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云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伤,常合并有骨质疏松和严重的内科疾病,治疗相对复杂,早期良好的固定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磷酸钙骨水泥(CPC)研究的进展,其在松质骨骨折骨强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孙强;李宏伟;秦彦国;李佳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4例ACS患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1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血浆sP-选择素和vWF浓度.结果 ACS患者血浆sP-选择素、vWF浓度均高于SA患者(P<0.01)及对照组(P<0.01).结论 sP-选择素和vWF水平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是ACS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预测指标.
作者:屈晓冰;陈美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生存素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生存素基因表达与MVD的相互关系.结果肺癌患者生存素蛋白表达水平63.9%(23/3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着生存素表达强度的增加MVD逐渐增高,生存素表达与MVD明显相关(F=96.91,P<0.005).结论肺癌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可以作为肺癌临床诊断的可靠指标,生存素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有关,生存素基因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
作者:李侠;王玲;张霞;李玉;许复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机理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IR),而恢复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保护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IR是治疗T2DM的新理念.本文旨在探讨瑞格列奈(诺和龙)与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在降糖治疗同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卢丹;亓晓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年龄对心率变异性(HRV)昼夜节律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血管病及其他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疾患的健康志愿者75例,按不同年龄分3组.应用美国产Oxford-6000型动态心电监测仪进行24 h心电监测,并用心率变异分析软件进行自动分析,观察其HF、LF、VLF等频域指标并计算LF/HF比值. 结果 3组HRV频域指标均呈近日节律分布;且LF、HF的24 h平均水平、昼夜振荡幅度Ⅰ组显著高于Ⅱ组,Ⅱ组显著高于Ⅲ组. 结论 HRV指标呈现近日节律分布,自主神经功能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生理活动调节作用随增龄而逐渐减弱.
作者:韩俊平;郭艺芳;薛春光;宋光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 MG)、免疫球蛋白G(IgG)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FIns)、C-肽(FC-P)、果糖胺(FTM)及血糖(FBG)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探讨DM肾功能早期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慧;刘瑞明;吴卓;苗壮;刘刚;张红艳;杨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9年人们发现Tangier病病人缺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基因[1~3], Tangier病以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组织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聚积和心血管疾病事件增加为特征[4, 5].此后,许多实验室为进一步了解ABCA1的功能作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发现ABCA1促进胆固醇逆转运的第一步,即细胞内胆固醇和磷脂流出到载脂蛋白接受体[6, 7].排除细胞内多余胆固醇对防止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聚积和泡沫细胞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ABCA1的基因表达可以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节[9~12].对缺乏ABCA1基因的人和小鼠的研究发现ABCA1对血浆HDL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13].目前人们认为ABCA1是防治低HDL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干预靶点.
作者:唐朝克;杨永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长期血液高黏状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成因,更是促发老年人急性栓塞的高危因素[1].我们运用桃核承气胶囊治疗老年人高黏血症,观察其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作者:杨丁友;吴兴利;徐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大鼠学习记忆和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TWP)对其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左侧大脑皮质定向注射Aβ1-40建立AD局部病理模型.分为Aβ组、TWP组(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TWP 50 mg/kg,连续15 d).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对CD68的表达.结果与Aβ组比较,TWP组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大脑皮质CD68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截面积显著缩小.结论 TWP能抑制Aβ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增生,改善Aβ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胡小令;吕诚;万卫;张宪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为主,因其有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1],而以往采取常规剂量化疗,因其对化疗耐受性差,完全缓解率(CR)低,CR持续时间短,化疗后骨髓受抑时间长,疗效差,是目前白血病治疗的难点.为提高其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期(DFS),我们对23例老年AML进行了剂量个体化的治疗.
作者:周大成;陈宇辉;高丽君;林光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糖尿病(DM)患者常易并发各种感染.有报道认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有体液及细胞免疫缺陷[1],本文通过测定老年D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对老年T2DM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蔡文玮;朱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启动子-889C/T多态性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5例脑梗死患者和170 例健康对照者的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1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α基因-889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029倍(OR=2.029,95%CI:1.207~3.410);IL-1R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患脑梗死的相对风险度增加1.853倍(OR=1.853,95%CI:1.010~3.398),携带IL-1Ra Ⅱ的基因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425.32±323.92)pg/ml , (1296.34±292.36)pg/ml, P<0.01].结论 IL-1α(-889C/T)和IL-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IL-1Ra 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1Ra的高度表达而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韦叶生;黄瑞雅;蓝艳;张梁;蒙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常,老年人头颈部局部麻醉手术时,由于手术的创伤、牵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呼出气的高重复吸入率以及紧张、憋气等容易造成缺氧,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头颈部手术由术者进行局部麻醉而完成,对术中病人的缺氧未进行过观察,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更未有人进行过观察报道.因此,作者观察了102例高海拔地区老年人头颈部局麻手术整个手术期间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旨在及时发现缺氧,并积极进行干预,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刘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8年以来,采用光固化树脂结合根管钉的方法修复老年人双尖牙大面积缺损,随访4年,疗效满意.
