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梅;王奇;陈云波
近年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ox-LDL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产物,能够从多个途径导致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一系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相继被证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冰坡;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5 d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 d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局部亚低温组血浆FT3、FT4、TSH第7、15天逐渐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 d后局部亚低温组临床ESS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组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紊乱,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陈睿;刘雪平;王敏忠;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大鼠海马内微量注射叠氮钠(NaN3)对其行为学及类事件相关电位(类P3)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叠氮钠海马损毁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前者分别在双侧海马CAI区微量注射质量分数5%NaN3 1 μl,每天1次,连续3 d.后1次注射后第3 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测定,之后检测类P3;后进行脑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叠氮钠海马损毁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并伴随线粒体固缩、出现空泡等现象;而水迷宫测试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认知电位类P3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水迷宫测试错误次数则明显增多(P<0.05).结论海马内分次微量注射NaN3可建立起一种相对快速、简便的能量代谢障碍性大鼠模型,且行为学及类P3的变化表明其有痴呆表现.
作者:王跃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DTNB直接法测定了82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血GSH-Px活力,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sVCAM-1:轻度痴呆(993.62±108.92)ng/ml,中度痴呆(1190.32±43.95)ng/ml,重度痴呆(1625.22±220.90)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GSH-Px活力(73.98±22.32 U·ml-1·min-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VCAM-1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6975,P<0.05).结论可溶性黏附分子与多梗死性痴呆密切相关,可溶性黏附分子可作为多梗死性痴呆治疗时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吴杰;于挺敏;杜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淫羊藿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NO、自由基的影响国内少见报道.本实验通过淫羊藿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大脑皮层NO、NOS、Ca2+、Ca2+-ATPase 酶的测定,探讨淫羊藿的抗衰老机制.
作者:包名家;周维民;王建萍;魏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 6个月龄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非去势组, 每组48只, 分别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和假性手术;3个月后, 去势组于股骨中段制造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给药组手术次日给予10 mg/(kg·d)氟伐他汀灌胃,疗程为2 w,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利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给药组和对照组骨折后3、7、14、21、28和42 d骨痂中BMP-7、BMP-7 mRNA的表达,并用真彩色图像分析仪作图像分析.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在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及BMP-7 mRNA基因表达的细胞定位无差别,且表达模式基本相似.术后14 d, 阳性细胞的阳性程度给药组比对照组强(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杨茂伟;朱悦;屠冠军;吕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84%),恶心、呕吐、吞咽困难(75%),顽固性呃逆(32%),Horner征(46%),感觉障碍(46%),共济失调(85%),眼震(64%).病变主要累及延髓背外侧、小脑.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临床特点复杂多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及MRI改变.
作者:孙宏侠;周艳;白春艳;李宗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温对麻醉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方法采用麻醉开胸结扎/松开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动物随机分成5组:Ⅰ:空白组(n=6);Ⅱ:对照组(n=7);Ⅲ:物理低温组(n=6);Ⅳ:氯丙嗪组(n=6);Ⅴ:氯丙嗪+物理低温组(n=7).其中Ⅱ~Ⅴ均结扎30 min,再灌注2 h.动态监测体温及血流动力学参数,Evens蓝和TTC双重染色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RISK),再灌注末留缺血梗死区心肌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降温后的各时间点,Ⅲ和Ⅴ的体温、HR、LVSP及±dp/dtmax均低于其他组(P<0.05),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Ⅴ的MI/RISK分别比Ⅱ减少35.0%﹑17.4%和45.9%(P<0.05),且Ⅴ低于Ⅲ和Ⅳ(P<0.05).Ⅲ和Ⅴ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轻于Ⅱ组.结论①低温对麻醉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②氯丙嗪+物理低温组的保护效果优于物理低温组可能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有关.
作者:吴有华;任江华;曹茂银;邵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大多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或只有乏力、体重下降、视力障碍、神经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提高老年人T2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早期诊断率,防止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正常的已患有T2DM或IGT的老年人群漏诊.FPG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只能是诊断T2DM的晚期指标,对具有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T2DM高危家族史的中老年人,FPG正常仍不能除外DM,对有T2DM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做OGTT才有利于早期检出T2DM[1].对FPG正常的老年人OGTT可作为筛查T2DM、IGT的主要方法,OGTT 2h血糖浓度对T2DM和IGT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徐淑屏;叶君嵩;李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腔镜外科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痛苦轻微,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1~3].尽管腹腔镜外科在我国广泛开展已十多年,但有关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免疫球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免疫对蛋白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老年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作者:方复;陈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绞股蓝多糖(GP)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体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GP.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观察GP在体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采用正常大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模型,以血糖、糖耐量为指标研究GP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GP体外对α-淀粉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结论 GP可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其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或促胰岛炎恢复 ,抑制α-淀粉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有关.
