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立;林世和;赵节绪;江新梅;宋晓南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5 d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 d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局部亚低温组血浆FT3、FT4、TSH第7、15天逐渐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 d后局部亚低温组临床ESS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组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紊乱,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陈睿;刘雪平;王敏忠;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腔镜外科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痛苦轻微,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1~3].尽管腹腔镜外科在我国广泛开展已十多年,但有关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免疫球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免疫对蛋白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老年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作者:方复;陈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比caspase-3在大鼠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和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线栓法局灶脑缺血模型,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caspase-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缺血预处理组(IPC+MCAO)明显低于单纯局灶缺血组(SS+MCAO),阳性细胞呈棕褐色,清晰可辨, IPC +MCAO组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在缺血6 h表达开始增多,24 h达高峰,72 h下降;SS+MCAO组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时相一致,但增高明显.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表达,对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康治臣;徐忠信;邬英全;王晶余;钱佳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歧视(ageism)是社会大众对老年人的一种无理的负面的塑型(stereotypes)和差别对待(discrimination),这种纯粹以年龄作为划界而对老年人群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今的社会里,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产物.老年歧视使老年人在社会上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它导致老年人被边缘化及受到社会排挤,也得不到公平的社会对待和发展机会.年老并不一定代表着有问题,也不一定就带来社会问题,年老之所以被认为是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今的社会结构不利于年老的一群.老年歧视在我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法律的不健全和强迫性退休制度等;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人们对老年群体的不合理的负面塑型和偏见;在家庭层面上,表现为对老年人的忽视、排挤等负面态度与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等.
作者:易勇;风少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with stent,PTRAS)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的长期影响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经肾动脉血管造影确诊并行PTRAS治疗的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长期血压水平及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因素. 结果 PTRAS使所有患者的血压改善,治疗当天患者的血压从治疗前的158.5/86.6 mmHg下降至127.8/70.3 mmHg(P<0.05),血压的改善维持至12个月,其中4例患者达2年以上.为控制血压所需的降压药物由PTRAS前的3.4种减少至当天1.5种(与PTRAS前比较P<0.05),随时间推移药物种类逐步增加至6个月时的(1 .9±0.77)种,12个月时(1.9±0.81)种(与PTRAS当天比较P<0.05).影响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疗效的因素分别是:治疗前舒张压水平、肾动脉狭窄是否完全解除(即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行单/双侧PTRAS)、外周血管病;而与年龄、治疗前收缩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受累、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无关.2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均出现血压升高.结论 PTRAS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并长期保持稳定,尽管6个月后为满意控制血压所需的降压药物种类增加.PTRAS后血压监测和降压药物的调整是应当重视的临床问题.
作者:李美花;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心动超声检查,测定病人的EF及E/A.结果 3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有12例EF正常,这部分病人的E/A均下降.结论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部分病人存在收缩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存在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李文广;杨俊芬;屠洪;赵统兵;吴晔良;李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ox-LDL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产物,能够从多个途径导致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一系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相继被证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冰坡;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小鼠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小鼠口服莪术油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小鼠血液中SOD、GSH-Px和 MDA的变化情况.结果莪术油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液SOD、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结论莪术油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药物.
作者:孙非;刘建伟;刘志屹;张淑芹;靳玉琴;黄伟;邢沈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老年人口生命质量的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全体离退休人员和部分在职人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其生命质量进行多维评估研究.结果①离退组的QOL总评分、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维度评分等低于在职组(P<0.01);②除躯体功能维度与离退组的年龄呈负相关性趋势,各维度与两组年龄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与在职人员相比,离退休人员QOL呈下降趋势.认识到两者QOL的差异,在助于我们有效提高其生命质量,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作者:隋双戈;谢月华;肖劲松;陈楚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大多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般无典型症状或只有乏力、体重下降、视力障碍、神经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提高老年人T2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早期诊断率,防止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正常的已患有T2DM或IGT的老年人群漏诊.FPG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只能是诊断T2DM的晚期指标,对具有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T2DM高危家族史的中老年人,FPG正常仍不能除外DM,对有T2DM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做OGTT才有利于早期检出T2DM[1].对FPG正常的老年人OGTT可作为筛查T2DM、IGT的主要方法,OGTT 2h血糖浓度对T2DM和IGT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徐淑屏;叶君嵩;李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国内已普及,同时其适应证也逐渐扩大[1,2],老年人由于生理特点在LC 术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电图(ECG)改变.本文对老年人在LC术中的ECG异常情况与手术前进行比较,了解老年人在LC术中的心电图变化特点.
作者:徐家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2 h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直接PCI)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44例符合ACS诊断标准的中老年病人,其中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上抬19例,非ST段上抬25例.均在距起病12 h内给予直接PCI治疗,观察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及随访2年内复合终点事件再入院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心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非ST段上抬者再入院率较高(P<0.05).两组对死亡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再入院病人在年龄、性别、病变血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方面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者与再入院关系密切(P<0.05,r=1.91).结论中老年ACS 12 h内直接PCI治疗有效挽救生命及改善心功能,影响直接PCI治疗远期效果与冠脉内粥样斑块的状况有关.
