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膜作用的研究

刘玉凤;任卫东;唐力;陈昕;马春艳;刘跃华

关键词:超声,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微泡造影剂, 小孔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MB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膜的作用.方法 向两皿HUVEC中加入MBCA(商品名:SonoVue),用超声辐照,辐照后立即取一皿细胞送电镜室进行SEMS观察.另一皿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进行SEMS观察.结果 超声介导SonoVue可使HUVEC细胞膜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明显异常改变.约23%细胞的细胞膜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小孔.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再进行SEMS观察,发现细胞膜的形态未见小孔样结构改变.结论 超声介导SonoVue可使HUVEC细胞膜产生可逆性的小孔.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易感因素分析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日益增多,研究显示,老年是发生AA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合理的选择抗生素可以减少内源性梭状芽孢杆菌的筛选几率,有效的避免AAD[1].为了解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易感因素,本文对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郝丽杰;冯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siRNA-Med19对人肺癌A549细胞Med19转录、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siRNA-Med19对人肺癌A549细胞Med19的影响.方法 利用前期已合成的siRNA-Med19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并以无病毒感染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以慢病毒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荧光图片和白光图片对比方法判断细胞的感染率;RT-PCR法检测细胞Med19mRNA的转录水平; 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Med1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慢病毒载体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感染率在80%以上,siRNA-Med19慢病毒感染组Med19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敲减效率大于70%,Med19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降低.结论 siRNA-Med19慢病毒载体可以高效感染人肺癌A549细胞,siRNA-Med19对A549细胞Med19的转录和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消减作用.

    作者:李金东;孙梅;高楠;罗树生;王荣有;金成彦;张兴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膜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MB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膜的作用.方法 向两皿HUVEC中加入MBCA(商品名:SonoVue),用超声辐照,辐照后立即取一皿细胞送电镜室进行SEMS观察.另一皿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进行SEMS观察.结果 超声介导SonoVue可使HUVEC细胞膜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明显异常改变.约23%细胞的细胞膜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小孔.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再进行SEMS观察,发现细胞膜的形态未见小孔样结构改变.结论 超声介导SonoVue可使HUVEC细胞膜产生可逆性的小孔.

    作者:刘玉凤;任卫东;唐力;陈昕;马春艳;刘跃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乳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SalB 、5-氮胞苷(5-aza)及SalB联合5-aza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MSCs,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收集条件培养液对其进行分组诱导:①SalB(终浓度为250 μg/L),②5-aza组(终浓度为10 μg/L),③SalB联合5-aza组(终浓度分别为250 μg/L与10 μmol/L),④乳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⑤未加诱导剂的阴性对照组.选取MSCs进行诱导,诱导周期为4 w.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早期基因NKX2.5、GATA-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细胞形态学显示,诱导后的MSCs体积增大,增殖减慢,并出现肌管样结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诱导后的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与5-aza组相比,SalB组和条件培养液两组蛋白表达较低,SalB联合5-aza组蛋白表达升高;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四组表达心肌分化早期基因,SalB联合5-aza组诱导后的MSCs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 SalB联合5-aza诱导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上调心肌早期基因NKX2.5、GATA-4mRNA的表达,证实其能够向心肌细胞分化能力;条件培养液不能上调心肌细胞的早期基因和蛋白,不能诱导其分化.

    作者:郭茂娟;姜希娟;马东明;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模型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70岁人群发病率达120/10万[1].P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其主要病理标志为选择性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缺失,残存神经元呈现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泛素染色阳性的胞浆内包涵体(Lewy Body,LB)形成,黑质-纹状体通路DA释放减少,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随意运动缺失、木僵等一系列症状.目前,PD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细胞基因移植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为广泛.

    作者:单悌超;任玉娇;于学慧;袁彦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浆内脏脂肪素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VFN)水平.方法 对T2DM合并MS组87例、T2DM未合并MS组73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其血浆VFN水平,同时测定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3组间血浆VFN平均水平.结果 MS组、非MS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VFN水平分别为(2.13±0.64)、(1.83±0.62)、(1.00±0.33)ng/ml,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 T2DM患者血浆VFN水平明显升高,合并MS者水平更高,提示血浆VFN与T2DM及MS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韦秀英;胡世红;邹劲涛;黄振宇;马觉明;黄秋菊;肖丽红;钟萍;莫如芬;郑杨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砷、铝联合中毒对小鼠脑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砷、铝中毒导致脑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建立砷、铝中毒动物模型,以Fluo-3/AM为荧光指示剂,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细胞内游离Ca2+含量的变化,同时检测脑组织砷、铝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 砷中毒组及铝中毒组小鼠脑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砷铝联合中毒组小鼠脑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砷铝联合中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砷、铝含量、MD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活性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砷、铝均可增加小鼠脑细胞内的游离Ca2+浓度,提示脑细胞内钙超载可能是其致脑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徐群清;梁峰;莫少泽;梁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牛黄复方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牛黄复方水煎剂(CBCD)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CBCD的抗炎作用.结果 CBCD可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结论 CBCD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刘明洁;图雅;王洪涛;包桂兰;赵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葡萄籽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导致衰老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 proanthocyanidin,GSPE)对缺血再灌注(I/R)导致衰老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24月龄Wistar雄性大鼠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第3代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 Antimycin A处理组、GSPE干预组以及Antimysin A+GSPE 组.A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Capsase-3活性及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浓度.结果 (1)衰老大鼠肾小管细胞经Antimycin A处理后,凋亡率增高,Caspase-3,MDA,ROS明显增加,SOD下降;(2)经GSPE干预后,其凋亡情况明显好转,caspase-3、MDA、ROS明显降低.SOD含量部分恢复(P<0.05).结论 老年大鼠肾小管细胞在I/R损伤时,ROS 堆积,线粒体损伤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GSPE可清除ROS从而达到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I/R损伤的作用.

