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张阳;程志华;赵文光;王宏飞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32例,年龄22 ~76[平均(48.60±12.36)]岁,根据是否发生PCS将患者分为PCS组和非PCS组,采用Giemsa染色、HP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法检测胆囊黏膜HP感染情况,观察胆汁HP IgG和HP PCR结果.同时,选取同期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3例为对照组,年龄25 ~79[平均(49.50±12.62)]岁,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异同,以及PCS组和非PCS组患者之间参数异同.结果 结石性胆囊炎组患者胆囊黏膜Giemsa染色、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和HP PCR、胆汁HP IgG和胆汁HP PCR方法检测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S组患者胆囊黏膜Giemsa染色、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和HP PCR、胆汁HP IgG和胆汁HP PCR方法检测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PCS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结石性胆囊炎形成和其胆囊切除术后PCS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郝晓尊;王会生;郝玉杰;崔庆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虾青素(AST)对Aβ25 ~35诱导小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用AST预孵育2h,再与老化的10 μmol/L Aβ25-35共孵育24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Rhodamine 123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500~4 000 nmol/L的AST预处理能有效抑制10 μmol/L 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活力下降,降低细胞内ROS的水平.2 000 nmol/L AST对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明显,能显著抑制神经元凋亡.结论AST对Aβ25~35诱导小鼠皮层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作者:陆亚鹏;刘思园;朱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老年人易患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某些症状如胸痛既可出现于心血管疾病,也可出现于消化系统疾病.而且由于患者对于症状的描述大多不十分准确,给两个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难度.本文拟探讨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脏的影响,为明确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肖素芬;涂晓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百草枯和代森锰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2w.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TH、GSK-3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爬杆时间明显延长,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降低,GSK-3β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改善百草枯和代森锰引起的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波;文敏;王文静;何宇红;余彦;威贵勇;焦玲;张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阿尔茨海默病(AD)难以早期确诊,尚缺乏灵敏、快速、准确的活体诊断技术,确诊率较低.因此,寻求早期诊断AD,特别是应用纳米技术检测AD易感基因,已经成为了神经变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新热点和难点.现就AD的基因研究现状以及纳米技术在早期诊断AD的应用与进展综述于下.
作者:周竹青;易黎;韩金玲;沈惠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血管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性药物32P-胶体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大鼠分为三组:血管抑察基因治疗(治疗)组,血管抑素基因+32P-胶体联合治疗(联合)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肿瘤体积、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在治疗组和联合组的大鼠肿瘤内,可见到大小为1400 bp的血管抑素mRNA特异性表达条带;而对照组未见到血管抑素mRNA表达;治疗组和联合组不同时间的肿瘤生长率均小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肿瘤生长率小,MVD低,提示多种具有协同作用的因素相互作用后抑瘤效果好.结论 血管抑索和放射性药物32P-胶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达到抑瘤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抗肝癌疗效.
作者:马铎;于峰;高慧棋;孟昕;杨志杰;李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慢性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紊乱(SDB)发生情况及胰岛素、内皮素变化.方法 对舒张性和收缩性心衰患者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睡眠监测,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HI)将患者分为SDB组(AHI> 10次/h)和非SDB组(AHI≤10次/h),观察两组AHI与血氧饱和度(SaO2)(低SaO2、SaO2< 90%占总记录时间百分比)和心率(低心率、高心率和大心率变化)的关系及两组胰岛素、内皮素水平.结果 舒张性心衰90例患者有40例(44%)分为SDB组,均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其中有7例并存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50例为非SDB组,两组AHI分别为(23.0±14.6)次/h和(5.1±2.4)次/h,SDB组低SaO2更低、SaO2 <90%时间更长;AHI与SaO2< 90%的时间正相关,与低SaO2负相关(均P<0.05);SDB组和非SDB组发生严重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分别为80% (32/40)和28%(14/50),SDB组低心率更低,并与AHI负相关,大心率变化与AHI正相关(均P<0.05);20例SDB组与30例非SDB组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SDB组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胰岛素浓度、内皮素浓度都高于非SDB组(P<0.05).收缩性心衰54.5%患者(12/22)合并SDB,均为OSA,4例合并CSA并呈陈-施呼吸;SDB组和非SDB组AHI分别为(25.9±12.5)次/h和(5.8±2.5)次/h,SDB组低SaO2更低,SaO2<90%的时间更长;AHI与低SaO2负相关,与SaO2 <90%的时间正相关;AHI与LVEF负相关(均P<0.05).结论 慢性舒张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SDB的患病率很高,且伴发严重夜间低氧血症,可致患者夜间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内皮功能损害、胰岛素抵抗.
