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孙海东;李英华;王利然;林承赫;关锋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在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AASV的30例住院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AASV患者发病年龄24~77岁,其中女18例,男12例.30例AASV患者中Wegener肉芽肿(WG)8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22例,无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SS).结论 所有年龄段均有可能患AASV,MPA的发病率大约是WG的3倍,MPA患病率较多,可能是我国AASV的特点之一.WG患者较MPA患者更易出现呼吸系统症状,MPA患者较WG患者更易累及肾脏,出现肾功改变.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改变,但常重于临床表现.AASV肺部病理可表现为特发型肺间质纤维化.随着检验手段的提高,AASV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临床表现多变,病变部位广泛,肾脏和肺脏是AASV易受累的器官.对于长期发热及多器官受损的患者应尽早进行ANCA检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李晓辕;刘佳育;徐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PFVC、FEV1和PFEV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对重度COPD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长期应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力敏;陈于荦;张韶冈;郑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目前,尚没有治愈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现代医学对慢性鼻窦炎的管理采取穿刺吸脓、抗生素局部使用或手术等治疗方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鼻窦问题,有复发率高、易依赖及医疗费用高等弊端.祖国医学中并无“慢性鼻窦炎”的病名,可归属于“鼻渊”、“脑漏”、“鼻窒”、“劳风”等范畴.本文就联合应用霍胆开窍汤、1%麻黄素滴鼻液、红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刘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安理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仅服用安理申60d;治疗组34例,在同剂量、同方法服用安理申基础上,加服乌灵胶囊,连服60d.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量表MMSE、MoCA及HAMD评估疗效.结果 (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MMSE、MoCA及HAM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MMSE、MoCA及HAM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MoCA量表亚项:①延迟记忆,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定向力,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安理申、乌灵胶囊不良反应少.结论 安理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MCI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嘉君;田巧仙;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在女性人群中这一趋势并不明显[1].近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肌缺血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只有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采取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才能有效改善女性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芳;许力舒;王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131I治疗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6例老年DTC根治术后131Ⅰ治疗效果,根据手术病理、甲状腺吸碘率、Tg、TgAb、肺CT、颈部彩超等因素,采用相对固定剂量法,清甲治疗给予131Ⅰ 2.96 ~4.44 GBq,清灶治疗给予131I5.55 ~7.40 GBq,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随访18 ~ 3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96例131Ⅰ治疗老年DTC后,36例治愈,50例有效,10例无效.结论 老年DTC不同于中青年DTC,发现晚、预后较差.根治术术后1~2个月行131Ⅰ清甲成功率较高,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老年DTC根治术后行131Ⅰ内照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萨日;孙海东;李英华;王利然;林承赫;关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蜗神经核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取3、6、12、18月龄BALB/c小鼠测定其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6、12、18月龄鼠蜗神经核中MeCP2的表达.结果 3、6、12月龄鼠8 kHz听阈分别为(24.8±5.1)、(51.5±6.7)和(92.5±7.5)dB SPL,18月龄组120 dB SPL刺激声无诱发反应.MeCP2在各组小鼠蜗神经核中均有表达,随着月龄增加MeCP2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P2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小鼠蜗神经核中的表达水平呈增龄相关性降低,可能与蜗神经核的老化及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有关.
作者:蒋腊梅;伍伟景;彭斌;葛圣雷;陈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胫骨平台骨折发生于老年人的病例数有所增加,治疗方法有多重选择.微创治疗技术自问世以来在治疗此种损伤的疗效日益凸显.2007年至今我院接诊56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部分采取关节镜下撬拨复位骨水泥填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强;罗伟;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0.67%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葡萄糖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单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老年患者80例,65~80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5%,10%,25%,50%葡萄糖组.所有患者患侧卧位,选择L3~4腰椎间隙进行穿刺.观察4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醉并发症.结果 50%葡萄糖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时间短(P<0.05),痛觉阻滞,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长(P<0.05),但是25%葡萄糖组腰麻阻滞平面较50%葡萄糖组更加平缓稳定.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差异不显著(P>0.05),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组中均无麻醉失败患者.结论 0.67%罗哌卡因复合25%葡萄糖可以更加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
作者:赵状;金立民;宋雪松;杨希革;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超测量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测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年龄,性别,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血糖(FPG)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1)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其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P<0.0l),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微量蛋白尿患者(P<0.01).(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相关,而与FPG、BMI、TG无相关关系.结论 (1)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大血管病变.(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呈正相关.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防治大血管病变.
