常;在肥胖患者中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16.03±8.59)vs( 10.62±6.97)ng/ml,P =0.037],脂联素水平正常.超重人群中,血清抵抗素与脂联素(r=0.473,P=0.030)、年龄(r=0.437,P-0.047)正相关,脂联素与瘦素(r =0.481,P=0.027)正相关;在肥胖人群中,血清抵抗素与年龄(r=0.476,P=0.019)正相关,脂联素与收缩压(r=0.409,P=0.047)、HDL-C(r=0.463,P=0.023)正相关.结论 在肥胖患者中,血清抵抗素增高,与年龄有关,脂联素水平正常,与收缩压、HDL-C相关.
作者:钟炳武;文绍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与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60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46例,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直径( LVDd)男性>55 mm,女性>50 mm共89例归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LVDd (60.74±5.79) mm];而LVDd男性≤55 mm,女性≤50 mm共157例归为非ICM组[LVDd (47.55±4.42) mm].分析ICM组与非ICM组间血尿酸浓度差异.结果 血尿酸浓度ICM组(444.66±160.97 μmol/L,P<0.001)较非ICM组(372.59±131.31 μmol/L)显著增高;血尿酸浓度与LVDd显著正相关(r=0.312,P<0.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ICM患者血尿酸浓度显著增高,血尿酸与梗死后心脏重塑显著正相关.
作者:李刚;王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0.67%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葡萄糖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单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老年患者80例,65~80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5%,10%,25%,50%葡萄糖组.所有患者患侧卧位,选择L3~4腰椎间隙进行穿刺.观察4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醉并发症.结果 50%葡萄糖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时间短(P<0.05),痛觉阻滞,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长(P<0.05),但是25%葡萄糖组腰麻阻滞平面较50%葡萄糖组更加平缓稳定.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差异不显著(P>0.05),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组中均无麻醉失败患者.结论 0.67%罗哌卡因复合25%葡萄糖可以更加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
作者:赵状;金立民;宋雪松;杨希革;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农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COPD组150例和非COPD组150例,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血清铜、铁、锌的含量,并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OPD组血清锌的含量与非COP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铜和铁、铁和锌的含量均呈负相关.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铜、铁、锌含量有差异,COPD组血清锌明显低于非COPD组.
作者:崔维娜;加孜那·托哈依;贾汉·沙比提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