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应用MRA和BAEP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李晓裔;李玉琢;王涛;柳太云;王传森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摘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F)等辅助手段,单独应用其中某种辅助手段对该病的诊断的研究较多[1,2],但联合应用MRI和BAEP的报道不多.本文联合应用MRI及BAEP动态观察脑干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β-淀粉样蛋白对大鼠大脑α7尼古丁受体表达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大鼠大脑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 亚单位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这些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立体定向法将 Aβ1~42(1 mg/ml,5 μl)注入 Wistar 大鼠侧脑室,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大脑中Aβ1~42的沉积,用 Western 印迹法和 RT-PCR 方法分别测定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 亚单位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用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经 Aβ1~42侧脑室注射后的大鼠大脑皮层出现明显Aβ1~42沉积;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 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α7亚单位 mRNA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Aβ1~42引起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 亚单位的表达明显改变,并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力降低,可能是A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如玉;顾然;齐晓岚;陈佳;刘家骝;官志忠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舍尼通、三金片与体外超短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随着男性性生理周期延长,中、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病例逐渐年增多.据报道,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分别采用舍尼通、三金片或超短波电疗等方法,但由于病因复杂,加之前列腺局部解剖原因,不易彻底治愈或病情易出现反复.本文对14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采用舍尼通、三金片口服,同时联合体外超短波电疗(利用药物联合消炎、通淋,超短波的促进药物渗透作用)治疗慢性或复发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文光;李艳秋;程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化学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化学消融(PEI)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TACE组,54例;B组为PEI联合TACE组,31例.1个疗程后复查两组患者CT及DSA.结果 TACE组肿瘤完全坏死率20.37%;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2%、46.30%;瘤体周围血管再生率79.63%.联合治疗组相应值分别为80.65%;83.87%、54.84%;32.26%.两组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率,第1、2年生存率,瘤体周围血管再生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PEI联合TACE能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更经济、更符合临床治疗学的综合方案.

    作者:王鑫森;李佳睿;张海峰;孙鹏;王大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跖骨短缩术治疗中老年女性重度跖趾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随访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第2、3 MTPJ脱位13例,均为女性,年龄45~80(平均62 )岁,共计22个MTPJ.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手术采用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采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对治疗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跖骨平均截骨短缩长度为(4.23±1.98)mm,截骨平均愈合时间为6 w.术前跖骨头下均有胼胝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胼胝痛均减轻.术后MTPJ解剖复位21个;MTPJ脱位复发1个;术后足趾软组织坏死1例.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静脉血栓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VAS评分、压痛指数、AOFAS评分术前及术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定.

    作者:戴鹤玲;温建民;胡海威;孙卫东;孙永生;钱振福;佟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

    目的 观察老年白内障(≥60岁)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方法 用消化分离法及组织块贴片法培养老年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胎儿晶状体及正常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正常成人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EGFR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GFR mRNA表达.结果 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传代培养基本不能增殖,先天性白内障、胎儿可传6~7代,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可传4~5代;老年白内障、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及正常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GFR mRNA及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对年龄有较高的敏感性,年龄愈大,细胞越易老化,老年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传代培养基本不能增殖;人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EGFR呈阳性表达.

    作者:王哲文;施小茹;周世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益肾活血方剂对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NAG活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剂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和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A组)、低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糖尿病组(D组).B、C、D三组制成糖尿病模型,B组予以中药益肾活血方剂18 g/kg,C组予以26 g/kg.用药后3、6 w分别测定尿mAlb含量和NAG活力.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随病程的发展尿mAlb含量和NAG活力逐渐升高,此中药益肾活血方剂可明显降低尿中mAlb含量,但对NAG活力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此方剂通过作用于肾小球减少mAlb含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作者:高国丽;车光升;董瑶;苏丹;潘莉莉;王剑;熊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MAGE-1与IL-18共表达DNA疫苗的构建与体外表达

    目的 构建MAGE-1与IL-18共表达质粒pcIL-18-MAGE并进行体外验证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MAGE-1与IL-18引物,PCR扩增其基因片段,分别构建以pcDNA3为载体的小鼠IL-18重组质粒和人MAGE-1重组质粒,pcCMV-IL-18与MAGE-1的PCR产物酶切连接构建共表达质粒pcIL-18-MAGE.脂质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RT-PCR和 Western 印迹法验证MAGE-1和IL-18在转化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共表达质粒pcIL-18-MAGE,RT-PCR可见目的条带,Western 印迹显示转染MAGE-1与IL-18的细胞在蛋白质水平上均有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出既表达mIL-18又表达MAGE-1的共表达质粒pcIL-18-MAGE.