作者:魏守蓉;薛存宽;何学斌;沈凯;袁彬;蒋鹏;朱军;李颖;曾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歧视(ageism)是社会大众对老年人的一种无理的负面的塑型(stereotypes)和差别对待(discrimination),这种纯粹以年龄作为划界而对老年人群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今的社会里,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产物.老年歧视使老年人在社会上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它导致老年人被边缘化及受到社会排挤,也得不到公平的社会对待和发展机会.年老并不一定代表着有问题,也不一定就带来社会问题,年老之所以被认为是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今的社会结构不利于年老的一群.老年歧视在我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法律的不健全和强迫性退休制度等;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人们对老年群体的不合理的负面塑型和偏见;在家庭层面上,表现为对老年人的忽视、排挤等负面态度与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等.
作者:易勇;风少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小鼠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小鼠口服莪术油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小鼠血液中SOD、GSH-Px和 MDA的变化情况.结果莪术油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液SOD、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结论莪术油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孙非;刘建伟;刘志屹;张淑芹;靳玉琴;黄伟;邢沈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2 h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直接PCI)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44例符合ACS诊断标准的中老年病人,其中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上抬19例,非ST段上抬25例.均在距起病12 h内给予直接PCI治疗,观察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及随访2年内复合终点事件再入院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心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非ST段上抬者再入院率较高(P<0.05).两组对死亡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再入院病人在年龄、性别、病变血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方面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者与再入院关系密切(P<0.05,r=1.91).结论中老年ACS 12 h内直接PCI治疗有效挽救生命及改善心功能,影响直接PCI治疗远期效果与冠脉内粥样斑块的状况有关.
作者:何文凯;易家骥;何兆初;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with stent,PTRAS)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的长期影响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经肾动脉血管造影确诊并行PTRAS治疗的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长期血压水平及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因素. 结果 PTRAS使所有患者的血压改善,治疗当天患者的血压从治疗前的158.5/86.6 mmHg下降至127.8/70.3 mmHg(P<0.05),血压的改善维持至12个月,其中4例患者达2年以上.为控制血压所需的降压药物由PTRAS前的3.4种减少至当天1.5种(与PTRAS前比较P<0.05),随时间推移药物种类逐步增加至6个月时的(1 .9±0.77)种,12个月时(1.9±0.81)种(与PTRAS当天比较P<0.05).影响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疗效的因素分别是:治疗前舒张压水平、肾动脉狭窄是否完全解除(即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行单/双侧PTRAS)、外周血管病;而与年龄、治疗前收缩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受累、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无关.2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均出现血压升高.结论 PTRAS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并长期保持稳定,尽管6个月后为满意控制血压所需的降压药物种类增加.PTRAS后血压监测和降压药物的调整是应当重视的临床问题.
作者:李美花;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CTX)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连续给药10 d后,测定其抑瘤率、WBC数、吞噬指数和IL-2活性.结果树舌多糖GF注射液能提高CTX的抑瘤率,能减轻CTX的毒副作用,并能提高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和IL-2活性.结论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CTX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宋高臣;于英君;管宇;李丽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U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观察某一时间段41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中U波形态与其年龄的关系.异常U波的发生率与年龄应用散点图初步观察,再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异常U波发生率和年龄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异常U波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异常U波的发生以老年人为主,异常U波提示心脏形成U波的一部分心肌组织功能的减退.
作者:袁琳;黄赛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细菌毒素治疗恶性肿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力尔凡(长春力尔凡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40102)是从溶血性链球菌中提取的一种生物调节剂,有抗肿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2,3].
作者:宋谦;李露嘉;夏放;侯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Ang-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Ang-1蛋白及Ang-1 mRNA的中等程度的广泛表达,在再灌注48 h时达到高峰,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为持续的阳性表达.Ang-2蛋白及Ang-2 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均呈阴性表达,在MCAO后6 h于梗死灶内的一些单个细胞中发现,在12~24 h后达到高峰,这种表达一直持续到72 h.结论 Ang-1、Ang-2在脑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华军;李巍;邵延伸;尹娇;饶明俐;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IL-2、TNF-α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而IL-2、TNF-α的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1~3].ACEI对心力衰竭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能改善心衰的预后.本研究观察细胞凋亡与IL-2、TNF-α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ACEI对心力衰竭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IL-2、TNF-α的影响.
作者:季洪赞;刘小北;张立;顾萍;冒晓蓓;苏全胜;段苏友;缪东培;殷宇刚;李琳;胡拥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