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新;哈力木拉提;刘玉梅
1.抗结核化疗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异菸肼是杀菌药,每毫升浓度0.03 ug,就能抑制结核菌生长,而10倍的浓度,就能杀死结核菌.口服300 mg,血浓度达0.5 ug以上,达到杀菌浓度.往往3粒药能把顽强的结核菌杀死.利福平也是杀菌药,这两种药同时口服,效果更佳.如药量不足,或断续吃药,效果不好,相反的还会产生耐药性.一天集中一次服药,血浓度更高,杀菌力也更强.因此,医生建议你每日空腹顿服,可提高疗效.服药7~14日后,90%敏感的结核菌消失,剩余的5%顽固结核菌要经过5~6个月长期治疗才可以消灭.所以患者必须坚持连续服药5~6个月以上,才有效.
作者:范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史摘要患者,女,26岁;寒战,发热,咳嗽,咽痛及腹痛2日.既往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史半年.发热呈持续性,体温高38.9 ℃,无痰,腹痛以左下腹部明显,伴全身关节酸痛.入院后的10日里,患者每日寒战高热,退热治疗只能维持1~2 h,且发热可从38.9℃升高至40.1℃;腹痛逐渐加剧,后呈全腹痛,但仍以左下腹部明显;反跳痛和肌卫从入院后第6日起明显;第7日发现腹部饱满,腰围增大.腹部平片示不全肠梗阻;超声示中等量的腹腔积液,而阴道后穹隆穿刺却无积液;多次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腹水常规(白细胞510/mm3,红细胞210/mm3,中性0.73,单核0.27)呈渗出液,HIV抗体阴性,血未找到狼疮细胞,血培养多次无细菌生长.
作者:姚晔;邵淮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124例,并与同期住院的单纯性肺结核病124例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晓燕;赖明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气管肿瘤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者多为中晚期,增加了围术期处理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等实施过程中的风险.2002年11月我们成功完成了1例气管肿瘤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切除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宜江;许栋生;杨如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常见病.我们自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收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0例,现就其近期疗效和胸膜增厚的原因探讨如下.
作者:温建水;穆丽平;韦旭;邱轶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切除手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均有较大的影响,术后可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国内报道[1]其发生率为0.58%,Borgeat等[2]指出开胸术后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并发症.现对我们自1995年10月~2001年10月间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于宏伟;谢文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从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球正式提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概念,呼吁医务人员和旅行者注意SARS的症状.4月16日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5月1日首批评议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刊出,六天以后WHO专家确认过度免疫反应是导致SARS患者死亡的决定因素.2003年5月8日全球已报告超过7000名SARS病例,其中500例死亡.
作者:罗慰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空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呼吸疾病诊断中的难点和重点.一般主要在常见的肺癌空洞、结核空洞和炎性空洞三者之间进行鉴别.其中肺癌空洞较少见,本文19例着重对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卫业;陆普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颅脑损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颅脑损伤病情的观察护理,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4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红霞;赵开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阻塞性肺不张系指多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体积缩小肺萎陷.病因复杂,肺及支气管肿瘤、炎症及结核为常见.因阻塞部位不同可引起一侧性肺叶、肺段、或肺小叶的肺不张.本文讨论近年来我院X线表现为肺不张患者1 0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后均明确诊断.
作者:孙吉昌;刘国利;汤华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氨茶碱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及心功能而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对心脏的副作用,特别是可引起心电紊乱,愈来愈被广大临床医师所重视.为提高氨茶碱应用的安全性,笔者对我院120例心肺疾病应用常规剂量氨茶碱引发的心电图异常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3年至2001年我们收治不住院治疗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37例,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邹方旭;邹映辉;杨怀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临床药理实验证实,国产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又称兰勃素)和进口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两种制剂具有同等生物等效性[1].我科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60例患者进行了兰勃素与必嗽平片剂作对照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庆;崔朝勃;高松;齐富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相结合,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作者:隋玉华;刘艳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9岁.发现左上臂包块伴疼痛2月余,既往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左上臂上段触及12 cm×10 cm×7 cm巨大肿块,质实,边界清楚,不活动,有压痛,皮温增高,表面静脉怒张,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左前臂肌肉轻度萎缩,距肩峰13.5 cm左上臂周径32.0cm,对侧28.0 cm.
作者:杨祚璋;谢琳;许建波;李少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曲菌球病(Aspergillosis)是曲菌属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肺曲菌球是其中的特有类型.1995~2002年我院收治13例肺结核伴曲菌球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6年2月~2002年10月,我科采用套管针导入细硅胶导管吸引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如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注治疗肺结核病由于将药物灌注于靶(叶/段)支气管或病变支气管腔内,使病灶内药物浓度增高,直接杀灭细胞内外的结核菌,促进病灶吸收,缩短空洞闭合的时间.对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患者口服或静脉化疗药效常不理想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治疗过程较复杂、介入治疗次数多,一般患者不易接受和配合,故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工作,使其顺利地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听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肺心病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严重缺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和血容量增多,使肺动脉压增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我院采用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