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晟;董军
目的 研究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其增龄变化.方法 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依据,对七个城市2 225位60~99岁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偏低,但能保持较好的心情,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高,参加活动的人数减少,孤独寂寞的人数增加,家庭精神生活满意度降低,人际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下降,但更多的高龄老年人仍能保持平静满足的心态.结论 大多数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偏低,但心理状况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高,更多人的心情趋于平静满足,少数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需要社会积极关注.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肖俊方;费爱华;汪月峰;周林古;张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菟丝子提取物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的生殖保护作用.方法 以环磷酰胺造成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模型,灌胃淫羊藿甙和菟丝子提取物7 d后,检测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以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①血清睾酮水平:淫羊藿甙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但低于睾酮组(P<0.05);菟丝子提取物组高于模型组,低于睾酮组(P<0.05),但与空白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血清LH、FSH水平各组间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③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睾酮组和淫羊藿甙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菟丝子组与模型组则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淫羊藿甙、菟丝子提取物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均具有生殖保护作用,但淫羊藿甙作用效果强于菟丝子提取物.
作者:章振保;杨庆涛;杨镜秋;郑俊鸿;周德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喉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诱变剂的敏感性,并与经复方人参合剂干预后的结果进行比较,为防止肿瘤复发提供实验参考.方法 50例喉癌患者外周血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博莱霉素诱变组;复方人参合剂对照组;复方人参合剂抗诱变组.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实验.结果 阴性对照组即自发微核率(3.28±0.90)与复方人参合剂对照组(3.02±1.12)的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博莱霉素诱变组(20.90±3.68)的微核率与复方人参合剂抗诱变组(15.62±3.29) 的微核率有显著差异的微核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复方人参合剂具有降低喉癌患者对诱变剂的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李丽华;刘军;刘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severe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病情严重时才考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因其有副作用,又常常得不到老年患者家属的支持,使得一部分患者丧失了生存机会.近年来,无创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 已逐渐应用于ACPE[1~3],但其对高龄重度ACPE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做了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丽华;谭焰;乔岩;谷伟;陶臻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4%,心脏病患者发病率为4%.有心脏扩大且伴有心衰病人中约40%.因此是心脏病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1].房颤患者可经药物、电或自行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目前房颤转复后窦律的长期维持多用乙胺碘呋酮[2~5].老年患者心、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较差,如用药时间较长,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在房颤转复后窦律的长期维持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的乙胺碘呋酮,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维持期的合理用药剂量.
作者:田建英;宋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MC)对慢性铝中毒痴呆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葡萄糖酸铝按铝400 mg·kg-1·d-1灌胃90 d建立慢性铝中毒痴呆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Morris水迷宫试验和生化实验,观察MC三种剂量(30、60和120 mg·kg-1·d-1)同步给药90d对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30和60 mg·kg-1·d-1MC明显减轻铝过负荷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缩短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s)(35.9±10.9 vs 16.5±8.4和19.6±10.5)(P<0.05);同时三种剂量MC均明显降低小鼠脑组织中MAO-B活性(U.h-1.mg-1prot)(18.9±1.8 vs 14.6±1.7,13.7±2.3 和 13.6±1.4)(P<0.05).结论 MC对慢性铝中毒小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改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孙峰;刘颖菊;肖小华;高丽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与其顺式元件CArG-box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平滑肌标志基因的转录是非常重要的.但为什么SRF这样一个普遍表达的转录因子能够选择性的激活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转录,其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SRF对平滑肌特异性基因表达的调节活性可受多个环节的调节,涉及SRF的表达、核转位、选择性拼接以及SRF自身的翻译后修饰等.其中令人关注的机制是Olson等人在2001年发现的一种蛋白--myocardin和myocardin相关转录因子(Myocardin-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MRTFs),它们通过与SRF相互作用而协同激活SRF依赖的基因转录.本文就myocardin/MRTFs家族的结构、表达模式、功能及其调节予以综述.
作者:许丽辉;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血浆可溶性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25例接受内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术后3 d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1个月内口服玻立维(75 mg/d)和阿司匹林(300 mg/d),继之口服玻立维(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mg/d)至术后6个月,之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术后6~12个月根据血管再狭窄情况将25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2例)及无再狭窄组(13例).检测术前、术后即刻、24 h、48 h以及造影复查时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GMP-140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支架后随访6~12个月,12例出现再狭窄(48%),超过50%的再狭窄6例(24%),余6例再狭窄率10%~30%.术前以及术后血浆GMP-140水平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即刻血浆GMP-14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支架术后24 h时血浆GMP-140水平有所回落,术后48 h降至术前水平.6~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组的血浆GMP-140水平虽高于未再狭窄组,但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浆GMP-140水平与支架术后动脉再狭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嗣欣;周丽红;赵亮;林大正;高燕军;米艳娟;刘志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在内镜下治疗老年巨大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治疗10例老年巨大垂体腺瘤病人.结果 扩大经蝶入路术中所有肿瘤镜下全切,术后所有病人视力障碍均有好转,术前头痛者术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术后发生短暂性尿崩症5例,短暂性脑脊液鼻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结论 内镜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可以充分显露以垂体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可用于老年巨大垂腺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勇刚;刘海生;龚树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老年性痴呆(AD)是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主要是老年斑中大量β淀粉肽(Aβ)沉积,Aβ被认为在AD发病过程中起核心作用.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早老素等遗传基因的突变、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引起的细胞骨架改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减少、细胞内钙代谢紊乱、免疫炎症反应、自由基损伤学说和神经细胞凋亡等学说.电生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细胞和组织的电学特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生物电现象以及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电活动的相互关系.微电极技术是现代神经电生理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可以从神经元(群)水平上获得生物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并据此从微观水平研究AD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微电极技术对AD的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对AD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裘晟;董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在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MODSE患者进行连续1 w的APACHEⅢ评分后,按疾病转归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在收住ICU 24 h内按APACHEⅢ评分值分组后的各组终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从入ICU第3天起,MODSE病死组的APACHEⅢ评分开始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 结论 动态APACHEⅢ评分对预测MODSE预后有应用价值.
