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蕾蕾;宋涛;杨树森
伴有顽固性水肿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患者心衰发展至终末期的严重的临床表现.老年患者具有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其治疗主要是严格控制入水量或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1].静脉输注高渗盐水[2],或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3].我们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在同时静脉应用硝普钠的前提下,静脉输注由右旋糖酐40、多巴胺、速尿组成的新利尿合剂来治疗老年人CHF伴顽固性水肿,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东明;张远卓;孙宓颖;牟玉祥;刘国庆;孙丕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在我国已成为心脏病病人的主要病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损伤,继而在局部形成血栓,进一步影响冠脉血流,这是ACS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易损斑块的稳定化治疗在减少心脏病事件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理学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尹蕾蕾;宋涛;杨树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Amplatzer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ASD术中及术后所观察切面.方法 术前经TEE筛选23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在TEE引导下测量ASD大伸展径,选择适当型号的Amplatzer 封堵器经导管送至左房封堵ASD.结果 所有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完成手术后即刻TEE监护,分别从食道中段双心房切面,四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及纵轴上下腔静脉观察ASD残端,杂音情况,术后残余分流等.成人组及老年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总结出TEE引导封堵术中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标准切面及每一切面所观察内容,对监测不同年龄段ASD封堵术术中术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峻松;尹兵;王心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口干症国内患病率为0.29%~0.77%[1],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绝经期妇女主诉口干极为常见,男性及青年人少见,女性占90%以上[2].李曼等[3]研究发现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比为3: 1,86%的女性患者处于绝经后.李秉绮[4]发现患有口干症的妇女其绝经期症状显著重于对照组.临床上常用人工唾液和口腔湿润剂来缓解症状,但效果并不满意.环戊硫酮片是一种催涎剂,长期服用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国内于2003年环戊硫酮片作为国家四类新药应用于临床后,对放疗及治疗精神药物引起口干的疗效观察已有报道,而对生理性口干的疗效观察则很少.
作者:毕崇才;张兰荣;朱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中国家族性Alzheimer 病(FAD)家系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AD家系(家系21人)和55例正常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进行分析. 结果 在家系中,等位基因ε2、ε3和ε4频率分别为9.5%、73.8%和16.7%,其中AD患者的基因型为E3/4型;对照组等位基因分布为9.1%、84.5%、6.4%,其中E3/4基因型占11%. 结论 中国FAD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ApoEε4等位基因不仅是散发性Alzheimer病(SAD)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中国FA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二赫;贾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severe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病情严重时才考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因其有副作用,又常常得不到老年患者家属的支持,使得一部分患者丧失了生存机会.近年来,无创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 已逐渐应用于ACPE[1~3],但其对高龄重度ACPE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做了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丽华;谭焰;乔岩;谷伟;陶臻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黏附分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心功能不全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膜中Ts、CD18、CD29,采用Cell、Quest、Plot软件程序进行分析及t检验统计.结果 外周血血小板膜和淋巴细胞膜中Ts、CD18、CD29的含量均有差异,其中心功能不全组显著高于冠心病组,而冠心病组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黏附分子含量增加参于了心功能不全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机制,减少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减轻疾病临床症状.
作者:邓丕兰;古晓琴;熊泽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P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88例EH患者及16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老年健康组与中青年健康组,对各组的动态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EH组动态PP、SBP、D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②无论是老年EH组还是中青年EH组,动态PP、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③老年EH组动态PP显著高于中青年EH组,两组间动态SBP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老年EH组动态DBP显著低于中青年EH组.④老年健康对照组与中青年健康对照组比较,动态PP水平显著增高;SBP水平无明显差异;DBP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动态PP随增龄而增大.老年EH与健康对照组动态PP增高主要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作者:刘平;王建昌;陈蕾;张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内的热休克蛋白质.方法 提取PC12细胞的蛋白质,建立固相pH梯度双向电泳图谱,应用图像扫描仪及ImageMaster 2D Elite分析软件获得蛋白质点的数字化和匹配性信息,挑选匹配良好的高峰度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结果 用二维电泳技术分离,并用MALDI-TOF-MS 成功鉴定出5个PC12细胞的热休克蛋白.结论 PC12 细胞蛋白质组中热休克蛋白胶图位点的建立,为探讨HSP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新的候选治疗靶点.
作者:张磊;陈秋惠;常明;李红杰;侯澍;朴燕洁;胡林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在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MODSE患者进行连续1 w的APACHEⅢ评分后,按疾病转归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在收住ICU 24 h内按APACHEⅢ评分值分组后的各组终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从入ICU第3天起,MODSE病死组的APACHEⅢ评分开始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 结论 动态APACHEⅢ评分对预测MODSE预后有应用价值.
