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复;陈力
近年研究发现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NF-κB)作为能调节多种基因表达的核转录因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且NF-κB在胶质细胞中的激活及其产生的级联反应,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核因子κB在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对AD发病的影响作简要综述.
作者:冯梅;王奇;陈云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多发性骨髓瘤(MM)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又不特异,极易误诊,误诊率高达69.1%~74.1%[1,2].现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18例老年MM,旨在提高老年MM的诊治水平.
作者:杨艳敏;潘作东;何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IL-2、TNF-α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而IL-2、TNF-α的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1~3].ACEI对心力衰竭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能改善心衰的预后.本研究观察细胞凋亡与IL-2、TNF-α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ACEI对心力衰竭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IL-2、TNF-α的影响.
作者:季洪赞;刘小北;张立;顾萍;冒晓蓓;苏全胜;段苏友;缪东培;殷宇刚;李琳;胡拥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吻合环(BAR)在老年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年收治的182例大肠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吻合环组与缝线组,吻合环组与吻合器组(直肠),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吻合环组比缝线组明显缩短,而和吻合器组无区别;在两组中,吻合环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快,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生物可吸收吻合环在老年大肠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老年大肠手术常规的吻合方法.
作者:黄炯强;雷建;胡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细菌毒素治疗恶性肿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力尔凡(长春力尔凡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40102)是从溶血性链球菌中提取的一种生物调节剂,有抗肿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2,3].
作者:宋谦;李露嘉;夏放;侯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U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观察某一时间段41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中U波形态与其年龄的关系.异常U波的发生率与年龄应用散点图初步观察,再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异常U波发生率和年龄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异常U波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异常U波的发生以老年人为主,异常U波提示心脏形成U波的一部分心肌组织功能的减退.
作者:袁琳;黄赛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5 d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 d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局部亚低温组血浆FT3、FT4、TSH第7、15天逐渐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 d后局部亚低温组临床ESS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组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紊乱,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陈睿;刘雪平;王敏忠;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84%),恶心、呕吐、吞咽困难(75%),顽固性呃逆(32%),Horner征(46%),感觉障碍(46%),共济失调(85%),眼震(64%).病变主要累及延髓背外侧、小脑.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临床特点复杂多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及MRI改变.
作者:孙宏侠;周艳;白春艳;李宗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收集确诊的颈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5例,并复习相关国外文献.结果此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42岁,均以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方式起病,有明显颈强.1例有一过性意识丧失,伴二便失禁.5例头CT检查均正常,均由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颅内及脊髓血管造影诊断为颈部脊髓DAVF,5例均通过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获得治愈.结论颈部脊髓DAVF是SAH的一个罕见的病因,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对可疑DAVF的病例应行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及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脊髓MRI作为无创筛选检查有诊断意义.
作者:杨军;高宇;张朝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大多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或只有乏力、体重下降、视力障碍、神经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提高老年人T2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早期诊断率,防止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正常的已患有T2DM或IGT的老年人群漏诊.FPG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只能是诊断T2DM的晚期指标,对具有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T2DM高危家族史的中老年人,FPG正常仍不能除外DM,对有T2DM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做OGTT才有利于早期检出T2DM[1].对FPG正常的老年人OGTT可作为筛查T2DM、IGT的主要方法,OGTT 2h血糖浓度对T2DM和IGT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徐淑屏;叶君嵩;李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及损伤的变化与bcl-2、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 bcl-2表达于缺血再灌注12~24 h达高峰,再灌注2~4 d呈下降趋势,至16 d略高于假手术组;caspase-3 mRNA于缺血再灌注12~24 h达高峰,2~4 d呈降低趋势,至16 d略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介导神经细胞损伤、坏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bcl-2蛋白、caspase-3 mRNA表达在抑制细胞凋亡和介导神经细胞损伤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广义;解建波;宋金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通过社区的健康促进来控制糖尿病正成为各国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热点[1].在糖尿病社区干预措施中,营养教育和饮食治疗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饮食治疗合理与否需要进行人群膳食调查.本调查采用称重法和食物计量图片法及膳食模拟法对社区糖尿病病人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较准确的记录,以客观地评价糖尿病病人的膳食状况,为社区糖尿病病人营养干预和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阴文娅;黄承钰;郑卫东;周杰;李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成年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方法测定对照组(C)、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ID)、糖尿病组(D)大鼠重要器官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结果大鼠心、肝、肺、脾、胰组织D组与C组比较,SOD活力下降(P<0.05、P<0.01),肝、脾、胰组织ID组与C组比较,SOD活力下降(P<0.05),肺D组与ID组比较,ID组SOD活力提高(P<0.05),肾组织SOD活力无变化; D组心、肺、胰、脾组织中MDA含量升高,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 ID组心、胰、脾组织MDA含量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 心、脾组织MDA含量ID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肝、肾组织MDA含量无变化.结论糖尿病大鼠重要器官组织抗氧化酶水平低下,经胰岛素治疗后,有提高趋势.
