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状;金立民;宋雪松;杨希革;麻海春
目的 探讨电针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GDNF mRNA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持续4w给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2mg·kg-1·d-1)以诱导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电针组选取“风府”、“太冲”两穴,频率20 Hz,电压2~4V,连续波,每日1次,每次20 min,7d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其余各组不行针刺.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观察黑质GDNF mRNA表达变化.结果 长期低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可诱导大鼠出现行为学的改变;模型组大鼠黑质GDNF mRNA表达减少,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黑质GDNF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电针治疗不仅可以减轻鱼藤酮引起的大鼠行为学异常,而且可以促进PD模型大鼠黑质GDNF mRNA的表达,修复营养DA能神经元,延缓PD的发病进程.
作者:马骏;梁少荣;王述菊;王彦春;甘水咏;王培俊;许永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测定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膳食营养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探寻广西巴马县境内老人长寿与其膳食营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巴马县长寿率高的3个乡:甲篆、西山、平洞(长寿区域)以及长寿率低的两个乡:那设、局桑(非长寿区域)作为研究现场,以年龄分层随机选取两区域85~109岁健康且长期居住本地、食用本地自产主粮、蔬菜的农村老年人家庭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从其家中采集各种自产大米、粗粮、豆类、食用油、酒类等样品共17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检测样品中微量元素Al,Ca,Cd,Cu,Fe,Pb,Zn,Co,Mo,K,Mg,Mn,Na,P的含量.结果 与非长寿区组比较,长寿区组老人日常膳食食品中Ca、Cu、Fe、Mg、K、Mn、P、Zn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A1、Cd、Co、Na、Pb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Al、Cd、Co、K、Mn、P、Pb、Zn等8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老人的膳食营养中的微量元素组成不同,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高峰;肖德强;覃健;农清清;何敏;鲁力;张志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HE)的预后因素,为HE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69例肝硬化合并HE的住院病例进行研究,以确诊HE的日期为时间基线,选择32个可能对HE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5个HE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是判断HE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雄健;刘洪荣;毛忠懿;谢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认知功能改变和痴呆之间的一种状态[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强调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血管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2].本研究利用具有无创、价廉、可靠、能床旁操作、可重复性等特点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检测血管狭窄,判断狭窄程度.探讨颈动脉狭窄与VCI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血管狭窄与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李锦;袁栋才;张俊领;王佳;吴丹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损伤愈合实验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迁移的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及明胶酶图等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山柰酚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损伤愈合实验结果 显示,山柰酚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入损伤区.用山柰酚处理PC-3细胞24h,迁移相关蛋白MMP-2的表达被显著下调.山柰酚刺激PC-3细胞后,p38 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山柰酚抑制PC-3细胞迁移,该作用可能与山柰酚降低MMP-2的表达及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仇炜;雷宇华;张宁;李冬军;苏明;沈永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探讨EPC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脑梗死组(60例).脑梗死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EPCs数量.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24 h)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P<0.05),此后内皮祖细胞数量逐渐回升,至第7天已恢复至正常水平.(2)脑梗死急性期NIHSS改善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有正线性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EPCs数量有“U”的动态变化规律.外周血EPCs数量回升明显可以更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程洁;任肖玉;吴娜;范勤毅;万赢;刘振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在女性人群中这一趋势并不明显[1].近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肌缺血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只有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采取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才能有效改善女性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芳;许力舒;王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岩斜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全麻下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岩斜区肿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22例,其中脑膜瘤8例,听神经瘤6例,胆脂瘤5例,三叉神经瘤3例;次全切除4例,其中脑膜瘤2例,听神经瘤1例,胆脂瘤1例;大部分切除1例,为胆脂瘤;死亡1例,死于后组颅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术后并发症:失语5例,均为一过性,全部在1个月内恢复;颅内血肿4例,其中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肺部感染4例,其中1例高龄老人死亡;脑脊液耳漏2例,经腰穿引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皮下积液1例,2 w后自愈.术后脑神经症状和体征8例缓解,6例同术前,13例较术前加重,其中偏瘫2例,周围性面瘫8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1例,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结论 显微外科下经岩骨乙状窦前人路治疗老年岩斜区肿瘤手术视野清楚,对颞叶和小脑牵拉轻,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术后并发症.
