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王静;程哲;周晓蕾;马东波
目的 观察分析干扰素α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C)时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正常对照、54例CHC患者(老年女性组13例、老年男性组15例和中青年组26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 、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 CHC患者中老年女性组更容易出现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与正常对照组、老年男性组和中青年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1,P<0.05).结论 干扰素α在治疗老年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发挥抗病毒治疗作用的同时,能够引起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原因之一.
作者:刘平;李建团;穆怀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三叉神经痛在国内发病率为(50~100)人/10万人口,国外文献报道为(5~10)人/10万人口[1].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和手术治疗三种.神经阻滞常用的药物是局麻药和神经松解药,三叉神经阻滞常用的神经松解药有无水乙醇、苯酚、甘油和阿霉素.神经阻滞简单易行,经济,疗效确切,如技术掌握的熟练相对较安全,侵袭性小,可反复阻滞等.阿霉素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毒性小,易获取的优点,而且具有逆行传导的特性,其自体荧光有利于观察其在神经纤维细胞轴浆中的运动.Bigotte等[2 ]将荧光标记的阿霉素注射到鼠的颊部真皮内,后于同侧三叉神经节内发现阿霉素荧光体,提示阿霉素可被神经末梢吸收.阿霉素的这种逆行传导作用仅限于远端轴突吸收自杀因子的细胞,不会超出神经节而引起中枢系统损害.目前国内未见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对阿霉素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
作者:李伟;胡红梅;秦翠;黄玉珊;王政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由于现代生活营养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临床内科的常见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据统计[1]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60%~70%存在胃肠运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饱胀、腹胀、恶心、呕吐、餐后不适、上腹痛、腹部灼烧感以及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院近年应用促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
作者:贾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虽然迄今为止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但CAG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及范围,而且是有创检查,还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不但可以显示血管管腔的改变,亦可同时显示管壁的钙化、斑块的形态、范围、特征及血管与心脏整体间的空间关系[1],且其为无创性检查,费用较低,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影响MSCTCA图像质量的因素.
作者:张春雨;王文志;张千;梁平;王睿;杨淑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山茱萸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46只,随机分组,每组雌雄各半,其中青年对照组12只、衰老模型组10只、山茱萸多糖组24只(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各12只).采用D-半乳糖法制作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0.14 g/kg体重和0.28 g/kg体重经胃灌服山茱萸多糖水溶液,连续给药30 d.分光光度法测定脑脂褐素( lipofuscin,LP)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RT-PCR法检测脑组织NGF mRNA表达.结果 衰老模型组LP含量、AchE活性均较青年组明显增加(P<0.01),而NGF mRNA表达明显低于青年组(P<0.01);山茱萸多糖小剂组和大剂量组N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1),而LP含量和AchE活性显著则明显低于衰老模型组(P<0.05,P<0.01),山茱萸多糖大剂量组上述作用明显好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山茱萸多糖可抑制脑的脂质过氧化,降低AchE活性、上调NGF mRNA表达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周少丞;韩晓明;王力冬;康琦;燕闹;于永春;欧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NSCLC患者,均予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口服,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洛替尼组12例病人无CR及PR病人,疾病控制率75%(9/12),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4.1个月,症状缓解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NSCLC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PFS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马丽霞;张爽;牛凯;左学荣;程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毒性小和感觉-运动分离的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高龄患者由于生理退变,心肺储备能力差,围术期危险性大,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满足手术需要,又能减少对循环及呼吸功能影响的麻醉方法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试验旨在探讨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秦云植;耿亚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979、1990和2000年3次肺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1]: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次高峰分别出现在65岁组、70岁组和75岁组,每隔10年向后推移5岁.老年肺结核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约占82% ~91%,并发症多,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治疗效果欠佳,已成为社会人群中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是重点防控的对象.其影像学表现与一般肺结核有相对不同的特点: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病灶分布广泛,表现为空洞、浸润、干酪性病变[2-4].目前,国内未见有关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方面的专题报道.本研究收集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资料,并与同期60岁以下继发性肺结核进行对照分析,以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特点,提高临床诊治率.
作者:刘新忠;王克善;雷鸣;徐建伟;尹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老年股骨远端骨折虽不如髋部、桡骨远端及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但随着交通车祸等高能量创伤日益增加,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在骨科临床工作中亦不少见,且往往骨折呈粉碎性,波及髁间、髁上及关节面.而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定程度骨质疏松,手术治疗有时较难达到坚强固定,使术后无法早起进行功能锻炼,日后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股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此类骨折31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耀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病理步态是帕金森病(PD)的重要表现,可能是由于多巴胺细胞的相对缺失有关[1].近期研究表明[2],PD初期影响嗅觉结构以及脑桥区的其他结构,此后黑质受累;随着疾病进展终影响中间皮质和额叶前部的皮质区.步态紊乱主要是由于早期调节障碍、步速和步长异常.PD步态是PD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有关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尚少[3].本研究主要观察PD和健康对照者之间的步态差异.
