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乐志;杨仁恒;张群;绪桂贤;李明华
自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我科对20例住院患者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黏膜局部麻醉,辅以面罩吸氧,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斌;汪卫星;崔恩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3年9月底使用微卡641人,治疗肺结核419人,计3542次;肺外结核21人,133次;矽肺154人,计1120次;慢性支气管炎38人,计217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人,计92次.总计注射微卡5104次.
作者:饶高峰;吴高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性胸膜炎为浆膜结核,通常以血沉来判定它的活动性,在结核科做为常规检查,但通过临床观察,血沉不能直接有效地反映结核性胸膜炎的活动性.我们对120例初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积液的血沉与胸腔积液量、胸腔积液所在位置及患者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孙凤艳;陈敏;张树春;孙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同种异体肺移植术是治疗临床终末期肺疾患的有效手段之一[1].由于术后发生的再灌注损伤、急慢性排异反应、呼吸道感染等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且我国开展仅20余例,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效果.我院于2003年9月为1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成功实施了左侧异体减体肺移植,现将其心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潘岁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已逐渐被临床接受.我科于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对多种原因所致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使用高氧液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辛海波;赵昆;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男性,71岁,退休教师.咳嗽一周,间断性咯鲜血14h,共约300ml,于2003年9月5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Hgb 121g/L,WBC 7.4×109/L,L18.9%,N 72.9%,M 8.2%,PLT 114×109/L.胸部CT:左肺下叶片状模糊影、边缘不表、密度不均.入院后咯血约20~500ml/d,三天后,血常规Hgb 89g/LWBC 12.8×109/L、L9.5%,N 86.6%,M 3.9%,PLT 176×109常规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仍咯血,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栓塞,咯血逐渐减少.
作者:张天洪;侯绍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专业为人类健康服务,就要求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有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对工作认真负责等职业道德,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相应的能力.
作者:张希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又称Hamman-Rich综合征,是慢性肺间质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近年报告其发病有增多趋势,病因不明,其合并症较多如肺部感染、肺栓塞、恶性疾病、气胸等[1];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9例IPF中,有5例合并痰脱落细胞学阳性,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业清;朱述阳;赵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遇到非敏捷物质和物理,化学刺激物所发生的气道缩窄程度,其在正常人群中无反应或轻微反应,而在某些人中引起严重的气道收缩,称为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BHR).BHR在支气管哮喘中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特征,诊断BHR且反应其变化特点,肺功能检测是唯一的手段,目前临床通过激发试验测定BHR是常用的方法.
作者:米天明;杨敬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不耐受是患者感觉不舒服而不接受治疗,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良反应的常见问题,也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为38例病人实施NIPPV,发生不耐受有28例占74%,(称为前组),因不耐受而上机失败的10例,占36%;医护人员经过理论知识培训和技术操作指导后,至2003年10月为86例病人实施NIPPV,发生不耐受的仅有16例占19%,(称为后组),因不耐受而上机失败的2例,占13%.我们就两组病人发生不耐受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吴顺琴;李淑芳;张丹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42例高龄慢阻肺病人施行开胸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黄佳慧;闵群惠;蹇英;王玉玲;许继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对1060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病历、X线胸片、报表等资料的统计、分析,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总结防治经验.
作者:乐向东;孙增勇;张学蕾;江永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范围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在其发病过程中常有急性加重(AE),为此对我院呼吸科收治的一组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COPD患者反复急性加重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气胸属肺科急症,是急性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伴轻度的气胸,即能引起呼吸力学的改变,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也易于诱发呼吸衰竭,且症状和体征易与原有肺部疾病相混淆.现将本院近三年来收治的COPD加重期并发气胸13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庆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科从2002年5月-2004年7月对10例肺脓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FB)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疗效显著.1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大58岁,小36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急性肺脓肿2例,慢性肺脓肿8例.用药方式经FB进行BAL.每周1-2次,本组病例少灌洗1次,多4次.
作者:程炎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称重症哮喘.是常见的急重症,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及早发现先兆症状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1月共收治20例重症哮喘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0-65岁,其中并发肺性脑病1例,重症哮喘并发呼衰辅以机械通气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炎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站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共收治69例自发性气胸病人,通过及时抢救和科学严格的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气胸的抢救首先要积极排气减压,以解除气急,使肺及早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一般急诊气胸病人可用大针头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排气;或用50毫升及100毫升大注射器直接抽气;或使用气腹箱抽气;或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或行胸腔镜进行胸膜修补术.
作者:苏丽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矽肺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肺结核,据国内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平均合并率分别为:Ⅰ期矽肺为20%,Ⅱ期矽肺为30%,Ⅲ期矽肺为50%.两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病变进展,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虹;赵云峰;罗永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移植术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我科从2002年6月以来成功施行了7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这些病人术后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若;郑明峰;陈静瑜;毛旭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能够在临床上诊断出三重酸碱失衡类型,被认为是高AG在酸碱失衡分型判断中有价值的贡献和成功的标志.为了解决上述判断的结果(其中主要是有无代碱)与临床符合率偏低的问题.
作者:吴昊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