作者:欧明亮;张贵升;陈军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2008年11月在瑞士成立了R3i(Residual Risk ReductionInitiative,剩留血管风险减少行动)国际专家指导委员会,2009年9月24日R3i中国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该委员会是全球R3i项目的一个分支机构.R3i是一个全球性、学术的、多学科、非盈利组织,宗旨是强调致动脉粥样硬化(AS)血脂异常在剩留血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并推荐多危险因素全面干预策略.
作者:唐路宁;赵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瘦素对兔急性肺栓塞(APE)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 -1β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健康对照组(同样行颈内静脉穿刺),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瘦素组.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术毕行病理分析.结果 瘦素组TNF-α,IL-1β,Hs-CRP水平明显下降;生理盐水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病理检查瘦素组缺血渗出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瘦素通过下调APE后TNF-α、IL-1β和Hs-CRP的水平,对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姚艳敏;徐彤彤;武琦;吕祥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因此在施行全麻诱导时要求既能很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又能很好地维持整个全麻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1].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2].本文采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同时以芬太尼作为对照,以期寻求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任凌云;朱辉;杨进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是否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及死亡仍是目前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U)对冠心病有危险预测作用,但其与亚临床甲减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尿MAU的影响.
作者:涂燕平;雷梦觉;吴小和;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艾文伟;邬甦;姚晓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放、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又进一步影响[1~3],因此在老年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规治疗后,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快疾病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更为重要.20(R)-人参皂甙Rg3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4],且有调节免疫的作用[5,6],可增强放、化疗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本文以放、化疗后中晚期老年肿瘤患者为对象,检测了应用20(R)-人参皂甙Rg3前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Karnofsky评分(KPS)状态.
作者:侯俊杰;宋艳秋;康丽花;赵玲玲;单既英;韩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留置导尿是神经外科术前必做的侵入性操作,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恢复排尿功能、减少或杜绝额叶皮层损伤术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是神经外科医生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探讨颅脑术后应用中频电刺激恢复排尿功能的疗效.
作者:赵航;赵丛海;李桂杰;庞灵;陈卓;佟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疗效肯定,然而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1],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1.1 一般资料68例所选病例均为我院老年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
作者:马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转录调节因子Twis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SCLC及1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wist蛋白、VEGF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Twist阳性率4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VEGF在肺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26.67% (P <0.0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wist蛋白与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60 2,P<0.01).结论 在NSCLC中Twist蛋白、VEGF表达明显增高,其表达与肿瘤分化、分期有关.NSCLC组织中Twist与VEGF表达的上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阎红娥;刘甡;李爽;王春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蜗神经核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取3、6、12、18月龄BALB/c小鼠测定其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6、12、18月龄鼠蜗神经核中MeCP2的表达.结果 3、6、12月龄鼠8 kHz听阈分别为(24.8±5.1)、(51.5±6.7)和(92.5±7.5)dB SPL,18月龄组120 dB SPL刺激声无诱发反应.MeCP2在各组小鼠蜗神经核中均有表达,随着月龄增加MeCP2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P2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蜗神经核中的表达水平呈增龄相关性降低,可能与蜗神经核的老化及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有关.
作者:蒋腊梅;伍伟景;彭斌;葛圣雷;陈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通城虎的镇痛抗炎作用并进行它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采用醋酸致扭体反应、热板法测定痛阈,观察通城虎的镇痛作用;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通城虎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LD50为100.1 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7.2 ~115.1 g/kg.结论 通城虎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不良反应.
作者:韦健全;罗莹;黄健;潘勇;薛强;郑子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老年人受伤的主要原因,几乎95%的老年人髋部骨折都是由跌倒造成的,其严重后果是骨折发生的前3个月中的高死亡率,后期的功能活动能力减退和独立生活能力丧失.在我国,目前有老年人1.3亿,至少每年2 000万老年人发生跌倒2500万人次,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人民币[1],社会费用高达(600~800)亿人民币[2].
作者:段子才;庄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硝酸亚铈对自然衰老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自然衰老建立衰老模型,随机分配到O、0.005、0.05、0.5、5、10、15、30、60 mg/kg9个实验组,分别经口给予相应剂量的硝酸亚铈4 w.称量动物的体重和胸腺、脾脏的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通过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增殖,计算刺激指数(S1).结果 硝酸亚铈0.005、0.05、0.5、5、10、15 mg/kg组与自然衰老组比较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升高(P<0.O1),硝酸亚铈0.005、0.05、0.5、5 mg/kg组与自然衰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S1明显升高(P<0.01).结论 低剂量硝酸亚铈能明显增强自然衰老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赵海军;王宝贵;张桂英;冯谦谨;陈敏华;凌丰;朱玉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