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汪云春;付铁娟;赵智宇;夏阳;林淑香

关键词:脑缺血, 亚低温,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摘要:研究发现[1],亚低温(28℃~35℃)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脑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早期开始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为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后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为亚低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后亚低温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卒中病人性功能变化状况调查

    目的 评估卒中对病人性功能的影响,研究临床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卒中后性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242例卒中病人,独立完成卒中前后性功能和习惯的问卷.主要内容是:①性欲;②性交频率;③性满意度.结果 大多数卒中病人回答显示所有衡量性功能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包括性欲、性交频率、性满意度.对这些变化重要的解释因素是对性的总态度(OR范围5.7~9.41),担心性无能(OR范围3.9~5.8),不能讨论性(OR范围1.1~9.9),不愿意参加性活动(OR范围1.5~6.4),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OR范围2.5~6.8).结论 性功能障碍和性生活的不满意,在男女卒中病人中普遍存在.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卒中后性功能和性生活质量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李静;周华东;李敬诚;王延江;邓娟;张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细胞株DNA修复基因MGMT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CNE细胞株对DNA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CNE细胞株MGMT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MGMT表达强度呈增强趋势.结论 X射线照射可能诱导CNE细胞株MGMT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照射后DNA损伤修复过程.

    作者:刘敏;范凯;王彦;富晶;吕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7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手术129例临床分析

    发达国家已报道了80岁以上患者的心脏手术情况[1,2],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姚建民[3]报道了23例70岁以上患者心脏手术情况.本研究对129例70岁以上患者心脏手术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心脏外科医师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寻求佳预后的手术指征及时机.

    作者:张伟;胡建国;周新民;王坚刚;杨一峰;尹邦良;龚光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丁酸甘油酯对白血病细胞株和实体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三丁酸甘油酯(TB)对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以及人实体瘤细胞株胃癌细胞(SGC-7901)、鼻咽癌细胞(CNE)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比色法,观察T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的表达.结果 TB作用72 h后,HL-60、SGC-7901细胞阻滞在G0/G1期,K562细胞阻滞在G2/M期,并伴有分布于S期细胞明显下降.HL-60细胞、SGC-7901细胞的p16蛋白表达均有上调.结论 TB能抑制HL-60细胞株、K562细胞株、SGC-7901细胞株的细胞增殖,使HL-60、SGC-7901细胞株的p16蛋白表达上调,改变细胞周期而实现细胞增殖抑制.

    作者:赵心宇;赵春艳;孟秀香;赵谨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监测50例EH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40~60 mmHg组(A组)242例和脉压>60 mmHg组(B组)26例,比较两组的24 h动态血压参数和心电图表现.结果 B组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左心室肥厚等心电图异常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老年EH患者心电图异常与脉压增大有关.

    作者:施晓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147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两组:骨折组68例,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病组79例.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下肢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 骨折组和骨病组的APTT、PT、TT、Fib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杨玉辉;刘景臣;张力;刘敏;高忠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46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伴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人工假体置换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式.然而,就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的适应证及利弊方面尚存广泛争议.我院2002年6月~2005年10月对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荀建军;冯和林;冯建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PCI后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分为腺苷组和生理盐水组,行PCI时一组冠脉内推注腺苷,一组推注生理盐水,并测定二组患者血管开通即刻及给药后5 min冠脉血流TIMI帧数,同时测定血浆SOD、MDA、CK-MB峰值.结果 腺苷组血流帧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26.65±17.46 vs 36.70±18.04,P<0.05).腺苷组MDA较生理盐水组低(5.01±0.80 vs 6.97±0.86,P<0.05),腺苷组SOD较生理盐水组高(80.70±3.23 vs 61.63±3.49,P<0.05),腺苷组CK-MB峰值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123.6±84.3 vs 186.1±92.2,P<0.05).结论 AMI患者行急诊PCI术时冠脉内应用腺苷能改善冠脉血流.

