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GF/c-Met系统在大鼠肝纤维化转归中作用及其机制

刘金霞;孙殿兴;曹治宸

关键词:HGF/c-Met系统, 肝纤维化, 硫代乙酰胺
摘要:目的 研究HGF/C-met 系统在肝纤维化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逆转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 Wistar大鼠应用硫代乙酰胺(TAA)饮用水喂养,制备肝纤维化模型.42只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 7 组,每组6只.每隔2 w处死一组大鼠,留取血清检测肝功能,并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HE和天狼星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量,以正常大鼠6只为对照.结果 肝纤维化各组HGF/c-Me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停止应用TAA时间的延长,肝功能、组织学改变、羟脯氨酸含量及HGF/c-Met的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恢复,且与停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肝损伤发生后,通过增加HGF/c-Met系统的表达水平,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逆转肝纤维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对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抽吸治疗脑出血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进行血肿体积、Zea Longa评分、血清NSE浓度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3、7 d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01),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7 d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③血清NSE浓度既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也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肿体积和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提示NSE是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损害和恢复的可靠指标.

    作者:余震;唐玲;陈莉芬;张东平;胡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由漱口液提取人基因组DNA量与质的分析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基因样本获取办法用于大样本遗传学研究.方法 通过邮寄的方法获得病人的漱口液(mouthwash)共492份,用氯-酚法提取其中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测定提取数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用提取的DNA 扩增大分子红视蛋白DNA片段,并将纯化的DNA产物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因子的部分片段基因测序,以评定DNA提取质量.结果 每份样本的DNA提取量中位数为52.63 μg(10%及90%界值分别为16和143.25 μg),其中10~20 ng的DNA即可获得好的PCR扩增产物,并能得到清晰的基因测序结果.结论 用邮寄的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做漱口液,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从中提取的人类DNA的数量和质量均理想,在实际应用中结果可靠.

    作者:刘海军;秦雪娇;张林娜;陈红梅;郭永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欧瑞姆护理程序在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中的应用

    胃肠息肉是常见、多发性消化道疾病,因可发生癌变和出血,故发现后应予切除[1],为了提高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上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有效性,本研究以美国护理理论家Dorothea E.orem博士提出的护理模式为依据、以该护理程序为指导,对本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效果.

    作者:崔爱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患者STAT3及其相关生长调控基因c-myc、p53、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它们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STAT3、c-myc、survivin、VEGF 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53 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减弱,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STAT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节其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致癌作用.

    作者:陈丽;李静;孙海波;潘淑平;黄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呼和浩特地区中老年人指骨骨密度的调查

    对呼和浩特地区中老年人群指骨密度(BMD)的测量分析,得出此人群BMD分布规律及患病状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及健康体检者共3 560例进行了手指骨BMD检测,筛选出其中2 147例符合条件者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

    作者:陈卫国;郑连文;郭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菟丝子水提物对衰老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制作D-半乳糖衰老模型,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菟丝子水提物.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的变化.结果 菟丝子水提物可提高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使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菟丝子水提物能提高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维护线粒体功能.

    作者:张丽;张鹏霞;王昭;朴金花;张涛;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GF/c-Met系统在大鼠肝纤维化转归中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HGF/C-met 系统在肝纤维化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逆转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 Wistar大鼠应用硫代乙酰胺(TAA)饮用水喂养,制备肝纤维化模型.42只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 7 组,每组6只.每隔2 w处死一组大鼠,留取血清检测肝功能,并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HE和天狼星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量,以正常大鼠6只为对照.结果 肝纤维化各组HGF/c-Me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停止应用TAA时间的延长,肝功能、组织学改变、羟脯氨酸含量及HGF/c-Met的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恢复,且与停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肝损伤发生后,通过增加HGF/c-Met系统的表达水平,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逆转肝纤维化.

    作者:刘金霞;孙殿兴;曹治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慢性咳嗽68例病因及频率分布特点分析

    慢性咳嗽常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1],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及频率分布特点,有助于其诊断和治疗.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6年6月~2007年5月因持续性咳嗽连续在本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185例.入选标准:年龄≥16岁,咳嗽病程>8 w,无喘息、咯血、发热等症状,包括抗生素在内的一般治疗无效,肺部体检无啰音;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心肌肥厚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使心血管意外事件如猝死、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显著增加.心肌肥厚包括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增多,除血流动力学因素外许多社经体液因子及血管活性肽也参与了其过程.

    作者:马晓庆;苏胜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学特征,揭示其在基底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55对(110只)眼库眼球,机械法分离玻璃体皮质与视网膜至周边部黏连区,吲哚美辛(ICG)标记其后缘,显示玻璃体基底部的形态.结果 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cPVD)终止于基底部后缘,鼻侧宽于颞侧;基底部后缘有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和视网膜撕裂.结论 老年人基底部形态受cPVD影响;cPVD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可造成视网膜撕裂.

