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氧预处理预防老年大鼠肢体制动后骨骼肌萎缩的研究

王玉

关键词:老年, 制动, 比目鱼肌, 萎缩, 缺氧预处理
摘要:目的 了解缺氧预处理对肢体制动老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 将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制动组和缺氧预处理组.缺氧预处理完成后,将单纯制动组和缺氧预处理组大鼠右后肢石膏固定3 w.取比目鱼肌,称重、测定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并取肌肉匀浆上清液检测SOD及MDA.结果 后肢固定3 w后,单纯制动组比目鱼肌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纤维截面积低于对照组及缺氧预处理组.与单纯制动组相比,缺氧预处理组肌肉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对老年大鼠肢体制动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有预防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变化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水平,采用乳胶凝聚法测定FDP.测定观察组68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7 d时静脉血D-D及FDP含量的变化,同时与正常对照组57例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浆D-D含量在发病后1、3 d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3、7 d时血浆FDP含量增高(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D-D含量增加,亚急性期FDP含量增高,这可能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引起外周血中纤溶活性增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作者:田力;刘晓丹;滕伟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心悸宁Ⅰ号加减治疗老年心血管神经症72例临床观察

    心血管神经症有时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但多数无临床和病理方面的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手足发冷多汗及消化系统功能不适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病情重者可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既往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的研究较少.我们应用全国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验方心悸宁Ⅰ号加减治疗老年性心血管神经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静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

    我科利用可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CAU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取到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收集了27例成人OSAHS 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围术期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许晶;杨春华;佟丽芳;刘晓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痛性眼肌麻痹11例临床分析

    痛性眼肌麻痹 (Tolosa-Hunt综合征,简称THS)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头痛类型,该临床综合征以头痛或眼眶周围痛伴同侧眼球运动神经损害为主.本病临床上少见、表现复杂多样,且老年人为动脉瘤、糖尿病、三叉神经痛及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因而本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就11例老年TH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林仕芳;陈滢;林艾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的内分泌变化与激素替代的应用

    老年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使周期性分泌雌二醇(E2)处于较低水平,由于E2偏低,通过负反馈的作用,血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升高,孕激素(P)偏低,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终致绝经.本研究利用激素替代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胡静;刘静珠;李健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营养干预改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营养干预在改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103例(年龄≥60岁),在药物治疗不改变情况下接受营养师的饮食结构调整及运动锻炼指导并随访强化3个月,记录患者调整前、随访过程中的血糖、血脂和血压变化情况,并对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咨询前饮食结构不合理,调整后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脂肪酸的构成等均有较大改善.1个月末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BG)较前明显下降,达到较理想水平并可稳定维持;2个月末甘油三酯(TG)可降至正常水平;3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才明显下降(均P<0.05);血压(SBP/DBP)可稳定维持在较理想水平.结论 营养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意义重大,应对中老年及有家族背景的人群开展早期检查及宣教,在血糖异常初期即进行膳食结构调整,以期获得更好的卫生收益.

    作者:石劢;杨勤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肺结核病人耐药性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培养阳性的122例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按初治、复治分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耐药率复治组明显高于初治组,耐单药率以耐INH较高,耐2种药中以耐HS占首位.结论 老年肺结核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于关成;韩永德;孙集思;张智勇;余秉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围麻醉期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术前患者因对手术、麻醉的恐惧均有不同程度应激反应,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在此基础上麻醉和手术刺激将进一步加剧心肌氧供需矛盾,可导致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增加.本研究旨在观察围麻醉期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术中血糖、皮质醇及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变化的影响,以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降低老年麻醉手术中应激反应、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

    作者:胡玉翠;潘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和IL-1、IL-6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血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6月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和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给予中药骨康灌胃,每天一次;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灌胃,每周一次;手术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每天一次.治疗3个月后测量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和血中IL-1、IL-6、E2含量.结果 中药组与手术模型比较,明显提高了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P<0.05);显著降低血中IL-1、IL-6水平(P<0.05),E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中药骨康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抑制骨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