    作者:王晓楠;张志国;赵学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老年盆腹腔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使得一些失去手术机会,年高体弱失去放、化疗机会的肿瘤病人提供了治疗可能,并且得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邱冬;王艳;李加平;龙劲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caspase-3抑制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caspase-3抑制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利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aspase-3抑制剂组、尼莫地平组和caspase-3抑制剂联合尼莫地平组(联合用药组).利用Bederson法评价神经功能缺失,采用TUNEL染色和梗死面积评价神经细胞损害.结果 caspase-3抑制剂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对照组相比,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联合用药组、caspase-3抑制剂组和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相比,视交叉冠状面的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梗死面积亦明显减少.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情况下,联合caspase-3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拥波;董为伟;王得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洛伐他汀对PC12神经细胞中α7尼古丁受体的上调作用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Lovastatin)对PC12神经细胞中α7尼古丁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用PC12神经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培养48 h,或与β淀粉样蛋白、自由基诱导剂同时处理,然后测定细胞MTT水平、α7尼古丁受体密度及mRNA水平、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 适量浓度的洛伐他汀(100 nmol/L以下)使细胞中[125I]标记α金蛇环毒素配体与α7尼古丁受体结合密度升高,并使α7尼古丁受体mRNA表达水平增强;洛伐他汀可对抗β淀粉样蛋白或自由基诱导剂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结论 洛伐他汀可增强α7尼古丁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和上调该受体的基因表水平达,并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肖雁;齐晓岚;吴昌学;张婷;赵艳;单可人;官志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结构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肾小球平均体积、肾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用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组(联合组).8 w后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的平均体积、电镜观察并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bAlc、Ccr、UAE、β2-MG均显著上升(P<0.01);肾小球平均体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和(或)丹参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HbAlc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联合组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DM大鼠具有改善肾脏病理结构的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余永梅;傅余芹;刘辉;王春霞;韩亚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两种玉米幼芽提取物对果蝇寿命及SOD、MDA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两种玉米幼芽提取物对果蝇寿命及体内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方法 收集羽化8 h内的黑腹果蝇随机分组,以添加不同浓度玉米幼芽提取物(0,20,40,80 mg/kg)的培养基饲喂,记录各组果蝇的存活时间;以添加D-半乳糖(6.5%)及不同浓度玉米幼芽提取物(0,20,40,80 mg/kg)的培养基饲喂,分别测定10、20、30、40日龄时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0501号玉米幼芽提取物80 mg/kg组和0502号玉米幼芽提取物40 mg/kg组能明显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和高寿命(P<0.01),提高30、40日龄时果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两种玉米幼芽提取物都具有抗氧化损伤,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杨光敏;欧阳五庆;杨戈;刘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行车锻炼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延缓衰老,保持机体的健康水平[1].自行车运动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起到延年益寿、调节身心健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本文通过对60例54~69岁中老年人进行免疫系统功能的测试,旨在了解自行车运动改善中老年人免疫系统的作用和功能,为自行车运动成为适合中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的方式寻求理论依据.

    作者:陈志坚;方洪寿;徐卫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人呼吸道致病菌分布及其抗生素耐药率

    随着抗生素品种的更新和扩大,临床应用日渐上升,随之而来的抗生素耐药现象也在增长,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难题.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愈后效果往往都不是很好,并有反复感染,为了解老年人呼吸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率,对来我院就诊和住院老年呼吸道患者做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提供良好依据.

    作者:温玉芝;王学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1外显子+869T/C及+915G/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28倍(OR=1.628,95% CI:1.143~2.319),携带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62.4±18.3)mmHg vs(156.1±6.9)mmHg,P<0.05];而TGF-β1基因+915G/C位点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收缩压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作者:韦常丽;吴延佳;邱全;杨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腔鼻空肠喂养管在老年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老年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由于禁食及手术创伤,使营养不良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更为明显,同时也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稳定肠道黏膜屏障.目前有关老年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三腔鼻空肠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全胃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采用三腔鼻空肠喂养管供给营养,对促进全身营养状况的恢复和防止吻合口瘘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纪秀杰;王桂杰;陈影;张敏;张淑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脊髓前角神经元损伤对p38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神经元损伤对p38MAPK信号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培养细胞分3组:对照组继续正常培养,模型组及干预组用谷氨酸钠诱导神经元损伤,干预组在加入谷氨酸钠的同时加入p38MAPK阻滞剂.24 h后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细胞中ERK1/2、JNK和p38的活性.用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MDA含量、ERK1/2和P38活性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38MAPK信号系统在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阻滞剂能起到抗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凤君;包小群;杨德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工半髋成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附17例前瞻性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半髋成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收治4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Ⅲ型11例,Ⅳ型15例,Ⅴ型22例),平均年龄85岁(78~95岁).经Zuckerman FRS功能恢复量表的骨折前功能评估和全面体检后手术风险评估软件(ORASl)的手术风险评估后,有17例19髋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2例术后3个月再次跌倒致对侧骨折.全部在全麻下手术,均由同一位术者采用南方切口侧卧位植入Link SP Ⅱ柄和双动股骨头;全组病例经过30 d以上随访.结果 17例患者术前FRS评分平均为81.7分(80.7~82.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10%(7%~15%),平均死亡率为2.97%(3.2%~2.1%).所有病人术后30 d内进展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5 h;平均输血量400 ml;无手术、麻醉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病人术后3~4 d坐起,5~7 d后下地部分负重行走,10 d后,助行器辅助行走.术后30 d FRS评分平均为78.7分.随访1年以上,无一例死亡.结论 虽然人工半髋成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但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严格的适应证筛选以及系统的术后康复,人工半髋成型术应该是非常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谷贵山;孙大辉;秦大明;张新;张伟;王成学;徐鹏;李长胜;王刚;胡春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s-CRP水平和颈动脉IMT检测对急性心脑血管突发事件风险的评估价值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通过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可观测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合测定反映斑块炎症动态的血清hs-CRP水平[2],以明确AS斑块性质,从而联合评估急性心脑血管突发事件风险.

    作者:王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