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

于朝华;王静

关键词:基底部, 玻璃体后脱离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揭示其在基底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55对(110只)眼库眼球,机械法分离玻璃体皮质与视网膜至周边部黏连区,吲哚美辛(ICG)标记其后缘,显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结果 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cPVD)终止于基底部后缘,鼻侧宽于颞侧;基底部后缘有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和视网膜撕裂.结论 老年人基底部形态受cPVD影响;cPVD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可造成视网膜撕裂.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α-亚麻酸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 探讨α-亚麻酸对第二代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以富含α-亚麻酸的青花椒籽油饲料饲喂SD大鼠两代,Morris水迷宫测定仔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子显微镜观察仔代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青花椒籽油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青花椒籽油组海马神经元蛋白质合成增强,细胞分化程度增加.结论 富含α-亚麻酸的青花椒籽油对大鼠大脑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作者:田枫;齐晓旭;郑振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肌坏死导致的心肌代谢不良等多种因素所致.梗死后存活的心肌损伤严重,心功能不全常反复发作,进一步加重了心肌损伤,尽管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不断研发及治疗手段不断进展,但临床效果仍不满意,复发的频次、心功能的改善及总死亡率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1].本组56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类等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应用环磷腺苷葡胺(MAC)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仲君;马英华;苗嵩;韩津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PARγ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 探讨PPARγ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rs1875796为遗传标记,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PARγ基因rs1875796的基因型.应用氧化酶法测定入组患者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基因rs1875796的等位基因频率与TC、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但经性别分层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TC、LDL-C水平与PPARγ基因rs1875796的等位基因频率呈显著性相关(分别为χ2=9.378,P=0.002和χ2=11.187,P=0.000 8).携带C等位基因个体的TC水平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结论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TC、LDL-C水平与PPARγ基因ts1875796多态性可能有关.

    作者:李蕴博;杜丹华;郭晖;高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bF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SCs中的稳定表达

    目的 构建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内的表达.方法 应用RT-PCR从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bFGF,并将其构建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利用脂质体将基因转染MSCs内,利用G418进行基因的表达筛选,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扩增出人bFGF基因成功构建在bFGF-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经G418筛选转染的MSCs存活十代以上.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转染bFGF-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的MSCs能够大量稳定表达bFGF.结论 构建的bFGF-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可在MSCs内得到稳定的表达.

    作者:杨春辉;杜珍武;卜丽莎;尹维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心肌肥厚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使心血管意外事件如猝死、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显著增加.心肌肥厚包括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增多,除血流动力学因素外许多社经体液因子及血管活性肽也参与了其过程.

    作者:马晓庆;苏胜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Smad7对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测Smad7对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增殖及浸润的影响.方法 应用CCK-8和RT-PCR分别检测Smad7稳定转染U251细胞与空载体转染U251细胞及U251细胞在增殖和N-cadherin 、E-cadherin、 vimentin、 twist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Smad7转染后,上皮细胞间质化相关基因表达未见改变(P>0.05),但相对于空载体转染U251细胞及U251细胞其增殖速度减慢.结论 Smad7稳定转染后未见胶质母细胞瘤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但Smad7高表达可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

    作者:陈志明;曹红十;李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与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比较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一种病情十分严重的结核病,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为了解儿童与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起病方式、病变类型、合并肺外结核病情况,本文就两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对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抽吸治疗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进行血肿体积、Zea Longa评分、血清NSE浓度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3、7 d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01),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7 d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③血清NSE浓度既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也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肿体积和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提示NSE是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损害和恢复的可靠指标.

    作者:余震;唐玲;陈莉芬;张东平;胡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对79例社区老年EH患者追踪心理干预1年半,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每半年对研究对象进行1次评定.结果 第一次随访干预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的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高(P<0.01),第二、三次随访干预组各领域的生活质量都比对照组高(P<0.01;P<0.05).干预组第一次随访时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生活质量较随访前下降(P<0.01),环境领域较随访前增高(P<0.05);第二次随访时的生理领域分值、社会领域分值较随访前下降(P<0.01,P<0.05),心理领域分值、环境领域分值较随访前增高(P<0.01,P<0.05);第三次随访时生理领域分值较随访前下降(P<0.01),心理领域分值、环境领域分值较随访前增高(P<0.01,P<0.05).对照组各领域的生活质量3次随访期间与随访前相比都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可改善老年EH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念红;程敏锋;王相兰;胡三红;张晋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68名PD患者家属进行为其4 w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将干预后的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 w干预后,PD患者家属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偏执指标,以及SDS 、SAS得分和社会支持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PD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度.

    作者:苑杰;王静;徐士军;郝秀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菟丝子水提物对衰老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制作D-半乳糖衰老模型,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菟丝子水提物.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的变化.结果 菟丝子水提物可提高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使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菟丝子水提物能提高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维护线粒体功能.

