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旭东;严慧萍;谢芳;赵辉;黄天祖
支气管良性狭窄多因结核、外伤所致,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叶或一侧肺切除,这样虽然解决了呼吸困难及反复发生阻塞性肺炎的问题,但创伤太大,易造成一侧或一叶肺缺如,致病残,患者难以接受.我科日前应用球囊扩张治疗1例结核所致的支气管狭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德灵;赖国祥;林庆安;王卫红;郑溢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发展,环丙沙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也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量、用药途径、用药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有关.现将其主要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蒋利;吕瑞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失眠发生率(尤其在2d内)高达93%以上,失眠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延迟刀口愈合.通过对239例肺部手术后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体位不适等为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本组239例,男172例,女67例,年龄8-77岁,肺癌87例,肺结核81例,包裹性脓胸45例,肺隔离症13例,其它13例.
作者:于莉燕;李宇;孙秀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为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症导致的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麻痹.死亡率较高,故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总结如下.
作者:冯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抢救中纤支镜气管插管的困难是气道麻醉.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对25例估计气管插管困难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并发症.现将术前、中、后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罗丽铭;陈艺坛;吴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老年肺炎死亡率较高,有如下特点:(1)起病多缓慢、潜隐,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咳痰等症状轻或无,有的可有意识改变,肺部实变体征少;(2)患者多数有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3)痰培养多为G杆菌;(4)治疗反应缓慢,疾病多迁延、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老年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较多,所以,在治疗早期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乌日娜;孙德俊;杨敬平;李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在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用力排便又是引起并发症或造成突然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便秘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过程的必要措施.
作者:黄珍;刘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气胸病人86例,老年性气胸58例,其中老年性COPD合并气胸33例,回顾该组病人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老年性COPD合并气胸的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国平;龚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专业为人类健康服务,就要求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有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对工作认真负责等职业道德,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相应的能力.
作者:张希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同种异体肺移植术是治疗临床终末期肺疾患的有效手段之一[1].由于术后发生的再灌注损伤、急慢性排异反应、呼吸道感染等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且我国开展仅20余例,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效果.我院于2003年9月为1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成功实施了左侧异体减体肺移植,现将其心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潘岁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心型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而周边性肿块既往多采用针吸活检的方法,但该项操作复杂,取材较小,成功率低,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的组织标本,结果可靠性差.为了提高肺部周边性肿块的诊断阳性率,我科自2003年3月以来,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采用一次性活检针行经皮肺活检,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王晓芹;朱运奎;金远林;汤育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能够在临床上诊断出三重酸碱失衡类型,被认为是高AG在酸碱失衡分型判断中有价值的贡献和成功的标志.为了解决上述判断的结果(其中主要是有无代碱)与临床符合率偏低的问题.
作者:吴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家庭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病情得以稳定、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措施,本文对323例COPD患者及部分家属进行了氧疗知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健择(Gemcitabine)是阿糖胞苷类似药,国内外文献[1~3]报告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缓解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12月~2004年4月应用健择加顺铂治疗NSCLC 15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德灵;赖国祥;林庆安;张鸿文;郑溢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肺心病病人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且按NYHA分级[1]心功能均为Ⅳ级.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5~73岁,平均5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7~70岁,平均54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作者:叶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42例高龄慢阻肺病人施行开胸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黄佳慧;闵群惠;蹇英;王玉玲;许继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中院内真菌肺感染占首位,本文对2003年1月~10月我院住院13例真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中华医学会<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草案>).调查分析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作者:田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龚某,男,59岁,咳嗽、咳痰伴低热二月,自述二个月前食鸡爪可能误入气管后出现剧烈呛咳,即去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以后反复剧烈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痰色从白变黄,偶带血丝,同时伴畏寒、低热;有吸烟史,400支/年.
作者:龚燕;许仁勇;顾学章;傅维安;金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护理部必须重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应,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
作者:陈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动脉导管未闭是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导管粗细长短不一,大多外径10mm左右,长约6-10mm,外形可呈管状、漏斗状、粗短者呈窗状.适当的手术年龄是学龄前.(另:婴幼儿伴心力衰竭时应提早手术治疗),患儿年龄偏小,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与总结,本文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