作者:包纪盛;周苏明;林志;丁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提请非精神科医生予以重视.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为100例老年躯体疾病患者作抑郁症筛选和严重程度评价.结果 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发病率37%,且与年龄、病程、伴随疾病关系密切.结论 老年躯体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心理障碍.
作者:王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果蝇寿命试验及老龄鼠抗氧化试验探讨灵芝虫草复合剂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对黑腹果蝇Oregon K品系经口每日分别给予含0.013%、0.04%、0.12%和0.36%灵芝虫草复合剂的培养基直至全部果蝇寿命终止,记录寿命时间;对SD老龄大鼠经口每日分别给予灵芝虫草复合剂0.1、0.2、0.6 g/kg体重,共30 d,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剂量组果蝇的平均寿命和高寿命比对照组延长(P<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比对照组减少(P<0.01);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活力比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 灵芝虫草复合剂具有抗衰老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黄建康;陈壁锋;杨国光;黄俊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局部转染外源性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hIGF-1治疗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即刻注射pcDNAhIGF-1和LipfectAmine转染液10 μl;模型组注射pcDNA3.1、LipfectAmine和蒸馏水混合液10 μl ;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物质.术后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时相hIGF-1在脊髓的表达,TUNEL法检测运动神经元的凋亡,Marsland和LFB双重染色观察运动神经元细胞以及胞体内尼氏体的病理变化,通过脊髓前角超微结构观察神经毡的变化.结果 hIGF-1在周围神经损伤局部转染可以通过轴浆运输在脊髓前角表达,其表达高峰在转染后1 w左右.转染后7、14和21 d,hIGF-1治疗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数少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后2、7、14和28 d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数hIGF-1治疗组多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且hIGF-1治疗组胞质内尼氏体的消退变化较另两组轻.转染后56 d脊髓前角超微结构hIGF-1治疗组神经毡大致正常,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见突起间隙增大,局部空化.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保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顾加祥;孙莉;朱清远;尹维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迄今为止,尚未能找到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理想的治疗措施,因此很多学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向AD前期的研究,以期预防、减缓AD的发生发展.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介于正常老化与AD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认知障碍,是AD的高危因素.若能建立MCI的准确、便捷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时阻止其演化为AD,则可极大地减少AD对患者及社会的危害.目前对MCI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袁泉;林水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组4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22例,老年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并以脂联素为因变量,以FINS、TG、HDL-C等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脂联素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和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Waist)、TG、HDL-C、FINS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在老年冠心病组中水平下降,并且合并糖尿病组比不合并糖尿病组下降更明显;脂联素可能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因子.
作者:万晓京;张一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菟丝子提取物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的生殖保护作用.方法 以环磷酰胺造成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模型,灌胃淫羊藿甙和菟丝子提取物7 d后,检测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以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①血清睾酮水平:淫羊藿甙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但低于睾酮组(P<0.05);菟丝子提取物组高于模型组,低于睾酮组(P<0.05),但与空白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血清LH、FSH水平各组间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③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睾酮组和淫羊藿甙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菟丝子组与模型组则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淫羊藿甙、菟丝子提取物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均具有生殖保护作用,但淫羊藿甙作用效果强于菟丝子提取物.
作者:章振保;杨庆涛;杨镜秋;郑俊鸿;周德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与其顺式元件CArG-box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平滑肌标志基因的转录是非常重要的.但为什么SRF这样一个普遍表达的转录因子能够选择性的激活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转录,其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SRF对平滑肌特异性基因表达的调节活性可受多个环节的调节,涉及SRF的表达、核转位、选择性拼接以及SRF自身的翻译后修饰等.其中令人关注的机制是Olson等人在2001年发现的一种蛋白--myocardin和myocardin相关转录因子(Myocardin-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MRTFs),它们通过与SRF相互作用而协同激活SRF依赖的基因转录.本文就myocardin/MRTFs家族的结构、表达模式、功能及其调节予以综述.
作者:许丽辉;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4%,心脏病患者发病率为4%.有心脏扩大且伴有心衰病人中约40%.因此是心脏病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1].房颤患者可经药物、电或自行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目前房颤转复后窦律的长期维持多用乙胺碘呋酮[2~5].老年患者心、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较差,如用药时间较长,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在房颤转复后窦律的长期维持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的乙胺碘呋酮,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维持期的合理用药剂量.
作者:田建英;宋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本文对100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DACI)的空腹血糖及病情转归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住院患者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NDACI)患者进行比较,探讨DACI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海波;田晶;孙宏志;张艳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方法 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依据,对七个城市2 225位60~99岁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偏低,但能保持较好的心情,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高,参加活动的人数减少,孤独寂寞的人数增加,家庭精神生活满意度降低,人际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下降,但更多的高龄老年人仍能保持平静满足的心态.结论 大多数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偏低,但心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高,更多人的心情趋于平静满足,少数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需要社会积极关注.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肖俊方;费爱华;汪月峰;周林古;张放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