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温除大热法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孙萍;赵莉;刘艳;燕芳芳;刘运芳;赵玉霞

关键词:冠心病, 黄芪,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对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5~59岁,20例)、老年组(60~77岁,22例).2组CH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每日30 g,4 w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经黄芪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其中老年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黄芪能够有效地抑制CHD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对老年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温除大热法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对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5~59岁,20例)、老年组(60~77岁,22例).2组CH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每日30 g,4 w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经黄芪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其中老年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黄芪能够有效地抑制CHD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对老年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作者:孙萍;赵莉;刘艳;燕芳芳;刘运芳;赵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要维持和促进健康,不能完全依赖家庭和专业人员的照顾,更多的是需要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为自己制订科学、合理的照顾及适应方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文慧;孙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期脑梗死152例血管分析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率和分布.方法 选择发病12 h以内中度至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颅CT排除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使用血管直径和血管床灌注评分(TIMI)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分析受累血管数目、血管狭窄部位以及血管狭窄形态.结果 共收集了152例患者,平均 58岁,其中男性118例.发病至血管造影时间(500±160)min.头颅CT显示陈旧性梗死灶57例,可疑低密度2 例,其余正常.血管造影显示102例患者有血管狭窄或闭塞.50例(33%)血管造影正常.基底动脉受累为常见.多部位和多血管受累达24例(16%).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显示大部分患者有肯定的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应当根据血管病变程度、部位和同时受累的血管数目选择治疗方法和治疗途径.

    作者:庞猛;王守春;朱辉;杨弋;冯加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菟丝子水提物对衰老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制作D-半乳糖衰老模型,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菟丝子水提物.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的变化.结果 菟丝子水提物可提高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使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菟丝子水提物能提高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维护线粒体功能.

    作者:张丽;张鹏霞;王昭;朴金花;张涛;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揭示其在基底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55对(110只)眼库眼球,机械法分离玻璃体皮质与视网膜至周边部黏连区,吲哚美辛(ICG)标记其后缘,显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结果 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cPVD)终止于基底部后缘,鼻侧宽于颞侧;基底部后缘有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和视网膜撕裂.结论 老年人基底部形态受cPVD影响;cPVD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可造成视网膜撕裂.

    作者:于朝华;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68名PD患者家属进行为其4 w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将干预后的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 w干预后,PD患者家属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偏执指标,以及SDS 、SAS得分和社会支持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PD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度.

    作者:苑杰;王静;徐士军;郝秀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快速老化小鼠行为学增龄性研究

    目的 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老化征象、焦虑状况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进行系统研究,为推广该模型在老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较全面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雄性4、8、12月龄SAMP8,以同龄同性别正常老化的SAMR1为对照,应用老化度评分、广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Morris水迷宫测试SAMP8的老化度、焦虑度和学习记忆等行为学的增龄性变化.结果 与SAMR1比较,SAMP8在4月龄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8月龄、12月龄明显加重(P<0.05,P<0.01);活动度检测发现8月龄SAMP8活动度增加显著(P<0.01),对危险的识别度降低(P<0.001);12月龄的SAMP8进一步加重,并存在明显的增龄性老化体征(P<0.001)和焦虑情绪.结论 SAMP8随增龄存在快速老化的特征,证实SAMP8是研究老化、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理想模型.

    作者:王枫;陈洪;于淼;孙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呼和浩特地区中老年人指骨骨密度的调查

    对呼和浩特地区中老年人群指骨密度(BMD)的测量分析,得出此人群BMD分布规律及患病状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及健康体检者共3 560例进行了手指骨BMD检测,筛选出其中2 147例符合条件者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

    作者:陈卫国;郑连文;郭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执行功能和加工速度在工作记忆老化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执行功能和加工速度在工作记忆老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80名和20岁左右年轻人30名进行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加工速度测量.结果 注意焦点、内容调控和任务管理3种执行功能对工作记忆老化的作用量分别为1.01%、51.22%、12.5%(局部转换耗时)、36.15%(整体转换耗时).加工速度对工作记忆老化的作用量为47.30%.结论 不同的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在工作记忆老化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注意焦点执行功能既不能解释工作记忆的年龄相关变异,其自身也未发生衰退;内容调控执行功能相对于加工速度可以解释更多的工作记忆的年龄相关变异;任务管理执行功能对工作记忆年龄变异的解释力小于加工速度.

