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雯;吴赛珠;阮云军;何天民;刘新强;赖文岩
目的 研究HGF/C-met 系统在肝纤维化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逆转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 Wistar大鼠应用硫代乙酰胺(TAA)饮用水喂养,制备肝纤维化模型.42只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 7 组,每组6只.每隔2 w处死一组大鼠,留取血清检测肝功能,并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HE和天狼星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量,以正常大鼠6只为对照.结果 肝纤维化各组HGF/c-Me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停止应用TAA时间的延长,肝功能、组织学改变、羟脯氨酸含量及HGF/c-Met的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恢复,且与停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肝损伤发生后,通过增加HGF/c-Met系统的表达水平,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逆转肝纤维化.
作者:刘金霞;孙殿兴;曹治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在ICU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应用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该院ICU中253例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老年MODS合并ARF患者,其中老年患者121例、非老年患者13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VVH前后血液生化改变、疾病危重度评分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VVH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非老年组相比:①老年患者衰竭器官数多、氧合指数低、APACHEⅡ评分高,病情更为危重;②CVVH治疗后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无明显改善,血乳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高于治疗前,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CVVH治疗前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血白蛋白水平、平均动脉压.结论 ICU中老年MODS合并ARF患者病情更为危重、预后差;CVVH治疗效果非老年患者优于非老年患者,CVVH治疗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伍民生;赵晓琴;周红卫;陈强;吴英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腹型肥胖对代谢综合征(MS)诊断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诊断腹型肥胖的创新指标.方法 采取多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长春市周边的人群中随机抽样3 335例,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关于MS诊断标准分为MS患者组、高危人群组、正常对照组,初步检测所需指标,按公式计算三项筛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MS患者组及高危人群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通过初步研究,本研究三项创新指标在MS人群和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此三项指标设计合理、科学.
作者:张斯棋;孔俭;何淑梅;高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抽吸治疗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进行血肿体积、Zea Longa评分、血清NSE浓度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3、7 d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01),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7 d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③血清NSE浓度既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也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肿体积和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提示NSE是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损害和恢复的可靠指标.
作者:余震;唐玲;陈莉芬;张东平;胡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有重要意义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有或无原发心脏病基础上,长期持续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脏扩大,甚至心功能不全,而快速心室率被控制后,心脏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称谓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很少有对老年人长期追踪报道.本研究对24年中收集并随访的55例慢性孤立性AF患者进行了回顾研究.
作者:王亚真;陈昕;苏轮;薛俊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叶黄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 mg/kg)以及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10、15、20 mg/kg)共6组,每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 叶黄素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 叶黄素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裴凌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和P-糖蛋白(P-gp)表达与卵巢癌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AKT和P-gp表达,分析其与化疗反应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 p-AKT和P-gp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和31.7%,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且p-AKT和P-gp表达存在相关性.p-AKT和P-gp表达阳性组的化疗反应率显著高于p-AKT和P-gp表达阴性组(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病理分期、术后残留灶直径≥2 c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KT和P-gp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化疗耐药有关,p-AKT过表达对P-gp阳性表达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对合理制定化疗方案、预测化疗反应性及估计预后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舒畅;方艳秋;徐鹏;张晓霞;许淑芬;齐亚灵;刘磊;谭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呼和浩特地区中老年人群指骨密度(BMD)的测量分析,得出此人群BMD分布规律及患病状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及健康体检者共3 560例进行了手指骨BMD检测,筛选出其中2 147例符合条件者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
作者:陈卫国;郑连文;郭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要维持和促进健康,不能完全依赖家庭和专业人员的照顾,更多的是需要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为自己制订科学、合理的照顾及适应方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文慧;孙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转归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估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在老年MDS预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2月老年MDS患者(≥60岁)病例31例,因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并追踪其临床病情变化情况.同期选取50例非老年性MDS患者(<60岁)作为对照.所有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所有生存率函数曲线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 31例老年MDS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初诊时48.39%的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35.48%的患者合并感染.按WHO分型难治性白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和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蛋白-Ⅱ型(RAEB-Ⅱ)比例高,共占84.62%.