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丽;赵学忠;于晓风;曲绍春;睢大筼;周大亮;胡金涛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酶, 自由基
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BNP组,rhBNP按0.1 mg/kg,通过舌下静脉给药,其他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然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NB-T染色心肌标本,测定心肌酶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肌染色变浅,梗死重量和MIS及AST、LDH、CK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01),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及MPO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rhBNP组的心肌染色变深,梗死重量和MIS及AST、LDH、CK活性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及MPO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rhBNP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上腺髓质素缺失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MMP-1/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在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动物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MP-1/TIMP-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结扎肾上腺髓质素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小鼠单侧输尿管,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并给予缬沙坦灌胃治疗,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方法检测MMP-1及TIMP-1的表达.结果 单侧输尿管结扎 (UUO) 小鼠肾脏MMP-1的表达减弱,而TIMP-1的表达显著上调,基因敲除小鼠较野生小鼠更为明显,采用缬沙坦治疗可部分抑制TIMP-1的表达.结论 肾上腺髓质素可以通过纠正MMP-1/TIMP-1的失衡,对UUO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香婷;许庆友;丁英钧;王月华;王筝;谷艳丽;张磊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调查

    目的 分析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期居住海口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群531名,准确记录其性别和年龄,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2~4)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测量,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一年内因摔倒致骨折的发生情况,并记录骨折的发生部位,进一步分析得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在男性65~69岁及75~79岁组反有略下降表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80岁以上组反而下降,骨折发生部位以髋部为主.同龄男性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均低于女性组.结论 海口地区老年人群应普及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加强锻炼,以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的发生.

    作者:陈文远;张寿;丁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延边地区老年高血压123例尿液电导率结果分析

    血压持续偏高可使患者靶器官受损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以肾脏功能受损为普遍.由于尿液电导率可反映渗透压的水平,从而能间接反映肾功能状态~([1]),即肾功能受损时尿液电导率也会有相应改变.因此本文观察延边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液电导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金春花;姜春善;任淑子;尤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刺激信号并受基因调控的一种自主性、程序性死亡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关于细胞凋亡的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有以下几条通路:①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②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③内质网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④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⑤Anoiki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另外,这几条通路后期的共同途径是胱天蛋白酶家族激活.

    作者:焦俊霞;高维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BNP组,rhBNP按0.1 mg/kg,通过舌下静脉给药,其他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然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NB-T染色心肌标本,测定心肌酶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肌染色变浅,梗死重量和MIS及AST、LDH、CK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01),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及MPO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rhBNP组的心肌染色变深,梗死重量和MIS及AST、LDH、CK活性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及MPO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rhBNP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王丽;赵学忠;于晓风;曲绍春;睢大筼;周大亮;胡金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肺部感染产ESBLs细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由于各种新型抗菌药物的应用,导致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肺部感染治疗的选择用药难度增加.

    作者:赵德军;付维婵;武静;田维涛;胡昭宇;曹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

    太极拳是融中国武术之刚健和现代健美操之柔和为一体的健身拳术,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喜爱.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呈现向心性肥胖.本文通过对长期太极拳练习者各项身体成分指标的测定并与其练习前进行对比,研究长期规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身体成分影响的机制.

    作者:沙凯辉;刘同刚;王虹;于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0 g尼龙丝检查法、振动阈值检查法、温度浅感觉检查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年龄36~83岁),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10 g尼龙丝检查、振动阈值检查及温度浅感觉检查结果,以NCV异常+神经症状或一项简易检查异常为DPN的诊断标准,分为DPN组和非DPN(NDPN)组,计算三种简易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Kappa值(κ值).结果 三种简易检查中振动阈值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κ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1%,90.63%,76.19%,0.53,92.11%,63.04%,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好;10 g尼龙丝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差.DPN组中有35人三种简易检查同时异常(敏感度67.31%,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5.30%,准确度76.19%,Kappa值0.54).结论 DPN的三种简易检查中以振动阈值检查的可靠性高,联合应用三种简易检查可以对DPN进行有效的早期筛查.

    作者:蒋泽;王军;朱晓晖;杨建军;崔世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鉴定及氧糖剥夺模型的建立

    目的 原代培养和鉴定大鼠皮层神经元,并建立大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模型.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相结合进行大鼠神经元原代培养,采用抗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应用缺氧D-Hank液及缺氧培养罐行OGD,台盼蓝染色及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神经元培养至第6天,NSE染色阳性细胞为86.32%±2.64%;神经元经不同时长的OGD处理后,台盼蓝染色呈现不同形态;OGD 60 min时,神经元LDH漏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成功完成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神经元在培养第6天可用于模型制备,成功建立神经元OGD模型.

    作者:莽靖;李昕华;阎世军;何金婷;邢影;邵延坤;徐忠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内科保守治疗缺乏确切有效的方法.我院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25例,效果满意.手术目的主要在于尽可能早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促使受压的神经元功能恢复,防止和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作者:哈文波;宋述清;赵敬河;赵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意义

    目的 本研究检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寻找肿瘤患者的病情量化指标,用来预测和判定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集本院胸外科手术前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15例及359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3、CD4、CD8及NK细胞(CD56)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CD3、CD4有明显下降(P<0.05),而CD8、CD56有明显的增高(P<0.05).将癌症组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转移组,两组间CD3、CD4、CD8、CD5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外周血T细胞免疫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进程.

