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蒺藜皂苷对抗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

朱辛为;李质馨;徐冶;田洪艳;沈楠;王爽;温娜;陈为;窦肇华

关键词:蒺藜皂苷, 皮肤, 衰老,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蒺藜皂苷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连续6w,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蒺藜皂苷和维生素E,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检测全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蒺藜皂苷可提高全血CAT及GSH-Px活力,提高皮肤SOD活力,降低皮肤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蒺藜皂苷具有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龄骨性关节炎大鼠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

    目的 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蠕变特性,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组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的应力增加速度为0.01 mPa/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 s,采集100个数,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正常和病态组内侧副韧带蠕变初600 8变化较快,之后应变缓慢上升,正常组7200 s蠕变量1.622%,病态组7200s蠕变量1.146%.结论 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作者:孟庆阳;朴成东;马洪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调强放疗加口服卡堵他滨(希罗达)组(调强+希组)34例,采用调强放疗,同步给予口服卡堵他滨500 mg/m2,2次/d口服,直至放疗结束;单纯普通放疗组(普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6 MV的X射线照射,1.8 Gy/d,1次/d,5次/w,总剂量DT60 ~66 Gy/34 ~37 F/7 ~8 w.结果 调强+希组总有效率91.2%;普照组总有效率61.3%;两组比较(P<0.01);调强+希组及普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9.4%及4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调强+希组及普照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55.9%及25.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调强+希组及普照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8.2%及1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反应,普照组明显高于调强+希组,其中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骨髓抑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有很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轻,且能为老年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RNA干扰抑制cyclin E表达对食道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用RNAi技术抑制cyclin E的表达,研究cyclin E在食道癌细胞Eca-109生长、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设计针对cyclin E基因的siRNA序列,合成并克隆入pGFU6/neo质粒中,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稳定转染的Eca-109细胞中cyclin E的表达水平.台盼蓝排斥法、MTT法、3H-TdR掺人试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干扰cyclin E后对细胞活力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分布.Westem印迹检测细胞增殖有关蛋白PCNA、p21、bax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 台盼蓝排斥法、MTT法、3H-TdR掺入试验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显示转染组细胞活力及增殖受到抑制;阻滞在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Western印迹表明PCNA和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而p21蛋白和Bax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沉默cyclin E基因能明显抑制食道癌细胞Eca-109的活力及增殖能力,并且细胞周期被阻滞,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细胞内PCNA以及上调p21的表达有关.

    作者:石超;蔡哲;范林洋;裴斐;杨超;杨春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68例

    听神经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颅内良性肿瘤,随着我国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临床上已可以全切肿瘤.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不仅要求尽可能的全切肿瘤,还要求术者尽量保留患者面、听神经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我院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预期效果.

    作者:刘臻;陈莫;白晓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腹内脂肪组织( 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AT)与体重指数(BMI)及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来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VAT、SAT的分布状态,评价炎症反应标记物与C反应蛋白(CRP)、BMI、VAT及SAT间的关系.结果 在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BMI和VAT均与炎症标记物相关.SAT与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没有相关关系.而且除了BMI之外,VAT提供了更多与血管重塑及血液高凝有密切关系的许多全身组织炎症标记物的信息.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组织分布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

    作者:杜俊文;吴韬;张俊芳;崔素敏;任巧华;张力双;雷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结直肠手术42例的麻醉管理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少的优点[1],然而,腹腔镜手术必须在气腹状态下进行,从而导致患者机体的病理生理发生改变,增加麻醉风险.老年患者的脏器生理功能减退,同样使麻醉风险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结直肠手术的麻醉管理,旨在为此类患者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孙国印;金立民;韩伟;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的构建和质量评价

    目的 构建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佳处方组成;制备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检测载药纳米乳的外观、粒径、电位;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载药量并考察稳定性.结果 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佳处方为:Tween80-Span80-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2.5∶1∶3.5∶3)和水.所制备的纳米乳外观澄清透明,平均粒径为23.6 nm,Zeta电位为-2.74 mV,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为91.0%,含量为37.9%,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为热力学稳定的纳米载药体系,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武敏;王静;郭秋实;肖振静;丁志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而使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下肢水肿、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此病,特别是60岁以上者发病率明显增加[1,2].而老年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并发DVT,使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3].本文就我院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导致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蒺藜皂苷对抗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蒺藜皂苷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连续6w,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蒺藜皂苷和维生素E,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检测全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蒺藜皂苷可提高全血CAT及GSH-Px活力,提高皮肤SOD活力,降低皮肤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蒺藜皂苷具有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朱辛为;李质馨;徐冶;田洪艳;沈楠;王爽;温娜;陈为;窦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薏苡仁注射液联合羟喜树碱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机制

    目的 观察薏苡仁注射液(康莱特)联合羟喜树碱对老年(≥60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接受胸腔药物注射的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老年患者共68例,其中联合用药组38例、羟喜树碱组3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检测胸水生化指标(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腺苷脱氨酶)、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及胸腔脱落细胞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Bc1-2、Bax)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近期有效率为86.84%( 33/38),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 (P<0.05);联合用药组在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病人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Bcl-2的mRNA表达下降,而促凋亡因子Bax的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各因子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康莱特联合羟喜树碱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良好并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康莱特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萧娟;王亚珍;甄严杰;吕品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郁金防治急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机制

