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IL-12水平的动态变化

李俐;马颖哲;孙国光;张桂荣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HB), 干扰素, 胸腺肽
摘要:目的 动态观察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患者外周血 IL-12水平,观察CHB患者对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的反应及免疫状态.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和α-干扰素组,采用ELISA方法及PCR方法检测各组IL-12和HBV-DNA含量,同时观察各组ALT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组与干扰素组比较,IL-12水平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指标也均优于干扰素组,且治疗结束后仍维持较长时间.结论 IL-12参与CHB的发病机制,并可作为评估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免疫指标.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CHB比单独使用干扰素疗效更好、更持久.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Id3基因在心肌营养素1促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高静水压条件下分化抑制因子3(inhibitory of differentiation 3,Id3 )基因在心肌营养素-1 (cardiotrophin-1,CT-1 ) 促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3~4代心肌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分为对照组( C 组)、CT-1反义寡核苷酸组 (ASODN组) 、正义寡核苷酸组 ( SODN组)、高静水压组( P 组).利用自制压力培养装置,将各组细胞置于160 mmHg压力下培养8 h.CT-1活性通过 Western印迹法分析测定,Id3基因表达通过RT-PCR方法测定,MTT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结果 高静水压明显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CT-1表达上调,Id3 mRNA表达增加;CT-1 ASODN干预后能抑制高静水压所致的细胞增殖,CT-1表达下调,Id3 mRNA表达减少.结论 Id3 mRNA在心肌成纤维细胞中有明显表达,且与CT-1促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作者:周瑞红;李菊香;夏子荣;颜素娟;谭秋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肌动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免疫电镜研究

    目的 研究肌动蛋白(M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免疫电镜技术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MA和NSE在14例ACC中的表达.结果 MA主要表达于腺样囊性癌的细胞质中,NSE表达于ACC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上,MA阳性细胞与NSE阳性细胞具有相似的超微结构,NSE阳性细胞的超微结构符合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 发生神经膜细胞分化的ACC细胞是其中的肌上皮成分.

    作者:张凡;常永霞;刘春秀;李瑞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湖州市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及改善措施分析

    目的 了解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寻求提高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的措施.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湖州市区调查200位60岁以上老人.结果 80.0%以上的老人月收入都在1 000元以上;空巢率较高,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占64.0%;70.0%健康状况一般;日常活动主要为室内休闲;56.5%认为生活质量与吃住为密切.结论 湖州市老人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必须通过家庭、社区、产业、政策4个方面的综合作用,确保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何小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

    目的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心肌做功指数(MP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 入选46例稳定期COPD及2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将COPD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均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左室MPI.结果 COPD肺动脉高压组的左室MPI明显高于COPD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COPD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左室MPI轻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室MPI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COPD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尤其是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MPI是一种较好反映COPD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指标.

    作者:严萍萍;孙彬;叶子;李勇;施海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川芎嗪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目的 研究川芎嗪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神经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动态观察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及bcl-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再灌注各时间点,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川芎嗪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而 bcl-2 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柳朝阳;孙鹏;苗志;张涛;王建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前列腺电切术(PKRP)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门急诊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BPH患者63例,PKEP术治疗18例,PKRP术治疗45例.分别比较两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水量、平均住院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手术主要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残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大尿流率(Qmax)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水量、平均住院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手术主要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1).两组术后RUV、IPSS、QOL评分及Qmax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PKEP术相对于PKRP术,对BPH具有相同的理想治疗效果,同时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是治疗BPH的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白忠原;杨江根;肖克峰;江洪涛;黄东龙;刘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嘌呤核苷酸对海洛因处理过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海洛因及嘌呤核苷酸对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海洛因及嘌呤核苷酸处理细胞,MTT比色法检测海洛因和嘌呤核苷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海洛因对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120 mg/L海洛因作用24 h对C6细胞的抑制率达52%,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嘌呤核苷酸对C6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120 mg/L嘌呤核苷酸作用24 h,细胞增殖率为30%,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 海洛因抑制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嘌呤核苷酸促进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在某种程度上对抗海洛因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鸿梅;李昆;何海涛;刘剑凯;洪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干部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糖尿病(DM)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DM患病率有迅速增长的趋势.我们通过对2006年至2007年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干部人群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干部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为积极开展糖尿病早期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周英;贺平;韦汐;余佩玲;苏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疗效分析

    目前进展性脑卒中在临床发生率高,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30%左右,且没有哪一种明确药物可阻止其发展,致残率、致死率高[1,2].因此,临床上若能在病程早期提前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脑卒中的进展,是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期发现可能的规律,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金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48例临床观察

    笔者对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病人均来自于本院门诊和住院部,其中门诊病人20例,住院病人28例,均无肠道器质性病变.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病程2~19年,便秘时间6~14 d,年龄52~77岁;对照组24例,病程3~15年,便秘时间5~13 d,年龄58~81岁.两组病人病程、便秘时间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 (DVT) 指深静脉管腔内血液的异常凝结,常见于创伤或手术后患者,好发于下肢,若不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早期可因血栓栓塞局部深静脉管腔导致疼痛性股青肿,或血栓脱落继发致命性肺栓塞;晚期遗留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成为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疾病之一.血液中存在一套相互拮抗的凝血和抗凝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节保持动态平衡,既维持血液在血管内呈液体流动状态,又在一旦出现血管破裂的情况下迅速在局部凝固形成止血栓,防止出血.若凝血和抗凝血过程中出现调节障碍或凝血系统在心血管内被不适当激活,从而造成血栓形成.