    作者:刘江惠;李建涛;贺宇彤;戴晓晖;郭建文;左连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地尔硫(艹卓)、N-乙酰半胱氨酸和过氧化氢酶联合应用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地尔硫(艹卓)、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过氧化氢酶(CAT)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建立兔脊髓I/R损伤模型,治疗组经阻断动脉灌注地尔硫(艹卓)、NAC和CAT混合盐溶液,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观察实验兔行为学变化及损伤病理变化,并与单纯手术组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SOD和GPx活性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脊髓出血和神经细胞破坏治疗组较对照组轻.治疗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脊髓缺血后应用地尔硫(艹卓)、NAC和GPx的混合盐溶液可以有效减少脊髓I/R损伤造成的损害.

    作者:王飞;朱庆三;苗旭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沈阳健康空巢老人心血管亚临床状态的评价

    目的 了解沈阳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心血管亚临床状态及差别,为空巢老人的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沈阳市7个区域常住人口中≥60岁健康空巢老人98例和非空巢老人97例,进行基本身体状况、血压、血液生化和心血管超声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变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空巢组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空巢组男性(P=0.009),而空巢组女性的收缩压(P=0.041)、HDL-C(P=0.005)和脉压(P=0.004)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巢组.心血管亚临床相关指标与年龄显著相关.结论 衰老与大血管弹性及心脏舒张功能等亚临床心血管指标密切相关.在空巢组,男性的血脂问题和女性的血压问题更加突出,建立健康档案时应予重点关注.

    作者:韩璐璐;白小涓;刘静;张伟光;周红瑜;董绍臣;孙颖;陈香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居住在广西重阳老年公寓的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人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老年公寓服务的改进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居住在广西重阳老年公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整群随机抽样.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抑郁量表(GDS)为筛查工具,确诊入选病例.调查抽样人群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同时对基本信息和老年人常见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85.4%(76/89),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加重的因素是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老年公寓居住的满意度.结论 广西重阳老年公寓的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对居住在老年公寓脑卒中患者的预防和康复干预.

    作者:马秋平;周琦;钟美容;张慧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移植入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内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方法 将HoechsT_33258标记的NSCs植入AD模型大鼠海马,移植2、4和6 w后,行Y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合HoechsT_33258标记和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分析NSCs在AD大鼠海马中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结果 移植的NSCs在宿主脑内能够存活至少6 w,沿海马回向两侧迁移,NSCs移植2 w后,免疫荧光检测无明显神经丝蛋白-200(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谷氨酸(Glu)、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反应,而移植后4、6 w,则可见免疫阳性反应细胞.Y迷宫测试结果显示移植NSCs 2、4、6 w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得到恢复,与AD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培养的NSCs在AD模型大鼠海马内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为胆碱能、谷氨酸能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

    作者:杨春;白琳琳;王书春;乔鹏;章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起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其特点~([1]),并且其病理类型特点、超声显示特点、超声显示率及病理类型诊断率等尚有继续研究的空间.本文对89例老年阑尾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柳;吴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肠癌转移淋巴结构建人源性抗大肠癌噬菌体Fab抗体库

    目的 构建人源性抗大肠癌噬菌体Fab抗体库.方法 术中剥取老年大肠癌患者系膜内转移淋巴结,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进行PCR,克隆于pComb3 载体,再经电转化大肠杆菌XLI-Blue菌株,形成噬菌体抗体库,后通过免疫印记法鉴定初级抗体库中噬菌体上有Fab段的表达.结果 从系膜内转移淋巴结中扩增出650 bp重链Fd和轻链基因产物,轻链基因产物插入测得转化菌数为4.7×10~6,鉴定插入率为70%;重链Fd基因产物测得转化菌数为3.5×10~6,插入率为60%;免疫印迹法鉴定成功建立噬菌体Fab抗体库,库容量达1.4×10~6.结论 筛选大肠癌特异性抗原和相应噬菌体抗体,对大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锐;孙立娟;何成彦;周劲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脑出血早期神经治疗康复一体化研究

    老年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或者术后早期使用神经康复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我科于2008年开始进行脑卒中病人早期治疗康复一体化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罗从刚;黄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FGF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5-HT和DA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拟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清醒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建立VD动物模型;造模后给予bFGF干预治疗;采用跳台法、避暗法及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bFGF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P<0.01);海马5-HT和DA含量增加(P<0.05,P<0.01).结论 bFGF通过调节脑神经递质5-HT和DA含量改善拟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曲娴;李春颖;苏畅;李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侧脑室内注射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脑室内外源性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对正常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Ang-(1-7)小剂量(2.5 μg)组、中剂量(10 μg)组、大剂量(26 μg)组1 d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6只.观察注药前后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Ang-(1-7)注入Wistar 大鼠侧脑室后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Ang-(1-7)中剂量组变化明显.结论 在侧脑室可能存在Ang-(1-7)的特异性受体,并且提示Ang-(1-7)是调节血压和心率的一个重要中枢活性因子.

    作者:贺宏英;马宝新;孟霖;吴绥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