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浩伟;谢志泉
高血压、冠心病常伴发室性早搏,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在心室起源解剖部位不同.根据QRS波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的形态可对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准确定位~([1]).有关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健康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旨在分析高血压、冠心病、健康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
作者:吕聪敏;郑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据报道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与LPA极性相似的磷脂(AP)检测对卒中发生有重要的预警作用~([1,2]).我科2004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引进LPA和AP检测以及卒中预警评估软件,预测可能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并给予干预,从而起到早预防、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作者:金锋;袁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 方法 对天津市和平区98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的饮食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与老年人性别、体重指数 (BMI)和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高韡;杨晶;张志尧;陈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对于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后又出现食管癌的患者,临床较为少见,手术根治依然是首选,但二次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2]).2002年至2008年,我科对胃大部切除术后20 例食管癌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现结合文献探讨该类患者手术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作者:李向楠;潘雪;赵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眼科影像学检查特点及其在脉络膜转移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3例15眼老年脉络膜转移癌的眼科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眼A/B超、FFA及ICGA、CT、 MRI、OCT检查.结果 FFA表现早期不显荧光,而后逐渐显现斑点状荧光,晚期荧光增强融合呈斑驳样.ICGA早期呈弱荧光,而后出现弱的荧光斑点.脉络膜转移癌的A超扫描为中等到高的反射,内部结构不规则.B超显示为扁平隆起的病灶,常有病灶周围视网膜隆起.CT显示球壁扁平状隆起肿块或限局性增厚,MRI显示肿块T1W呈高于玻璃体的中高信号,T2W为低信号.OCT表现为病灶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结论 眼科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FFA、ICGA、眼A/B超的意义较大,FFA检查在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燕;刘早霞;苏冠方;吴雅臻;刘光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漳州市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孤独感、主观幸福感量表分别施测于城乡老年人.结果 漳州市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比较发现,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城市老年人,在孤独感方面显著高于城市老年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各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各因素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城乡差异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年人孤独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王希华;周华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细胞脂肪变之一.以糖脂代谢异常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NAFLD的发病情况如何?以及在不同性别、老年和非老年之间的发病是否有差别?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均是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263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苏宏业;潘海林;黄媛;黎英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脑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脑颗粒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gal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永久性双侧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给予高、低剂量益脑颗粒灌胃,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中HSP70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益脑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益脑颗粒能通过增加缺血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改善慢性脑缺血.
作者:钟丽红;魏春敏;李鲁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区某老年公寓老年人的焦虑情况,探讨老年公寓老人出现焦虑状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4月~6月对重庆市8个主城区各抽取1所老年公寓(≥65岁的老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一般项目调查表等.结果 (1)性别、职业性质和教育程度三方面,健康组和疾病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纬度,疾病组高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HAMA量表中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两因子,疾病组和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3)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公寓中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丧偶、有躯体疾病和性格内向的老年人焦虑状态明显.结论 重庆市老人公寓老人焦虑状态明显;焦虑状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躯体疾病及性格有关.
作者:张皑频;曾宪祥;杨德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海马FAS、Bcl-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观察,研究髙脂饮食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退性变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H组)、脑老化模型组 (A组)、脑老化模型髙脂饮食组 (B组)、高脂饮食对照组 (F组),每组10只.A、B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50 mg/kg体重.H、F组每日给动物注射0.2 ml生理盐水.10 w后,于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小鼠脑行灌注固定,进行脑冰冻切片,用FAS、Bcl-2和BDNF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果显示A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撤台后小鼠的记忆性搜台游泳路程结果在各组小鼠间均无显著差异;FA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组小鼠海马阳性神经元数目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F组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cl-2染色结果显示,A组和B组Bcl-2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低于H组(P<0.05),A组和B组之间、H组和F组之间阳性神经元数目无统计学意义;BDNF染色结果显示A、B和F组BDNF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低于H组(P<0.05),且A组和B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B组的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 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的FAS表达明显升高,Bcl-2和BDNF表达明显下降,高脂饮食虽对脑内FAS、Bcl-2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脑内BDNF表达下调.