    作者:宁亚;李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以不完全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肺功能测定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80%预计值,且FEV1/用力肺活量(FVC)<70%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近年来,COPD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迅速,因此,加强研究COPD流行病学,对COPD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乔翠霞;李素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城乡帕金森病患者脑萎缩发生情况的差异

    帕金森病(PD)主要为神经基底节疾病,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影响到超过65岁以上人口的1%以上[1].PD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一些环境因素如井水、暴露于杀虫剂或除草剂、锰、教育、吸烟、头痛、阳性家族史、遗传史等有关.中国由于特殊职业关系,长期生活在城镇与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体质状况等都呈现明显的不同特点.在农村长期居住,接触农药等机会较多;而城镇人口接触机会偏少.PD患者在城镇和农村脑萎缩的发病情况是否有不同特点,本文进行回归性分析研究.

    作者:黄晓玉;彭国光;夏晓建;李素珍;王法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散发性大肠癌hMLH1和APEX基因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hMLH1 T1151A和APEX A1247G,APEX T2197G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散发性大肠癌患者100例,并以100例正常人为对照.基因组DNA分别由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及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基因序列分析,检测hMLH1 T1151A和APEX A1247G、APEX T2197G的多态性.结果 hMLH1 T1151A的多态性在正常人中发生率1.0%,在散发性大肠癌组中发生率11.0%,差异有显著性(χ2=4.48,P<0.05);APEX A1247G的多态性在正常人中发生率1.0%,在散发性大肠癌组中发生率13.0%,差异有显著性(χ2=4.84,P<0.05);APEX T2197G的多态性在正常人中发生率3.0%,在散发性大肠癌组中发生率27.0%,差异有显著性(χ2=9.44,P<0.01).关联性分析显示hMLH1 T1151A和APEXA1247G无相关性,和APEXT2197G存在相关性;APEXA1247G和APEXT2197G存在相关性.结论 hMLH1 T1151A和APEX A1247G、APEX T2197G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散发性大肠癌的筛查和预后监测指标.

    作者:李静;陈丽;肖琳;安鼎伟;李迎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老年人传授的态度、动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老年人传授的态度、动机及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和生活状况等因素通过影响老年人传授的态度、动机和行为来影响老年人传授的效果和需求,进而影响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结论 通过老年人传授的研究,可以从社会适应的视角为积极老龄化提供可行路径.

    作者:陈勃;牛素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Smac/DIABLO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靶向性治疗一直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别主要在于: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逃避凋亡,组织侵袭性以及转移的能力.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只杀死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是治疗肿瘤的难点.Smac/NIABLO是2000年首先由Wang等[1]发现并报道,命名为第2个线粒体衍生的胱天蛋白酶激活剂(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确定其位于线粒体中,在凋亡过程中与细胞色素C一同由线粒体中释放出来,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魏巍;初明;刘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ICU老年病人感染103例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1].据李海峰等[2]报道ICU感染始终居各临床科室之首位.笔者对206例ICU病人进行了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比,综合分析感染因素,总结控制对策.

    作者:赵法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我院自行研发的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技术对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行IHD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患者48例,记录治疗前后APACHEⅡ积分、ATN-ISI积分、Boston心力衰竭积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氧合指数、床边透析次数.对死亡组、生存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HD治疗后患者ATN-ISI和Boston积分、Scr、CO2CP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死亡28例(58%),生存20例(42%);主要死亡原因为败血症、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及心肺复苏后.治疗前后,死亡组的APACHEⅡ积分、ATN-ISI积分均较生存组高(P<0.05).透析过程中仅有4例(8.3%)出现低血压.结论 IHD技术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无严重炎症反应、不需大量超滤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预后.透析责任护士必须与管床护士共同制定患者个体化的透析护理方案,为老年危重患者提供专业的个体化透析护理,并高度警惕血液透析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作者:贺意辉;古英明;张莹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国少数民族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EH)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迟显性和易感基因外显不全性,这为确定EH相关基因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EH候选病因的研究一直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其中,种族与EH的关系很早就受到注意.抽样调查发现,同一地区不同民族间和不同地区同一民族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1].

    作者:苏秀兰;常培叶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长沙市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和利用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长沙市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CHS)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与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研究人群,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老年居民CHS的综合利用率为40.4%,知晓率为45.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收入和知晓程度是影响老年人CHS利用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长沙市老年居民CHS利用率偏低,因此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有效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改善CHS的可及性和方便程度.

    作者:席光湘;刘彬彬;晏强;韦懿芸;颜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