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PP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岳勐;王磊;邰建东;袁春华

关键词:肠内营养, 老年,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摘要: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需PPH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及EN两种饮食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营养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时,EN组所有营养量化指标和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N组半衰期较短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组间比较,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对老年PPH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案,EN比PN更有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短期血糖变化对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期血糖变化后糖尿病(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内脂肪素(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大鼠予小剂量STZ+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M大鼠,予胰岛素分别控制血糖在<10 mmol/L( DM血糖严格控制组)、10~14 mmol/L( DM血糖非 严格控制组)和> 16.7 mmol/L( DM血糖未控制组)3个不同水平,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及内脏脂肪组织visfa tin mRNA的表达,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DM大鼠血清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 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三组DM大鼠内脏脂肪的visfatin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但血糖严格控制组及非严格控制组均较DM血糖未控 制组显著减低( 36.39±22.57,96.47±16.53 vs272.85 +48.2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ng/ml)显著增高,但DM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 177.57±77.30,192.84±130.26,202.68±100.67 vs 90.05±36.83).DM大鼠中血糖严格控制组血清FFA (mmol/L)、TG (mmol/L)水平较其他糖尿病组均显著减低(分别为0.52+0.15 vs 0.72 +0.19;1.14±0.78 vs 2.33±2.11,均P<0.05);血糖严格控制组及未严格 控制组大鼠血清TC水平较血糖未控制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短期的血糖变化不能显著影响糖尿病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但能降低其内 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visfatin可能不是一个随机体血糖变化而急剧变化的激素.

    作者:廖鑫;黄琦;高琳;陈玲;阳琰;吴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红景天苷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HepA荷瘤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体外细胞杀伤功能以及肿瘤抑瘤率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以HepA细胞株接种的种鼠腹水进行稀释,并接种于实验小鼠,制备HepA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药物组)、红景天苷组,进行免疫荧光术、流式细胞术、CTL诱导实验,并测定抑瘤率.结果 红景天苷组中的总T细胞百分率为63.2%,高于对照组(55.2%);红景天苷组中的CTL细胞对HepA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为27.2%,高于对照组(22.2%).红景天苷组的总抑瘤率为47.3%.结论 红景天苷具有提高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NK)活性,抑制HepA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宋汉君;吕少春;李丽疆;刘东璞;尹兴忠;韩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损伤愈合实验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迁移的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及明胶酶图等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山柰酚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损伤愈合实验结果 显示,山柰酚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入损伤区.用山柰酚处理PC-3细胞24h,迁移相关蛋白MMP-2的表达被显著下调.山柰酚刺激PC-3细胞后,p38 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山柰酚抑制PC-3细胞迁移,该作用可能与山柰酚降低MMP-2的表达及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仇炜;雷宇华;张宁;李冬军;苏明;沈永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一线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6例,分别接受三种一线化疗药物联合顺铂治疗,分为紫杉醇+顺铂(TP)、吉西他滨+顺铂(GP)及多西紫杉醇+顺铂(DP)三个治疗组.并根据每日吸烟量分为吸烟组及不吸烟组.RECIST评分评价疗效及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对比中,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54.8%,GP治疗组DCR为51.5%,TP治疗组DCR为51.7%.三组之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73.3%,GP治疗组DCR为77.7%,TP治疗组DCR为70%,三组直接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吸烟组DP、GP及TP的疾病控制率与非吸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发现,吸烟组白细胞下降73例(78.5%),不吸烟组白细胞下降46例(86.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心功能障碍21例(22.6%),不吸烟组心功能障碍17例(3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而相对于吸烟组患者,非吸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也少于吸烟组.

    作者:刘震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目的 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一个涵盖老年人生活软硬环境要素的指标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态势,为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方向.方法 利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框架和指标库,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后借助矩阵关联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了中国老年人宜居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老年人宜居环境公共指标和专项指标两大块内容,共8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三大特征,能够为中国各个城市进行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戴俊骋;周尚意;赵宝华;刘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蕲蛇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30例

    进展性脑梗死是狭窄的血管腔进一步加重,甚至闭塞,导致梗死逐渐扩大.局限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h至数天[1],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老年患者更甚,治疗难度较大,同时部分患者就诊错过溶栓治疗时间窗.本文拟观察蕲蛇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晶;徐锦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月龄小鼠蜗神经核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蜗神经核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取3、6、12、18月龄BALB/c小鼠测定其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6、12、18月龄鼠蜗神经核中MeCP2的表达.结果 3、6、12月龄鼠8 kHz听阈分别为(24.8±5.1)、(51.5±6.7)和(92.5±7.5)dB SPL,18月龄组120 dB SPL刺激声无诱发反应.MeCP2在各组小鼠蜗神经核中均有表达,随着月龄增加MeCP2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P2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蜗神经核中的表达水平呈增龄相关性降低,可能与蜗神经核的老化及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有关.