    作者:张丽;张鹏霞;王昭;朴金花;张涛;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睾酮对衰老心肌细胞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睾酮对心肌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1 μmol/L、 100 nmol/L、10 nmol/L三种剂量睾酮干预自然衰老的小鼠心肌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p16INK4a、cyclinD1 mRNA、蛋白及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衰老心肌细胞相比,1 μmol/L、100 nmol/L、10 nmol/L睾酮干预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P<0.05),这一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睾酮干预可上调cyclinD1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16INK4a mRNA及蛋白表达,并使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这些作用均可被雄激素受体阻断剂而不被雌激素受体阻断剂所阻断(P<0.05).结论 睾酮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小鼠心肌细胞衰老,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睾酮上调cyclinD1表达,下调p16INK4a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邢晓雯;吴赛珠;阮云军;何天民;刘新强;赖文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患者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c-myc、p53、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它们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STAT3、c-myc、survivin、VEGF 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53 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减弱,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STAT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节其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致癌作用.

    作者:陈丽;李静;孙海波;潘淑平;黄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型肥胖的流行病学筛查新指标体系

    目的 腹型肥胖对代谢综合征(MS)诊断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诊断腹型肥胖的创新指标.方法 采取多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长春市周边的人群中随机抽样3 335例,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关于MS诊断标准分为MS患者组、高危人群组、正常对照组,初步检测所需指标,按公式计算三项筛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MS患者组及高危人群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通过初步研究,本研究三项创新指标在MS人群和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此三项指标设计合理、科学.

    作者:张斯棋;孔俭;何淑梅;高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贴壁法体外培养纯化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 研究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及增殖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进行鉴定.方法 取出生5 d的Wistar乳鼠的股骨及胫骨,冲取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筛选分离鼠的MSCs,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增殖,测定其生长曲线,检测生长周期,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抗原.结果 贴壁培养法能够有效地分离鼠的MSCs,MSCs形态为均一的梭形,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周期显示第三代细胞约有80.89%处于G0/G1期,第三代以后细胞表面抗原CD90阳性,CD34、CD45阴性.结论 建立了一种较好的体外培养、纯化及扩增鼠MSCs的方法,适用于MSCs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明磊;高忠礼;刘光耀;宋世洋;刘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要维持和促进健康,不能完全依赖家庭和专业人员的照顾,更多的是需要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为自己制订科学、合理的照顾及适应方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文慧;孙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转归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估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在老年MDS预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2月老年MDS患者(≥60岁)病例31例,因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并追踪其临床病情变化情况.同期选取50例非老年性MDS患者(<60岁)作为对照.所有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所有生存率函数曲线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 31例老年MDS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初诊时48.39%的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35.48%的患者合并感染.按WHO分型难治性白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和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蛋白-Ⅱ型(RAEB-Ⅱ)比例高,共占84.62%.按1976年法、美、英三国制定的白血病分类法(FAB分型)RAEB患者比例高,占61.29%.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以二系病态造血多见(54.84%).19例骨髓活检患者中57.89%出现病态造血,47.37%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现象.13例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异常率为38.46%.截止随访结束,死亡26例(83.87%),中位生存期12.448个月,61.54%患者死于感染.老年组总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非老年组患者(P<0.000 1).IPSS不同危险组别的老年组(P=0.004 5)和非老年组(P<0.000 1)的总存活期均有显著差异.对各项临床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IPSS染色体分组(P=0.002 4)和血小板计数(P=0.041)是影响老年MDS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MDS患者总存活期未见有明显区别(P=0.912).结论 老年MDS患者以预后相对较差亚型常见,感染是其初诊及死亡的常见原因.相比非老年性患者,老年性MDS患者有显著较差的预后,IPSS及其染色体分组仍是判断老年MDS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隗佳;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揭示其在基底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55对(110只)眼库眼球,机械法分离玻璃体皮质与视网膜至周边部黏连区,吲哚美辛(ICG)标记其后缘,显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结果 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cPVD)终止于基底部后缘,鼻侧宽于颞侧;基底部后缘有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和视网膜撕裂.结论 老年人基底部形态受cPVD影响;cPVD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可造成视网膜撕裂.

    作者:于朝华;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欧瑞姆护理程序在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中的应用

    胃肠息肉是常见、多发性消化道疾病,因可发生癌变和出血,故发现后应予切除[1],为了提高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上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有效性,本研究以美国护理理论家Dorothea E.orem博士提出的护理模式为依据、以该护理程序为指导,对本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效果.

    作者:崔爱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难治患牙根管内封氢氧化钙加碘仿的临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患牙经过根管预备,传统的根管内封药[甲醛甲酚(FC)]后大部分患牙可以治愈.但对一些病程长、长期渗出、疼痛、根尖周区破坏较大的难治病例疗效不理想.我科对常规根管内封药后仍有疼痛或大量渗出的患牙,行氢氧化钙加碘仿根管内封药[1],现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黄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