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死亡1例

张天洪;侯绍元

关键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血常规, 咯血, 退休教师, 湿性罗音, 生命体征, 肺呼吸音, 对症治疗, 动脉造影, 左下肺, 间断性, 肺下叶, 肺气肿, 止血, 阳性, 胸部, 鲜血, 栓塞, 片状, 男性
摘要:男性,71岁,退休教师.咳嗽一周,间断性咯鲜血14h,共约300ml,于2003年9月5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Hgb 121g/L,WBC 7.4×109/L,L18.9%,N 72.9%,M 8.2%,PLT 114×109/L.胸部CT:左肺下叶片状模糊影、边缘不表、密度不均.入院后咯血约20~500ml/d,三天后,血常规Hgb 89g/LWBC 12.8×109/L、L9.5%,N 86.6%,M 3.9%,PLT 176×109常规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仍咯血,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栓塞,咯血逐渐减少.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从肺功能测定谈基层医院对COPD的诊断与管理的艰巨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目前仅能用肺功能测定作诊断.但各地基层医院对COPD应用肺功能测定认识严重不足,影响了对COPD的诊断和早期干预.通过回顾性整理我院2002年至2003年COPD住院病人作肺功能测定、摄胸片等对照及分析,结果作肺功能测定仅占COPD住院病人的16.2%.可见基层内科医生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学习和提高.

    作者:周晓宏;刘丽;范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24例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为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症导致的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麻痹.死亡率较高,故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总结如下.

    作者:冯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纤支镜检查分析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发病率较高,一组尸检报告称在无尘肺的煤矿工人慢支检出率为91.67%[1].实践中发现这类患者病情较重、缓解较慢、进展较快,为探讨其原因,了解气道内的改变,我们近年来对16例此类患者做了纤支镜检查.

    作者:侯乐志;杨仁恒;张群;绪桂贤;李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银杏叶提取物配伍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发心衰30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肺心病病人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且按NYHA分级[1]心功能均为Ⅳ级.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5~73岁,平均5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7~70岁,平均54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作者:叶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43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简称CVA,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此类哮喘是早期支气管哮喘的一种临床类型,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临床上很容易漏诊、误诊.我科自1999~2003年收治CVA 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琳;庞小芬;张献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知识调查

    家庭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病情得以稳定、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措施,本文对323例COPD患者及部分家属进行了氧疗知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良性狭窄(附1例报道)

    支气管良性狭窄多因结核、外伤所致,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叶或一侧肺切除,这样虽然解决了呼吸困难及反复发生阻塞性肺炎的问题,但创伤太大,易造成一侧或一叶肺缺如,致病残,患者难以接受.我科日前应用球囊扩张治疗1例结核所致的支气管狭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德灵;赖国祥;林庆安;王卫红;郑溢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昏迷期的临床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病常见的类型,病程长,自愈少,死亡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昏迷病人9例,经过有效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矽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

    矽肺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肺结核,据国内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平均合并率分别为:Ⅰ期矽肺为20%,Ⅱ期矽肺为30%,Ⅲ期矽肺为50%.两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病变进展,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虹;赵云峰;罗永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

    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称重症哮喘.是常见的急重症,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及早发现先兆症状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1月共收治20例重症哮喘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0-65岁,其中并发肺性脑病1例,重症哮喘并发呼衰辅以机械通气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炎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年患者支气管异物误诊2例

    病例1女性,5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再发1月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8年,高血压史3年.

    作者:陈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动静脉瘘误诊为支气管扩张2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性,27岁.以反复咳嗽、咯血2年再咯血2天入院,入院前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按支扩治疗,好转后出院.查体:无明显贫血貌,R 20次/分,左下肺可听到中湿罗音,无哮鸣音,有轻度杵状指,实验室检查:RBC 5.2×1012/L,HB 15G,WBC9.69×10,N 0.72,L0.28,胸部X片示左下肺密度增高影,肺部CT示左下肺囊状改变,诊断支扩,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但入院第6天,出现大咯血,出血量达400ML,拟予栓塞治疗,造影时显示有迂屈血管团块样扩张,有动静脉短路.予明胶海绵栓塞,出血止,随访半年,未有再出血.

    作者:王永;马济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胸膜疾病的研究已取得进展,例如美国胸科医师协会主办的网站上相关文献就增加了4倍.尽管如此,有关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缺乏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肺炎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观察

    老年肺炎死亡率较高,有如下特点:(1)起病多缓慢、潜隐,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咳痰等症状轻或无,有的可有意识改变,肺部实变体征少;(2)患者多数有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3)痰培养多为G杆菌;(4)治疗反应缓慢,疾病多迁延、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老年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较多,所以,在治疗早期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乌日娜;孙德俊;杨敬平;李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失眠发生率(尤其在2d内)高达93%以上,失眠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延迟刀口愈合.通过对239例肺部手术后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体位不适等为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本组239例,男172例,女67例,年龄8-77岁,肺癌87例,肺结核81例,包裹性脓胸45例,肺隔离症13例,其它13例.

    作者:于莉燕;李宇;孙秀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静脉输注高氧液辅助治疗呼吸衰竭32例临床观察

    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已逐渐被临床接受.我科于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对多种原因所致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使用高氧液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辛海波;赵昆;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结核病肆虐人类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医学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它仍悄然无息地活跃在人群中,成为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的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在大学校园中有时可爆发流行.

    作者:董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31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31例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包括胸部与副鼻窦的影像学、肺功能及气道激发与舒张试验,诱导痰检查、心电图、纤支镜、皮肤过敏原试验等,以及诊断性治疗.21例获得终确诊并治愈,其中除1例气道异物外,其余病因为: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胃食道返流疾病(GERD)、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慢性咽炎.且该20例中15例为单病因,3例为二重病因,2例为三重病因.另外10例病因欠明,有2例在随后五个月的跟踪观察中出现了肺部病变,其余8例仍在继续观察中.

    作者:李佑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气管支架腔内再狭窄

    我科近年来收治18例气管内植入支架后发生再次狭窄的患者,经过支气管镜进行冷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可可;于力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我国患病率为0.5%~2.0%左右,因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常使患者悲观失望,特别是在哮喘持续发作时,使患者焦虑恐惧.影响哮喘病人生命质量的心理因素有3个方面:(1)情绪的稳定性不稳定的性格,遇到各种刺激时反应过于强烈,通过植物神经功能变化诱发哮喘发作;(2)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缓冲应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反复的哮喘发作,可以导致紧张的心理压力,如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及时缓解和渲泄紧张应激,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

    作者:陈红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