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艳;仇健华;朋立超
长时血压变异性(BPV)即24h动态血压均值标准差,比短时变异性能更好地代表整体血压变异[1].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BPV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且是其独立的决定因素[2,3].本文通过分析24h动态血压监测报告,了解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和BPV特点,结合时间治疗学原理来来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军;李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因病情加重,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能否有效预防脑血管再闭塞,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是目前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本文就采用电子泵泵人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PIS的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兆日;张江;刘世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城乡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20省(市)按城乡分层随机抽查45~57岁的妇女1200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02例妇女可疑抑郁发生率16.70%;肯定抑郁发生率10.62%.抑郁的发生与城乡、工作压力大、脑力劳动、患有慢性病、睡眠质量差、月经紊乱与停经、不经常运动、性格内向、遇到困难闷在心里、经济收入高、婚姻质量差等多种因素有关(P<0.05).结论 抑郁症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郝晶;马素慧;陈长香;窦娜;赵雅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蒺藜皂苷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连续6w,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蒺藜皂苷和维生素E,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检测全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蒺藜皂苷可提高全血CAT及GSH-Px活力,提高皮肤SOD活力,降低皮肤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蒺藜皂苷具有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朱辛为;李质馨;徐冶;田洪艳;沈楠;王爽;温娜;陈为;窦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 70和80岁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低于60岁患者(P<0.05);文化程度为中学或专科、大专以上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高于小学或文盲患者(P<0.05);月收入800~1 200元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高于月收入小于800元患者(P<0.05);月收人大于1 200元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年龄对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80岁组患者普遍低于60和70岁组患者;性别只对支持利用度有影响,男性的支持利用度高于女性;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文化程度和月收入的提高,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逐渐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客观支持都有影响(P<0.05);月收入对主观支持有影响(P<0.05);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支持利用度有影响(P<0.05);年龄和月收入对社会支持总评分有影响(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受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多因素影响.
作者:张海洋;张会敏;张金华;高敏;朱丽丽;孙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只1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胶囊组、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疲劳、饥饿、寒冷多因素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各药物组用灌胃方式给药4 w.药物治疗后采用ELISA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vWF和PAI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元胶囊各组vWF、PAI含量明显降低,且低于芪参胶囊组(P<0.05);模型组t-PA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元胶囊各组t-P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芪参胶囊组(P<0.05);复元胶囊中剂量组与低、高剂量组比较,vWF、t-PA、PAI三者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元胶囊有调节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栓前状态的作用.
作者:徐丹;李荣亨;李学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阿尔茨海默病(AD)难以早期确诊,尚缺乏灵敏、快速、准确的活体诊断技术,确诊率较低.因此,寻求早期诊断AD,特别是应用纳米技术检测AD易感基因,已经成为了神经变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新热点和难点.现就AD的基因研究现状以及纳米技术在早期诊断AD的应用与进展综述于下.
作者:周竹青;易黎;韩金玲;沈惠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长期高血糖可通过激活体内慢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近来,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血糖波动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而目前多数研究是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来评估血糖波动,但CGMS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便于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通过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血糖波动情况与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h尿8-异前列腺素F2α/肌酐(8-isoPGF2α/Cr)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OGTT在预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意义.
作者:刘志平;杨杨;周咏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是老年妇女常见的恶性生殖器官肿瘤,也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放疗及手术是官颈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根据病期及肿瘤大小或病人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法;但无论早期还是中、晚期,放射治疗均是很好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包括体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包括急性放射炎和远期后遗症.直肠炎是很常见的一种急性放射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等.这些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放疗的接受程度,有的甚至被迫停止放疗.本研究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由放疗引起的直肠炎,试图找到治疗或减轻宫颈癌放疗引起的直肠炎的更加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建征;王方锐;侯吉光;郭杰;边丽;金平;陈玉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由于术前灌肠及禁食禁饮,体液缺失较多,血容量相对不足,当组织低灌注和氧合不足时,机体为维持心脑等生命器官的有效灌注和氧供,常以牺牲一部分相对次要的组织器官的灌注为代价而发生“选择性血管收缩”,而先受影响的器官是消化道,其原因是胃肠黏膜对低灌注和低氧特别敏感.因此,监测胃肠道氧合状态可反映全身氧合情况.本研究通过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并行控制性降压观察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胃黏膜灌注的影响.