作者:党连生;耿立霞;姚丽萍;郑玉云;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血栓斑块形成和栓塞是许多急性疾病的关键因素,及时恰当的溶栓治疗常常能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大剂量纤溶剂会引起出血等并发症,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存在局限性.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在治疗领域不断地发展,将溶栓药物与微泡结合可实现靶向结合血栓.若再于体表加以超声作用,利用空化效应破坏微泡,可加速血栓斑块软化、溶解[1].本研究拟探讨靶向微泡超声空化助溶法治疗血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单、可反复使用的治疗血栓的方法.
作者:李雅杰;谷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因病情加重,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能否有效预防脑血管再闭塞,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是目前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本文就采用电子泵泵人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PIS的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兆日;张江;刘世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树突细胞(DCs)在外周血、动脉璧分布情况与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以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应.方法 SD大鼠30只分组饲养12 w后,测定主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分别取外周血、动脉壁组织,并制备组织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比例情况.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DCs的CX3CR1表达情况.结果 AS大鼠内膜较正常对照大鼠内膜增生明显(P<0.001),其外周血DCs分布明显减少(P<0.05)且主动脉内DCs比例明显升高(P<0.05).应用阿托伐他汀后AS大鼠内膜增生明显减轻(P<0.05),其外周血DCs分布增多(P<0.001)且主动脉壁内DCs比例明显降低(P<0.001).AS大鼠DCs的CX3CR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应用阿托伐他汀后CX3CR1基因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 AS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与DCs比例变化有关,DCs在AS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管壁粥样硬化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抵制DCs向动脉内膜迁移,降低局部免疫炎症反应,此作用可能与DCs下调CX3CR1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李克明;王文林;吕永恒;黎洪展;黄光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蒺藜皂苷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连续6w,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蒺藜皂苷和维生素E,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检测全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蒺藜皂苷可提高全血CAT及GSH-Px活力,提高皮肤SOD活力,降低皮肤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蒺藜皂苷具有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朱辛为;李质馨;徐冶;田洪艳;沈楠;王爽;温娜;陈为;窦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和社会支持调查数据分析,为有效改善患者QOL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老年RA患者82例进行WHOQOL-BREFQOL和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 病程>1年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环境以及QOL总评分明显低于病程≤1年的(P<0.05);病程>1年的患者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及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低于病程≤1年的(P<0.05);社会支持项目中的主观支持与QOL领域中的环境和心理功能呈正相关(r=2.661、1.780;P<0.05);支持利用与心理功能和躯体健康呈正相关(r=1.647、3.235;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于老年RA患者QOL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作者:包淑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腹内脂肪组织( 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AT)与体重指数(BMI)及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来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VAT、SAT的分布状态,评价炎症反应标记物与C反应蛋白(CRP)、BMI、VAT及SAT间的关系.结果 在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BMI和VAT均与炎症标记物相关.SAT与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没有相关关系.而且除了BMI之外,VAT提供了更多与血管重塑及血液高凝有密切关系的许多全身组织炎症标记物的信息.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组织分布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
作者:杜俊文;吴韬;张俊芳;崔素敏;任巧华;张力双;雷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IL)-6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34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78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的患者及104例正常健康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血清内脂素、TNF-α、IL-6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对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内脂素、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组的FPG、TG、TC及内脂素水平、TNF-α、IL-6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TNF-α、IL6水平升高时应该高度注意患者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
作者:沈寒蕾;谭晓丹;黄媛;张峥嵘;赖战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GF,GAP-43和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 5分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方法以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NGF,GAP-43以及Nestin的表达.结果 NGF在正常组以及假手术组表达很微量,模型组与辛伐他汀组表达量都增高,而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增长其表达量逐步增加,在第7天的时候表达量高.在相同时间点比较,辛伐他汀组的表达量高于模型组,而且差异显著(P<0.05).Western印迹半定量分析与免疫荧光原位检测结果相符.GAP-43,Nestin与NGF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促进脑内Nestin,GAP-43以及NGF的高表达,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柏欣;阮洋;贾秀月;陈梅;王昕;邱洪斌;王淑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急性局灶型心肌炎(ALM)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表现形式及实验室检查极为相似,临床误诊率高,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忽视患有ALM的可能[1].国内未见老年的相关报道.本文就我院近20年来相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1998年4月至2008年10月我院诊断为AMI360例入院的老年患者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ALM 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65~ 84[平均(73±6)]岁.
