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李覃;李辉;李彤
目的 探讨老年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眼科影像学检查特点及其在脉络膜转移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3例15眼老年脉络膜转移癌的眼科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眼A/B超、FFA及ICGA、CT、 MRI、OCT检查.结果 FFA表现早期不显荧光,而后逐渐显现斑点状荧光,晚期荧光增强融合呈斑驳样.ICGA早期呈弱荧光,而后出现弱的荧光斑点.脉络膜转移癌的A超扫描为中等到高的反射,内部结构不规则.B超显示为扁平隆起的病灶,常有病灶周围视网膜隆起.CT显示球壁扁平状隆起肿块或限局性增厚,MRI显示肿块T1W呈高于玻璃体的中高信号,T2W为低信号.OCT表现为病灶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结论 眼科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FFA、ICGA、眼A/B超的意义较大,FFA检查在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燕;刘早霞;苏冠方;吴雅臻;刘光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芪蛭益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运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加烟熏28 d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SP-A表达及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P-A表达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不完整;与模型组比较,芪蛭益肺颗粒治疗组大鼠SP-A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显著(P<0.01),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完整.结论 芪蛭益肺颗粒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SP-A表达,改善细胞超微结构,对COPD的发生起到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李金田;张莉;刘永琦;李娟;张毅;魏舒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且BPH多合并心、脑、肺等脏器疾病.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手术,因较大的创伤性、痛苦性等缺陷临床上已越来越少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一直是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其也存在较多危险的并发症如TURP综合征等~([1]).
作者:王伟;李覃;李辉;李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 方法 对天津市和平区98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的饮食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与老年人性别、体重指数 (BMI)和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高韡;杨晶;张志尧;陈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男性乳腺癌非常少见,占男性所有癌症发病的0.1% ~0.2%,占所有乳腺癌的0.5%~1%~([1]).由于其低发病率,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远远少于女性乳腺癌,临床上对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多借鉴于女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但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由于激素水平的不同,男性乳腺癌临床特点有别于女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老年男性乳腺癌又有别于年轻男性乳腺癌.目前,关于老年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报道很少,本文收集了我院肿瘤医院自1993年4月至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男性乳腺癌病例资料,选择其中的16例60岁以上男性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丰富我国老年男性乳腺癌的防治资料.
作者:张慧明;张保宁;赵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对于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后又出现食管癌的患者,临床较为少见,手术根治依然是首选,但二次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2]).2002年至2008年,我科对胃大部切除术后20 例食管癌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现结合文献探讨该类患者手术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作者:李向楠;潘雪;赵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脑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脑颗粒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gal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永久性双侧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给予高、低剂量益脑颗粒灌胃,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中HSP70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益脑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益脑颗粒能通过增加缺血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改善慢性脑缺血.
作者:钟丽红;魏春敏;李鲁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主要累及下肢中小动脉和静脉.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为目前各国血管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免疫调节治疗TAOⅠ期及Ⅱ期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建勇;于中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青藤碱(SIN )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SIN预防和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IN高(1.0 mmol/L)、中(0.5 mmol/L)、低(0.25 mmol/L)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处理24、48、72 h后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剂量组SIN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高、中、低剂量组SIN处理A549细胞48、72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SIN处理组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IN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也较对照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TUNNEL法可见凋亡细胞的阳性反应.结论 SI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其机制与其阻滞细胞周期于G_1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姜廷枢;李胜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漳州市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孤独感、主观幸福感量表分别施测于城乡老年人.结果 漳州市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比较发现,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城市老年人,在孤独感方面显著高于城市老年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各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各因素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城乡差异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年人孤独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王希华;周华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患者中的调脂抑炎作用.方法 选择75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5 mg/d),C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三组均服药12 w.于治疗前、治疗4 w末、12 w末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TC,LDL-C,TG,HDL-C,IL-6,IL-10,TNF-α.结果 ①三组各项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4 w末,TC,LDL-C,TG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1);12 w末,血脂未见变化(P>0.05).②4 w末,A,B两组TC,LDL-C比较无差异(P>0.05),C组TC,LDL-C较A、B两组降低(P<0.01).③4 w末,三组IL-6、TNF-α降低,IL-10升高(P<0.01);12 w末,炎症因子变化持续(P<0.01).④除12 w末C组TNF-α较B组稍低外,未见到三组炎症因子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 ①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有调脂抑炎作用,且抑炎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②瑞舒伐他汀5 mg/d和阿托伐他汀10 mg/d调脂效果类似,瑞舒伐他汀10 mg/d调脂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d.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抑炎作用大致相当.
