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田;张莉;刘永琦;李娟;张毅;魏舒畅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动脉瘤颈夹闭仍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26例治疗体会.
作者:马金良;朱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梗死区的心肌发生扩张和变薄,非梗死区心肌代偿性变化,心肌节段变长,使左室整体扩大.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反映心肌梗死后预后的敏感指标,也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决定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与生命转归,因此心室重构的临床治疗已成为焦点与热点问题.
作者:常纯;马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胃癌及20例胃正常黏膜石蜡标本中MMP-2、-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8.3%,均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0.05).MMP-2和-9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且MMP-2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2和-9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其异常表达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MMP-2、-9可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进;郭子健;王卫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间进行的PLIF手术107例,其中老年组(≥65岁)40例,青年组(<65岁)67例.随访时间13~37个月,平均19.6个月.对比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对比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老年组术前ASA病情分级(P=0.001)、内科合并症(P=0.02)与青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术后腰痛VAS、术后优良率、椎间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例),其中具有合并症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无合并症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并非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禁忌证;高龄虽增加手术风险,但多科协作、及时纠正围手术期的病理状态,是可以安度围手术期的,且能够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和神经功能改善.
作者:王运涛;吴小涛;陈辉;王宸;李永刚;洪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老年复发性口疮(ROU)的疗效.方法 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ROU(阴虚火旺型),并对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与常规治疗组和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比率均显著低于健康(P<0.01),CD8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8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平均溃疡与疼痛自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其各项躯体伴随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具有纠正老年ROU(阴虚火旺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失调,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作者:孙林琳;刘建伟;徐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细胞脂肪变之一.以糖脂代谢异常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NAFLD的发病情况如何?以及在不同性别、老年和非老年之间的发病是否有差别?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均是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263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苏宏业;潘海林;黄媛;黎英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能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发病于60岁以后,85岁以上患病率可高达25%~30%~([1]).其显著的病理特征之一为患者脑内产生由42个氨基酸构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研究发现Aβ可能是AD发病机制的起始因素和关键环节~([2,3]).因此减轻脑内Aβ的负荷,阻止和逆转Aβ的纤维化和沉积成为预防和治疗AD 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来,免疫治疗在这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
作者:方运勇;莫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及bcl-2、bax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方法 采用饥饿、疲劳、寒冷、惊吓等综合因素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膜形态学,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气虚血瘀大鼠血管内膜明显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高(96.15±0.02 vs 21.13±0.05);bax蛋白表达降低(1.05±0.12 vs 68.06±0.06);bcl-2/bax增高(2.92±0.67 vs 0.01±0.01)(P<0.05).结论 气虚血瘀证大鼠存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严重失调等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荣晓凤;李荣亨;王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在建立裸鼠皮下U251胶质瘤模型基础上,通过体内实验及相关形态学研究,分析氯化甲基汞(MMC)的抗脑胶质瘤作用.方法 制备裸鼠皮下U251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裸鼠注射U251脑胶质瘤细胞1 w后,每天灌胃给予10 mg/kg体重MMC,连续5 d,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全部裸鼠于肿瘤接种后14 d处死.结果 大体病理显示实验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密度较对照组低,并可见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等凋亡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肿瘤细胞发生核固缩、染色质周边化、核断裂、胞浆空泡变性等改变,实验组瘤体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MMC对裸鼠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实现的,相关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柳影;陈儇;毕晓颖;李志超;袁长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 方法 对天津市和平区98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的饮食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与老年人性别、体重指数 (BMI)和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高韡;杨晶;张志尧;陈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的代谢和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陆续有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增高的个案报道~([1,2]),亦有研究~([3])显示甲减时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但对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血脂水平的升高及甲状腺素治疗后对其动态影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资料.
作者:张红;吕述军;陆卫平;高鹏霞;胡长军;刘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男性乳腺癌非常少见,占男性所有癌症发病的0.1% ~0.2%,占所有乳腺癌的0.5%~1%~([1]).由于其低发病率,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远远少于女性乳腺癌,临床上对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多借鉴于女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但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由于激素水平的不同,男性乳腺癌临床特点有别于女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老年男性乳腺癌又有别于年轻男性乳腺癌.目前,关于老年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报道很少,本文收集了我院肿瘤医院自1993年4月至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男性乳腺癌病例资料,选择其中的16例60岁以上男性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丰富我国老年男性乳腺癌的防治资料.
