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英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者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盲终点评估的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阿米洛利组)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组),均服药12 w,每2周随访一次,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周末,阿米洛利组和替米沙坦组的达标率分别为58.5%和47.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 w后,两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7.9%和71.7%,有效率分别为81.1%和83.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米洛利组收缩压下降值为(24.3±15.8)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15.2±9.2)mmHg,替米沙坦组收缩压下降值为(26.8±13.4)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15.7±9.4)mmH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和7.6%(P>0.05),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变,未见低血钾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方案在尽早达标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崔嵘;袁洪;黄志军;蔡菁菁;邹隽麟;贾颖;文娟;李颖;李尚彪;彭艳;廖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是胃内容物甚至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破损引起的慢性炎症,可致食管溃疡、 狭窄及癌变,临床上以反酸、胃灼热、 胸骨后疼痛等为主要特征.RE在西方国家较常见,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脂肪类食物增多,RE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李兆申等[1]调查显示,1990~1999年RE占内镜检查总数的2.02%,而 2000~2004年上升至5.11%,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发生率更高.为进一步了解RE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本文将我院近7年来经内镜诊断的老年人 RE 90例与同期检出的中年人 RE 165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人 RE的临床、内镜及H.Pylori(HP)感染等特点.
作者:李红平;牟海军;周元昆;邓时莉;黄芸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起的大鼠肾系膜细胞TGF-β及CT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系膜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AGEs(0~400 μg/ml-1)及不同浓度PPAP-γ)激活剂(罗格列酮)和PPAR-γ阻断剂(GW9662)对AGEs(100 μg/ml-1)引起的TGF-β及CT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给予PPAR-γ激活剂可明显减轻AGEs引起的大鼠系膜细胞TGF-β、CTGF mRNA的表达.结论 PPAR-γ激活剂可以明显减轻AGEs对系膜细胞TGF-β、CTGF mRNA的表达影响,从而改善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在糖尿病时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刘辉;于晓艳;魏海峰;石艳;苗春生;李才;邹颖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血清胱抑素C(CysC)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在北京15个社区通过问卷调查、检测血清CysC、常规及生化指标及体格检查、颈动脉超声及影像学检查,筛选出健康个体396例(男160例,女236例,年龄30~99岁).5年后随访,重复上述检查,有全部资料者224例(男85例,女139例,年龄36~93岁).肾小球滤过率(GFR)由CKD-EPI公式估算.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血清CysC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0.898±0.155)vs(0.772±0.139)mg/L](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ysC、年龄相关(r=0.398,P<0.01;r=0.46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并非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10岁年龄段分层,各层颈动脉斑块组与无颈动脉斑块组组间血清CysC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5年前后斑块变化分为4组,1组:两次均无斑块组119例;2组:从有到无斑块组38例;3组:从无到有斑块组27例;4组:两次均有斑块组40例.单因素方差分析,2、3、4组5年前年龄、血清CysC浓度均较1组升高,3、4组5年前EPI GFR较1组低,5年前后血清CysC差值4组间无统学差异(P>0.05).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性别、EPI GFR后,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CysC与颈动脉斑块无确切关联,不能作为其预测指标.
作者:谷红霞;孙雪峰;张彬;傅博;黄大伟;杨聚荣;陈香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干预过程中血清瘦素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检测23例AMI病人(AMI组)、20例同期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SAP组)以及20例健康对照志愿者(CN组)的外周血清瘦素水平.AMI组病人均采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PCI)治疗,并动态检测了溶栓后6及24 h瘦素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溶栓效果(主要通过ST段回落结果判断)分为溶栓成功组(ST回落≥50%,n=19)及不成功组(ST回落<50%组,n=4),分析溶栓前及后血清瘦素水平下降百分比与溶栓疗效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E选择素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瘦素水平为(13.48±3.41)μg/L,SAP组血清瘦素水平为(8.09±1.17)g/L,显著高于CN组的血清瘦素水平(3.62±1.16)μg/L(P<0.01);AMI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MI组病人经PCI溶栓治疗后6 h血清瘦素、P选择素及E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24 h后显著下降;AMI组病人溶栓前血清瘦素水平高低与溶栓疗效有关,溶栓成功组术前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溶栓不成功组(P<0.01).溶栓24 h后血清瘦素水平下降程度与溶栓疗效相关,溶栓成功组的瘦素水平下降率为48.3%±6.2%,明显大于溶栓不成功组的瘦素水平下降率(10.5%±2.3%)(P<0.01);AMI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P选择素及E选择素水平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瘦素可能参与了AMI心肌损伤过程,动态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有助于判断AMI疾病进程与疗效.