作者:包纪盛;周苏明;林志;丁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组4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22例,老年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并以脂联素为因变量,以FINS、TG、HDL-C等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脂联素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和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Waist)、TG、HDL-C、FINS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在老年冠心病组中水平下降,并且合并糖尿病组比不合并糖尿病组下降更明显;脂联素可能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因子.
作者:万晓京;张一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迄今为止,尚未能找到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理想的治疗措施,因此很多学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向AD前期的研究,以期预防、减缓AD的发生发展.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介于正常老化与AD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认知障碍,是AD的高危因素.若能建立MCI的准确、便捷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时阻止其演化为AD,则可极大地减少AD对患者及社会的危害.目前对MCI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袁泉;林水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Amplatzer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ASD术中及术后所观察切面.方法 术前经TEE筛选23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在TEE引导下测量ASD大伸展径,选择适当型号的Amplatzer 封堵器经导管送至左房封堵ASD.结果 所有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完成手术后即刻TEE监护,分别从食道中段双心房切面,四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及纵轴上下腔静脉观察ASD残端,杂音情况,术后残余分流等.成人组及老年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总结出TEE引导封堵术中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标准切面及每一切面所观察内容,对监测不同年龄段ASD封堵术术中术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峻松;尹兵;王心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提请非精神科医生予以重视.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为100例老年躯体疾病患者作抑郁症筛选和严重程度评价.结果 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发病率37%,且与年龄、病程、伴随疾病关系密切.结论 老年躯体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心理障碍.
作者:王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内的热休克蛋白质.方法 提取PC12细胞的蛋白质,建立固相pH梯度双向电泳图谱,应用图像扫描仪及ImageMaster 2D Elite分析软件获得蛋白质点的数字化和匹配性信息,挑选匹配良好的高峰度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结果 用二维电泳技术分离,并用MALDI-TOF-MS 成功鉴定出5个PC12细胞的热休克蛋白.结论 PC12 细胞蛋白质组中热休克蛋白胶图位点的建立,为探讨HSP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新的候选治疗靶点.
作者:张磊;陈秋惠;常明;李红杰;侯澍;朴燕洁;胡林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P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88例EH患者及16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老年健康组与中青年健康组,对各组的动态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EH组动态PP、SBP、D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②无论是老年EH组还是中青年EH组,动态PP、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③老年EH组动态PP显著高于中青年EH组,两组间动态SBP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老年EH组动态DBP显著低于中青年EH组.④老年健康对照组与中青年健康对照组比较,动态PP水平显著增高;SBP水平无明显差异;DBP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动态PP随增龄而增大.老年EH与健康对照组动态PP增高主要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作者:刘平;王建昌;陈蕾;张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确定钙蛋白酶在老年聋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和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素平衡变化与老年耳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钙蛋白酶在老年大鼠耳蜗中的表达水平和组织定位,采用即时PCR技术分析耳蜗提取物中钙蛋白酶和钙蛋白酶抑素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钙蛋白酶主要分布在耳蜗组织的内外毛细胞、神经元细胞和血管纹.在青年组大鼠耳蜗组织中钙蛋白酶有低水平表达,在老年大鼠耳蜗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青年组.不同程度耳聋的耳蜗毛细胞、神经元和血管纹的钙蛋白酶表达趋势相似.但钙蛋白酶在血管纹中表达低于神经元和毛细胞.在老年耳聋组,耳蜗提取物中的钙蛋白酶 mRNA水平比青年组增高5.7倍(P<0.01),而钙蛋白酶抑素的mRNA水平减低了3倍(P<0.01).结论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素系统平衡紊乱在老年耳蜗组织退化和听力障碍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苹;汤勇;杜波;杜宝东;肖北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老年心脏病及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病人的临床影响因子并进行干预.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法,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价诊断ED,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将患者分为功能正常组(IIEF≥12)及勃起功能轻、中、重度异常组(IIEF<12).100例60岁以上ED病人,同期40岁以下ED病人40例作为对照,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ED患病率、认知率、治疗率及对整体生活满意的比例,以及年龄、吸烟、疾病、治疗对ED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两组患者常见危险因子、体质指数及勃起功能(EF)积分的差异.结果 60岁以上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器质性ED为主81%对54%,病程为(13.28±0.77)年对(382±0.46)年,伴常见危险因子者为91%对12%,体重质指数为(28.56±0.46)对(23.38±0.45),IIEF积分为(9.98±0.48)分对(12.56±0.46)分.两组病因组成、病程、常见危险因子伴随者比例及EF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老 年ED病人以器质性ED为主,伴随常见危险因子增多,病程延长,ED加重.干预适于早期.
作者:陈思娇;杨野;李铁民;李廷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指数(PPI)与老年高血压(EH)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5例老年EH拟诊冠心病(CHD)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测定.结果 随着PPI逐渐增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增加(P<0.01);老年EH患者CHD的发生与年龄、EH病程、血脂异常、糖尿病、PP及PPI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生与其PPI的相关性为显著.结论 老年EH患者PPI、PP和SBP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PPI是老年EH患者CH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莫云秋;伍松姣;王强;张以昆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