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红;欧阳栋;柯江维;伍庆华;王晓敏;王敏璋
本文旨在评价海捷亚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60~78岁.凡偶测右上臂坐位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和舒张压(DBP)<90 mmHg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内科疾病及其他疾病者均可入选.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6例服洛活喜,24例服用海捷亚.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中枢性呼衰的疗效.方法 126 例分两组,均给常规治疗,对照组61例给洛贝林、可拉明,治疗组65例给纳洛酮. 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0.8%,对照组成功率7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纳洛酮用于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中枢性呼衰效果显著,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吴孝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研究发现抑癌基因在抑制肿瘤发生的同时,还调控着细胞老化[1].细胞老化初是在40年前防止培养的正常人纤维原细胞分化生长过程中发现的[2].细胞老化和凋亡被认为在防止类似发生于肿瘤中的不良细胞增殖有相同作用,但细胞凋亡是杀死并消除癌变倾向的细胞,而细胞老化仅仅是不可逆地使其生长停滞.在癌基因刺激应答过程中,细胞老化经常发生,终导致细胞生长停滞,而不是死亡[3].细胞老化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一系列基因活动变化的结果.近几年的研究指出,细胞老化与凋亡都受到抑癌基因p53的调控.
作者:王枫;孙晓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 ,GST) 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方法通过阻断家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80 min引起心肌I/R损伤,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心肌梗死面积,梗死面积(IS)用IS与缺血面积(AAR)的比值表示.结果在心肌I/R期间,平均动脉压 (MAP),率压积 (RPP) 和左心室±dp/dt max显著降低;损伤对照组的IS/AAR为(61.3±4.5)%,缺血后灌注GST(0.5, 1.0, 和 2.0 mg/kg)分别使IS/AAR为(45.5±4.3)%,(42.6±5.1)% (P<0.01) 和(57.8±6.2)% (P>0.05).缺血前灌注GST(0.5 mg/kg)使IS/AAR为(35.8±4.4)% (P<0.01).以上各剂量GST对缺血面积(AAR)没有影响.结论缺血前和缺血后灌注低剂量 (≤1.0 mg/kg) GST可减少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岳华;李爱英;冯敬坤;吉恩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国产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随机双盲法、与安慰剂平行对照,比较48例T2DM病人用吡格列酮30 mg和安慰剂(1:1)干预治疗12 w后的血糖、血脂、IR、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 w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2hP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空腹胰岛素( FINS)及HOMA模型IR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也减低(P<0.05或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12 w治疗后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上述指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但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吡格列酮可改善T2DM病人血糖及血脂代谢,降低IR并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防治T2DM血管并发症.
作者:霍丽梅;刘铁迎;付会稳;张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湖北省线粒体基因的热点突变区域ND1点突变(3243,3316,3394,3593)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无血缘关系的1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52例正常对照个体的血细胞线粒体DNA进行突变分析.结果病例组中3316 G→A点突变率为3.7%,3394T→C点突变发生率为3.0%,而对照组3316和3394的突变率分别为0.66%和0,3394组间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3593点突变发生率为0.75%,对照组未见该突变,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3243的突变.结论线粒体DNA 3394T→C突变与老年线粒体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并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东;周新;李霞;张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对老龄大鼠肝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SD大鼠设为青年对照组、20月龄SD老龄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和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低剂量、高剂量组(分别为0.2、0.6 g/kg).每组11只动物,连续灌胃35 d后取肝脏,测定肝细胞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龄大鼠肝细胞ROS水平升高,线粒体MMP水平下降;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可降低老龄大鼠肝细胞ROS水平,增高线粒体MMP水平.结论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可通过减少机体ROS生成,增加线粒体膜稳定性,缓解老龄大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李文立;杨杏芬;张波;黄俊明;谭剑彬;黄健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风安口服液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对麻醉犬脑血流与心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中风安口服液大、中、小3个剂量对模型大鼠惊厥发生率、惊厥发生时间、脑水肿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影响;观察大、小剂量中风安口服液对麻醉犬椎动脉阻力、股动脉阻力、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结果大、中剂量中风安口服液显著降低大鼠惊厥发生率及延迟惊厥发生时间(P<0.01),大剂量中风安口服液减轻脑水肿(P<0.01).大剂量中风安口服液显著降低麻醉犬的椎动脉阻力(P<0.05);30 min时血压降低(P<0.05),股动脉阻力无显著变化,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中风安口服液对不完全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且选择性地降低脑血流阻力而较少影响血压和心率.
作者:黎燕峰;张永健;胡圣爱;郭鸣放;王永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造影剂肾病(contrast nephropathy,CN)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①105例老年人接受造影剂检查,均使用低渗或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99.8±37.7 ml(39~200 ml),43.81%(46/105例)接受水化(静脉或口服水化).②6.67%老年人发生CN,肾功能正常者的发生率1.35%,而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发生率高达19.35%(两者比较P<0.05).③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发生CN的危险因素,而与增龄、是否有创的造影检查、造影方法、造影剂的剂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无关.④7例发生CN的患者,5例血清肌酐恢复正常,1例遗留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选用肾毒性小的造影剂、控制造影剂的剂量和水化能够使老年人安全使用造影剂.发生CN的危险因素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对症治疗大多数CN患者肾功能恢复.
