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印彤;朱晓晖;王粹芳;朱静仪;施岚

关键词:吡格列酮, 糖尿病肾病,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摘要: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完成71例).吡格列酮组加服吡格列酮15 mg/d连续6个月.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6个月分别留取空腹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留取晨尿液测定MCP-1、微量白蛋白/肌酐(Alb/Cr).结果 吡格列酮组血糖、HbA1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CP -1、Alb/Cr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吡格列酮除具备降糖作用外对肾脏还有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目的 研究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150例诊断为冠心病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患者的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支数和狭窄程度,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是主要的合并症(72.7%),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66.9%),病变血管平均3.08支/人.冠状动脉重度以上狭窄58.1%.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在不同病变支数分组中差异显著(P<0. 05).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与危险因素的数量有关(P<0. 05).结论 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是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作者:付振虹;盖鲁粤;韩宝石;王禹;刘宏斌;杨泉;杨庭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严重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但起病较隐匿、表现不典型、多以轻症和躯体症状为主,导致家庭、社会和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识别率低或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被认为是伴随机体衰老的正常现象,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1〕,多处于未被发现和未接受治疗的状态.

    作者:孙玉红;李秀萍;高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类似物165对谷氨酸引起神经毒作用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类似物165对谷氨酸引起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 进一步证实APP5肽类似物165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为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谷氨酸500 μmol/L损伤组和谷氨酸500 μmol/L加APP5肽及类似物165各40 μmol/L保护组.以MTT代谢率、LDH漏出率、细胞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谷氨酸损伤组MTT代谢率降低,LDH漏出率升高,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均缩小;而加入APP5 肽及类似物165保护后,可使上述指标得以改善.结论 APP5肽及类似物165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可减轻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作者:姚洁;姬志娟;张景艳;王蓉;盛树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妇科疾病的临床探讨

    老年妇科疾病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损伤大、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逐渐提高和普及,腹腔镜以其手术损伤小于常规开腹手术,而且具有手术时间较短、盆腔内环境稳定、机体多系统影响及术后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在老年妇科手术中得到应用〔1〕.

    作者:唐杰;唐海峰;刘开江;赵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寿命延长,接受重大手术的高龄患者日益增加.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也明显增多〔1〕.但目前对谵妄的发病机制、致病因素等仍是众多研究者所致力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娜;许秀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急性期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1w后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3~6月〔1〕,是目前较正规的治疗方法.但用药时间长、繁琐,一旦不能很好地执行,预后就会受影响.

    作者:张琳娜;刘岩;贺宇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万拉法辛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损伤及Bcl-2表达下降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抑郁药万拉法辛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25-35)诱发 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β损伤组和药物保护组.Aβ损伤组用Aβ25-35处理细胞,药物保护组在用Aβ25-35处理前2 h加入万拉法辛.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LDH法、MTT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万拉法辛的保护作用.结果 药物保护组与Aβ损伤组相比细胞数显著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LDH释放量较少(P<0.01);OD490值显著升高(P<0.01).Aβ损伤组中Bcl-2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低,药物保护组Bcl-2的表达比Aβ25-35损伤组升高;药物保护组、Aβ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Bax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万拉法辛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万拉法辛升高Bcl-2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房绍宽;吴江;周春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导致脊髓和神经根慢性压迫的一种疾病,基因及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发病机制不明〔1〕.OPLL的常用手术方法中前路减压手术能直接有效地减压,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邢宏健;李英普;应洪亮;刘军;麻东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用力肺活量正常参考值的地理环境分布规律

    目的 为制定中国老年女性用力肺活量(FVC)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48个单位测定的9 530例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应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8项地理环境因素指标的关系.结果 发现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环境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 (F=4.864,P=0.003).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9.167 7-0.000 196 1X1-0.043 84X3-0.067 88X6+0.239 9X8±0.309.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环境因素数值,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依据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8个区.

    作者:王志奎;吴笛;赵燕;万佳;马文艺;张莎莎;葛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s)对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取结扎大鼠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室重构模型.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2 mg/kg)组及PQSs 100、50 mg/kg剂量组.假手术组及重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1*d-1,阳性药物组灌胃贝那普利2 mg*kg-1*d-1.给药6 w后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肌组织切片,心室脏器系数及体内AngⅡ、内皮素、前列环素、血栓素,SOD、MDA、NO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QSs 100、50 mg/kg剂量组及贝那普利(2 mg/kg)组的脏器系数明显减低(P<0.05或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左室收缩末压明显降低(均P<0.05),AngⅡ、内皮素、血栓素A2、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前列环素I2、SOD、NO均明显升高(均P<0.05或P<0.01);病理结果显示心室重构不显著.结论 PQSs可显著抑制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心室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AngⅡ、内皮素含量及升高NO含量,并且有效调节前列环素I2与血栓素A2之间以及SOD与MDA之间的平衡来实现的.