按1976年法、美、英三国制定的白血病分类法(FAB分型)RAEB患者比例高,占61.29%.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以二系病态造血多见(54.84%).19例骨髓活检患者中57.89%出现病态造血,47.37%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现象.13例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异常率为38.46%.截止随访结束,死亡26例(83.87%),中位生存期12.448个月,61.54%患者死于感染.老年组总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非老年组患者(P<0.000 1).IPSS不同危险组别的老年组(P=0.004 5)和非老年组(P<0.000 1)的总存活期均有显著差异.对各项临床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IPSS染色体分组(P=0.002 4)和血小板计数(P=0.041)是影响老年MDS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MDS患者总存活期未见有明显区别(P=0.912).结论 老年MDS患者以预后相对较差亚型常见,感染是其初诊及死亡的常见原因.相比非老年性患者,老年性MDS患者有显著较差的预后,IPSS及其染色体分组仍是判断老年MDS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隗佳;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他赛(Docetaxel)均为紫杉类新型抗微管药物,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药物.为了观察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在NSCLC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本文为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ⅢB~Ⅳ期NSCLC患者46例,分别采用紫杉醇联合CBP,多西他赛联合CBP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了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利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监视动物Ⅱ导联心电图,预先给药10 d后,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结果 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40 mg/kg)室颤发生率降低40%,室颤持续时间缩短[(12.1±9.6)s vs (18.8±13.3)s],存活时间明显延长[(170.2±102.3)s vs(100.5±52.8)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00 mg/kg)降低了缺血期内室速、室颤的发生率,缩短了室颤的持续时间[(60.7±20.9)s vs(123.4±32.1)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作者:王春艳;王桂茹;李晶;徐志刚;宋艳芳;吴德俊;陈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睾酮对心肌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1 μmol/L、 100 nmol/L、10 nmol/L三种剂量睾酮干预自然衰老的小鼠心肌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p16INK4a、cyclinD1 mRNA、蛋白及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衰老心肌细胞相比,1 μmol/L、100 nmol/L、10 nmol/L睾酮干预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P<0.05),这一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睾酮干预可上调cyclinD1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16INK4a mRNA及蛋白表达,并使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这些作用均可被雄激素受体阻断剂而不被雌激素受体阻断剂所阻断(P<0.05).结论 睾酮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小鼠心肌细胞衰老,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睾酮上调cyclinD1表达,下调p16INK4a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邢晓雯;吴赛珠;阮云军;何天民;刘新强;赖文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α-亚麻酸对第二代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以富含α-亚麻酸的青花椒籽油饲料饲喂SD大鼠两代,Morris水迷宫测定仔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子显微镜观察仔代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青花椒籽油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青花椒籽油组海马神经元蛋白质合成增强,细胞分化程度增加.结论 富含α-亚麻酸的青花椒籽油对大鼠大脑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作者:田枫;齐晓旭;郑振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PARγ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rs1875796为遗传标记,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PARγ基因rs1875796的基因型.应用氧化酶法测定入组患者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基因rs1875796的等位基因频率与TC、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但经性别分层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TC、LDL-C水平与PPARγ基因rs1875796的等位基因频率呈显著性相关(分别为χ2=9.378,P=0.002和χ2=11.187,P=0.000 8).携带C等位基因个体的TC水平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结论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TC、LDL-C水平与PPARγ基因ts1875796多态性可能有关.
作者:李蕴博;杜丹华;郭晖;高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制作D-半乳糖衰老模型,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菟丝子水提物.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的变化.结果 菟丝子水提物可提高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使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菟丝子水提物能提高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维护线粒体功能.
作者:张丽;张鹏霞;王昭;朴金花;张涛;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心肌肥厚使心血管意外事件如猝死、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显著增加.心肌肥厚包括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增多,除血流动力学因素外许多社经体液因子及血管活性肽也参与了其过程.
作者:马晓庆;苏胜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老年胶质瘤患者相对较少,且病理类型以低级别为主,所以老年患者的复发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更应该重视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文回顾了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49例老年胶质瘤患者治疗过程.
作者:刘宝斌;朱晓波;许海洋;王修哲;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对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5~59岁,20例)、老年组(60~77岁,22例).2组CH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每日30 g,4 w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经黄芪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其中老年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黄芪能够有效地抑制CHD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对老年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作者:孙萍;赵莉;刘艳;燕芳芳;刘运芳;赵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咳嗽常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1],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及频率分布特点,有助于其诊断和治疗.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6年6月~2007年5月因持续性咳嗽连续在本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185例.入选标准:年龄≥16岁,咳嗽病程>8 w,无喘息、咯血、发热等症状,包括抗生素在内的一般治疗无效,肺部体检无啰音;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