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caspase-3表达影响的研究

康治臣;徐忠信;邬英全;王晶余;钱佳利

关键词:Caspase-3, 缺血, 预处理, 再灌注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caspase-3在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和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线栓法局灶脑缺血模型,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caspase-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缺血预处理组(IPC+MCAO)明显低于单纯局灶缺血组(SS+MCAO),阳性细胞呈棕褐色,清晰可辨, IPC +MCAO组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在缺血6 h表达开始增多,24 h达高峰,72 h下降;SS+MCAO组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时相一致,但增高明显.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表达,对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145例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表明VDR多态性的分布很不一致[1~5].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5例北京地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以了解该地区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为进一步探讨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苗懿德;刘杰;何培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素-1和-2的动态表达变化

    目的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Ang-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Ang-1蛋白及Ang-1 mRNA的中等程度的广泛表达,在再灌注48 h时达到高峰,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为持续的阳性表达.Ang-2蛋白及Ang-2 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均呈阴性表达,在MCAO后6 h于梗死灶内的一些单个细胞中发现,在12~24 h后达到高峰,这种表达一直持续到72 h.结论 Ang-1、Ang-2在脑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华军;李巍;邵延伸;尹娇;饶明俐;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老年多梗死性痴呆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DTNB直接法测定了82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血GSH-Px活力,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sVCAM-1:轻度痴呆(993.62±108.92)ng/ml,中度痴呆(1190.32±43.95)ng/ml,重度痴呆(1625.22±220.90)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GSH-Px活力(73.98±22.32 U·ml-1·min-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VCAM-1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6975,P<0.05).结论可溶性黏附分子与多梗死性痴呆密切相关,可溶性黏附分子可作为多梗死性痴呆治疗时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吴杰;于挺敏;杜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低温对麻醉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温对麻醉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方法采用麻醉开胸结扎/松开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动物随机分成5组:Ⅰ:空白组(n=6);Ⅱ:对照组(n=7);Ⅲ:物理低温组(n=6);Ⅳ:氯丙嗪组(n=6);Ⅴ:氯丙嗪+物理低温组(n=7).其中Ⅱ~Ⅴ均结扎30 min,再灌注2 h.动态监测体温及血流动力学参数,Evens蓝和TTC双重染色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RISK),再灌注末留缺血梗死区心肌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降温后的各时间点,Ⅲ和Ⅴ的体温、HR、LVSP及±dp/dtmax均低于其他组(P<0.05),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Ⅴ的MI/RISK分别比Ⅱ减少35.0%﹑17.4%和45.9%(P<0.05),且Ⅴ低于Ⅲ和Ⅳ(P<0.05).Ⅲ和Ⅴ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轻于Ⅱ组.结论①低温对麻醉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②氯丙嗪+物理低温组的保护效果优于物理低温组可能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有关.

    作者:吴有华;任江华;曹茂银;邵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莪术油对小鼠血液SOD、GSH-Px和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小鼠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小鼠口服莪术油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小鼠血液中SOD、GSH-Px和 MDA的变化情况.结果莪术油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液SOD、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结论莪术油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孙非;刘建伟;刘志屹;张淑芹;靳玉琴;黄伟;邢沈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人心电图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国内已普及,同时其适应证也逐渐扩大[1,2],老年人由于生理特点在LC 术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电图(ECG)改变.本文对老年人在LC术中的ECG异常情况与手术前进行比较,了解老年人在LC术中的心电图变化特点.

    作者:徐家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年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SOD、MDA含量变化

    目的研究成年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方法测定对照组(C)、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ID)、糖尿病组(D)大鼠重要器官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结果大鼠心、肝、肺、脾、胰组织D组与C组比较,SOD活力下降(P<0.05、P<0.01),肝、脾、胰组织ID组与C组比较,SOD活力下降(P<0.05),肺D组与ID组比较,ID组SOD活力提高(P<0.05),肾组织SOD活力无变化; D组心、肺、胰、脾组织中MDA含量升高,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 ID组心、胰、脾组织MDA含量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 心、脾组织MDA含量ID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肝、肾组织MDA含量无变化.结论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抗氧化酶水平低下,经胰岛素治疗后,有提高趋势.

    作者:李晓林;李晓梅;陆艳娟;周磊;王忠山;范茹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脊液与血清s100β蛋白检测对克-雅氏病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对克-雅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例克-雅氏病患者,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18例无痴呆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结果克-雅氏病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含量高于阿尔茨海默病组(P<0.01)和无痴呆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0.01).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检测可以作为克-雅氏病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高金立;林世和;赵节绪;江新梅;宋晓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1例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初诊误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又不特异,极易误诊,误诊率高达69.1%~74.1%[1,2].现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18例老年MM,旨在提高老年MM的诊治水平.

