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空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转导的增龄性变化

崔宏力;李非;曾艳芳;刘梦霞

关键词:空肠, 增龄, 信号转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摘要:目的 探讨空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04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印迹法测定空肠IGF-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变化.结果 自1月龄开始空肠IGF-1逐渐增加,至6月龄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24月龄大鼠空肠IGF-1低.空肠IRS-1、Akt、p-CREB也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IRS-1在12、18、24月龄维持于较低的水平,虽然Akt于6月龄表达强,但仅显著高于24月龄.然而PI3-K则与IGF-1相反,1月龄为低,其后逐渐升高,至24月龄达高峰.结论 随着增龄老年动物空肠IGF-1促细胞生长信号转导显著下调.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老年盆腹腔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使得一些失去手术机会,年高体弱失去放、化疗机会的肿瘤病人提供了治疗可能,并且得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邱冬;王艳;李加平;龙劲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脑动脉瘤夹闭术中艾司洛尔复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研究

    控制性降压是临床常用的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条件、减少输血量的麻醉技术.脑动脉瘤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动脉瘤夹闭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危险并发症之一是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经典的预防方法是在剥离动脉瘤特别是在接近脑供血动脉前和夹闭瘤壁时实施控制性降压,这样能有效防止动脉瘤破裂,减少出血,便于手术操作.本研究拟评价术中艾司洛尔复合尼卡地平行控制性降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效应.

    作者:李艳;蔡振岭;李汝泓;姚淑华;雷永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细胞株DNA修复基因MGMT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CNE细胞株对DNA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CNE细胞株MGMT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MGMT表达强度呈增强趋势.结论 X射线照射可能诱导CNE细胞株MGMT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照射后DNA损伤修复过程.

    作者:刘敏;范凯;王彦;富晶;吕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苦瓜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苦瓜皂苷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用D-半乳糖复制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两种不同剂量的苦瓜皂苷,实验6 w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肝和脑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苦瓜皂苷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MDA含量.结论 苦瓜皂苷有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作者:曹亚军;杨光;李丽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监测50例EH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40~60 mmHg组(A组)242例和脉压>60 mmHg组(B组)26例,比较两组的24 h动态血压参数和心电图表现.结果 B组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左心室肥厚等心电图异常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老年EH患者心电图异常与脉压增大有关.

    作者:施晓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MUC1蛋白的研究进展

    MUC1是由muc1基因表达的一种高糖基化(糖化大于50%)、高分子量(Mr>200×103)蛋白,又称附膜蛋白,是跨膜分子.它在上皮更新与分化,维持上皮完整性和癌的发生与转移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由于MUC1在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使其成为一种重要肿瘤生物学标志物.MUC1广泛分布并异常丰富地表达于癌细胞表面,糖基化不完全,因此暴露出正常情况下隐蔽的表位,成为免疫细胞攻击靶点[2~5].

    作者:高峰;郭洪斌;史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高血压病患者、3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MMP-9和TIMP-1水平测定,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水平分别为(30.16±3.70)ng/ml、(49.66±2.64)ng/ml和(64.36±2.58)ng/ml;TIMP-1水平分别为(72.29±3.56)ng/ml、(86.76±3.95)ng/ml、(99.06±2.45)ng/ml,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MMP-9、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病组有明显升高.结论 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代谢的异常,且在合并冠心病病人更加明显.

    作者:牛占丛;段国辰;平芬;杨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46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伴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人工假体置换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式.然而,就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的适应证及利弊方面尚存广泛争议.我院2002年6月~2005年10月对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荀建军;冯和林;冯建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洛伐他汀对PC12神经细胞中α7尼古丁受体的上调作用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Lovastatin)对PC12神经细胞中α7尼古丁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用PC12神经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培养48 h,或与β淀粉样蛋白、自由基诱导剂同时处理,然后测定细胞MTT水平、α7尼古丁受体密度及mRNA水平、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 适量浓度的洛伐他汀(100 nmol/L以下)使细胞中[125I]标记α金蛇环毒素配体与α7尼古丁受体结合密度升高,并使α7尼古丁受体mRNA表达水平增强;洛伐他汀可对抗β淀粉样蛋白或自由基诱导剂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结论 洛伐他汀可增强α7尼古丁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和上调该受体的基因表水平达,并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肖雁;齐晓岚;吴昌学;张婷;赵艳;单可人;官志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研究发现[1],亚低温(28℃~35℃)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脑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早期开始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为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后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为亚低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后亚低温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

    作者:汪云春;付铁娟;赵智宇;夏阳;林淑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据统计老年糖尿病(DM)患者3/4死亡原因为缺血性心脏病与脑卒中,为同龄非DM者的2倍[1].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不良的血糖控制和与年龄相关的病变共同作用,加速老年DM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加强对老年DM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延缓和阻滞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郑燕芳;徐应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丁酸甘油酯对白血病细胞株和实体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三丁酸甘油酯(TB)对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以及人实体瘤细胞株胃癌细胞(SGC-7901)、鼻咽癌细胞(CNE)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比色法,观察T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的表达.结果 TB作用72 h后,HL-60、SGC-7901细胞阻滞在G0/G1期,K562细胞阻滞在G2/M期,并伴有分布于S期细胞明显下降.HL-60细胞、SGC-7901细胞的p16蛋白表达均有上调.结论 TB能抑制HL-60细胞株、K562细胞株、SGC-7901细胞株的细胞增殖,使HL-60、SGC-7901细胞株的p16蛋白表达上调,改变细胞周期而实现细胞增殖抑制.

