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胸膜炎积液与血沉的关系

郑晓静;孙凤艳;陈敏;张树春;孙云霞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炎积液, 胸腔积液量, 血沉, 活动性, 临床观察, 常规检查, 渗出性, 结核科, 位置, 判定, 浆膜, 患者, 初诊, 报告
摘要:结核性胸膜炎为浆膜结核,通常以血沉来判定它的活动性,在结核科做为常规检查,但通过临床观察,血沉不能直接有效地反映结核性胸膜炎的活动性.我们对120例初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积液的血沉与胸腔积液量、胸腔积液所在位置及患者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并发气胸13例

    气胸属肺科急症,是急性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伴轻度的气胸,即能引起呼吸力学的改变,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也易于诱发呼吸衰竭,且症状和体征易与原有肺部疾病相混淆.现将本院近三年来收治的COPD加重期并发气胸13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庆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阻肺病人的氧疗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支和(或)肺气肿导致的进行性气流受限的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51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氧疗管理如下.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43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简称CVA,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此类哮喘是早期支气管哮喘的一种临床类型,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临床上很容易漏诊、误诊.我科自1999~2003年收治CVA 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琳;庞小芬;张献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肺功能检测在气道高反应诊断中临床意义

    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遇到非敏捷物质和物理,化学刺激物所发生的气道缩窄程度,其在正常人群中无反应或轻微反应,而在某些人中引起严重的气道收缩,称为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BHR).BHR在支气管哮喘中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特征,诊断BHR且反应其变化特点,肺功能检测是唯一的手段,目前临床通过激发试验测定BHR是常用的方法.

    作者:米天明;杨敬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中,有效、合理、准确地护理配合可以使麻醉效果好,插镜顺利,拍片速度快,图像清晰,有利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范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死亡1例

    男性,71岁,退休教师.咳嗽一周,间断性咯鲜血14h,共约300ml,于2003年9月5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Hgb 121g/L,WBC 7.4×109/L,L18.9%,N 72.9%,M 8.2%,PLT 114×109/L.胸部CT:左肺下叶片状模糊影、边缘不表、密度不均.入院后咯血约20~500ml/d,三天后,血常规Hgb 89g/LWBC 12.8×109/L、L9.5%,N 86.6%,M 3.9%,PLT 176×109常规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仍咯血,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栓塞,咯血逐渐减少.

    作者:张天洪;侯绍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原因及防护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在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用力排便又是引起并发症或造成突然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便秘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过程的必要措施.

    作者:黄珍;刘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31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31例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包括胸部与副鼻窦的影像学、肺功能及气道激发与舒张试验,诱导痰检查、心电图、纤支镜、皮肤过敏原试验等,以及诊断性治疗.21例获得终确诊并治愈,其中除1例气道异物外,其余病因为: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胃食道返流疾病(GERD)、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慢性咽炎.且该20例中15例为单病因,3例为二重病因,2例为三重病因.另外10例病因欠明,有2例在随后五个月的跟踪观察中出现了肺部病变,其余8例仍在继续观察中.

    作者:李佑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疾病通常是支气管、肺部疾病引起,致使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不良,病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2岁,住院时间3~12天,其中死亡5人,症状缓解40人,未缓解而自动出院5人.均经血液气体分析诊断为呼吸衰竭.本文总结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127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0例,女性47例,年龄14-84岁之间,平均46.9岁,其中60岁以上16例,20岁以下7例.

    作者:高福仁;刘明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060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分析

    通过对1060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病历、X线胸片、报表等资料的统计、分析,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总结防治经验.

    作者:乐向东;孙增勇;张学蕾;江永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主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是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导管粗细长短不一,大多外径10mm左右,长约6-10mm,外形可呈管状、漏斗状、粗短者呈窗状.适当的手术年龄是学龄前.(另:婴幼儿伴心力衰竭时应提早手术治疗),患儿年龄偏小,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与总结,本文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大部分治疗时间是在家服药治疗,本文介绍结核病的一般护理知识和技术,提供患者实行.

    作者:曹红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卡7人9次的副反应报告

    本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3年9月底使用微卡641人,治疗肺结核419人,计3542次;肺外结核21人,133次;矽肺154人,计1120次;慢性支气管炎38人,计217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人,计92次.总计注射微卡5104次.

    作者:饶高峰;吴高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24例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为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症导致的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麻痹.死亡率较高,故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总结如下.

    作者:冯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利福平致高热、全身皮疹和药物性肝炎1例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盗汗1月于2002年11月26日入院.查体:T 38.2 ℃,P 82次/分,R 18次/分,BP118/76mmHg,慢性病容,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周仲伟;李晓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自1967年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应用于临床以来随着纤支镜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应用广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抢救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所引起的并发症同样受到人们重视.因此防治纤支镜检查常见的并发症,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叶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核性胸膜炎积液与血沉的关系

    结核性胸膜炎为浆膜结核,通常以血沉来判定它的活动性,在结核科做为常规检查,但通过临床观察,血沉不能直接有效地反映结核性胸膜炎的活动性.我们对120例初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积液的血沉与胸腔积液量、胸腔积液所在位置及患者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孙凤艳;陈敏;张树春;孙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真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13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中院内真菌肺感染占首位,本文对2003年1月~10月我院住院13例真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中华医学会<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草案>).调查分析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作者:田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是结核菌及结核菌的代谢产物到达胸膜,机体呈现高变态反应状态所致的疾病,结核性胸膜炎总的预后是好的,但是对于一些胸膜肥厚包裹,特别是原发耐药的病例,给我们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1998-2002年共收治132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曲长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