    作者:洪权;肖博晗;魏日胞;汪杨;刘晓峦;冯哲;陈香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情况分析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病程较长,可超过1年[1].随着近年患者用药种类增加及医师对该病的日益重视,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问题,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临床医师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问题.因中老年人系药物使用的主要群体,本研究针对我院1993年~2007年间收治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提高其防治水平.

    作者:舒敏;于庆功;王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TRAIL与DDP联合应用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顺铂(DDP)联合应用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重组载体pACCMV-TRAIL转染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TRAIL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单独或联合应用TRAIL及DDP处理的各组白血病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NF-κB和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DDP组及联合用药组明显抑制了survivin蛋白的表达,DDP组、TRAIL转染组及联合用药组细胞caspase-3表达上调,核因子(NF)-κB表达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作用强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TRAIL和DDP可通过caspase、NF-κB途径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同时DDP通过对survivin的调节发挥对TRAIL的协同作用.

    作者:毕林涛;高长斌;卢振霞;宿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乌司他汀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乌司他可应用失血性休克治疗时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复苏时予以乌司他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管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浆cNOS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治疗组2 h及4 h时cNOS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血浆中iNOS在体克末及复苏时均明显上升,而治疗组在复苏后iNOS测定值明显下降.治疗组在复苏后2 h及4 h与对照组相比对ET的增高有明显抑制(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体内iNOS及ET升高,乌司他汀对其升高有抑制作用,并可促进cNOS的释放,从而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作者:于亚新;刘宝华;李海峰;刘晓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探讨泌尿道感染这类的文献屡见不鲜,而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道.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5年来本院老年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旨在了解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作者:周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因发现时多数是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姑息性化疗尤为重要.由于老年器官功能减退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差,第三代化疗药物单药化疗方案能让患者受益,但不如联合化疗方案.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及降低化疗副反应,本研究应用含铂的第三代化疗方案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许淼;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月见草油与维生素E对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骨丢失的预防作用,从骨代谢方面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月见草油组,每组10只,以颈背部皮下注射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并预防灌胃用药6 w,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小鼠骨丢失时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骨钙、磷等骨矿物质以及血清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D-半乳糖可使小鼠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减少(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下降(P<0.01);同时给药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分别能使骨量、骨长度、骨矿物质及骨有机质得到恢复(P<0.05或P<0.01)并提高血清AKP活性(P<0.01),月见草油还能有效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性(P<0.05).结论 D-半乳糖可导致小鼠骨丢失,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均可预防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而其机制可能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调控有关.

    作者:张益嘉;吴铁;崔燎;苏华;李响;袁红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NYD1000型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测定TGF-β1表达并对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病理组织学HE染色进行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射干麻黄汤组支气管-肺病理组织学指标改善优于桂龙咳喘宁组(P<0.01);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桂龙咳喘宁组(P<0.01).结论 射干麻黄汤可以通过减少TGF-β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对支气管哮喘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罗艳春;韩晶莉;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重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在造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同系小鼠股骨、骨壳、注入骨髓条的塑料管及经20 Gy γ-射线照射的股骨分别植入同一小鼠腹部皮下,观察1、2、3、4 w各移植物造血重建情况.观察髓腔内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组织学、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数目与机能等变化,以及骨皮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与扩增规律.结果 乏造血干细胞(HSC)的骨皮质异位移植完全可以造血重建,在移植后4 w,移植物已形成完整的封闭的具有正常造血组织的股骨,其重建的程序、速度与具有大量HSC的完整股骨移植的重建基本一致.而经射线破坏和注入塑料管内的骨髓条完全失去造血重建功能.结论 骨皮质可能是骨髓MSC的源泉,BM-MSC是造血重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作者:范东艳;郭丽;孟繁凯;陈强;凌翎;王欣;范洪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COX-2 mRNA表达及白黎芦醇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白黎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段COX-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复制食饵性AS早期模型,用药组灌胃白藜芦醇.造模给药4 w后,用RT-PCR方法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段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用药组降低AS早期主动脉硬化段COX-2表达,阻止AS的进程.结论 白藜芦醇对大鼠AS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AS斑块稳定性.

    作者:张丽;张涛;朴金花;张鹏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 000例老年人颈部包块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老年人颈部包块的细胞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3~2008年5年内我院门诊1 000例老年人颈部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 000例老年患者中,淋巴结结核531例,各类肿瘤422例,非特殊性淋巴结炎20例,未能明确诊断27例.全部病例行FNAC检查(1 000例),973例明确诊断(97.3%;973/1 000),诊断符合率84.8%(825/973).53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于5年间依次为10例(1.9%)、63例(11.9%)、85例(16.0%)、153例(28.7%)、220例(41.5%).422例各类肿瘤中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305例,诊断率73.3%.结论 (1)老年人颈部包块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安全,可作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重要诊断依据,并为各类肿瘤的临床快速筛选提供了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切除.(2)老年人颈部淋巴结结核呈逐年增长趋势.

    作者:辛精卫;孔红;张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卒中单元模式对糖尿病脑梗死早期疗效的影响

    糖尿病(DM)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合并脑梗死的相对危险程度是非DM患者的2~3倍.循证医学表明[1],目前所有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卒中单元是为有效的方法.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尤其对DM合并脑梗死患者,卒中单元内多学科密切配合,合理控制血糖,系统治疗,在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卒中单元治疗模式与传统的治疗模式进行比较、评价和分析.

    作者:刘莉莉;苏吉亮;高荣慧;赵桂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