    作者:彭华茂;张凌;申继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跨膜蛋白KAI1和FasL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组织中KAI1和FasL蛋白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4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纤维腺瘤组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AI1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纤维腺瘤组、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出现,KAI1 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分级成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FasL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纤维腺瘤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KAI1 基因表达下调和FasL 基因表达上调在乳腺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的表达阳性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郑立红;李玉兰;高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身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身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萧山区老年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锻炼强度分为3组,对基本情况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生理及体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绝大部分老年人认为锻炼对身体大有好处或有好处.中心性肥胖各组间差异显著,体质总分和各单项评分较大强度组与中等强度组均大于运动不足组,其中综合评分和握力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闭眼单立和肺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SF-36量表3组间总分、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和社会功能各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活质量和体质水平的因素,锻炼强度均是相关因素.肥胖及血压水平各组间无差异.结论 健身锻炼能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

    作者:蒋园园;李毅本;杨振莉;王冬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由漱口液提取人基因组DNA量与质的分析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基因样本获取办法用于大样本遗传学研究.方法 通过邮寄的方法获得病人的漱口液(mouthwash)共492份,用氯-酚法提取其中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测定提取数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用提取的DNA 扩增大分子红视蛋白DNA片段,并将纯化的DNA产物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因子的部分片段基因测序,以评定DNA提取质量.结果 每份样本的DNA提取量中位数为52.63 μg(10%及90%界值分别为16和143.25 μg),其中10~20 ng的DNA即可获得好的PCR扩增产物,并能得到清晰的基因测序结果.结论 用邮寄的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做漱口液,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从中提取的人类DNA的数量和质量均理想,在实际应用中结果可靠.

    作者:刘海军;秦雪娇;张林娜;陈红梅;郭永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受累区皮肤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因其发生率高(9%~13%带状疱疹患者可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0岁以上老龄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可高达50%~75%[1])、持续时间长(可达3.5年).迄今仍有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2],所以其治疗尤为重要,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春梅;赵桂香;张红岩;李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对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抽吸治疗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进行血肿体积、Zea Longa评分、血清NSE浓度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3、7 d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01),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7 d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③血清NSE浓度既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也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肿体积和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提示NSE是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损害和恢复的可靠指标.

    作者:余震;唐玲;陈莉芬;张东平;胡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胶质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

    老年胶质瘤患者相对较少,且病理类型以低级别为主,所以老年患者的复发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更应该重视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文回顾了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49例老年胶质瘤患者治疗过程.

    作者:刘宝斌;朱晓波;许海洋;王修哲;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与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比较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一种病情十分严重的结核病,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为了解儿童与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起病方式、病变类型、合并肺外结核病情况,本文就两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型肥胖的流行病学筛查新指标体系

    目的 腹型肥胖对代谢综合征(MS)诊断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诊断腹型肥胖的创新指标.方法 采取多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长春市周边的人群中随机抽样3 335例,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关于MS诊断标准分为MS患者组、高危人群组、正常对照组,初步检测所需指标,按公式计算三项筛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MS患者组及高危人群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通过初步研究,本研究三项创新指标在MS人群和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此三项指标设计合理、科学.

    作者:张斯棋;孔俭;何淑梅;高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叶黄素对化学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预防研究

    目的 研究叶黄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 mg/kg)以及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10、15、20 mg/kg)共6组,每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 叶黄素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 叶黄素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裴凌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患者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c-myc、p53、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它们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STAT3、c-myc、survivin、VEGF 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53 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减弱,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STAT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节其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致癌作用.

    作者:陈丽;李静;孙海波;潘淑平;黄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磷酸化AKT和P-gp表达与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和P-糖蛋白(P-gp)表达与卵巢癌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AKT和P-gp表达,分析其与化疗反应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 p-AKT和P-gp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和31.7%,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且p-AKT和P-gp表达存在相关性.p-AKT和P-gp表达阳性组的化疗反应率显著高于p-AKT和P-gp表达阴性组(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病理分期、术后残留灶直径≥2 c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KT和P-gp阳性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化疗耐药有关,p-AKT过表达对P-gp阳性表达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对合理制定化疗方案、预测化疗反应性及估计预后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舒畅;方艳秋;徐鹏;张晓霞;许淑芬;齐亚灵;刘磊;谭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