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云;Cheung AM;王敬春
目的 探讨慢性气道炎症与肺血管重建的相关关系以及慢性气道炎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动物模型,用图像分析仪观察支气管肺组织和肺血管结构病理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EG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发生明显的慢性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改变,细小支气管中膜肌层增厚,但肺血管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血清VEGF和血浆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气道炎症对大鼠肺血管重建和VEGF和ET-1无明显直接影响,但慢性气道炎症的持续发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产生低氧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对COPD的防治重点之一应放在气道炎症的防治.
作者:白晶;钟小宁;梁国容;冯震博;何志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暴发性胰腺炎(FAP)除了早期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外常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病情凶险复杂,如未及时减压治疗,可造成致命性的后果,病死率可高达66.7%[1].近4年来我院共收治FAP合并ACS患者1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震;宋晓斌;王钟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TP)对荷HAC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因子、体外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方法 用环磷酰胺和TP分别作用于荷HAC肝癌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及酶标仪观察各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离其脾细胞,将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3H-TdR标记的肿瘤细胞P815、HAC和B16,4 h后用γ-闪烁记数仪进行检测,并记算杀伤程度.检测各组肿瘤重量、体积、组织学改变和主要脏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TP实验组总T细胞、T杀伤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分别为(62.3±1.06)、(25.6±0.87)及(87.5±0.5),高于对照组,其中对总T细胞及TNF上调明显.在对HAC、P815、B16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中,TP实验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85%、20.81%、25.43%(P<0.01),其中对B16杀伤作用强,HAC次之,P815弱.环磷酰胺+TP实验组上述指标与TP实验组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肝肿瘤重量、体积均低于模型组.组织学上肿瘤坏死程度重且范围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纤维组织增生显著.环磷酰胺组较实验组表现的更为明显.TP实验组除脾脏外,其他主要脏器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结论 TP具有激活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曲萌;董志恒;盖晓东;毕胜利;王冰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90例老年男性Ward三角区骨密度(BMD).用放免法测定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骨钙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逐渐增加;(2)睾酮、降钙素随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甲状旁腺激素逐渐增加,而骨钙素无明显变化;(3)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睾酮、降钙素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骨钙素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骨量减少组则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 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引致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浩然;李红伟;高识;赵学良;马庆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VT)潜伏期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普伐他汀及氟伐他汀(灌服22 d,每天1次,普伐他汀0.02,0.2及2 mg/kg;氟伐他汀2及4 mg/kg)对VT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普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各组均能延长VT潜伏期,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普伐他汀2 mg/kg组(267±11)s及氟伐他汀4 mg/kg组(274±8)s延长VT潜伏期作用显著(P<0.05)[对照组为(224±16)s].结论 普伐他汀及氟伐他汀能显著延长大鼠心肌缺血时VT潜伏期,这可能为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建光;韩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心肌梗死(MI)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54例高龄(≥80岁)MI患者,经询问病史、检体、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确立MI诊断及MI,定位诊断,立即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酶-140(GMP-140).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硝酸脂类)、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阿司匹林300 mg,口服,Qd,3 d后改为100 mg;低分子肝素0.3 ml iH,Bid,用7 d).经治疗病情稳定后(20 d),再次进行FG和GMP-140检查.同时选择年龄(≥80岁)及性别相似,以胸闷、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经系统检查排除MI的老年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其诊断分别为慢性胃炎、心律失常、反流性食道炎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龄老年MI患者入院时FG和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0 d后,FG和GMP-140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龄老年MI组血糖、血脂及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 高龄MI患者治疗前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活性被激活,表现在FG和GMP-140水平增高;治疗后FG和GMP-140水平降低,说明在有效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活性药物的作用下,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得到了控制.在预防和治疗高龄MI时应注意FG和GMP-140的变化,同时FG可作为简单易行的高龄MI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
作者:杨文;张艳华;沙春蕊;韩秀清;王明星;孙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后囊破裂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合并玻璃体脱出,其发生率约为3%[1].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可导致术后切口延迟愈合、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囊样变性水肿、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后囊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失误所致.
作者:郭崇丽;杜明;武国臣;闫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健康成人排便习惯因人而异,大便次数可为每周3次到每天3次.便秘的罗马Ⅱ标准定义[1]为在不用泻剂的情况下,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12 w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①>1/4的时间排便费力.②>1/4的时间粪便是团块或硬结.③>1/4的时间排便不尽感.④>1/4的时间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梗阻.⑤>1/4的时间排便需用手协助.⑥>1/4的时间每周排便<3次.便秘的发生不分年龄和性别,其中老年便秘占25%~30%,长期住院的老年病人便秘发生率高达80%以上[2].