作者:张明旭;鲁轩浩;白志东;王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构建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佳处方组成;制备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检测载药纳米乳的外观、粒径、电位;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载药量并考察稳定性.结果 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佳处方为:Tween80-Span80-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2.5∶1∶3.5∶3)和水.所制备的纳米乳外观澄清透明,平均粒径为23.6 nm,Zeta电位为-2.74 mV,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为91.0%,含量为37.9%,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为热力学稳定的纳米载药体系,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武敏;王静;郭秋实;肖振静;丁志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郁金对急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郁金水煎剂低、中、高剂量(10、20、40 g/kg)连续灌胃6 d,利用常压密闭耐缺氧和断头实验复制小鼠急性缺氧模型,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0)含量;利用bcl-2、caspase-3抗体进行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缺氧小鼠脑组织SOD活性,减少其MDA和NO含量,使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而bcl-2表达上调.结论 郁金水煎剂减轻急性缺氧小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脑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宗花;张婉娴;朱彤彤;程宏;鲁铭育;赵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调强放疗加口服卡堵他滨(希罗达)组(调强+希组)34例,采用调强放疗,同步给予口服卡堵他滨500 mg/m2,2次/d口服,直至放疗结束;单纯普通放疗组(普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6 MV的X射线照射,1.8 Gy/d,1次/d,5次/w,总剂量DT60 ~66 Gy/34 ~37 F/7 ~8 w.结果 调强+希组总有效率91.2%;普照组总有效率61.3%;两组比较(P<0.01);调强+希组及普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9.4%及4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调强+希组及普照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55.9%及25.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调强+希组及普照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8.2%及1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反应,普照组明显高于调强+希组,其中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骨髓抑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有很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轻,且能为老年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Bcl-2、Bax调控兔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成年新西兰白兔制作模型,术后1、3、7、14、21 d,用底物磷酸化法测定胞膜、胞质PKC活性;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表达.结果 Kaolin组动物胞膜PKC活性术后1d出现增加[(5.67±0.26) pmol·mg-1.min-1],7~14d达到高水平[(13.27±3.15) pmol·mg-1·min -1],21 d开始回落[(8.85±1.56) pmol·mg -1·min -1],胞质的PKC活性则呈相反趋势;同时受试动物术后各个时点上颈髓均有神经元凋亡发生,以7~14 d为多见[(37.75±4.36)%];Bcl-2和Bax表达均于术后1d开始增加[(7.50±1.15)%;(18.27±2.55)%],到术后7d达高峰[(17.64±4.52)%;(40.29±3.68)%],持续至14 d后下降.但后者明显强于前者.结论 脊髓空洞前状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PKC的转位激活,其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上调Bcl-2和Bax表达,主要上调Bax,诱导神经元凋亡,参与了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李秀山;孙国柱;高晓伟;杨雷方;王目纲;刘性强;韩仰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