作者:徐彤彤;刘世平;李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对成年和老年大鼠记忆保持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析因设计的方法,将成年和老年雄性SD大鼠各32只随机分为4组:成年大鼠/生理盐水组(C组)、成年大鼠/LPS组(L组)、老年大鼠/生理盐水组(A组)和老年大鼠/LPS组(A+L组),每组16只,然后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训练,经训练获得记忆后24 h腹腔注射LPS250 μg /kg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24 h进行记忆保持功能测试,水迷宫测试以达到平台前的游泳距离和Y-迷宫测试以大鼠受到连续20次电击后进入安全区的正确反应次数作为观察指标,测试结束后立即取海马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 年龄与LPS对大鼠到达平台前的游泳距离和受电刺激后正确反应次数的影响,各自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表明,A+L组较A组和L组大鼠到达平台前的游泳距离延长和受电刺激后正确反应次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与C组和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LPS对海马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各自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间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表明,L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高于A组和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注射LPS后老年大鼠记忆保持功能受损,而不影响成年大鼠的记忆保持功能,这与衰老加重LPS诱导的海马IL-1β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作者:陈正;张焰;谈大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 d以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血管内介入性微弹簧圈栓塞术,对老年33例36枚颅内动脉瘤破裂进行急诊治疗(3 d内),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 3支架辅助技术栓塞.结果 在33例患者的36枚动脉瘤栓塞中完全栓塞25枚(69.4%),近全栓塞9枚(25%),部分栓塞2枚(5.6%).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继续栓塞后达到了基本致密填塞.另1例术中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病残率为12%,2例(6%)死于肺感染.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安全,有效的;积极、及时的栓塞治疗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
作者:哈文波;崔立山;宿鹏飞;赵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Smad7和TGF-β1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胃癌的表达意义,以期为胃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以104例胃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mad7和TGF-β1的表达及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中Smad7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Smad7和TGF-β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mad7和TGF-β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mad7和TGF-β1的表达可能与判断预后有关.
作者:刘中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存活素(survivin)干扰提高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对顺铂(CDDP)敏感性的有关机制.方法 在HCT-116细胞中,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urvivin的siRNA序列;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urvivin的siRNA的转染显著降低了survivin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survivin siRNA序列的HCT-116细胞对低浓度(1.0 μg/ml)的CDDP作用下,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survivin的干扰可以使survivin表达下调,诱导细胞凋亡,提高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对CDDP的敏感性.
作者:陈贻平;欧阳范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胰岛素泵疗法即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能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更符合生理需要,低血糖发生少,有利于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为确定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本文观察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采取CSII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治疗,比较这两种短期强化治疗方案的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
作者:高丽红;郭蔚莹;刚晓坤;刘克辉;李梅;刘青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比较常见的病原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使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1],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因此大大增加了医院和卫生系统的成本[2,3].近年来,由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因此现在普遍关注的焦点为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了解我院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本文对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203株葡萄球菌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锐;孙立娟;何成彦;郑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恶性梗阻性黄疸内、外科治疗均效果欠佳,目前通常采用经手术或介入方法进行各种内外引流[1].介入方法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成功率高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用方法.作为一种姑息疗法, 其对恶性原发病并无治疗作用,且如果不能控制原发肿瘤的发展,支架短期内会被肿瘤填塞,使支架失去功能.如何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成为现实问题.本研究将经皮经胆道引流术(PTCD)和辅以动脉插管化疗灌注或栓塞术(TAI/TAE)相结合,并与单纯行PTCD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新方法,以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
作者:曹树伟;兰文婧;张静;王大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厄罗替尼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厄罗替尼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倒置相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TUNEL法及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免疫荧光法分析厄罗替尼对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厄罗替尼抑制A549生长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厄罗替尼处理A549后倒置相差显微镜、DAPI及TUNEL均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P<0.05);药物处理组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P<0.05);TUNEL检测到200 μmol/L厄罗替尼组细胞凋亡率为(42.13±1.4)%,显著高于对照组(0.82±0.03)%(P<0.05);免疫荧光法表明厄罗替尼明显下调EGFR表达(P<0.05).结论 厄罗替尼杀伤A549细胞的机制与介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及阻滞EGFR信号途径有关.
