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丰富环境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赵珊珊;戚其学;翟志永;赵传胜

关键词:老化大鼠, 神经发生, 丰富环境, DNA甲基化
摘要: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对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以及DNA甲基化在这个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月龄为18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水迷宫试验测试,标记、检测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并测定脑组织的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结果 丰富环境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目[(650±87)个/mm2]显著高于对照组[(420±58)个/mm2](P<0.05).丰富环境组大鼠海马组织的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5.4%±0.25%)明显高于对照组(4.2%±0.36%)(P<0.05).与对照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大鼠到达平台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丰富环境促进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寿命延长,接受重大手术的高龄患者日益增加.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也明显增多〔1〕.但目前对谵妄的发病机制、致病因素等仍是众多研究者所致力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娜;许秀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率.方法 随机收集未经治疗的PD患者48例,在口服美多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PD统一评定量表运动部分、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抑郁量表、认知功能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便秘问卷测定.结果 主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便秘94%、睡眠障碍63%、抑郁33%、认知功能障碍25%.治疗前各量表评分: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33.93±19.82,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异常率100%,抑郁量表5.18±4.4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26.54±3.8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6.83±5.10,便秘45例;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11.14±9.43,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异常率仍为100%,抑郁量表5.18±4.3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26.65±3.6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6.97±4.81,便秘45例.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即有便秘8例、睡眠障碍6例,认知功能障碍均发生在Hoehn-Yahr分期Ⅲ期以上患者.结论 PD非运动症状表现多样,部分症状发生率较高,也可是其主要症状,也可先于运动症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于PD晚期.抗帕金森病治疗只能改善PD患者运动症状,不能改善非运动症状.

    作者:陈秋惠;胡国华;韩艳秋;张海娜;张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低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低体重指数(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COPD患者BMI相关的因素,为临床评估病情预后及防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78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BMI分为2组,测量身高、体重、肺功能;记录吸烟包年,6 min步行距离(6MWD);填写呼吸困难量(MRC dyspnea scale)表,St.George呼吸问卷(SGRQ)和一般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测定血浆瘦素(Leptin)并分析BMI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低BMI组COPD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较正常BMI组下降,深吸气量(IC)与BMI独立相关性强,患者的精神健康、血浆瘦素水平、运动能力、吸烟年限与BMI独立相关.结论 BMI是评估COPD患者全身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COPD综合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葆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TNF-α、CRP的关系研究

    脂联素是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可能参与了机体慢性炎症反应的调节,与2型糖尿病(T2DM)及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关系,且脂联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1〕.

    作者:贾秀娟;王珍;毛拥军;章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人骨转移肿瘤112例临床分析

    晚期肿瘤患者常伴随有远位转移,其中骨骼是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之一〔1〕.引起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肺癌、肾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2〕.

    作者:陶钧;钟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S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N-乙酰神经氨酸苷酶法对11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104例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SA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非恶性肿瘤组(P<0.01),非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SA含量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定期检测血清中SA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立强;孙晓玲;杜月鹃;王永文;穆占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严重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但起病较隐匿、表现不典型、多以轻症和躯体症状为主,导致家庭、社会和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识别率低或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被认为是伴随机体衰老的正常现象,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1〕,多处于未被发现和未接受治疗的状态.

    作者:孙玉红;李秀萍;高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NP方案(诺维本+顺铂)+艾迪注射液50 ml溶于生理盐水500 ml,每天1次,连用4 w,对照组单用NP方案,完成2 w期后作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45.2%,对照组35.4%,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肺癌可降低了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鹏辉;廖国清;王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丰富环境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对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以及DNA甲基化在这个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月龄为18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水迷宫试验测试,标记、检测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并测定脑组织的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结果 丰富环境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目[(650±87)个/mm2]显著高于对照组[(420±58)个/mm2](P<0.05).丰富环境组大鼠海马组织的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5.4%±0.25%)明显高于对照组(4.2%±0.36%)(P<0.05).与对照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大鼠到达平台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丰富环境促进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

    作者:赵珊珊;戚其学;翟志永;赵传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妇科疾病的临床探讨

    老年妇科疾病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损伤大、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逐渐提高和普及,腹腔镜以其手术损伤小于常规开腹手术,而且具有手术时间较短、盆腔内环境稳定、机体多系统影响及术后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在老年妇科手术中得到应用〔1〕.