    作者:时阳;杨广民;李首庆;马寅芙;谭岩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边缘水肿的预防

    切口边缘水肿多为混合痔手术后切口减张不够,及保留组织内含有曲张静脉或血栓所致.由于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血管硬化失去弹性、静脉回流不好,故混合痔术后切口边缘水肿是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现将本病的预防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霞;邰建东;黄江涛;张为众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抗心磷脂抗体与老年高血压危险度分层的关系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即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LA)水平及D-二聚体(D-D)的变化,旨在了解ACLA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年龄≥60岁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者以及20例年龄<60岁健康者的ACLA和D-D水平,对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高血压中危、高危、极高危组的ACLA和D-D水平与健康组、低危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P<0.01), 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的ACLA和D-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75岁与<75岁的两组健康者比较ACLA和D-D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 ACLA的测定对预测高血压病情轻重及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云青;尹林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降压治疗对老年人群动态血压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ABP)指标的影响.方法 353例60~88岁老年人分为对照组50例,高血压未治疗组90例,高血压治疗组150例(无效治疗98例,有效治疗52例),脑卒中未降压组33例,脑卒中降压组(无效治疗17例,有效治疗13例).使用TM-2421动态血压仪(A&D)监测记录24 hABP.结果 对照组大多数ABP为杓型模式,高血压及脑卒中未治疗和无效治疗组ABP杓型比率明显下降而反杓型模式增加,高血压及脑卒中有效治疗组则与对照组相似.未治疗和无效治疗组的全部或大部分ABP参数(SBP/DBP/PP均值、SBP/DBP负荷、血压心率乘积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或有效治疗组(P<0.01,P<0.05),无效治疗组全部或大部分ABP参数与未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治疗组大部分ABP参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人群中降压治疗与有效控制率分别为,高血压组62.5%和34.7%,脑卒中组52.4%和43.3%.结论 有效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ABP参数、有助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的服药与有效控制率较低.

    作者:赵生法;赵子彦;刘瑛;闫志晖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去痴灵对AD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和脑啡肽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去痴灵对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beta-protein precursor,APP)和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三氯化铝制备AD模型小鼠,第51天开始,治疗组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10、20、40 g·kg-1·d-1)的去痴灵,以石杉碱甲作为阳性对照药,连续40 d.通过Morris水迷宫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去痴灵对AD小鼠学习记忆和脑内APP和NEP mRNA含量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剂量的去痴灵均能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调APP基因表达,高剂量去痴灵能上调NEP基因的表达.结论 去痴灵能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APP基因表达及增加NEP基因表达.

    作者:李志霞;肖飞;罗焕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执行功能障碍与ApoE基因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的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易痴呆筛选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词语流畅性测验(RVR)、日常生活行为量表(ADL)、画钟测验(CDT)及Hachinski缺血积分量表等认知功能测评及ApoE基因检查.结果 认知功能检查显示:AD患者的记忆、执行功能、计算力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合ApoE基因检查显示带有e4者认知功能损害更明显.结论 AD的认知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退,且带有ApoEε4者损害更严重.ε4是AD的风险基因.

    作者:张许来;张晓莉;陶领知;夏海森;杨佩玲;孔晓明;张丽;程丽;高红;李泽爱;张胜权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人高血压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易感人群.以往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认为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是一种生理现象,对其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掌握较宽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陆续揭晓,高血压的防治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对老年人高血压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张海燕;郭艺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2002年1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的发表[1],使我国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的治疗有了规范化的指南.但是老年心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易引起洋地黄中毒,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近几年我院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老年心衰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远卓;王英超;翟羽佳;赵殿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内镜和开腹治疗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前,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的特点 [1,2].

    作者:赵洁;张凯杰;王红敏;许焕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肿瘤抗原CA125升高的非肿瘤情况

    肿瘤抗原125(cancerantigen125,CA125)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被认为是内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的标志物,特别在大多数卵巢癌患者中存在CA125升高,故许多研究将其作为诊断及随访卵巢癌的生物学指标[1].

    作者:梁飞宇;郝天袍;杜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首发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对脑梗死患者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有或无同侧多次TIAs史的首发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120例行临床对比研究.测定入院时血浆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水平及脑梗死容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方法分别对患者入院时、3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发病30、60 d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TIAs组患者的梗死容积小于单纯脑梗死对照组(P<0.05),其血浆Glu和A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IAs组患者入院时及 30 d的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为轻,第30、6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梗死前发生的同侧TIAs可能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可减轻随后严重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柳;何远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caspase-3激活在庆大霉素所致耳蜗螺旋神经元延迟性死亡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毛细胞丢失后耳蜗神经元延迟性死亡模式以及caspase-3的活动.方法 采用3 mol的庆大霉素作用离体培养的耳蜗24 h,损毁全部毛细胞,分别在毛细胞丢失后1、3、5、7和14 d收获样本.采用Neurofilament 200KDa标记耳蜗神经元,TRITC-labeled phalloidin标记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和毛细胞的存活数量,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aspase-3特异降解产物α-spectrin,间接确定caspase-3活动.结果 3 mol庆大霉素作用于培养的耳蜗24 h,耳蜗毛细胞几乎全部消失.螺旋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数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神经元存活从第1天的87%降至第14天的5%.神经元变小且形状不规则,在神经纤维上出现实质小体.检测caspse-3激活的特异降解带-120 KDa的灰度值,发现在毛细胞丢失后24 h,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毛细胞丢失的初时(P<0.01).结论 毛细胞丢失引起螺旋神经元死亡具有时间依赖效应,神经元出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并且有caspase-3的活动.

    作者:王苹;杜波;丁大连;杜宝东;Salvi RJ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患者急救气管插管7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气管插管可在短时间内建立人工气道,保障氧疗,且有助于防止误吸,有利于气道异物吸引和使用多种通气方式及气管内给药,可提高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病人进行紧急有效的供氧是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措施,因而紧急气管插管术在各种急重症的抢救,特别是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符少川;马乃全;陈立;顾颖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膝关节清理术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变,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由于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引发关节软骨组织合成与降解之间的正常关系失衡[1],由于其病因尚不确切,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然未明,尽管治疗方法繁多,但效果均不理想.

    作者:王维山;史晨辉;王永明;董金波;刘维钢;李宽新;孙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