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付剑亮;邵福源;宋莉莉

关键词:糖尿病, 脑缺血, 神经元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应用Y-迷宫评价错误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的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CDK5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对海马区CDK5蛋白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单纯糖尿病和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比较,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从2 w开始,迷宫作业错误反应次数增多,全天总反应时间延长,海马CAl区神经元数明显减少,CDK5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糖尿病加重慢性脑低灌注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神经元损伤,可能与CDK5表达减少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

    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出现疱疹并伴有严重的疼痛.

    作者:王建峰;张晓;傅志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离休老年人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

    目的 对住院离休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使其在消除心理问题的同时更好的恢复躯体健康.方法 支持性心理干预,松弛训练,心理护理性沟通.结果 通过干预可使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人数减少或程度下降.结论 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离休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躯体健康.

    作者:王桂贤;冯丽;杨晶涵;刘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股神经阻滞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术作为超前镇痛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麻醉体位配合的满意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镇痛和对照两组,每组30例,手术均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镇痛组在麻醉前30 min手术行患侧股神经阻滞,同时监测并记录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配合满意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取值时间分别于手术前的平卧位(T0)、麻醉侧卧位(患侧在上T1)、麻醉穿刺成功后改为平卧位即刻(T2)、3 min(T3).结果 镇痛组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病人麻醉体位配合好,麻醉操作一次性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结论 股神经阻滞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超前镇痛,效果确切,有较高的实用性.

    作者:朋立超;吴贵龙;仇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局灶性脑缺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的研究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免疫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免疫反应是通过众多的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等的作用尤其重要.

    作者:李光宇;冷汝溥;刘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苯丁酸钠联合吉非替尼对NB4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苯丁酸钠(SPB)与吉非替尼对NB4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NB4细胞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SPB组、吉非替尼组、和SPB组+吉非替尼组,细胞生长7 d后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p21WAF1、CDK4、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并记录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 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增加,p53及p21WAF1表达增加,CDK表达下降.与对照组,SPB组、吉非替尼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效果要比单纯用药效果明显,可以使肿瘤细胞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增加,其机制是通过p53依赖的p21WAF1的激活进而抑制周期素-周期素依赖激酶(cyclinD1-CDK4)复合物,从而阻滞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进行的.

    作者:王旭;李薇;王冠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汉族冠心病(CHD)患者中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2型精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汉族CHD无相关患者231例,按照ALDH2基因型分为2组:野生型组(n=145)和突变型组(n=86).比较两组间T2DM患病率、T2DM危险因素以及饮酒量,分析ALDH2基因型与T2DM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DH2基因突变型组T2DM患病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1),其饮酒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组(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平衡年龄、吸烟、高血压、甘油三酯因素后,突变型组可能发生T2DM的风险是野生型组的6.08倍(P=0.004),再引入饮酒量后,突变型ALDH2基因与T2DM患病率仍显著相关(OR=5.73,P=0.008).结论 突变型ALDH2基因是汉族CHD患者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江春晓;陈玉国;张运;徐峰;张鹤;薛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大鼠早期骨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骨密度、骨超微结构及骨生物力学改变.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普通饲料对照组)、B组(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组)和C组(普通饲料+链脲佐菌素组).饲养12 w后对各组大鼠进行骨密度、光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骨形态计量及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骨超微结构及骨生物力学无明显变化;C组骨超微结构及骨生物力学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不同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骨超微结构及骨生物力学改变不完全一致,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杨好欣;CHEN Jun;陈隽;范伟;刘云;郑瑞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波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P300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波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及应用脑波联合氟西汀治疗组(联合组),对两组在治疗8 w前后进行ERP-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定.另选择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ERP-P300潜伏期、波幅以及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氟西汀组、联合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氟西汀组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联合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氟西汀组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联合组明显延长(P<0.05或P<0.01);氟西汀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联合组(P<0.01).结论 脑波治疗通过调节、平衡人体的脑电活动及兴奋水平,具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周振和;朱红梅;曹淑霞;侯永华;程灶火;李恒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比较中美老年政策法规透视中国老年学发展滞后原因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7%,称为人口老年化(即社会老龄化和老年型国家).

