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

李峰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综合处理
摘要:老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数情况下病情来势凶猛,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尤其在细菌数量多、独立强、机体抵抗力弱的情况下,口腔颌面部感染易进一步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1].本病死亡率可高达61.5%[2],而早期有效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研究进展

    由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ADL)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是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本文全面探讨了自ADL研究兴起以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期说明ADL的发展脉络、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尹德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 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8例(20条患肢). 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侧下肢末梢泛红试验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5个月(1~26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跛行距离加大(>1 000 m).结论 髂动脉腔内介入血管成形术结合股-腘动脉转流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尤其适合高危重症患者.

    作者:王建;张海峰;李佳睿;王鑫森;赵文光;王宏飞;王大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再患有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机体抗感染能力更加低下,使医院感染机会增加[1,2].本文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其中所起作用,以寻找防治对策.

    作者:杜玉茗;王海英;吴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含量变化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0例心衰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BNP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衰组BN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升高程度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成正比,I、Ⅱ、Ⅲ、Ⅳ度心功能不全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NP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BNP测定是判定心衰严重程度的灵敏指标之一.

    作者:王贵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MI患者76例,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46)和对照组(n=30),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在冠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用超声心动图、血浆脑钠肽(BNP)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 术后随访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由(43.1±5.6)%、(44.9±7.5)%增加到(54.8±4.6)%、(50.1±7.1)%;BNP测定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由(696±102)pg/ml、(680±93)pg/ml下降至(303±89)pg/ml、(396±88)pg/ml;SPECT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由(25.8±8.5)%、(26.2±6.4)%降低至(14.8±4.6)%、(20.4±7.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老年MI患者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

    作者:徐予;徐岩;杨宏辉;高传玉;闫新慧;谢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腰围、腰臀比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腰围(WC)、腰臀比(WHR)与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由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患BPH的男性组成,对照由因患其他疾病入住与病例相同医院的同期病人组成.病例与对照各140例,1:1匹配.采用标准调查表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WC和臀围进行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WC、WHR与临床BPH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 腹型肥胖者(WC>85 cm)与正常WC者(WC≤85 cm)相比,发生BPH的OR值为0.98,95% CI 0.91~1.33;与正常体型者(WHR<0.9)相比较,向心性肥胖者(WHR≥0.9)与发生临床BPH的危险性增加有关(OR=1.16, 95%CI 1.02~1.87,P<0.05).结论 向心性肥胖为临床BPH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体型,可有效预防BPH发生.

    作者:刘玉芳;王立华;贺振权;李志强;张国毅;卢智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食管癌组织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人食管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食管癌中MSI及LOH阳性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 结果 D3S1067位点MSI发生检出频率较高,为26.7%;D18S58位点 MSI阳性率为20%.MSI的发生在食管小细胞癌中较食管鳞癌为高(P>0.05);MSI、LOH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 结论食管癌在3p和18q染色体位点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D3S1067和D18S58二个位点上MSI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均相关;研究未发现这两个位点MSI、LOH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相关;3p位点基因的改变在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具有较重要意义.

    作者:翟瑜;李勇;苏力;范立侨;高立平;郭贵军;脱红芳;王春城;暴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N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入院48h后由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NICU患者肺部感染与气管切开和给予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密切相关[1].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NICU内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本文对NICU患者的微生物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房向阳;李洪娟;高荫荣;赵兴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2P胶体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胸腔置管注入32P胶体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常规胸腔穿刺,尽量抽净胸腔积液,观察组27例,胸腔内注入32P胶体5毫居(mci);对照组29例,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均为每周1次,连用4 w,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8%(21/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28%(14/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均有改善,而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发热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而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32P胶体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短期内应用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宝霞;赵凤芹;刘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大鼠游离脂肪酸的异常蓄积导致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鼠骨骼肌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多不饱和脂肪酸)+肝素(NC)及生理盐水7 h,并在输注的后2 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观察脂肪酸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GUR)和肝葡萄糖生成(HGP)能力的影响,及脂肪酸在骨骼肌异位沉积的情况.取空腹血测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脂联素等.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血浆FFA水平升高(P<0.01).在钳夹状态下,脂肪乳组的HGP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乳组GUR下降(P<0.01).脂肪乳组大鼠的肌肉组织有一定程度的脂肪沉积.结论 血浆脂肪酸升高能引起大鼠肌肉组织的IR.