作者:李美花;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于发病7 d内检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心肌酶(AST,LDH,LDH1,CK,CK-MB)浓度,并与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较腔隙性脑梗死显著升高(P<0.01);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血清CRP及心肌酶谱有显著差异.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CRP及心肌酶浓度显著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检测CRP及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
作者:张尤桥;陈薇;陈斯雄;王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MOS SF-36量表对社区14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广州市老年人在生存质量的PF、RP、BP、GH维度获得较高的评分.但与美国同类研究和常模比较,在SF、RE、MH维度的评分则较低.结论文化程度和心理、精神状态,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产生广泛影响,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积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精神健康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俭强;陈琪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脑室应用β-淀粉样蛋白(βAP)能否诱发脑细胞凋亡以探讨弥散性βAP是否具有神经毒性.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双侧脑室各注射Aβ1-42 5 μl(各30 nmol),另一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饲养1 w后,取脑组织以荧光细胞核染色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及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观察凋亡细胞.结果βAP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弥散性βAP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脑细胞凋亡为其表现之一.
作者:曹云鹏;李智;丛华;赫梅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海马NA、5-HT与下丘脑GnRH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声-光-电复合刺激引起心理应激获得大鼠卵巢内分泌功能降低模型,用化学荧光法检测模型大鼠海马NA、5-HT;用放免法检测下丘脑GnRH含量.结果模型大鼠海马NA水平下降、5-HT水平升高,下丘脑GnRH含量降低,但下丘脑GnRH含量与海马NE、5-H水平间并无直接相关性.结论心理应激雌性致大鼠海马神经递质NA、5-HT紊乱,并且下丘脑GnRH含量下降,但无直接相关性,提示下丘脑GnRH神经元活动受多种因素的调控.
作者:王建红;欧阳栋;柯江维;伍庆华;王晓敏;王敏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β-转化酶(ICE)在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小鼠迟发性神经元坏死过程中额叶皮层及海马区转录水平变化.方法利用血管性痴呆模型,RT-PCR技术检测全脑重复缺血再灌(IR)后ICE mRNA的表达.结果额叶皮层重复缺血再罐注3 h时ICE mRNA表达增多,6 h后呈下降趋势,再灌注14 d时再次形成高峰.海马区神经细胞转录水平略迟于皮层,3 h已有较高表达,7 d达高峰,28 d下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在细胞凋亡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ICE伴随着全过程,ICE mRNA表达的增多使细胞凋亡增加.
作者:李巍;李华军;徐忠信;饶明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玉米须水煎剂及玉米须粗多糖对老年小鼠脾脏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称重法测定小鼠脾脏指数,中性红比色法测量脾脏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MTT法测量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玉米须水煎剂及其粗多糖灌胃老年小鼠30 d,观测其对老年小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老年组小鼠脾脏指数下降,脾脏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老年组比较,药物治疗组脾脏指数升高,脾脏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升高,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且玉米须水煎剂与粗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无差别.结论玉米须水煎剂有提高老年小鼠脾脏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功效成份为粗多糖.
作者:祝丽玲;鲁彦;陈光;魏凤香;张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老年病人96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48例.R组1%罗哌卡因1 ml,B组0.75%布比卡因1 ml.观察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给药前、后相同时间点MAP、HR和SpO2,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药物用量.药物干预及指标观察为双盲.结果 R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慢于B组(P<0.05),高平面中位数显著低于B组(P<0.05),而高平面出现时间、消退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慢于B组(P<0.05),但平面固定后MB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运动完全恢复时间显著快于B组(P<0.05).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MAP均低于给药前,但相同时间点两组比较R组显著高于B组(P<0.05).R组术中辅助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呼吸平稳,SpO2均≥98%.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具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平稳等优点,是老年病人下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安全可行、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丽;何建伟;彭旭导;何妹仪;周幼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祖国医学认为脑老化的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证候特征是本虚标实.本虚是精亏髓减、气血不足;标实为痰凝血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医药延缓脑老化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现作一概述.
作者:裴媛;林庶茹;李德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CD137分子对衰老小鼠脾脏T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该分子对衰老T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分离青龄组、自然衰老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小鼠的脾脏T细胞,分别用ConA或ConA+CD137单抗活化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的凋亡率,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IL-2浓度.结果自然衰老组及衰老模型组小鼠的脾脏T细胞静息培养及活化培养后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青龄组及对照组;ConA+CD137单抗活化组的衰老T细胞的凋亡率低于ConA活化组,其培养上清IL-2浓度高于ConA活化组.结论 CD137作为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能促进衰老T细胞活化后的存活及IL-2的分泌,这有助于提高衰老T细胞的功能.
作者:杨琳;郭明秋;陈立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2~3 w易于并发肺栓塞(PE),危及患者的生命,且DVT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对DVT和PE的认识,现将我院确诊的DVT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乃静;何平;李胜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前,中国老年学专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本文以北京市老年学人才培养现况为个案,对中国老年学人才培养和老年学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中国老年学人才培养的对策.
作者:林殷 刊期: 2005年第06期