    作者:于朝华;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型肥胖的流行病学筛查新指标体系

    目的 腹型肥胖对代谢综合征(MS)诊断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诊断腹型肥胖的创新指标.方法 采取多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长春市周边的人群中随机抽样3 335例,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关于MS诊断标准分为MS患者组、高危人群组、正常对照组,初步检测所需指标,按公式计算三项筛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MS患者组及高危人群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通过初步研究,本研究三项创新指标在MS人群和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此三项指标设计合理、科学.

    作者:张斯棋;孔俭;何淑梅;高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胶质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

    老年胶质瘤患者相对较少,且病理类型以低级别为主,所以老年患者的复发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更应该重视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文回顾了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49例老年胶质瘤患者治疗过程.

    作者:刘宝斌;朱晓波;许海洋;王修哲;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跨膜蛋白KAI1和FasL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组织中KAI1和FasL蛋白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4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纤维腺瘤组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AI1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纤维腺瘤组、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出现,KAI1 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分级成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FasL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纤维腺瘤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KAI1 基因表达下调和FasL 基因表达上调在乳腺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的表达阳性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郑立红;李玉兰;高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紫杉醇与多西他赛联合CBP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46例临床观察

    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他赛(Docetaxel)均为紫杉类新型抗微管药物,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药物.为了观察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在NSCLC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本文为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ⅢB~Ⅳ期NSCLC患者46例,分别采用紫杉醇联合CBP,多西他赛联合CBP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了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快速老化小鼠行为学增龄性研究

    目的 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老化征象、焦虑状况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进行系统研究,为推广该模型在老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较全面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雄性4、8、12月龄SAMP8,以同龄同性别正常老化的SAMR1为对照,应用老化度评分、广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Morris水迷宫测试SAMP8的老化度、焦虑度和学习记忆等行为学的增龄性变化.结果 与SAMR1比较,SAMP8在4月龄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8月龄、12月龄明显加重(P<0.05,P<0.01);活动度检测发现8月龄SAMP8活动度增加显著(P<0.01),对危险的识别度降低(P<0.001);12月龄的SAMP8进一步加重,并存在明显的增龄性老化体征(P<0.001)和焦虑情绪.结论 SAMP8随增龄存在快速老化的特征,证实SAMP8是研究老化、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理想模型.

    作者:王枫;陈洪;于淼;孙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甘温除大热法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对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5~59岁,20例)、老年组(60~77岁,22例).2组CH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每日30 g,4 w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经黄芪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其中老年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黄芪能够有效地抑制CHD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对老年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作者:孙萍;赵莉;刘艳;燕芳芳;刘运芳;赵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老年MODS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在ICU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应用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该院ICU中253例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老年MODS合并ARF患者,其中老年患者121例、非老年患者13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VVH前后血液生化改变、疾病危重度评分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VVH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非老年组相比:①老年患者衰竭器官数多、氧合指数低、APACHEⅡ评分高,病情更为危重;②CVVH治疗后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无明显改善,血乳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高于治疗前,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CVVH治疗前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血白蛋白水平、平均动脉压.结论 ICU中老年MODS合并ARF患者病情更为危重、预后差;CVVH治疗效果非老年患者优于非老年患者,CVVH治疗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伍民生;赵晓琴;周红卫;陈强;吴英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与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比较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一种病情十分严重的结核病,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为了解儿童与老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起病方式、病变类型、合并肺外结核病情况,本文就两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68名PD患者家属进行为其4 w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将干预后的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 w干预后,PD患者家属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偏执指标,以及SDS 、SAS得分和社会支持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PD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度.

    作者:苑杰;王静;徐士军;郝秀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转归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估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在老年MDS预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2月老年MDS患者(≥60岁)病例31例,因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并追踪其临床病情变化情况.同期选取50例非老年性MDS患者(<60岁)作为对照.所有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所有生存率函数曲线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 31例老年MDS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初诊时48.39%的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35.48%的患者合并感染.按WHO分型难治性白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和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蛋白-Ⅱ型(RAEB-Ⅱ)比例高,共占84.62%.按1976年法、美、英三国制定的白血病分类法(FAB分型)RAEB患者比例高,占61.29%.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以二系病态造血多见(54.84%).19例骨髓活检患者中57.89%出现病态造血,47.37%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现象.13例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异常率为38.46%.截止随访结束,死亡26例(83.87%),中位生存期12.448个月,61.54%患者死于感染.老年组总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非老年组患者(P<0.000 1).IPSS不同危险组别的老年组(P=0.004 5)和非老年组(P<0.000 1)的总存活期均有显著差异.对各项临床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IPSS染色体分组(P=0.002 4)和血小板计数(P=0.041)是影响老年MDS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MDS患者总存活期未见有明显区别(P=0.912).结论 老年MDS患者以预后相对较差亚型常见,感染是其初诊及死亡的常见原因.相比非老年性患者,老年性MDS患者有显著较差的预后,IPSS及其染色体分组仍是判断老年MDS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隗佳;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