    作者:蒋腊梅;伍伟景;彭斌;葛圣雷;陈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 ADSC)移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老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DSC组、黄芪皂甙Ⅳ组、黄芪+ADSC组,应用PKH-26标记移植的ADSC,NSS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均能使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降低,以联合组恢复为明显(P<0.05).黄芪皂甙Ⅳ组SDF-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P<0.05).联合组和ADSC组BDNF和IGF-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其中联合组表达为显著(p<0.05).结论 联合组促进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皂甙Ⅳ上调脑缺血区SDF-1表达,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作者:王莹;李文媛;李明秋;丁利;赵斯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浓度葡萄糖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

    目的 观察0.67%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葡萄糖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单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老年患者80例,65~80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5%,10%,25%,50%葡萄糖组.所有患者患侧卧位,选择L3~4腰椎间隙进行穿刺.观察4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醉并发症.结果 50%葡萄糖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时间短(P<0.05),痛觉阻滞,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长(P<0.05),但是25%葡萄糖组腰麻阻滞平面较50%葡萄糖组更加平缓稳定.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差异不显著(P>0.05),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组中均无麻醉失败患者.结论 0.67%罗哌卡因复合25%葡萄糖可以更加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

    作者:赵状;金立民;宋雪松;杨希革;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首次发生AMI住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32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Hb水平将其分为A( <80 g/L)、B(80~99 g/L)、C(100~119 g/L)、D(≥120 g/L)四组,分析不同Hb水平患者的30 d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入院时Hb水平较低组有较高的30 d病死率,四组患者分别为26.2%,20.4%,10.4%,5.4%(P<0.05).Hb水平越低发生心力衰竭、肺炎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也越高,分别为心力衰竭35.7%、25.5%、13.6%、5.5%,肺炎33.3%、22.4%、8.8%、1.8%,消化道出血19.0%、5.1%、2.4%、1.8%(均P<0.05),但是,心肌再梗死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水平较低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近期病死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依据Hb水平,AMI患者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J型曲线,Hb水平越低,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PICC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PICC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以PICC置管途径输注10例为试验组,四肢浅静脉输注1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有效8例,对照组有效6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静脉炎,对照组发生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PICC输注两性霉察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双;袁晓明;孙淑华;滑立伟;庞桂芬;王竹君;龚翠平;董晓悦;郝长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PP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需PPH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及EN两种饮食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营养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时,EN组所有营养量化指标和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N组半衰期较短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组间比较,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对老年PPH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案,EN比PN更有效.

    作者:岳勐;王磊;邰建东;袁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脑卒中患者血压的调控作用对比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也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各种急性脑血管病的75%左右,急性期病死率为5%~15%[1].脑卒中后血压偏高或波动幅度较大也是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2].控制脑卒中后患者血压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以对比观察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作者:宋元英;杨彦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对自我管理行为效果的影响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对患者自我行为的管理效果.方法 在河北保定市区选择3个社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社区为干预组,一个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对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调查110人,干预后99人;对照组干预前调查99人,干预后81人.干预组干预前后耐力锻炼时间、与医生交流能力、认知症状管理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或P<0.01),遵医嘱服药率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常监测血压的比例提高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张红杰;张庆哲;朱彦辉;胥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我国老年大学从创办伊始,其课程设置就受到了极度重视.老年学员的大需求就是通过增长知识来满足求知欲望,而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课程结构的安排.

    作者:岳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铜铁锌含量的变化

    目的 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农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COPD组150例和非COPD组150例,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血清铜、铁、锌的含量,并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OPD组血清锌的含量与非COP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铜和铁、铁和锌的含量均呈负相关.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铜、铁、锌含量有差异,COPD组血清锌明显低于非COPD组.

    作者:崔维娜;加孜那·托哈依;贾汉·沙比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及其mRNA的表达

    目的 观察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NGF mRNA的表达.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衰老大鼠下颌下腺NGF、NGF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 下颌下腺NGF阳性反应颗粒及NGF mRNA杂交反应产物为浅棕色或深褐色颗粒,NGF阳性反应颗粒主要分布于GCT细胞及纹状管细胞顶部胞质中,腺泡细胞为阴性;NGFmRNA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纹状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中,其上皮细胞胞质呈阳性,腺泡细胞为阴性,正常组NGF、NGF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NGF、NGFmRNA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

    作者:葛志华;李俊颖;李俊玫;孙立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30例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目前,尚没有治愈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现代医学对慢性鼻窦炎的管理采取穿刺吸脓、抗生素局部使用或手术等治疗方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鼻窦问题,有复发率高、易依赖及医疗费用高等弊端.祖国医学中并无“慢性鼻窦炎”的病名,可归属于“鼻渊”、“脑漏”、“鼻窒”、“劳风”等范畴.本文就联合应用霍胆开窍汤、1%麻黄素滴鼻液、红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刘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研究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三种营养评估方法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2例,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分别应用SGA、MQSGA和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并在两组间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分别将两组SGA、MQSGA和MIS评分值与上述客观营养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老龄组MAC、MAMC、SCr、BUN、Alb、PA、TIBC及SGA评分值均低于非老龄组,hs-CRP及MQSGA、MIS评分值均高于非老龄组(P<0.05);Pearson相关显示,SGA、MQSGA和MIS评分分别与两组各客观营养指标相关(P<0.05),但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在非老龄组,SGA、MQSGA、MIS三种整体营养不良评估方法与客观营养指标的复相关系数相近(P<0.05),而在老龄组仅MIS与客观营养指标的多元回归有意义(r=0.862,P<0.05),SGA、MQSGA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龄组与非老龄组相比,营养不良程度更重,有更高的炎症水平,故与SGA、MQSGA两种营养评估方法相比,MIS作为一种定量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陈万欣;张志民;万凌云;刘会玲;朱菊平;胡桂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

    高血压已被证实是冠心病(CHD)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能促进脂质于血管内膜沉积,形成硬化斑块.本文探讨高血压 与CHD血管病变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入选老年患者176例,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临床检测舒张压(DBP)≥90 mmHg和(或)收缩压(SBP)≥140 mmHg[2].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

    作者:王可;董平栓;杨旭明;李志娟;张辉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