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俭;姜宏宇;荣爱红
炎症的介导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理中从白细胞聚集到后的易损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期AS的产生与单核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和黏附的范围有关.单核细胞分化和泡沫细胞形成,并逐步形成脂质条纹,均与炎症有关.炎症细胞的增多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导致动脉粥样损伤的更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炎症的过程与AS的每一个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陈家和;顾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DTNB直接法测定了82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血GSH-Px活力,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sVCAM-1:轻度痴呆(993.62±108.92)ng/ml,中度痴呆(1190.32±43.95)ng/ml,重度痴呆(1625.22±220.90)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GSH-Px活力(73.98±22.32 U·ml-1·min-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VCAM-1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6975,P<0.05).结论可溶性黏附分子与多梗死性痴呆密切相关,可溶性黏附分子可作为多梗死性痴呆治疗时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吴杰;于挺敏;杜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绞股蓝多糖(GP)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体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GP.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观察GP在体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采用正常大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模型,以血糖、糖耐量为指标研究GP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GP体外对α-淀粉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结论 GP可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其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或促胰岛炎恢复 ,抑制α-淀粉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有关.
作者:魏守蓉;薛存宽;何学斌;沈凯;袁彬;蒋鹏;朱军;李颖;曾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ox-LDL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产物,能够从多个途径导致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一系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相继被证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冰坡;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淫羊藿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NO、自由基的影响国内少见报道.本实验通过淫羊藿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大脑皮层NO、NOS、Ca2+、Ca2+-ATPase 酶的测定,探讨淫羊藿的抗衰老机制.
作者:包名家;周维民;王建萍;魏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歧视(ageism)是社会大众对老年人的一种无理的负面的塑型(stereotypes)和差别对待(discrimination),这种纯粹以年龄作为划界而对老年人群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今的社会里,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产物.老年歧视使老年人在社会上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它导致老年人被边缘化及受到社会排挤,也得不到公平的社会对待和发展机会.年老并不一定代表着有问题,也不一定就带来社会问题,年老之所以被认为是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今的社会结构不利于年老的一群.老年歧视在我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法律的不健全和强迫性退休制度等;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人们对老年群体的不合理的负面塑型和偏见;在家庭层面上,表现为对老年人的忽视、排挤等负面态度与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等.
作者:易勇;风少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小鼠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小鼠口服莪术油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小鼠血液中SOD、GSH-Px和 MDA的变化情况.结果莪术油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液SOD、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结论莪术油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孙非;刘建伟;刘志屹;张淑芹;靳玉琴;黄伟;邢沈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佳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统计分析作者15年来收治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相关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偏瘫.本组主要经颈动脉造影或头颅CT扫描确诊.7例拒绝手术,97例钻孔冲洗引流,13例开骨瓣(其中4例为钻孔引流复发和失败).治愈110例,死亡3例.结论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通过颈动脉造影(CAG)、头颅CT扫描和MRI,应首选头部CT扫描.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其中钻孔引流方法安全、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是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义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大多患有动脉硬化,心功能较差,常常造成动静脉内瘘难以建立或虽然动静脉内瘘能够建立,但在长期的血液透析过程中因动-静脉分流加重心功能负荷,终促进心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近年来带有涤纶套的双腔留置导管逐步应用于临床,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王瑞;邱昌建;刘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5 d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 d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局部亚低温组血浆FT3、FT4、TSH第7、15天逐渐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 d后局部亚低温组临床ESS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组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紊乱,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陈睿;刘雪平;王敏忠;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大多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或只有乏力、体重下降、视力障碍、神经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提高老年人T2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早期诊断率,防止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正常的已患有T2DM或IGT的老年人群漏诊.FPG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只能是诊断T2DM的晚期指标,对具有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T2DM高危家族史的中老年人,FPG正常仍不能除外DM,对有T2DM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做OGTT才有利于早期检出T2DM[1].对FPG正常的老年人OGTT可作为筛查T2DM、IGT的主要方法,OGTT 2h血糖浓度对T2DM和IGT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徐淑屏;叶君嵩;李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及缓解后和20例正常老年人血清FT3、FT4、TSH、rT3水平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rT3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TSH值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缓解组血清FT3,、FT4水平和rT3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存在着血清甲状腺水平的异常,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
作者:万鼎铭;金承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脑出血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其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47例)和常规治疗组(49例),常规治疗组单纯药物综合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治疗后1 w血浆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的变化以及应激性疾病的改变.结果两组经治疗1 w后,应激激素(ACTH、CRH、Cor)明显下降(P<0.05),应激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和应激性溃疡)明显好转(P<0.05);但同常规治疗组相比,局部亚低温组对应激激素和应激性疾病的影响更明显(P<0.05);同样,在应激性高血糖组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结论颅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可稳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显著降低脑出血的应激反应,改善应激性疾病.