    目的 探讨郁金对急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郁金水煎剂低、中、高剂量(10、20、40 g/kg)连续灌胃6 d,利用常压密闭耐缺氧和断头实验复制小鼠急性缺氧模型,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0)含量;利用bcl-2、caspase-3抗体进行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缺氧小鼠脑组织SOD活性,减少其MDA和NO含量,使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而bcl-2表达上调.结论 郁金水煎剂减轻急性缺氧小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脑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宗花;张婉娴;朱彤彤;程宏;鲁铭育;赵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丁苯酞对脑低灌注老龄大鼠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NBP)对脑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探索其对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方法 永久性结扎老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3个月,制备脑低灌注模型.实验分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BP 30和120 mg/kg组.后两组连续给予NBP45 d后,用Morris水迷官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以及保存记忆的能力.同时,取皮层和海马,用生化法检测ChAT和AChE活力.结果 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NBP可以显著缩短脑低灌注大鼠找到安全台的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中,NBP明显增加脑低灌注大鼠在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的百分比.同时,NBP可以显著增加脑低灌注大鼠皮层和海马ChAT活力,而对脑组织AChE的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NBP可以改善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缺陷,其中通过增加了ChAT活力,改善胆碱能系统功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罗超;苗亚玲;赵万红;龚坚;李伏燕;彭吉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的水平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56例IGT患者、55例T2DM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CRP、脂联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胰岛素,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采用MINIMOD计算机软件包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SI)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2DM组、IGT组血清CRP分别为(2.46±0.25 )mg/L、(3.12±0.46 )mg/L,对照组为(0.46±0.21 )mg/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T2DM组、IGT组血清脂联素分别为(3.49±1.21) mg/L、(4.13±1.54) mg/L,对照组为(7.81±2.65) mg/L,前者显著低于后者.T2DM组和IGT组SI及AIR显著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脂联素、AIR和SI呈负相关,脂联素与AIR和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RP与脂联素在IGT和T2DM患者血清中表达发生异常改变,且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清水平对预测疾病预后及指导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可合并半月板、十字韧带、侧副韧带等损伤,如复位不良则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关节活动障碍.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病人常伴有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治疗比较棘手.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内固定装置的更新,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致伤原因、诊断、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功能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王洋;姚松梅;赵琪珩;武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纳米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难以早期确诊,尚缺乏灵敏、快速、准确的活体诊断技术,确诊率较低.因此,寻求早期诊断AD,特别是应用纳米技术检测AD易感基因,已经成为了神经变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新热点和难点.现就AD的基因研究现状以及纳米技术在早期诊断AD的应用与进展综述于下.

    作者:周竹青;易黎;韩金玲;沈惠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介入溶栓疗法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在治疗时较为棘手,传统的单纯取栓加置管溶栓或静脉溶栓效果欠佳,且住院时间长,溶栓效果差,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保肢率低,甚至会危及生命.Dotter等[1]首先采用经动脉导管灌注尿激酶溶栓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尿激酶在局部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而溶解血栓,其用药量只需全身用量的1/10~1/100.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以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29例,采用介入溶栓疗法联合PTA、支架成形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红;张阳;程志华;赵文光;王宏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手术氙气吸人麻醉的研究进展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快.美国预计到2020年,超过65岁的老年人将达到16%,老年人的外科手术量将增加50%[1];在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约比解放前延长了一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2].目前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已成为临床麻醉的重要内容.老年患者手术的增多势必加大了手术麻醉的风险,加之老年人机体储备能力的减低、高龄、并存多种疾病,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青壮年[3].

    作者:王绍兵;王虎山;卢伟伟;徐海洋;周春燕;麻海春;声宝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和276G→T两个位点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对195例老年代谢综合征组(MS组)患者和156例对照组(Con组)人群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并用TaqMan探针技术进行脂联素基因SNP45分析,直接测序法进行脂联素基因SNP276分析.结果 MS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是影响M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分析:SNP45在MS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提示G等位基因在代谢综合征人群多见(P <0.05):MS组中携带TG+GG型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TT型的患者(P<0.05):Con组、MS组二组间SNP276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显示无差异性(P>0.05).结论 低脂联素血症与MS的发生发展有关,SNP45 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人MS的易感基因.

    作者:卜瑞芳;吴文君;华嘉临;沈泓;许岚;顾敏锋;王霞娟;奚惠芳;穆慧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脏的影响

    老年人易患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某些症状如胸痛既可出现于心血管疾病,也可出现于消化系统疾病.而且由于患者对于症状的描述大多不十分准确,给两个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难度.本文拟探讨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脏的影响,为明确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肖素芬;涂晓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早期认知失调的评估

    目的 探讨首次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认知失调(CDF)与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对3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14d的CDF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选择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的病人,根据每次检查得出的Z评分值将CDF分为3类.应用序数回归分析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MRI)与CDF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概率计算.结果 双变量分析结果显示,CDF与病人年龄、教育程度低、伴有抑郁、14 d时神经功能缺失、脑卒中亚型、脑动脉分布和脑白质疏松有关,但与梗死体积大小无关.CDF的预测因素是14 d时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梗死、左半球卒中伴抑郁.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CDF与脑卒中临床特点有关,这一发现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床边预测CDF可能有帮助,为病人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提供参考,有可能成为未来临床试验的有用工具.

    作者:吕斌;王运良;尹红蕾;刘亚军;娄季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