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栖稻黄单胞菌致重症感染1例

姚晔;邵淮鲁

关键词:栖稻黄单胞菌, 腹痛, 下腹部, 发热, 结缔组织病, 后穹隆穿刺, 不全肠梗阻, 细菌生长, 尿淀粉酶, 狼疮细胞, 抗体阴性, 患者, 腹腔积液, 腹部平片, 血培养, 水常规, 渗出液, 热治疗, 混合性, 红细胞
摘要:病史摘要患者,女,26岁;寒战,发热,咳嗽,咽痛及腹痛2日.既往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史半年.发热呈持续性,体温高38.9 ℃,无痰,腹痛以左下腹部明显,伴全身关节酸痛.入院后的10日里,患者每日寒战高热,退热治疗只能维持1~2 h,且发热可从38.9℃升高至40.1℃;腹痛逐渐加剧,后呈全腹痛,但仍以左下腹部明显;反跳痛和肌卫从入院后第6日起明显;第7日发现腹部饱满,腰围增大.腹部平片示不全肠梗阻;超声示中等量的腹腔积液,而阴道后穹隆穿刺却无积液;多次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腹水常规(白细胞510/mm3,红细胞210/mm3,中性0.73,单核0.27)呈渗出液,HIV抗体阴性,血未找到狼疮细胞,血培养多次无细菌生长.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耐多药肺结核病个体化治疗效果观察

    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是一种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的重症肺结核病.它具有疗效差、病死率高、传染期长、药物副反应大及治疗费用昂贵等特征.耐多药肺结核病既是引发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卷土重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结核病治疗中的难题.因此,有效的治疗和控制MDR-TB的传播是当前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采用化疗,免疫制剂、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寿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钾周期性麻痹伴呼吸衰竭的护理

    低钾周期性麻痹主要表现为对称性两下肢肌力减退,逐步向上发展,严重时出现呼吸肌瘫痪,发生呼吸衰竭.现报告我院4例低钾周期性麻痹伴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作者: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注治疗肺结核病由于将药物灌注于靶(叶/段)支气管或病变支气管腔内,使病灶内药物浓度增高,直接杀灭细胞内外的结核菌,促进病灶吸收,缩短空洞闭合的时间.对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患者口服或静脉化疗药效常不理想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治疗过程较复杂、介入治疗次数多,一般患者不易接受和配合,故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工作,使其顺利地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听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鱼金注射液和鲜竹沥超声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32例

    2000年1~12月,我科应用鱼金注射液和鲜竹沥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无创性经面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呼吸机性能及面罩性能改善,无创性正压通气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三要点

    1.抗结核化疗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异菸肼是杀菌药,每毫升浓度0.03 ug,就能抑制结核菌生长,而10倍的浓度,就能杀死结核菌.口服300 mg,血浓度达0.5 ug以上,达到杀菌浓度.往往3粒药能把顽强的结核菌杀死.利福平也是杀菌药,这两种药同时口服,效果更佳.如药量不足,或断续吃药,效果不好,相反的还会产生耐药性.一天集中一次服药,血浓度更高,杀菌力也更强.因此,医生建议你每日空腹顿服,可提高疗效.服药7~14日后,90%敏感的结核菌消失,剩余的5%顽固结核菌要经过5~6个月长期治疗才可以消灭.所以患者必须坚持连续服药5~6个月以上,才有效.

    作者:范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6例并呼吸衰竭的救治

    毒鼠强(Tetramethy lene Disulfoteramine,TETS)又名没鼠命,四二四,三步倒,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属有机氨类化合物,为神经毒性高效杀鼠剂.近年来因误服TETS中毒报道较多[1-3].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54例,40例经毒理鉴定确诊,14例结合服毒史及临床表现诊断.54例中并发急性呼吸衰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斌;周阿旺;陈振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异烟肼、利福平致乳腺发育

    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性,35岁;反复咳嗽、痰血3年余.患者曾在院外接受HRSE不正规抗痨治疗1年余.为双肺上中下肺结核涂(+)复治.入院后行抗结核治疗.方案为:异烟肼0.3 g、对氨基水杨酸钠10 g、丁胺卡那0.4 g静滴,每日1次,氧氟沙星0.2 g每日口服3次,乙胺丁醇0.75 g每日顿服1次.抗痨治疗80日后患者出现双侧乳房增大、胀痛,并可扪及2×2 cm结节.停用异烟肼继续以对氨基水杨酸钠、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及乙胺丁醇抗痨治疗.20日后乳房缩小、胀痛消失.再次加入异烟肼0.3 g静滴,1月后又出现乳房胀痛,考虑为异烟肼引起乳房发育.