作者:白小燕;牟晓燕;姜淑娟;王亚丽;刘庆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Ghreli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epG2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pG2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TNF-α,采用RT-PCR检测ICAM-1 mRNA的水平.给予Ghrelin预处理1 h后,再加入TNF-α检测ICAM-1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胞浆p-JNK的表达.结果 TNF-α浓度依赖地增高HepG2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Ghrelin 组的ICAM-1 mRNA的表达减低; TNF-α组p-JNK增加,Ghrelin组较TNF-α组减少.结论 TNF-α可能通过p-JNK通路介导HepG2细胞 ICAM-1 mRNA的表达;Ghrelin可能通过抑制p-JNK通路抑制 ICAM-1的表达.
作者:丁丽颖;郭闻师;单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Med19基因在胃癌MGC-803细胞中沉默后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胃癌MGC-803细胞沉默Med19基因,通过MTT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ed19基因在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验证抑制Med19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构建的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MGC-803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同时,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 Med19基因沉默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均受到显著影响,提示Med19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丁相福;李俊安;宋彬;房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交叉综合征是以Lister结节或桡骨茎突近端4~6 cm处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1].国外对交叉综合征的病例报告较多,国内报道病例较少,且合并桡神经浅支卡压的病例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合并桡神经浅支卡压的交叉综合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东波;孙鸿斌;李庆霖;崔树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发生在腹部外科术后1~2 w内由于手术创伤及腹腔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1],对此我们既往有较为成功的治疗经验[2].但如何对其实施营养支持及其肠外、肠内营养方式的转换时机把握等问题,目前具体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拟探讨EPISBO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作者:王建忠;朱维铭;曾祥福;苏晋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应激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意为紧张或压力,首先由selye引入医学,表示在外界环境的各种压力(即不利因素或有害因素刺激)下,机体所处的一种状态,所出现的一系列反应.大量证据表明,应激会损害脑功能,从而导致个体精神智力方面的异常.随着人类期望寿命的延长,社会出现老龄化趋势,痴呆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很严重的健康问题,并且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有关应激对老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应激与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严为宏;孙晓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术后急性精神障碍(POCD)是创伤后精神障碍的一种,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感知、精神运动行为等方面的紊乱,在骨科其发病率约在13%~21%,其中70%以上为老年患者[1],尤其多见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2].其发病急、病程短、可自愈、药物治疗效果好,对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其危害在于引起共患疾病的加重,增加死亡率[3],并且影响关节制动,造成内固定松动,假体脱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行髋部手术后出现POCD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阮文东;陈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人肺癌A-549细胞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互补于HPSE mRNA起始密码区的HPSE ASODN,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包埋后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癌A-549细胞HPSE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以Matrigel细胞侵袭试验对HPSE AS-ODN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抑制进行检测.结果 ASODN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和脂质体组比较及ASODN各组间比较HP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细胞侵袭力均受到明显抑制 (P<0.01);ASODN在终浓度为100、200、400 nmol/L时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力的抑制率分别为55.6%、82.3%和91.2%.结论 HPSE ASODN通过下调HP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力,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志涛;田辉;岳韦名;李林;亓磊;朱应超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