作者:王昊;李莉;刘霞;肖忠新;宋一志;陆涛;魏守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将已构建完成的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TSLC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HepG2细胞中,观察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重组载体转染到HepG2肝癌细胞中,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表达;同时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caspase-3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T-PCR方法可见转染组细胞TSLC1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可见转染组细胞TSLC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组G_0/G_1期细胞显著增多,而S期细胞明显降低(P<0.05),转染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多(P﹤0.05).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TSLC1的HepG2细胞株,并证实TSLC1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促进凋亡及提高caspase-3酶活性.
作者:肖钟迪;王雅丽;房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14-3-3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在建立6-OHDA诱导SH-SY5Y细胞PD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提取6-OHDA实验组和对照组孵育24 h的细胞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DIGE)技术获得蛋白点的差异表达信息,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结果 DIGE分析发现实验组有一个表达明显上调的差异蛋白质点(P<0.05),经质谱分析鉴定确认为14-3-3蛋白.结论 6-OHDA诱导SH-SY5Y细胞的PD模型中14-3-3蛋白表达上调,提示14-3-3蛋白上调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王丹萍;常明;解洪荣;田明秀;胡林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间进行的PLIF手术107例,其中老年组(≥65岁)40例,青年组(<65岁)67例.随访时间13~37个月,平均19.6个月.对比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对比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老年组术前ASA病情分级(P=0.001)、内科合并症(P=0.02)与青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术后腰痛VAS、术后优良率、椎间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例),其中具有合并症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无合并症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并非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禁忌证;高龄虽增加手术风险,但多科协作、及时纠正围手术期的病理状态,是可以安度围手术期的,且能够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和神经功能改善.
作者:王运涛;吴小涛;陈辉;王宸;李永刚;洪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年轻鼠和老年鼠脾CD4~+CD25~+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脾CD4~+CD25~+ T细胞比例及其Foxp3和GITR表达;通过3H-TdR掺入测定脾CD4~+CD25~+T细胞的功能.结果 老年鼠脾CD4~+CD25~+T细胞的百分数明显增加,但是其抑制功能明显降低,并且表面GITR表达降低.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小鼠脾CD4~+CD25~+T细胞抑制功能降低.
作者:王弘珺;李质馨;田洪艳;徐冶;朱辛为;杨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胸痛是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症状,其中一部分表现为不典型的胸痛,临床上往往对其病因难以确定.为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对96例老年胸痛患者行活动平板负荷试验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渝萍;李杜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梗死区的心肌发生扩张和变薄,非梗死区心肌代偿性变化,心肌节段变长,使左室整体扩大.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反映心肌梗死后预后的敏感指标,也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决定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与生命转归,因此心室重构的临床治疗已成为焦点与热点问题.
作者:常纯;马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_1(Cyclin D_1)和抑癌基因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yclin D_1和PTEN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石蜡包埋标本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Cyclin D_1的表达率逐渐增高,PTEN的表达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_1和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 D_1、PTE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高绍芳;李佃贵;崔建从;郭敏;张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将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M2e)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融合,以构建高效分泌表达的毕赤酵母菌株.方法 通过RT-PCR扩增HSA基因,构建pPICZα-HSA质粒,将人工合成的M2e序列与pPICZα-HSA质粒分别经BstBI 和KpnI 酶切消化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HSA/M2e,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X-33.用PCR法筛选Zeocin抗性阳性的克隆,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筛选高表达HSA/M2e菌株.结果 经RT-PCR法克隆的HS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cDNA序列一致,构建的pPICZα-HSA/M2e真核表达载体,经电转化获得Zeocin抗性阳性的克隆.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甲醇诱导的培养基上清中含有HSA/M2e,分子量约为68 kD.结论 成功构建了分泌表达重组HSA/M2e融合蛋白的毕赤酵母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牟旭鹏;韦安慧;申茉函;孔宁;颜炜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且BPH多合并心、脑、肺等脏器疾病.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手术,因较大的创伤性、痛苦性等缺陷临床上已越来越少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一直是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其也存在较多危险的并发症如TURP综合征等~([1]).
作者:王伟;李覃;李辉;李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及bcl-2、bax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方法 采用饥饿、疲劳、寒冷、惊吓等综合因素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膜形态学,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气虚血瘀大鼠血管内膜明显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高(96.15±0.02 vs 21.13±0.05);bax蛋白表达降低(1.05±0.12 vs 68.06±0.06);bcl-2/bax增高(2.92±0.67 vs 0.01±0.01)(P<0.05).结论 气虚血瘀证大鼠存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严重失调等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荣晓凤;李荣亨;王维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