    作者:肖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长期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目前,普遍认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方法,但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影响糖代谢及继发类固醇糖尿病.我们随访32例长吸入布地奈德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并对其中5例作了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阿迈;高旭海;王步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不张1020例临床分析

    阻塞性肺不张系指多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体积缩小肺萎陷.病因复杂,肺及支气管肿瘤、炎症及结核为常见.因阻塞部位不同可引起一侧性肺叶、肺段、或肺小叶的肺不张.本文讨论近年来我院X线表现为肺不张患者1 0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后均明确诊断.

    作者:孙吉昌;刘国利;汤华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局部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咯血的护理体会

    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FOB)明视下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治疗顽固性咯血,已日益受到关注.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经FOB局部应用冷盐水、肾上腺素及凝血酶治疗顽固性咯血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贾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外结核275例临床分析

    肺外结核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1963~1968年报道,美国肺外结核占结核病的17.5%.为提高对其诊断,现将我院1986年6月至2002年12月确诊的275例肺外结核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建华;吴高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临床治疗的几个问题探讨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自从2002年11月中旬首先在中国广东某地出现以来,目前已在中国内地其他地区、香港、台湾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

    作者:周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情况调查及分析

    WHO于1994年以来已先后组织5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河南省首先参与WHO这一项目.从1996年4月~1997年2月与2001年8月~2002年8月先后两次在全省范围进行耐药监测.参与的各级技术人员均经培训.采用随机整理抽样,选出30个点,两次分别顺序入选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1 372例与1 568例.抗结核药治疗史经省、县两级复合校正.痰标本用L-J培养基培养,比例法作药敏,测HRSE 4种药.实验室结果经跨国参比室质控检查达标,用统一软件SDRTB分析.显著性用x2检验.

    作者:王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对呼吸内科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

    近几个月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流行,把我们这些从事呼吸内科专业的医务人员面对大量的危重患者,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毫不畏惧,责无旁贷地负起重任.这种崇高的职业道德乃是我们专业队伍和学科发展的希望.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病毒感染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自从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球正式提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概念,呼吁医务人员和旅行者注意SARS的症状.4月16日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5月1日首批评议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刊出,六天以后WHO专家确认过度免疫反应是导致SARS患者死亡的决定因素.2003年5月8日全球已报告超过7000名SARS病例,其中500例死亡.

    作者:罗慰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栖稻黄单胞菌致重症感染1例

    病史摘要患者,女,26岁;寒战,发热,咳嗽,咽痛及腹痛2日.既往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史半年.发热呈持续性,体温高38.9 ℃,无痰,腹痛以左下腹部明显,伴全身关节酸痛.入院后的10日里,患者每日寒战高热,退热治疗只能维持1~2 h,且发热可从38.9℃升高至40.1℃;腹痛逐渐加剧,后呈全腹痛,但仍以左下腹部明显;反跳痛和肌卫从入院后第6日起明显;第7日发现腹部饱满,腰围增大.腹部平片示不全肠梗阻;超声示中等量的腹腔积液,而阴道后穹隆穿刺却无积液;多次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腹水常规(白细胞510/mm3,红细胞210/mm3,中性0.73,单核0.27)呈渗出液,HIV抗体阴性,血未找到狼疮细胞,血培养多次无细菌生长.

    作者:姚晔;邵淮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哮喘猝死与危重型哮喘病的抢救

    近年来,哮喘病的发病率升高及严重病例依然较多[1],这一情况业已引起关注.本文报告2001年7月~2002年2月哮喘病猝死3例患者及危重型哮喘病患者抢救成功2例.现就哮喘病猝死的防治对策及危重型哮喘病的抢救作一讨论.

    作者:朱福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26例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率、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主要以抗炎或免疫药物治疗为主,且效果不甚理想,副作用较明显.我院自1995年10月至2002年10月利用川芎嗪静滴对26例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凤岐;赵连君;王礼霞;欧阳修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护理

    晚期支气管肺癌、结核性肉芽肿、气管内支架放置后肿瘤物的再生成以及气管腔内放疗后肿瘤的坏死物所导致的气道阻塞,常规治疗均不能直接解决气道阻塞症状,手术治疗创伤大且不能反复进行.我科近年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冷冻治疗12例气道阻塞性疾病近期疗效较好.现将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