作者:何文凯;易家骥;何兆初;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脑出血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其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47例)和常规治疗组(49例),常规治疗组单纯药物综合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治疗后1 w血浆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的变化以及应激性疾病的改变.结果两组经治疗1 w后,应激激素(ACTH、CRH、Cor)明显下降(P<0.05),应激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和应激性溃疡)明显好转(P<0.05);但同常规治疗组相比,局部亚低温组对应激激素和应激性疾病的影响更明显(P<0.05);同样,在应激性高血糖组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结论颅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可稳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显著降低脑出血的应激反应,改善应激性疾病.
作者:张秀洲;李文华;刘雪平;陈睿;王敏忠;冯亚波;邹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Ang-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Ang-1蛋白及Ang-1 mRNA的中等程度的广泛表达,在再灌注48 h时达到高峰,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为持续的阳性表达.Ang-2蛋白及Ang-2 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均呈阴性表达,在MCAO后6 h于梗死灶内的一些单个细胞中发现,在12~24 h后达到高峰,这种表达一直持续到72 h.结论 Ang-1、Ang-2在脑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华军;李巍;邵延伸;尹娇;饶明俐;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菟丝子具有强壮生殖、心血管、保肝、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衰老作用[1,2],有研究表明,菟丝子可明显提高烧伤模型小鼠免疫功能[3],可以增加老龄小鼠SOD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及MAO-B活性[2]、减少老年大鼠心线粒体DNA缺失[4]而延缓机体衰老.现代研究发现,菟丝子炮制后炮制品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多糖含量较生品含量均有增加,其中以盐制品增加多[5,6];在临床上,菟丝子生制兼用,现代生用菟丝子更多.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研究生菟丝子和炮制品盐制菟丝子的抗衰老免疫学机制并加以比较,为其临床使用和开发中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金花;欧芹;王昭;李晶;江旭东;张鹏霞;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的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sE-sel)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E-sel水平,并测定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BUN、UAER(尿白蛋白排出率)水平.结果所有糖尿病患者血清sE-sel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均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均为P<0.05); sE-sel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血清sE-sel参与了老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DR)、糖尿病肾病(DN)的严重程度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王玲;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测定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两种荧光法(碱终止法和酸终止法)的差异,应用其中较好的一种动态观察糖尿病(DM)大鼠红细胞AR活性.方法 SD大鼠随机等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和DM20、40、60d组,用辅酶(NADPH或NADP)、DL-甘油醛、磷酸缓冲液等组成各自的反应体系,比较碱终止法和酸终止法测定AR活性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择其优者测定各组大鼠红细胞AR活性.结果 NADP和NADPH浓度相同时酸终止法所测荧光值较高;辅酶浓度在0~400 μmol/L时标准曲线呈线性;酸终止法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83%和2.28%,碱终止法为17.88%和16.69%,两法所测标本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25%、7.12%和1.13%、13.07%;高氯酸可消除血红蛋白对荧光的影响;DM组AR活性较正常对照增高(P<0.05),且随病程延长活性增加,但DM组间AR活性无统计学差异;血糖与AR活性正相关(r=0.873).结论酸终止法较碱终止法简便、灵敏、准确、稳定.DM大鼠红细胞AR活性增高,并随病程延长有增加的趋势;提示AR活性的动态观察有可能作为糖尿病并发症发展进程的监测指标.
作者:张志华;叶玲;刘建伟;刘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大鼠海马内微量注射叠氮钠(NaN3)对其行为学及类事件相关电位(类P3)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叠氮钠海马损毁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前者分别在双侧海马CAI区微量注射质量分数5%NaN3 1 μl,每天1次,连续3 d.后1次注射后第3 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测定,之后检测类P3;后进行脑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叠氮钠海马损毁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并伴随线粒体固缩、出现空泡等现象;而水迷宫测试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认知电位类P3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水迷宫测试错误次数则明显增多(P<0.05).结论海马内分次微量注射NaN3可建立起一种相对快速、简便的能量代谢障碍性大鼠模型,且行为学及类P3的变化表明其有痴呆表现.
作者:王跃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佳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统计分析作者15年来收治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相关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偏瘫.本组主要经颈动脉造影或头颅CT扫描确诊.7例拒绝手术,97例钻孔冲洗引流,13例开骨瓣(其中4例为钻孔引流复发和失败).治愈110例,死亡3例.结论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通过颈动脉造影(CAG)、头颅CT扫描和MRI,应首选头部CT扫描.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其中钻孔引流方法安全、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是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义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淫羊藿的抗衰老作用及其对NO、自由基的影响国内少见报道.本实验通过淫羊藿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大脑皮层NO、NOS、Ca2+、Ca2+-ATPase 酶的测定,探讨淫羊藿的抗衰老机制.
作者:包名家;周维民;王建萍;魏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