作者:胡江;浦铁民;李剑锋;王竞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是在机体发育过程中或某些病理状态下主要由间叶组织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OPN是一种重要细胞外基质结构组分,通过一定的信号途径参与细胞的黏附、迁移等多种细胞行为的调节,是机体组织或器官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 而且OPN在细胞免疫、创伤愈合、肿瘤转移等病理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永钢;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从1990年代起,cTn开始用于临床诊断心肌损伤,作为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临床用于评价和判断病人心肌损伤好的手段之一[1].本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cTnI浓度测定,旨在了解cTnI在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变化.
作者:陈翠玲;谢建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房结构-心电重塑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CHF患者55例(即心功能NYHAⅡ~Ⅳ级患者,其中Ⅱ级23例,Ⅲ级15例, Ⅳ级17例)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NYHA)患者30例左心房腔大小,P波宽度,P-R间期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结果 与心功能I级组比较,CHF组左心房腔显著扩大(CHF组:左心房直径(LAD)(32.818±5.399)mm;心功能Ⅰ级组:LAD(26.733±6.198)mm,P<0.05).两组间房性心电指标无显著差异(CHF组:P波(0.109±0.018) s, P-R间期(0.159±0.052)s;心功能I级组〔P波(0.112±0.012)s,P-R间期(0.160±0.027)s,P>0.05).两组间室上性心律失常亦无显著差异(CHF组:室上性早搏(SVP)(1 390.37土3 127.16),室上性心动过速(SVT)(11.25±30.32);心功能Ⅰ级组:SVP(746.94±1 113.62),SVT(9.63±16.80),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CHF时,心房结构重塑显著,心房腔显著扩大,但该研究中心房结构重塑未见引起显著房性心电重塑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增加,差异不显著.
作者:李刚;刘运俊;石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正常老年人新鲜尸体股骨的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了解老年人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取正常急性外伤致死的老年男性尸体4具(62 ~70)岁,死亡4 h内解剖取下左、右侧股骨标本共8个,制成试样24个,在测试前进行CT检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骨性变异.实验均在日本岛津AG-10TA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结果老年人股骨拉伸大载荷为0.053 ~0.124 KN,强度极限为0.901 ~1.953 MPa;弯曲大载荷为0.0114 ~0.0182 KN,抗弯强度为2.69 ~4.08 MPa.结论老年人股骨对外力的抵抗力减小.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老年人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作者:冯正昕;褚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养血活血中药制剂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以及神经突触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方法光化学反应法制作VD模型大鼠,康欣胶囊高、中、低剂量及阳性西药喜得镇给药1个月,同时设立模型组和空白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神经突触形态,计算突触数密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质顶叶、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情况.结果电镜下,康欣胶囊各给药组及阳性西药组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突触形态完好,数量正常,与空白组情况接近,优于模型组; 两部位NGF阳性细胞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接近.结论康欣胶囊可提高VD模型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NGF的表达,保护突触形态和数量,从而保护缺血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蔡晶;杜建;葛振华;周凡;周琳瑛;陈莲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不全的变化及洛沙坦的干预作用,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I(AT1R)拮抗剂(ARB)对心脏和动脉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分为成年组、老龄组、洛沙坦组,生化法测心肌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法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主动脉NO生成量,比色法测主动脉NOS活力.结果与成年组比较,老龄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TGF-β1表达上调,乙酰胆碱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受损(P<0.05),NO量及总NOS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与老龄组比较,洛沙坦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心肌TGF-β1表达减少,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提高(P<0.01),NO量及总NOS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随着增龄,心肌纤维化程度增高,TGF-β1表达逐渐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洛沙坦可抑制老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对增龄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不良有改善作用.
作者:白小涓;李虹;杨莹;刘宇翔;陈香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