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玉;商秀丽;张朝东
膀胱憩室癌较少见,但其恶性程度较高,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我院从2003年至2008年共收治膀胱癌715例,膀胱憩室86例,其中膀胱憩室癌9例,占同期膀胱癌的1.26%,占同期膀胱憩室的10.5%.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金光虎;毛小强;高吉;赵锐;孔祥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硫酸吲哚酚(IS)是国内新近开始认识的尿毒症毒素,是251.3道尔顿小分子物质,属蛋白结合类毒素~([1]),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加速肾小球硬化~([2,3])、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4,5])、与神经功能异常有关~([6])、对促红素的生成有抑制作用~([7])等.
作者:初启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确认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的现状,探讨其健康素养与健康自评(SRH)、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延边地区246名朝鲜族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及SRH、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1.3%的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处于低水平;低健康素养的老年人有更高的危险性获得较差的健康状况和SRH(OR值分别为2.480和2.625).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低健康素养的现象,提高健康素养是促进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现文;李春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部分出现呼吸衰竭.此时,行机械通气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临床.
作者:梁玉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谱、诱因、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2007年度辽宁省4个县的县医院出院诊断为心力衰竭(年龄≥60岁)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388例,其中男性177例,女性211例.病因主要是冠心病225例(60.0%)和高血压176例(45.4%).共有168例(约43.3%)患者有明确的诱因,其中感染77例(45.8%)和劳累90例(53.6%).药物治疗应用比例分别是利尿剂257例(66.2%)、ACEI 260例(67.0%)、螺内酯100例(43.8%)、地高辛160例(41.2%)和β-阻滞剂95例(24.5%).结论 辽宁省农村心衰住院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感染和劳累是心衰的常见诱因;心衰治疗应用较多的药物是ACEI、利尿剂和地高辛.
作者:孙小强;刘盛力;郎玉洁;隋云瑶;富艳;王晓辉;李宁;陆宇;姚凤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被2006年NCCN 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自恩度正式上市以来,我科应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43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春娇;程颖;马丽霞;柳影;刘显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鼻中隔偏曲老年患者192例,均在鼻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2例患者中,男110例,女82例,年龄60~81岁,平均67.7岁.其中60~69岁136例(71%),70~80岁48例(25%),>80岁8例(4%).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9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62例.117例伴高血压,99例伴糖尿病,78例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6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
作者:赵荣;刘栖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CHF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三组:ACEI/ARB组,29例,倍他乐克组,24例;ACEI/ARB+倍它乐克组,33例;4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CHF患者入院时及规范治疗6 w后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应用多普勒超声测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和A峰及两者比值(VE/VA)、左室内径(LVID).结果 各组CHF患者及对照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各组CHF患者NYHA分级和LVEF也无显著差异.CHF患者血清PⅠCP和 PⅢ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CHF患者治疗6 w后,NYHA分级和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P<0.05),血清PⅠCP 和PⅢNP较治疗前也均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PⅠCP和 PⅢNP水平与LVID呈正相关,与LVEF、VE/VA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PⅠCP 和PⅢNP水平可预测CHF患者药物治疗反应效果.
作者:孙亚宁;王爱红;李秀菊;曹春林;朱兴雷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间质胶原堆积及二甲双胍(MET)的干预作用.方法 8周龄SD大鼠高热量饮食1月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制备模型,成模后分别于12、24 w,采用光镜、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堆积程度,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 mRNA表达变化及MMP-2、MMP-9、TIMP-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成模后12、24 w,T2DM组大鼠心肌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MET干预组大鼠的凋亡率降低.T2DM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含量明显增加,MMP-2的表达明显减低,MMP-9、TIMP-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但MMP-9/TIMP-1的比值下降.MET治疗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MMP-2表达明显上调,MMP-9和TIMP-1下调,但MMP-9/TIMP-1的比值增加.结论 T2DM大鼠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和间质纤维化,MMP-2、MMP-9及TIMP-1的调节失衡参与了T2DM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MET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而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王绵;赵占胜;邓永贵;崔炜;张力辉;苏胜偶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分析~(131)I治疗在老年甲亢伴肝损害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72例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依据甲状腺激素测定、甲状腺吸碘率、甲状腺静态显像等,计划剂量为每克有功能甲状腺组织2.59~4.44 MBq,行~(131)I治疗.治疗后3、12个月复查甲功及肝功,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甲亢治愈率为72.67%,多数肝损害在甲亢治愈后恢复正常.结论 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治疗应首选~(131)I治疗.