    作者:潘作东;卢雁;何冰;张咏言;韩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增水行舟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64例临床疗效观察

    美国Sterwart等[1]通过电话问卷调查10 018人中便秘患病率为14.7%,其中功能性便秘占24.2%,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便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易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便秘还与结肠癌、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关系[2].笔者运用增水行舟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虚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铁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输尿管癌伴自发性尿外渗与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1例

    输尿管癌较常见,但引起自发性输尿管破裂临床比较罕见.现就我科诊断并经手术证实输尿管癌、输尿管自发破裂伴同侧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一例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认识.

    作者:杜继民;曹殿波;张鹏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行冠脉搭桥手术的老年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且老年人常有的心理特征如孤独感、自卑、对疾病和死亡的忧虑等[1],不利于术后恢复,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围术期使用心理干预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孤独心理,可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刘艳红;葛敏;王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或临床判断,发生率可达47%~91%[1],受累范围广泛.现代研究表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近年来我们探讨运用益气养阴、温经通络法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天飞;陈希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部超声与直肠腔内超声检测前列腺的差异变化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1].为了提高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水平,本文对124例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进行腹部和直肠腔内超声的检测,并对差异变化进行分析.

    作者:赵彤;史纪文;戈全治;周青阳;王洪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循证医学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循证检验医学的思维方法,在众多肾病早期筛查的指标中,选出一组判断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脏损伤的组合.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80例和T2DM组287例尿液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按超过健康对照组正常上限(x±2 s),统计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指标mALB+TRF+α1-MG+NAG或mALB+TRF+β2-MG+NAG联合检测较传统mALB+β2-MG联合检测及仅联合检测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指标,检出率高.检测mALB+TRF+α1-MG+NAG与mALB+TRF+β2-MG+NAG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指标联合检测中,建议选择mALB+TRF+α1-MG+NAG或mALB+TRF+β2-MG+NAG联检,影响因素少,结果稳定,检出率高.

    作者:庄严;李绪黎;陈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晶状体混浊对蓝/黄视野检测老年早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晶状体混浊对蓝/黄视野检测老年早期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6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按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组(A组:晶状体透明度良好;B组:晶状体轻度混浊;C组:晶状体混浊明显).应用Humphrey全自动视野分析仪同期分别行W/WP和B/YP检查,针对平均缺损(MD)、平均敏感度(MS)、模型标准差(PSD)三项视野指数的测定,进行两种视野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B、C组中B/Y-MS明显低于W/W-MS(P<0.01).B/Y-MD明显高于W/W-MD(P<0.01).PSD-P>0.0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应用B/YP视野检测对晶状体混浊程度较轻的早期青光眼患者能作出较好的预测.

    作者:杨凤娟;肖俊;杨丽;周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胃癌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增殖比率与胃癌生物学行为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DNA倍体、细胞增殖比率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9例胃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即癌中心组织,第Ⅰ、Ⅱ站淋巴结及正常组织进行DNA倍体分析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 无异倍体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G1、S、G2期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DNA倍体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DNA倍体异常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淋巴结转移远近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组织DNA倍体异常及细胞增殖比率增高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毕胜利;曲萌;武玉栋;宋玉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痛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

    老年痛风呈逐年增加趋势[1].如在患病的初始阶段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健康指导,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于晓莉;徐萍;王轶娜;高怡红;史玉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对比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个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心脏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CHF的长期预后已被证实[1],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是两类β受体阻滞剂,哪一类对治疗CHF疗效更好,目前尚有争论.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书春;海冰峰;赵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