作者:张秀洲;李文华;刘雪平;陈睿;王敏忠;冯亚波;邹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常见金瓷修复体修复后龈缘变色出现比率,提醒临床医生对各种情形下老年病例采用不同的金属内冠.方法随机选择上前牙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和金合金金瓷修复体各30例.将修复体唇侧颈缘与同名牙及邻牙牙龈比较,评估两种金瓷修复体龈缘变色出现比率,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结果 30例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中6例出现黑色颈缘,发生率为20%;30例金合金金瓷修复体中0例出现黑色颈缘,发生率为0%.结论金合金金瓷修复体比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化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更佳,较少能出现龈缘变色现象,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高扬;王景云;王新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菟丝子具有强壮生殖、心血管、保肝、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衰老作用[1,2],有研究表明,菟丝子可明显提高烧伤模型小鼠免疫功能[3],可以增加老龄小鼠SOD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及MAO-B活性[2]、减少老年大鼠心线粒体DNA缺失[4]而延缓机体衰老.现代研究发现,菟丝子炮制后炮制品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多糖含量较生品含量均有增加,其中以盐制品增加多[5,6];在临床上,菟丝子生制兼用,现代生用菟丝子更多.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研究生菟丝子和炮制品盐制菟丝子的抗衰老免疫学机制并加以比较,为其临床使用和开发中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金花;欧芹;王昭;李晶;江旭东;张鹏霞;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成年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方法测定对照组(C)、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ID)、糖尿病组(D)大鼠重要器官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结果大鼠心、肝、肺、脾、胰组织D组与C组比较,SOD活力下降(P<0.05、P<0.01),肝、脾、胰组织ID组与C组比较,SOD活力下降(P<0.05),肺D组与ID组比较,ID组SOD活力提高(P<0.05),肾组织SOD活力无变化; D组心、肺、胰、脾组织中MDA含量升高,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 ID组心、胰、脾组织MDA含量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 心、脾组织MDA含量ID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肝、肾组织MDA含量无变化.结论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抗氧化酶水平低下,经胰岛素治疗后,有提高趋势.
作者:李晓林;李晓梅;陆艳娟;周磊;王忠山;范茹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室颤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意义.方法将实验用家兔30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小剂量肾上腺素组(SDE组,n=10),中剂量肾上腺素组(MDE组,n=10)及大剂量肾上腺素组(LDE组,n=10),采用开胸心外膜下电刺激法制备心脏骤停动物模型,测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右房压(RAP)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及观察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室颤家兔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的影响.结果随着肾上腺素剂量的增加SBP、DBP、CPP、ROSC也随之升高.结论大剂量肾上腺素通过提高SBP、DBP、CPP增加ROSC.
作者:邢吉红;董均树;李佳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心动超声检查,测定病人的EF及E/A.结果 3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12例EF正常,这部分病人的E/A均下降.结论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部分病人存在收缩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存在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李文广;杨俊芬;屠洪;赵统兵;吴晔良;李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CTX)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连续给药10 d后,测定其抑瘤率、WBC数、吞噬指数和IL-2活性.结果树舌多糖GF注射液能提高CTX的抑瘤率,能减轻CTX的毒副作用,并能提高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和IL-2活性.结论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CTX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宋高臣;于英君;管宇;李丽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对克-雅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例克-雅氏病患者,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18例无痴呆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结果克-雅氏病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含量高于阿尔茨海默病组(P<0.01)和无痴呆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0.01).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检测可以作为克-雅氏病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高金立;林世和;赵节绪;江新梅;宋晓南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