作者:关锋;李英华;刘丹妍;林承赫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抵抗素基因+299G/A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汉族人群296例抵抗素基因内含子2区299G/A的突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12,P=0.025).糖尿病组A等位基因突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在三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149).A,B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均无显著性.B组G/A基因型亚组的FPG显著高于A/A基因型亚组(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家族史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抵抗素基因+299G/A多态性与T2DM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的微效保护因素;AA基因型者在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中有较低的FPG.
作者:邹彩艳;李茵茵;张红霞;李秋;陈海燕;王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药防风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等,观察防风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 防风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24 mg/ml;检测到SGC-790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防风使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凋亡指数高为27.9%.结论 防风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防风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也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这些结果为防风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孙晓红;李洪涛;邵世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影响的研究.方法 用 Griess法测定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量,测定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在 6~10 μg/ml浓度范围可显著促进正常巨噬细胞的 NO生成,在 10~20 μg/ml浓度范围可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巨噬细胞的NO生成.结论 紫杉醇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生成具有激活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作者:廉洁;费洪新;赵晓晶;钱宇;李欢欢;李婷婷;郭志鸿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益胃汤加减治疗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为临床诊治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肝郁脾虚证的亚健康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给予益胃汤加减口服治疗1个月,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系统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及免疫球蛋白G(IgG)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给予中药益胃汤加减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血清IgG明显升高(P<0.01);SIL-2R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治疗后血清IgG、SIL-2R无明显差异(P>0.05),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益胃汤加减能够改善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症状.检测IgG及SIL-2R等指标对亚健康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为临床诊断亚健康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姜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前后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尿常规、24 h尿蛋白(24 h UP)定量、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及临床症候积分的变化,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经肾脏穿刺病理诊断为IMN(病理分期Ⅰ及Ⅱ期)、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益肾通络中药.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 UP、TC明显降低(P<0.01),Alb明显升高(P<0.01),FIB、LDL、TG、血浆黏度及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结论 益肾通络方能够降低IMN患者24 h UP、TG、TC、LDL、FIB及血浆黏度,减轻血尿,明显降低临床症状积分,升高Alb水平.
作者:魏晓娜;杨凤文;檀金川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脑内雌激素对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突触可塑性/ 认知和神经保护有着多重作用,这些作用除了由经典基因组机制调控外,还有部分由非基因组机制调控,雌激素的这种快速非基因组机制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学意义.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脑内雌激素快速非基因组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艳;胡光民;许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近年来,国际上对糖及糖复合物的研究己成热点,糖类结构测定和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大量实验事实揭示糖类是重要信息分子,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到目前为止,己有300余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出来,其中从中草药、食药用菌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为重要.已发现有100多种中草药、食药用菌来源的糖缀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及生物活性,现作一综述.
作者:吴镝;张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复合物BMP/VEGF/PLGA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于兔桡骨中段造成3 mm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BMP/PLGA治疗组、VEGF/PLGA治疗组、BMP/VEGF/PLGA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治疗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不同的复合物,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植入物.分别于术后2、4、6、8 w每组随机取3只大鼠,取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评价不同复合物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X线片显示,术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骨痂填充率均低于各治疗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治疗组(均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各组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愈合,但BMP/VEGF/PLGA治疗组显示出更好的血管化程度和更快的骨折愈合速度.结论 BMP/VEGF/PLGA复合物能够促进骨折局部的血管化和骨形成,加速骨折愈合的速度.
作者:苏云;孟祥俊;孙强;于小光;徐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甚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2].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内科合并症的的增多及重要脏器功能的减退使承受麻醉和手术的能力下降,手术风险增大,故围手术期的处理尤为重要,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作者:胡俊勇;余世民;李占春;曾宪尚;徐栋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合谷+太冲)和药物组(盐酸氟西汀),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造成抑郁症模型;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电针合谷穴和太冲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药物组大鼠造模后进行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3 w.应激后第7、14、22天观察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的变化,应激后22 d取材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BDNF和CREB的表达.结果 (1)应激后第7、14、22天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应激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针刺组于应激后第14天可有效地改善抑郁型大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其效果优于药物组(P<0.05).(2)模型组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排列散乱,可见明显肿胀、固缩、变性、脱落等病理改变;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模型组大鼠BDNF阳性细胞数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海马BDNF和CREB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结论 针刺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是针刺抗抑郁的重要途径和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符文彬;刘健华;白艳甫;张鹏;叶家盛;樊凌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