作者:梁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血管增强技术(VET)可将用常规基波显像(FI)及二次谐波显像(SHI)显示不清的透声条件较差的动脉显示清晰,以提高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79例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应用SON0LINE Antares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使用FI、SHI以及VET三种显像方法来检测下肢动脉管壁、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VET能检测到8%的FI、SHI显像均检测不清的病灶.结论 VET能够提高超声对AS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凯;李越;杨起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含量的表达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RRD患者血清及视网膜下液(SRF)中MMP-2、MMP-9含量表达.结果 42例RRD患者SRF中MMP-2、MMP-9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中MMP-2、MMP-9含量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SRF中MMP-2、MMP-9完全升高与RRD发病有关,动态检测MMP-2、MMP-9可作为RRD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
作者:王桂云;左玲;李旭;贾秋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洛沙坦对老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青年组10只(3月龄);老年组20只(18月龄),其中非用药组10只,用药组10只(洛沙坦,20 mg·kg-1·d-1,用药8 w).生化方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浓度(HC),胶原VG染色法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老年非用药组HC、CVF和PVCA明显增高(P<0.01,P<0.001,P<0.01);与老年非用药组相比,老年用药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P<0.01,P<0.05),TGF-β1表达在老年非用药组较青年组明显增强(P<0.05).TGF-β1表达与HC、CVF和PVCA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62、0.391、0.416;P<0.01,P<0.05,P<0.05).结论 TGF-β1随增龄表达逐渐增加,可能参与了增龄过程中老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洛沙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杨莹;白小涓;刘宇翔;陈香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SRF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再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DNA结合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血清刺激与饥饿的方法诱导培养的VSMC发生表型逆转,应用Northern、Western印迹及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等方法检测VSMC再分化过程中SRF表达及其与DNA结合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体外培养的VSMC发生表型逆转时,SRF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去分化型VSMC相比,分化型VSMC中SRF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强,后者与VSMC分化型标志基因SM22α的转录活性具有平行关系.结论 SRF启动VSMC特异性基因表达的活性与其蛋白水平无关,血清饥饿诱导的SRF结合CArG-box的能力明显增强,有利于激活分化型标志基因的表达.
作者:许丽辉;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药四君子汤抗衰老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导致小鼠衰老、肠道菌群失调.测定给予四君子汤前及给予四君子汤7 d后衰老小鼠血清SOD、MDA水平及衰老小鼠肠道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情况.结果 灌胃四君子汤后,小鼠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四君子汤可通过调整衰老小鼠肠道菌群来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刘君星;王琳;薛艳华;王微;吴楠;祖元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 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观察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同时应用多聚ADP核糖聚合物(PA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ARP的活性改变.另经PJ34预处理该模型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出现一过性PARP的过度活化,PJ34预处理显著抑制PARP活性,减轻PD小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的脱失现象(P<0.01).结论 PARP的活性改变在PD的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J34通过抑制PARP过度活化对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玉;商秀丽;张朝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商品名:长托宁)是新型抗胆碱药,对中枢和外周均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且对分布于心脏的M2受体不起作用,药效持续作用时间较长,具有较强的抗唾液分泌作用[1].这些特点对于老年或患有心血管病患者是非常有益的.本文旨在研究对长托宁和阿托品对比观察麻醉前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胸部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侯文杰;王怀武;孙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局麻下行老年颌面部手术,已是多年来临床常用方法.由于许多老年患者不仅明显表现出术前情绪紧张、焦虑.而术后恶性记忆难以忘记.咪唑安定在近年来以被明确证实具有良好镇静、镇痛、抗焦虑、顺行性遗忘作用的药物[1,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咪唑安定对本组老年患者人群的遗忘作用,并将其与氟芬合剂组相比较,分析其疗效同时寻找佳安全使用剂量.
作者:王子薇;李艳秋;李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又称癌性脑膜炎(carcinomatous meningitis),以脑和脊髓的软脑(脊)膜内转移性肿瘤细胞弥漫性或多灶性、局限性浸润为特点,可有/无脑和脊髓实质内转移性肿瘤结节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由Eberth于1870年在肺癌患者的尸解中偶然发现并描述.1902年Sieffert将这种癌细胞的软脑膜弥漫性播散或多数的局灶性浸润所引起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称为MC.其原发病灶隐匿,转移形式特殊,常在原发灶未显示以前已转移至软脑膜及软脊膜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少病例直至死亡亦未发现原发病灶.实际上MC的发病率并不象临床诊断率那样低,可能是由于现有的相关知识、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其的认识以及辅助检查手段的限制.鉴于这种状况,对MC的了解和认识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
作者:丁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同种异体血管内瘘与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内瘘的手术方法、医疗费用、使用寿命、血流量和每次血液透析后的止血时间.方法 23例同种异体血管内瘘与2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内瘘患者对上述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相同,但同种异体血管内瘘与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内瘘比:平均使用时间长(P<0.001),每次血液透析后的止血时间短(P<0.05),节省医疗费用.结论 同种异体血管内瘘在使用寿命、止血时间、医疗费用方面优于人造血管内瘘,值得推广.
作者:刘声茂;卢雪红;罗萍;顾华;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GE1组和对照组.PGE1组经尾静脉恒流泵匀速输入PGE1(24 μg·kg-1);模型组输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输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7 d后,采用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比较大鼠痴呆程度.并各组取7只大鼠,测定其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造模7 d后,大鼠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GE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升高(P<0.05),SOD活力降低(P<0.05);PGE1组与模型组相比,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力升高(P<0.01).结论 PGE1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GE1抗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曲娴;吕洋;段大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区域性,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肾损伤.近年来HFR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区扩大,老年人由于合并其他疾病较多,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反应较差,发病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自觉症状多且不典型,并发症亦多见,就诊较晚,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1,2].我科于1999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69例,其中误诊53例,误诊率76.8%,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秀云;辛桂杰;顾清;王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