作者:张慧明;张保宁;赵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主要累及下肢中小动脉和静脉.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为目前各国血管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免疫调节治疗TAOⅠ期及Ⅱ期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建勇;于中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_1(Cyclin D_1)和抑癌基因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yclin D_1和PTEN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石蜡包埋标本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Cyclin D_1的表达率逐渐增高,PTEN的表达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_1和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 D_1、PTE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高绍芳;李佃贵;崔建从;郭敏;张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患者中的调脂抑炎作用.方法 选择75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5 mg/d),C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三组均服药12 w.于治疗前、治疗4 w末、12 w末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TC,LDL-C,TG,HDL-C,IL-6,IL-10,TNF-α.结果 ①三组各项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4 w末,TC,LDL-C,TG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1);12 w末,血脂未见变化(P>0.05).②4 w末,A,B两组TC,LDL-C比较无差异(P>0.05),C组TC,LDL-C较A、B两组降低(P<0.01).③4 w末,三组IL-6、TNF-α降低,IL-10升高(P<0.01);12 w末,炎症因子变化持续(P<0.01).④除12 w末C组TNF-α较B组稍低外,未见到三组炎症因子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 ①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有调脂抑炎作用,且抑炎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②瑞舒伐他汀5 mg/d和阿托伐他汀10 mg/d调脂效果类似,瑞舒伐他汀10 mg/d调脂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d.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抑炎作用大致相当.
作者:熊浩伟;谢志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14-3-3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在建立6-OHDA诱导SH-SY5Y细胞PD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提取6-OHDA实验组和对照组孵育24 h的细胞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DIGE)技术获得蛋白点的差异表达信息,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结果 DIGE分析发现实验组有一个表达明显上调的差异蛋白质点(P<0.05),经质谱分析鉴定确认为14-3-3蛋白.结论 6-OHDA诱导SH-SY5Y细胞的PD模型中14-3-3蛋白表达上调,提示14-3-3蛋白上调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王丹萍;常明;解洪荣;田明秀;胡林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动脉僵硬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437例老年人(年龄60~95岁)进行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检测,并综合baPWV值及年龄-ba-PWV曲线,分为低baPWV组和高baPWV组.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确定基因型,分析比较两组MMP-9三种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高baPWV组TT基因型频率(16.4%)明显高于低baPWV组(8.8%),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6.470,P= 0.008).两组T等位基因分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7.929,P= 0.003 ).MMP-9三种基因型中以C/C型作为比较基线,C/T型和T/T型的OR分别为1.227(95%CI:0.793~1.899)和2.170(95%CI:1.184~3.976).以C等位基因作为比较基线,T等位基因的OR为1.550(95%CI:1.141~2.105).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HDL)及MMP-9 TT基因型为动脉僵硬度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动脉僵硬度与MMP-9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MMP-9 基因1 562T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动脉僵硬增高的遗传基因标记之一.
作者:孙颖;路方红;温培娥;刘振东;孙尚文;赵颖馨;王淑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脑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脑颗粒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gal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永久性双侧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给予高、低剂量益脑颗粒灌胃,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中HSP70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益脑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益脑颗粒能通过增加缺血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改善慢性脑缺血.
作者:钟丽红;魏春敏;李鲁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广谱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QDs-MAb)荧光探针,并对其特异免疫性识别能力和荧光稳定性进行检测.方法 在EDC偶联剂的作用下,将水溶性CdTe量子点与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Pan CK)进行了连接;对肝癌细胞HepG2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QDs-MAb单抗荧光探针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比较Pan CK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将量子点与传统的荧光染料FITC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QDs-MAb单抗荧光探针对HepG2细胞内的Pan CK分子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与FITC相比,QDs-MAb荧光探针荧光度更强,光化学稳定性更好,激发光连续照射30 min及室温放置3 d后均未见明显淬灭.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QDs-MAb荧光探针,为半导体量子点用于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内Pan CK分子的相关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隋玉杰;王茜;王雅丽;吴枚;郑锦花;杜珍武;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胸痛是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症状,其中一部分表现为不典型的胸痛,临床上往往对其病因难以确定.为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对96例老年胸痛患者行活动平板负荷试验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渝萍;李杜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