作者:陈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突然发作的一侧或两侧以剧烈、搏动性头痛为其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在全世界总人口中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受其影响[1].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偏头痛辨证为痰瘀阻窍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采用定量组织成像(QTVI)技术分析左室壁的运动速度指标,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因冠状动脉狭窄接受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 PTCA+ SENT)的冠心病患者40例,于治疗前1d及术后3个月测量侧壁、室间隔、下壁、前壁的基底部及中间部8个点的Vs、Ve、Va峰值速度,另测量38例正常人相同室壁阶段的相同参数作为对照.结果 冠心病组Vs、Ve峰值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节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Va的峰值速度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Vs,Ve峰值速度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s、Ve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QTVI技术能准确测定心肌局部运动速度,对无创诊断冠心病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彦新;陈立涛;娄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体检符合条件的男性1 873人,均行经腹前列腺B超检查,并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调查评分表.有下尿路症状的人员行尿动力学分析.统计各年龄段前列腺增生人数并对有无下尿路症状者进行区分;统计所有有下尿路症状的人数并区分出有无前列腺增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增生发病率和下尿路症状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IPSS评分随着年龄段的提高而升高(P<0.05).在前列腺增生的人群中,随着年龄段的提高,无症状患者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在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非前列腺增生人员的比例先下降后升高.结论 前列腺增生虽然是下尿路症状产生的重要因素,却并非唯一因素.随着年龄的升高,身体各系统的病变也可以导致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各年龄段非BPH原因所占比例不同.
作者:季永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垂体腺瘤多发生于青壮年,70岁及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低[1,2 ].由于绝大多数高龄患者为无功能垂体腺瘤且为大腺瘤及巨大腺瘤,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高龄垂体腺瘤患者存在机体功能明显老化,且多数合并一种或几种其他系统疾病问题.如何把握肿瘤治疗及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对此类病人的长期预后及正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高龄垂体腺瘤病人在临床及影像学上的特点,手术治疗风险及手术前后内分泌状况等问题进行回顾,为进一步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宋风霞;周有情;张宏伟;张明山;于春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高龄2型塘尿病患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103名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予GSH 1.2 g静脉滴注,1次/d,共2w)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于治疗前(0w点)、治疗结束后1日(2w点)及治疗结束后2w(4w点)测定体重指数(BW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24h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DA和TAOC;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在入院次日(0w点)、入院2w(2w点)、入院4 w(4 w点)分别测定与治疗组相同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及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ALT、AST、UMA、BUN、Cr、hs-CRP、MDA和TAOC的变化.结果 与0w点比较,治疗组在2w点Aw点MDA、hs-CRP、UMA、BUN、Cr显著降低(P<0.01),TAOC显著升高(P<0.01),ALT、AST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相同.两组4w点与2 w点比较,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GSH能改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提高TAOC,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金开山;傅春琳;刘春兴;田海荣;薛佳;姜涌斌;李金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981年WHO将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BAC)定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是一种分化较好的腺癌,很少发生肺外转移.孤立结节型BAC往往被认为是其影像表现发展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近年来多家统计研究证明,BAC的发病率逐年增长[1,2].因此,早期鉴别诊断BAC,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是德海;胡俊松;杨志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左卡尼汀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重度心力衰竭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有心肌肥厚,终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主要的发病学说有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失调以及遗传基因异常等,但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在DC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可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已受到广泛认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中CRP水平上调,并且与疾病预后相关[2,3],在对DCM患者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4].
作者:魏群;顾乃刚;刘勇;李焕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每年新增加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例,总存活患者数为(600~700)万,死于脑卒中的患者多达150万人,经治疗存活的脑卒中病人中,70%以上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其中重度残疾者约40%[1,2].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急性脑梗死(ACI)的主要原因.AS发病涉及多个环节,目前氧化学说在ACI病因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步建立了氧化应激重要标志物——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AS形成和斑块破裂中的关键地位.ox-LDL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平滑肌的增生和斑块的形成及增厚,促进血栓形成而造成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在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ox-LDL含量,明确两者关系,为ACI患者尽早明确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数据.
作者:王琳;李英毅;胡鹏飞;丁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乙醇作为一种毒性物质长期反复大量饮用可引起心肌代谢持久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进行性减退,可产生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特点的酒精性心肌病,严重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早期戒酒是逆转心脏功能的关键.笔者应用该技术定量评价酗酒者左心收缩功能,为酗酒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艳;张铁山;胡颖;范梅贞;林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疗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89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只眼,随机分为:A组(40只眼)术后给予rhEGF滴眼液;B组(40只眼)术后给予人工泪液.C组(40只眼)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7、15、30天观察干眼症状,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术后第7、15、30天,三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5、30天,三组泪膜破裂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15、30天三组泪液分泌试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rhEGF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