作者:熊浩伟;谢志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时脑、心和肾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变化.方法 线栓法制作局部脑缺血2 h,再灌注24、48和72 h模型,生化法测定脑、心和肾组织CaN活性,并观察60 kg/mg阿司匹林(ASA)对其影响.结果 再灌注24 h时,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脑组织及肾组织的CaN活性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心脏的CaN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ASA对脑和肾的CaN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使心CaN活性于正常水平.再灌注48 h时,脑和肾组织明显升高,均与其各自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心脏CaN活性仍低于其假手术组,但与24 h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再灌注72 h时,脑CaN活性进一步升高,与其假手术组、24和48 h均有显著差异;心CaN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肾CaN活性仍维持在48 h时的较高水平.ASA使脑和肾的CaN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对心CaN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不同组织CaN活性变化不同,这可能与在应激过程中不同器官磷酸化反应不同有关.ASA在维持其稳定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邱丽颖;杨志勇;杜斌;范红斌;李英;王晓岚;程建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无痛内镜技术近年广泛应用,麻醉药物的配伍多采用联合麻醉的方法,即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力月西,临床上疗效满意~([1]).但对于年龄≥80岁高龄老人,由于多合并心脑血管等疾病,麻醉及内镜诊疗风险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麻醉技术在高龄老人内镜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王丽波;徐红;张建广;孙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胃癌及20例胃正常黏膜石蜡标本中MMP-2、-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8.3%,均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0.05).MMP-2和-9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且MMP-2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2和-9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其异常表达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MMP-2、-9可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进;郭子健;王卫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能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发病于60岁以后,85岁以上患病率可高达25%~30%~([1]).其显著的病理特征之一为患者脑内产生由42个氨基酸构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研究发现Aβ可能是AD发病机制的起始因素和关键环节~([2,3]).因此减轻脑内Aβ的负荷,阻止和逆转Aβ的纤维化和沉积成为预防和治疗AD 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来,免疫治疗在这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
作者:方运勇;莫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动脉瘤颈夹闭仍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26例治疗体会.
作者:马金良;朱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14-3-3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在建立6-OHDA诱导SH-SY5Y细胞PD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提取6-OHDA实验组和对照组孵育24 h的细胞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DIGE)技术获得蛋白点的差异表达信息,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结果 DIGE分析发现实验组有一个表达明显上调的差异蛋白质点(P<0.05),经质谱分析鉴定确认为14-3-3蛋白.结论 6-OHDA诱导SH-SY5Y细胞的PD模型中14-3-3蛋白表达上调,提示14-3-3蛋白上调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王丹萍;常明;解洪荣;田明秀;胡林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及bcl-2、bax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方法 采用饥饿、疲劳、寒冷、惊吓等综合因素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膜形态学,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气虚血瘀大鼠血管内膜明显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高(96.15±0.02 vs 21.13±0.05);bax蛋白表达降低(1.05±0.12 vs 68.06±0.06);bcl-2/bax增高(2.92±0.67 vs 0.01±0.01)(P<0.05).结论 气虚血瘀证大鼠存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严重失调等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荣晓凤;李荣亨;王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老年复发性口疮(ROU)的疗效.方法 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ROU(阴虚火旺型),并对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与常规治疗组和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比率均显著低于健康(P<0.01),CD8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8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平均溃疡与疼痛自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其各项躯体伴随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具有纠正老年ROU(阴虚火旺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失调,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作者:孙林琳;刘建伟;徐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TEN基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RPMI8226增殖、凋亡、侵袭活性的影响以及PTEN/FAK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侵袭活性中的作用.方法 将携带人野生型PTEN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腺病毒(Ad-GFP)体外转染至RPMI8226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TEN及FAK mRNA水平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TEN、FAK及p-FAK蛋白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RPMI8226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Ad-PTEN-GFP以感染复数为100转染RPMI8226细胞后,第4天达到大生长抑制率为42.01%,Ad-PTEN-GFP转染RPMI 8226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为(35.02±6.80)%,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FAK mRNA以及FAK、p-FAK蛋白表达下调,与Ad-GFP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转染Ad-PTEN-GFP组漏入下室内及黏附于下室面细胞数量较Ad-GFP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转染野生型PTEN基因的RPMI8226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细胞侵袭力明显减弱,其作用可能与下调FAK、p-FAK表达有关.
作者:王素云;成志勇;邓凯;陈浩;姚丽;杨静慈;尚银涛;潘崚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