    作者:吕林;王建忠;王则兴;谢红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家族性高龄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非家族性长寿者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状况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前列腺增生及骨折等入院的高龄患者,经家系调查除外家族性长寿人群,清晨空腹采血,提取白细胞中DNA,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结果 非家族性长寿组ε2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ε4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非家族性长寿有关.

    作者:祝金明;杨玉双;曾红;杨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MRI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LI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本病常见于6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并且不典型,体征表现为腔隙综合征之一,易反复发生,有可能发展成痴呆,致死率低.MRI特征:发病20 d内MRI 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LI部位分布以基底节多,其次为脑叶,MRI在显示LI小病灶时明显优于CT.结论 LI表现多种多样,以纯运动性卒中常见,MRI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控制及预防LI再发的关键是调控血压、血糖、血脂及控制吸烟.

    作者:陈义禄;肖翠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人DR5单克隆抗体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抗人DR5单克隆抗体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致凋亡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肝癌细胞SMMC-7721,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凋亡细胞率.结果 抗人DR5单抗能够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在抗人DR5单抗浓度2 μg/ml作用48 h,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可达50.10%,增加抗人DR5单抗浓度细胞凋亡作用无明显增加.结论 抗人DR5单抗能够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以死亡受体为靶点的抗体制剂为肝癌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牛辉;夏凤国;王广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eyte growth hctor,HGF)初是从血浆和血小板中纯化获得并认为是一种刺激肝细胞增生的有丝分裂原,对肝切除或化学损伤后的肝再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举祥;张冬梅;孔令多;王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康复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多发生于6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据统计我国50、60、70和80岁年龄组前列腺癌发病率分别为9.3%、5.9%、26.9%、16.7%[2].

    作者:李莹;李丹;刘荣华;谢建华;戴丹;殷海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将60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分成2组,吡格列酮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28例,吡格列酮治疗组用吡格列酮治疗8 w,治疗前后均检上述指标.结果 (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1),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无差异(P>0.05);(2)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TNF-α、FFA、胰岛素水平下降(P<0.01),IR明显改善.结论 吡格列酮能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IR.

    作者:苏珂;龙艳;于健;周燕;胡永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4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7例老年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骨髓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18%、23.52%、85.29%和21.21%、18.19%、60.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骨髓细胞凋亡指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骨髓细胞凋亡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CAA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抑老年CAA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从而实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重建.

    作者:王树庆;刘捷;陈慧莉;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应用Y-迷宫评价错误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的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CDK5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对海马区CDK5蛋白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单纯糖尿病和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比较,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从2 w开始,迷宫作业错误反应次数增多,全天总反应时间延长,海马CAl区神经元数明显减少,CDK5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糖尿病加重慢性脑低灌注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神经元损伤,可能与CDK5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付剑亮;邵福源;宋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易化PCI治疗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而发生的急性闭塞,AMI的治疗从80年代的溶栓疗法,到逐渐发展起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脉搭桥及干细胞移植等方案都是围绕AMI的治疗原则:尽快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及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而展开的.

    作者:于佳新;李莉;尚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5-FU关节腔注洗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46例

    膝关节滑膜炎好发于中老年,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复发等特点.传统治疗多采用激素药物封闭、关节穿刺抽吸、抗炎镇痛药等法,虽然可收到一定疗效,但药物副作用较多,容易出现症状反弹.

    作者:于龙光;张铁刚;李超伟;张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喹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瘦素水平的影响

    长期高血压可使左室收缩期负荷增加,造成左室肥厚(LVH),LVH是高血压性心衰、冠心病及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早期诊断及有效逆转LVH对预防心衰及猝死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华;马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