作者:王福涛;王晶;刘晓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疗效肯定,然而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1],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1.1 一般资料68例所选病例均为我院老年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
作者:马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短期血糖变化后糖尿病(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内脂肪素(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大鼠予小剂量STZ+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M大鼠,予胰岛素分别控制血糖在<10 mmol/L( DM血糖严格控制组)、10~14 mmol/L( DM血糖非 严格控制组)和> 16.7 mmol/L( DM血糖未控制组)3个不同水平,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及内脏脂肪组织visfa tin mRNA的表达,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DM大鼠血清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 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三组DM大鼠内脏脂肪的visfatin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但血糖严格控制组及非严格控制组均较DM血糖未控 制组显著减低( 36.39±22.57,96.47±16.53 vs272.85 +48.2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ng/ml)显著增高,但DM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 177.57±77.30,192.84±130.26,202.68±100.67 vs 90.05±36.83).DM大鼠中血糖严格控制组血清FFA (mmol/L)、TG (mmol/L)水平较其他糖尿病组均显著减低(分别为0.52+0.15 vs 0.72 +0.19;1.14±0.78 vs 2.33±2.11,均P<0.05);血糖严格控制组及未严格 控制组大鼠血清TC水平较血糖未控制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短期的血糖变化不能显著影响糖尿病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但能降低其内 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visfatin可能不是一个随机体血糖变化而急剧变化的激素.
作者:廖鑫;黄琦;高琳;陈玲;阳琰;吴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脑利尿钠肽(BN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因胸闷、胸痛在本院心脏中心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38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造影中每支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按冠状动脉病变多少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NP,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多支病变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比例及肌酐、尿酸、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多支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冠心病组BN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多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BNP明显升高,BNP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BNP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维华;马依彤;马翔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MRI与CT检查已成功应用于各级医院.本研究旨在探讨MRI与CT检查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优缺点.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CT与MRI联合检查诊断的105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67例,女38例,年龄在56 ~71岁,中位年龄66.3岁.
作者:张祯铭;杨海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将123例aMC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并对左侧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l)、肌酸(Cr)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WMS评分显著增加(P=0.00),海马NAA/Cr明显升高(P<0.05),而MMSE评分及海马ml/Cr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改善aMCI患者的记忆功能,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宋云;陈旭;焉传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补肾蒙药高尤-9对衰老大鼠卵巢抗氧化活性和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组用高尤-9分别以每天4,1 g/kg的剂量灌胃,连续灌胃6 w后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蒙药高尤-9可明显提高衰老大鼠卵巢组织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蒙药高尤-9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蒙药高尤-9可提高衰老大鼠卵巢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具有抗大鼠卵巢衰老的作用.
作者:敖恩宝力格;包秋华;王金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进展性脑梗死是狭窄的血管腔进一步加重,甚至闭塞,导致梗死逐渐扩大.局限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h至数天[1],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老年患者更甚,治疗难度较大,同时部分患者就诊错过溶栓治疗时间窗.本文拟观察蕲蛇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晶;徐锦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调节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饲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12 w后,筛选出肥胖易感(OP)大鼠,基础组大鼠和肥胖抵抗(OR)大鼠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为15只.测量各组大鼠体脂肪含量,并收集血清检测血脂水平.采用酶法分离心肌细胞,Fluo-3/AM负载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Ca2+];对KCl除极及咖啡因诱导的反应.结果 OP大鼠睾周脂肪、肾周脂肪、网膜脂肪、体脂比均显著高于基础组和OR组大鼠,OP组与基础组和O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基础组和OR组大鼠,OP组与基础组和O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模型组大鼠心室肌[ Ca2+];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基础组和OR组大鼠,OP组与基础组和O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应用成为研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郝艳坤;魏韬;袁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一线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6例,分别接受三种一线化疗药物联合顺铂治疗,分为紫杉醇+顺铂(TP)、吉西他滨+顺铂(GP)及多西紫杉醇+顺铂(DP)三个治疗组.并根据每日吸烟量分为吸烟组及不吸烟组.RECIST评分评价疗效及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对比中,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54.8%,GP治疗组DCR为51.5%,TP治疗组DCR为51.7%.三组之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73.3%,GP治疗组DCR为77.7%,TP治疗组DCR为70%,三组直接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吸烟组DP、GP及TP的疾病控制率与非吸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发现,吸烟组白细胞下降73例(78.5%),不吸烟组白细胞下降46例(86.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心功能障碍21例(22.6%),不吸烟组心功能障碍17例(3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而相对于吸烟组患者,非吸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也少于吸烟组.
作者:刘震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损伤愈合实验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迁移的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及明胶酶图等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山柰酚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损伤愈合实验结果 显示,山柰酚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入损伤区.用山柰酚处理PC-3细胞24h,迁移相关蛋白MMP-2的表达被显著下调.山柰酚刺激PC-3细胞后,p38 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山柰酚抑制PC-3细胞迁移,该作用可能与山柰酚降低MMP-2的表达及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仇炜;雷宇华;张宁;李冬军;苏明;沈永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