    作者:庄洪;李颖;黄宏兴;徐无忌;刘庆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雄激素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增殖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源性雄激素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及部分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了解雄激素在前列腺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睾酮处理的,以及20例空白对照昆明种雄鼠前列腺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凋亡率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结果 经雄激素处理后,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升高(P<0.01),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EGF标记率和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FGF标记率和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雄激素可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的严重失衡以及促增生生长因子的高表达是导致小鼠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贾彬;黎玮;剧亚崇;蔡文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缺氧预处理预防老年大鼠肢体制动后骨骼肌萎缩的研究

    目的 了解缺氧预处理对肢体制动老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 将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制动组和缺氧预处理组.缺氧预处理完成后,将单纯制动组和缺氧预处理组大鼠右后肢石膏固定3 w.取比目鱼肌,称重、测定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并取肌肉匀浆上清液检测SOD及MDA.结果 后肢固定3 w后,单纯制动组比目鱼肌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纤维截面积低于对照组及缺氧预处理组.与单纯制动组相比,缺氧预处理组肌肉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对老年大鼠肢体制动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有预防作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宣泄和认知疗法改善老年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宣泄和认知疗法对老年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癌症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化疗过程中,除接受基础护理外,还接受宣泄和认知疗法治疗.动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 对照组在化疗后SAS和SDS评分较化疗前增高;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郑伟;高振华;田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口服罗格列酮组,既口服罗格列酮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单用布地奈德吸入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IL-4及IFN-γ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罗格列酮组仍高于布地奈德组.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显示模型组评分高,正常对照组评分低,布地奈德组评分低于罗格列酮组.模型组IL-4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模型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罗格列酮+布地奈德组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作者:靳英丽;李琦;谷玉梅;鲁继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毒副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希罗达治疗晚期结肠癌常见毒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5例应用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所致的毒副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用药方便、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且耐药性好,通过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可以减轻希罗达所致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晓莉;徐萍;于晓焕;王轶娜;朱凤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68例分析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完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68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尚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内C-反应蛋白的基因表达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变化和血清CRP水平与肝组织CRP mRNA及蛋白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体重200 g左右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2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高脂血症模型组喂饲高脂饮食.在喂饲6、12 w时分别采取各组大鼠的尾静脉血检测血清CRP与TC、TG的含量.12 w后采用Realtime-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CR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饲养6 w时模型组大鼠血清CRP、TC、T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各指标持续增高,12 w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2 w后大鼠肝脏CRP mRNA及蛋白表达量,模型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CRP含量升高,其机制与大鼠肝脏CRP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有关.

    作者:刘洋;李琴山;徐海燕;冯赞杰;陆红玲;钱民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Alzheimer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58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昆明地区AD患者及9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ApoE基因变异检测;并检测受检者血脂水平 .结果 AD组ε3/ε4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的血脂参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论是AD组还是对照组,以是否携带ε4基因进行分组,携带ε4基因组与不携带ε4基因组血脂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ε4基因可能是AD的风险基因;AD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ε4基因可能与血脂代谢紊乱无关.

    作者:王燕;伍力;伍星;余发春;杨杨;陈艳;朱敏;叶渊;张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力量训练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力量训练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组)8 w力量训练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血脂、体重指数(BMI)进行分析,并与同等条件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运动组训练后血糖、胰岛素、HbA1C、BMI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8 w力量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谭俊珍;李平;潘建明;刘建卫;李春深;范英昌;陈家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皮肤衰老机制及抗衰老研究进展

    皮肤是衰老过程中易显露的器官,皮肤衰老主要表现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1].近来随着各种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衰老的认识已从整体水平推进到细胞分子水平[2],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针对皮肤衰老机制的报道却很少.因此,本文从内源性生理衰老和外源性环境衰老两个角度出发,就当前有关皮肤衰老的主要机制和相应对策进行阐述,希望为抗衰老化妆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赵俊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人桥脑小脑角疾病减压术心血管应激反应处理体会

    桥脑小脑角疾病减压术,术中要求病人清醒,以便随时观察手术效果,故采用强化局麻.由于手术对颅神经的刺激常引起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尤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老年人存在很大危险.为确保围手术期安全,减少并发症,术中注重麻醉监测,并对因手术刺激出现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作及时处理.现将我院自1990年以来,行该手术502例老年人的术中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