    作者:王伟;赵学忠;睢大员;颜炜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同月龄大鼠骨矿含量、骨生物力学改变及大豆苷元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大鼠骨生物力学的改变及补充大豆苷元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雌性大鼠,20只假手术,30只切除双侧卵巢,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3月龄基础对照组(3-Yong),6月龄假手组(6-Sham),6月龄去卵巢组(6-OVX),9月龄假手术组(9-Sham ),9月龄去卵巢组(9-OVX),9月龄灌喂75 mg/kg大豆苷元组(9-OVX-D75).大鼠处死后,取下后肢,分离软组织,采用质构仪进行3点弯曲实验,测定左侧股骨生物力学指标大荷载、大挠度等,并测定骨矿含量.结果 大鼠去卵巢后,股骨生物力学特性及骨矿含量均降低,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大鼠股骨承受大载荷增加,骨矿含量也增加,给予大豆苷元后,可改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不但可以导致骨量的丢失,而且使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补充大豆苷元可较好改善股骨的挠度和大载荷,增强抗性.

    作者:张祎;金邦荃;汤丹;刘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冠心病患者(CHD组),17例其他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组)和2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EC进行检测,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EC的HCMV-DNA进行分析.结果 CHD组CEC数[(7.2±3.1)个/0.9 μl]明显高于心脏病组[(3.9±2.1)个/0.9 μl]和对照组[(3.6±2.0)个/0.9 μl],且CHD组CEC的HCMV-DNA检出率(30.2%)明显高于对照组(10.7%)以及心脏病组(11.7%).结论 HCMV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冠心病患者CEC增高的原因之一,这可能在HCMV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姚磊;朱沂;余鹃春;董解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完成71例).吡格列酮组加服吡格列酮15 mg/d连续6个月.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6个月分别留取空腹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留取晨尿液测定MCP-1、微量白蛋白/肌酐(Alb/Cr).结果 吡格列酮组血糖、HbA1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CP -1、Alb/Cr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吡格列酮除具备降糖作用外对肾脏还有保护作用.

    作者:印彤;朱晓晖;王粹芳;朱静仪;施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声学密度定量研究

    目的 应用声学密度(AD)技术研究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组织的超声特征,建立对该病定量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应用该机配置的背向散射积分采集、分析系统对21例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AVC)患者、20例老年性二尖瓣钙化(MAC)患者和23例无瓣膜钙化正常体检者的瓣膜组织进行检测,获得其AD参数,同时获得相应各组的心包组织的AD参数,求得二者比值作为校正AD参数.结果 AVC和MAC组的校正图像平均强度(AII%)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均P<0.001),瓣膜的AII%与瓣膜厚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 AII%可成为鉴别正常瓣膜与钙化瓣膜并反映瓣膜钙化程度的定量指标.

    作者:郭春艳;沈潞华;李虹伟;王佩显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年老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防治

    骨质疏松症(OP)已成为常见的老年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WHO将其列为三大老年病之一.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OP目前危害全球大约1/3的50岁以上女性和1/5的50岁以上男性.在中国,OP患者一旦出现骨折,只有不到1/3女性骨折患者能恢复先前的活动能力〔1〕.

    作者:王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骨质疏松对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及Ⅰ型胶原mRNA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动物骨质疏松对Ⅰ型胶原及Ⅰ型胶原mRNA的影响,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基础理论.方法 对正常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椎骨以图像分析系统观察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及Ⅰ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得出了各组试样的阳性染色分别面积、平均灰度值、阳性反应面积等指标.结论 模型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后胆原免疫组化指标及Ⅰ型胶原mRNA发生改变,易发生骨折.

    作者:赵长福;孙树东;刘成东;王志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丰富环境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对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以及DNA甲基化在这个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月龄为18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水迷宫试验测试,标记、检测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并测定脑组织的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结果 丰富环境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目[(650±87)个/mm2]显著高于对照组[(420±58)个/mm2](P<0.05).丰富环境组大鼠海马组织的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5.4%±0.25%)明显高于对照组(4.2%±0.36%)(P<0.05).与对照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大鼠到达平台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丰富环境促进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

    作者:赵珊珊;戚其学;翟志永;赵传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肝硬化患者转化生长因子和激活素A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血清激活素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经病史、临床生化、B超检查确诊的35例肝硬化患者,并以35名健康人作健康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1及激活素A的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31.9±11.9)ng/ml vs (53.2±18.7)ng/ml]及激活素A含量[(0.82±0.36)ng/ml vs(1.27±0.84)ng/ml]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 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及ACT含量的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芳;杨广民;马寅芙;李首庆;方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与肝糖输出调控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CREB磷酸化对肝糖输出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肝脏细胞,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细胞处理前后CREB和磷酸化CREB蛋白的表达变化,以RT-PCR方法检测肝糖输出调控基因PGC-1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RNA的表达.结果 以cAMP激动剂Forskolin作用的肝细胞CRE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肝糖输出调控基因PGC-1α、PEPCK、G6Pase mRNA的表达也增高.结论 CREB磷酸化后可以调控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

    作者:王晶;刘晓民;李艳波;周立红;冯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23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7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一般人群(P<0.001),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也低于中国一般人群(P<0.01).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702,P<0.001),其中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与功能、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社会、经济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护理工作中应注重调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月丽;高少波;王娟;王苓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