    作者:杨艳敏;潘作东;何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及缓解后和20例正常老年人血清FT3、FT4、TSH、rT3水平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rT3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TSH值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缓解组血清FT3,、FT4水平和rT3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存在着血清甲状腺水平的异常,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

    作者:万鼎铭;金承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的介导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理中从白细胞聚集到后的易损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期AS的产生与单核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和黏附的范围有关.单核细胞分化和泡沫细胞形成,并逐步形成脂质条纹,均与炎症有关.炎症细胞的增多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导致动脉粥样损伤的更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炎症的过程与AS的每一个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陈家和;顾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12 h内直接PCI治疗及随访分析

    目的评价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2 h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直接PCI)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44例符合ACS诊断标准的中老年病人,其中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上抬19例,非ST段上抬25例.均在距起病12 h内给予直接PCI治疗,观察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及随访2年内复合终点事件再入院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心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非ST段上抬者再入院率较高(P<0.05).两组对死亡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再入院病人在年龄、性别、病变血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方面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者与再入院关系密切(P<0.05,r=1.91).结论中老年ACS 12 h内直接PCI治疗有效挽救生命及改善心功能,影响直接PCI治疗远期效果与冠脉内粥样斑块的状况有关.

    作者:何文凯;易家骥;何兆初;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血清E-选择素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的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sE-sel)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E-sel水平,并测定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BUN、UAER(尿白蛋白排出率)水平.结果所有糖尿病患者血清sE-sel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均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均为P<0.05); sE-sel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血清sE-sel参与了老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DR)、糖尿病肾病(DN)的严重程度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王玲;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caspase-3 mRNA水平表达与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区炎性细胞浸润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及损伤的变化与bcl-2、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 bcl-2表达于缺血再灌注12~24 h达高峰,再灌注2~4 d呈下降趋势,至16 d略高于假手术组;caspase-3 mRNA于缺血再灌注12~24 h达高峰,2~4 d呈降低趋势,至16 d略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介导神经细胞损伤、坏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bcl-2蛋白、caspase-3 mRNA表达在抑制细胞凋亡和介导神经细胞损伤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广义;解建波;宋金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左室舒张功能对判定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心动超声检查,测定病人的EF及E/A.结果 3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12例EF正常,这部分病人的E/A均下降.结论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部分病人存在收缩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存在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李文广;杨俊芬;屠洪;赵统兵;吴晔良;李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痛苦轻微,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1~3].尽管腹腔镜外科在我国广泛开展已十多年,但有关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免疫球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免疫对蛋白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老年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作者:方复;陈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合金烤瓷修复体龈缘变色的临床老年病例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常见金瓷修复体修复后龈缘变色出现比率,提醒临床医生对各种情形下老年病例采用不同的金属内冠.方法随机选择上前牙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和金合金金瓷修复体各30例.将修复体唇侧颈缘与同名牙及邻牙牙龈比较,评估两种金瓷修复体龈缘变色出现比率,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结果 30例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中6例出现黑色颈缘,发生率为20%;30例金合金金瓷修复体中0例出现黑色颈缘,发生率为0%.结论金合金金瓷修复体比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化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更佳,较少能出现龈缘变色现象,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高扬;王景云;王新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大多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或只有乏力、体重下降、视力障碍、神经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提高老年人T2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早期诊断率,防止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正常的已患有T2DM或IGT的老年人群漏诊.FPG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只能是诊断T2DM的晚期指标,对具有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T2DM高危家族史的中老年人,FPG正常仍不能除外DM,对有T2DM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做OGTT才有利于早期检出T2DM[1].对FPG正常的老年人OGTT可作为筛查T2DM、IGT的主要方法,OGTT 2h血糖浓度对T2DM和IGT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徐淑屏;叶君嵩;李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力尔凡合并化疗治疗老年人肺癌的临床观察

    细菌毒素治疗恶性肿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力尔凡(长春力尔凡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40102)是从溶血性链球菌中提取的一种生物调节剂,有抗肿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2,3].

    作者:宋谦;李露嘉;夏放;侯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3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称重调查及营养评价

    通过社区的健康促进来控制糖尿病正成为各国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热点[1].在糖尿病社区干预措施中,营养教育和饮食治疗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饮食治疗合理与否需要进行人群膳食调查.本调查采用称重法和食物计量图片法及膳食模拟法对社区糖尿病病人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较准确的记录,以客观地评价糖尿病病人的膳食状况,为社区糖尿病病人营养干预和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阴文娅;黄承钰;郑卫东;周杰;李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