作者:李晓林;李晓梅;陆艳娟;周磊;王忠山;范茹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with stent,PTRAS)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的长期影响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经肾动脉血管造影确诊并行PTRAS治疗的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长期血压水平及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因素. 结果 PTRAS使所有患者的血压改善,治疗当天患者的血压从治疗前的158.5/86.6 mmHg下降至127.8/70.3 mmHg(P<0.05),血压的改善维持至12个月,其中4例患者达2年以上.为控制血压所需的降压药物由PTRAS前的3.4种减少至当天1.5种(与PTRAS前比较P<0.05),随时间推移药物种类逐步增加至6个月时的(1 .9±0.77)种,12个月时(1.9±0.81)种(与PTRAS当天比较P<0.05).影响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疗效的因素分别是:治疗前舒张压水平、肾动脉狭窄是否完全解除(即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行单/双侧PTRAS)、外周血管病;而与年龄、治疗前收缩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受累、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无关.2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均出现血压升高.结论 PTRAS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并长期保持稳定,尽管6个月后为满意控制血压所需的降压药物种类增加.PTRAS后血压监测和降压药物的调整是应当重视的临床问题.
作者:李美花;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而前列腺癌骨转移产生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9SrCl2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肿瘤骨转移骨痛的主流药物[1~4].
作者:李路平;马庆杰;崔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常见金瓷修复体修复后龈缘变色出现比率,提醒临床医生对各种情形下老年病例采用不同的金属内冠.方法随机选择上前牙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和金合金金瓷修复体各30例.将修复体唇侧颈缘与同名牙及邻牙牙龈比较,评估两种金瓷修复体龈缘变色出现比率,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结果 30例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中6例出现黑色颈缘,发生率为20%;30例金合金金瓷修复体中0例出现黑色颈缘,发生率为0%.结论金合金金瓷修复体比镍铬合金金瓷修复体化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更佳,较少能出现龈缘变色现象,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作者:高扬;王景云;王新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淫羊藿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NO、自由基的影响国内少见报道.本实验通过淫羊藿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大脑皮层NO、NOS、Ca2+、Ca2+-ATPase 酶的测定,探讨淫羊藿的抗衰老机制.
作者:包名家;周维民;王建萍;魏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2 h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直接PCI)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44例符合ACS诊断标准的中老年病人,其中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上抬19例,非ST段上抬25例.均在距起病12 h内给予直接PCI治疗,观察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及随访2年内复合终点事件再入院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心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非ST段上抬者再入院率较高(P<0.05).两组对死亡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再入院病人在年龄、性别、病变血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方面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者与再入院关系密切(P<0.05,r=1.91).结论中老年ACS 12 h内直接PCI治疗有效挽救生命及改善心功能,影响直接PCI治疗远期效果与冠脉内粥样斑块的状况有关.
作者:何文凯;易家骥;何兆初;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菟丝子具有强壮生殖、心血管、保肝、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衰老作用[1,2],有研究表明,菟丝子可明显提高烧伤模型小鼠免疫功能[3],可以增加老龄小鼠SOD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及MAO-B活性[2]、减少老年大鼠心线粒体DNA缺失[4]而延缓机体衰老.现代研究发现,菟丝子炮制后炮制品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多糖含量较生品含量均有增加,其中以盐制品增加多[5,6];在临床上,菟丝子生制兼用,现代生用菟丝子更多.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研究生菟丝子和炮制品盐制菟丝子的抗衰老免疫学机制并加以比较,为其临床使用和开发中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金花;欧芹;王昭;李晶;江旭东;张鹏霞;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CTX)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连续给药10 d后,测定其抑瘤率、WBC数、吞噬指数和IL-2活性.结果树舌多糖GF注射液能提高CTX的抑瘤率,能减轻CTX的毒副作用,并能提高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和IL-2活性.结论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CTX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宋高臣;于英君;管宇;李丽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