    作者:赵心宇;赵春艳;孟秀香;赵谨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31例疗效观察

    岩舒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纯中药抗癌药,具有抗癌、止痛、止血等功效.研究表明[1],苦参及其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炎、抗过敏、升高白细胞等作用,尤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诱导分化等作用.以往研究均从生活质量及免疫机制等方面评估药物疗效[2],本文结合肿瘤标志物CA125更具体地体现药物作用以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胡春梅;李亚荣;夏大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胃癌病人手术前后CK-20 mRNA与CD44v6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与CD44v6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以CK-20 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胃癌病人4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手术病人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癌病人术后肿瘤标本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组术前术后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40例),术前阳性率为22.5%(9/40),术后阳性率为37.5%(15/40),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CD44v6在CK-20 mRNA表达阳性病例中表达率为73.3%(11/15),在CK-20 mRNA表达阴性病例中表达率为32%(8/25),二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胃癌病人手术前已有部分病人血中CK-20 mRNA表达阳性,说明血中已存在游离癌细胞.术后阳性率明显升高,说明术中牵拉、刺激、挤压,可增加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性.CD44v6的表达与血中CK-20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乔士兴;郭立娟;郭春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BV相关肝癌高危人群的治疗指征及其意义

    由于不论何种病因,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或肝硬化较多发生肝细胞癌(HCC).然而,新近资料显示,仅19%的CHB患者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提示目前推荐的CHB治疗指征[1~4]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因此可能使部分HCC患者失去早期干预机会.为此,有学者提出对CHB后HCC的高危人群予较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和预防干预,以期减少和延缓HCC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就CHB抗病毒治疗指征及其争议、预防干预策略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孟永洁;杨晓秦;李德霞;杜玲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s-CRP水平和颈动脉IMT检测对急性心脑血管突发事件风险的评估价值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通过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可观测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合测定反映斑块炎症动态的血清hs-CRP水平[2],以明确AS斑块性质,从而联合评估急性心脑血管突发事件风险.

    作者:王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喂养基础饲料,NASH组(28只),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NASH大鼠模型,12 w末处死NASH组4只,病理证实造模成功后,进一步将NASH组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饮食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8只).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156 mg·kg-1·d-1,饮食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转以基础饲料喂养,继续饲养12 w后,空腹处死所有动物.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血糖、血脂、胰岛素和TNF-α水平,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炎症坏死程度,RT-PCR检测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肝功能、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肝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程度及各项血清学指标,饮食治疗组TNF-α mRNA的表达亦降低,肝组织学一定程度改善,但各项血清学指标仍持续增高.结论 TNF-α表达增强参与了NASH的发生发展,应用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脏TNF-α基因的表达,调节肝脏脂肪代谢和改善肝组织炎症坏死.

    作者:陈泓强;李莹;王亚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脊髓前角神经元损伤对p38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神经元损伤对p38MAPK信号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培养细胞分3组:对照组继续正常培养,模型组及干预组用谷氨酸钠诱导神经元损伤,干预组在加入谷氨酸钠的同时加入p38MAPK阻滞剂.24 h后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细胞中ERK1/2、JNK和p38的活性.用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MDA含量、ERK1/2和P38活性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38MAPK信号系统在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阻滞剂能起到抗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凤君;包小群;杨德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两种玉米幼芽提取物对果蝇寿命及SOD、MDA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两种玉米幼芽提取物对果蝇寿命及体内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方法 收集羽化8 h内的黑腹果蝇随机分组,以添加不同浓度玉米幼芽提取物(0,20,40,80 mg/kg)的培养基饲喂,记录各组果蝇的存活时间;以添加D-半乳糖(6.5%)及不同浓度玉米幼芽提取物(0,20,40,80 mg/kg)的培养基饲喂,分别测定10、20、30、40日龄时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0501号玉米幼芽提取物80 mg/kg组和0502号玉米幼芽提取物40 mg/kg组能明显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和高寿命(P<0.01),提高30、40日龄时果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两种玉米幼芽提取物都具有抗氧化损伤,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杨光敏;欧阳五庆;杨戈;刘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人呼吸道致病菌分布及其抗生素耐药率

    随着抗生素品种的更新和扩大,临床应用日渐上升,随之而来的抗生素耐药现象也在增长,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难题.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愈后效果往往都不是很好,并有反复感染,为了解老年人呼吸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率,对来我院就诊和住院老年呼吸道患者做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提供良好依据.

    作者:温玉芝;王学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