    作者:唐杰;唐海峰;刘开江;赵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万拉法辛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损伤及Bcl-2表达下降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抑郁药万拉法辛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25-35)诱发 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β损伤组和药物保护组.Aβ损伤组用Aβ25-35处理细胞,药物保护组在用Aβ25-35处理前2 h加入万拉法辛.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LDH法、MTT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万拉法辛的保护作用.结果 药物保护组与Aβ损伤组相比细胞数显著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LDH释放量较少(P<0.01);OD490值显著升高(P<0.01).Aβ损伤组中Bcl-2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低,药物保护组Bcl-2的表达比Aβ25-35损伤组升高;药物保护组、Aβ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Bax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万拉法辛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万拉法辛升高Bcl-2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房绍宽;吴江;周春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冠心病患者(CHD组),17例其他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组)和2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EC进行检测,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EC的HCMV-DNA进行分析.结果 CHD组CEC数[(7.2±3.1)个/0.9 μl]明显高于心脏病组[(3.9±2.1)个/0.9 μl]和对照组[(3.6±2.0)个/0.9 μl],且CHD组CEC的HCMV-DNA检出率(30.2%)明显高于对照组(10.7%)以及心脏病组(11.7%).结论 HCMV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冠心病患者CEC增高的原因之一,这可能在HCMV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姚磊;朱沂;余鹃春;董解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导致脊髓和神经根慢性压迫的一种疾病,基因及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发病机制不明〔1〕.OPLL的常用手术方法中前路减压手术能直接有效地减压,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邢宏健;李英普;应洪亮;刘军;麻东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人多器官衰竭的肺启动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

    老年人多器官衰竭(MOFE)肺启动学说是MOFE的预防和治疗的一个切入点.MOFE的发生与非老年人的多器官衰竭(MOF)不同,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功能减退,常合并基础疾病,且免疫低下,常以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诱发 MOFE;中青年人多半无明显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和免疫功能也多正常,常以创伤、大手术和败血症等诱发MOF.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神经功能重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神经功能重建组同时接受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结果 治疗8 w后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表现更明显(P<0.01).结论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

    作者:侯霖;魏汝云;齐惠景;栾庆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用力肺活量正常参考值的地理环境分布规律

    目的 为制定中国老年女性用力肺活量(FVC)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48个单位测定的9 530例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应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8项地理环境因素指标的关系.结果 发现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环境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 (F=4.864,P=0.003).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9.167 7-0.000 196 1X1-0.043 84X3-0.067 88X6+0.239 9X8±0.309.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环境因素数值,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依据老年女性FVC正常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8个区.

    作者:王志奎;吴笛;赵燕;万佳;马文艺;张莎莎;葛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目的 研究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150例诊断为冠心病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患者的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支数和狭窄程度,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是主要的合并症(72.7%),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66.9%),病变血管平均3.08支/人.冠状动脉重度以上狭窄58.1%.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在不同病变支数分组中差异显著(P<0. 05).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与危险因素的数量有关(P<0. 05).结论 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脑梗塞是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作者:付振虹;盖鲁粤;韩宝石;王禹;刘宏斌;杨泉;杨庭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骨质疏松对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及Ⅰ型胶原mRNA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动物骨质疏松对Ⅰ型胶原及Ⅰ型胶原mRNA的影响,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基础理论.方法 对正常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椎骨以图像分析系统观察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及Ⅰ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得出了各组试样的阳性染色分别面积、平均灰度值、阳性反应面积等指标.结论 模型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后胆原免疫组化指标及Ⅰ型胶原mRNA发生改变,易发生骨折.

    作者:赵长福;孙树东;刘成东;王志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肝硬化患者转化生长因子和激活素A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血清激活素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经病史、临床生化、B超检查确诊的35例肝硬化患者,并以35名健康人作健康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1及激活素A的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31.9±11.9)ng/ml vs (53.2±18.7)ng/ml]及激活素A含量[(0.82±0.36)ng/ml vs(1.27±0.84)ng/ml]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 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及ACT含量的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芳;杨广民;马寅芙;李首庆;方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急性期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1w后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3~6月〔1〕,是目前较正规的治疗方法.但用药时间长、繁琐,一旦不能很好地执行,预后就会受影响.

    作者:张琳娜;刘岩;贺宇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