作者:金玲艳;仇健华;朋立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淋巴结微转移对结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 对1120枚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CEA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20检测出有微转移淋巴结103枚,占9.2%(103/1120),CEA检测出有微转移淋巴结88枚,占7.9% (88/1120).CK20联合CEA检测出130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占11.6% (130/1120).肿瘤浸润愈深,微转移愈易发生(P<0.05),分化程度低者,微转移阳性率高(P<0.05).130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3例TNM分期提高,其中Ⅰ期→Ⅲ期2例,Ⅱ期→Ⅲ期11例,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6% (13/70).结论 结直肠癌淋巴结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于游;张才全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以心悸为主要表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描述非心源性心悸(non-cardiac palpitation)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以心悸为主诉反复就诊的急诊患者671人,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非心源性心悸与心源性心悸的临床特点.结果 共218例同意合作的心悸患者入选,其中172例为非心源性心悸组,46例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源性心悸组).与心源性心悸组患者相比,非心源性心悸组年龄较小[(47.1±11.6)岁 vs (54.5±10.0)岁,P<0.01];≤45岁者较多(37.9% vs 15.2%,P<0.01);心悸发作时更易出现死亡恐惧(59.3%vs41.3%)、害怕(69.8% vs 34.8%)、失控感(31.9% vs 10.9%)、过度换气(37.2% vs 17.4%)和手脚麻木(37.2% vs 15.2%)等伴随症状(P<0.05);伴随症状成组出现(≥4个)的比例更高(29.7% vs 10.9%,P<0.01);发作时心电图正常、病程≥6月者更多(49.4% vs 30.4%.P<0.05).结论 急诊心悸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其中大多数为非心源性心悸,主要临床特征为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
作者:高辉;王铁峰;李淑芬;张凤侠;岳振琴;房铭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及NO含量的影响,探讨Hcy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Hcy0、2.5、5、10及15 mmol/L,培养24h.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cy(5 ~ 15 mmol/L)剂量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P<0.01),eNOS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NO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eNOS mRNA的表达变化及NO的含量变化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Hcy可通过抑制eNOS mRNA的表达,使eNOS合成减少,活性降低,进而减少HUVECs内NO的生成,这可能是Hcy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徐倩;周晓慧;曹凯;牛成伟;王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和276G→T两个位点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对195例老年代谢综合征组(MS组)患者和156例对照组(Con组)人群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并用TaqMan探针技术进行脂联素基因SNP45分析,直接测序法进行脂联素基因SNP276分析.结果 MS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是影响M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分析:SNP45在MS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提示G等位基因在代谢综合征人群多见(P <0.05):MS组中携带TG+GG型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TT型的患者(P<0.05):Con组、MS组二组间SNP276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显示无差异性(P>0.05).结论 低脂联素血症与MS的发生发展有关,SNP45 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人MS的易感基因.
作者:卜瑞芳;吴文君;华嘉临;沈泓;许岚;顾敏锋;王霞娟;奚惠芳;穆慧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中文版护生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OAP)的信效度.方法 使用中文版老年人态度量表对213名护生进行调查,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护生对老年人态度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9,欣赏和偏见2个维度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40和0.838.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74.除第7条和第18条外,绝大多数条目与该量表显著相关(P<0.0l),且各相关系数均达到0.4以上.提取2个公因子,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2.4%.结论 中文版护生对老年人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护生对老年人态度.
作者:吴丽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NBP)对脑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探索其对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方法 永久性结扎老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3个月,制备脑低灌注模型.实验分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BP 30和120 mg/kg组.后两组连续给予NBP45 d后,用Morris水迷官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以及保存记忆的能力.同时,取皮层和海马,用生化法检测ChAT和AChE活力.结果 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NBP可以显著缩短脑低灌注大鼠找到安全台的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中,NBP明显增加脑低灌注大鼠在目标象限活动时间的百分比.同时,NBP可以显著增加脑低灌注大鼠皮层和海马ChAT活力,而对脑组织AChE的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NBP可以改善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缺陷,其中通过增加了ChAT活力,改善胆碱能系统功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罗超;苗亚玲;赵万红;龚坚;李伏燕;彭吉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快.美国预计到2020年,超过65岁的老年人将达到16%,老年人的外科手术量将增加50%[1];在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约比解放前延长了一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2].目前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已成为临床麻醉的重要内容.老年患者手术的增多势必加大了手术麻醉的风险,加之老年人机体储备能力的减低、高龄、并存多种疾病,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青壮年[3].
作者:王绍兵;王虎山;卢伟伟;徐海洋;周春燕;麻海春;声宝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百草枯和代森锰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2w.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TH、GSK-3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爬杆时间明显延长,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降低,GSK-3β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改善百草枯和代森锰引起的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波;文敏;王文静;何宇红;余彦;威贵勇;焦玲;张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郁金对急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郁金水煎剂低、中、高剂量(10、20、40 g/kg)连续灌胃6 d,利用常压密闭耐缺氧和断头实验复制小鼠急性缺氧模型,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0)含量;利用bcl-2、caspase-3抗体进行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缺氧小鼠脑组织SOD活性,减少其MDA和NO含量,使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而bcl-2表达上调.结论 郁金水煎剂减轻急性缺氧小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脑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宗花;张婉娴;朱彤彤;程宏;鲁铭育;赵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脊髓前角的结构变化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C57BL/6J小鼠分为8周龄正常对照组,8周龄模型组,18月龄正常老龄对照组,18月龄老龄模型组.连续5d给药并进行行为学观察后取小鼠颈膨大和腰膨大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MPTP诱导PD小鼠脊髓超微结构呈病理改变:神经元水样变性明显,可见较多胀亡和凋亡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广泛出现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加.以上病理改变在老龄组的更加显著.结论 年龄老化是帕金森病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脊髓前角的病理性变化是可能PD运动障碍的原因和结构基础之一,PD的病变部位可能更加广泛.
作者:陈敏;劳明;韦献良;刘承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